体外循环治疗中的抗凝课件.ppt
《体外循环治疗中的抗凝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外循环治疗中的抗凝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体外循环治疗中的抗凝,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血液组成,红细胞 白细胞,血小板,免疫球蛋白 白蛋白,血液,3,血液成分比例,血 浆 55,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形成份 45%,4,抗凝系统,5,凝血系统,6,体内止血和血栓形成三要素,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凝血系统,7,血液净化应用抗凝剂的目的,保持良好体外循环状态。预防因体外循环诱发的凝血活化导致的机体合并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减少血液细胞与透析膜接触诱发的炎症反应,提高生物相容性保证血液透析治疗的有效进行,8,炎症引起凝血,活性氧内毒素,肝脏合成FbgATPC,IL-6,TF,TNF-,IL-1,血栓形成,血液高凝,PGI2 TFPI
2、 TM tPA vWF TF PAI-1,中性粒细胞活化,内皮细胞损伤,单核细胞活化,9,凝血促进炎症,内、外源凝血途径,血小板Ca+cAMP,PDGF5-HT ,G蛋白耦联,IL TNF ET PG ,凝血酶,凝血酶受体,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积聚释放反应,PKCMAPKNFB,炎症反应,平滑肌、系膜细胞,10,有效的抗凝治疗能减少体外循环导致的炎症反应,提高血液的生物相容性。,11,(一)常规检查Hb、WBC、(血小板计数)、BT(出血时间)、CT(凝血时间)等项目。1、血小板功能试验(1):低于50,000/mm3时,即可有“出血”倾向,但仅说明数量是否足够,而并不能说明
3、其质量和功能。(2)BT:正常值为3-8min,反映血小板的质量及数量。(3)血块收缩试验:正常情况下,体温为37时血块收缩时间为2-4h。当血小板功能异常时此时间延长。,凝血功能检查,12,2、凝血机制的试验:(1)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是否正常。需与正常人对照,较正常者高出30即为异常。(2)活动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正常值为90-120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异常。以肝素治疗者,均应监测之。(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正常值3
4、5-45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是否异常。除凝血因子、外,其他凝血因子低于正常25%时,APTT即可明显延长。(4)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正常值为16-24s。当使用肝素治疗时或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0.9g/L时,此时间即可延长。,凝血功能检查,13,抗凝剂,、肝素,普通肝素(UH)(unfractionatad heparin),低分子肝素(LMWH)(i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2、枸橼酸盐(RCA):常为枸橼酸钠3%-46%,一般用于透析可以,透析器内枸橼酸浓度保持在2.5-5mmol/L即可,如枸橼酸浓度为46.7%时,输
5、注速度为25-45ml/h,可使静脉ACT延长至基础值115 % -124%;无钙透析时同时从外周静脉补充5%氯化钙0.5ml/min。,3、前列环素:抑制血小析聚集可用于血透抗凝,因有扩血管作用很少用,起始剂量5ng/kg.min,每20分钟增加1ng/kg.min,最大剂量为10-20ng/kg.min。,14,肝素是一种粘多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首先从肝脏内提取,分子量为600025000D,不能通过透析膜,易溶于水,并与碱性蛋白(溶酶体、鱼精蛋白、白蛋白)结合成无活性的不容性结合体。静脉注射肝素迅速产生抗凝作用,半衰期(37+8)分钟,在肝内灭活,由肾脏排出,46小时内排尽,但肝功
6、能衰竭患者其半衰期可延长至60-90分钟。国内针剂每支12500IU(100mg肝素2ml),15,肝素的耐药性 临床应用规定量肝素后,ACT值达不到预期水平时,称肝素耐药。 易见于曾用过肝素的病人 Gregory发现有既往肝素使用史的病人,再次用肝素(300IU/kg)10分钟后,有47%病人的ACT值达不到400s而其ACT生理值,凝血因子,以及血肝素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因此不易被发现,如仍给常规量肝素而不监测ACT,则可能使手术出现严重后果。,16,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问题肝素诱发血小板减少常会发生于再次使用肝素的病人轻者1 2天后出现血小板计数少于80109/L,重者7 14天少于501
7、09/L。Belton认为这主要与免疫有关。首先肝素使机体致敏,当再次使用肝素可激发免疫机制而产生抗体;此外肝素可作为半抗原,与血小板膜结合形成全抗原。,17,普通肝素(UH)的优缺点,UH的最大优点是相关临床经验多,半衰期短,约为0.5-2h,有拮抗剂,常规实验室检查能监测其作用,价钱便宜。 不利之处: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无法预测,容易引发出血。,18,HP时常规肝素使用方法全身肝素化法(最常用):由于吸附剂表面较透析膜粗糙,而且比表面积(800-1000/g)比一般透析膜(0.8-1.5)大,故与血液接触面也显著增加,因此HP时的肝素量也应该比普通透析要大,首次剂量为1.0-2.0mg/kg
8、体重,然后8-10mg/半小时,在灌流结束前30分钟停用。摘自血液净化学第355页/第十三章 血液灌流/五、操作方法/(二)肝素化的方法,19,灌流前的准备:1、预冲液。2、预冲顺序。3、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白蛋白,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20,注意,由于肝素的抗凝作用取决于机体对肝素的反应性、肝素的活性,故个体及产品差异较大;尤其是血液灌流治疗中吸附剂对肝素有一定量的吸附,所以我们强调肝素用量个体化。,21,根据监测使用肝素,无凝血功能障碍,常规肝素抗凝的患者,在灌流前检测凝血功能(PT、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外循环 治疗 中的 抗凝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