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效应理论1课件.pptx
《第六章 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效应理论1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 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效应理论1课件.ppt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桥梁结构理论,第二篇 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计算理论第六章 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效应理论,6.1.3 徐变、收缩的分析方法,Dischinger应力、应变关系微分方程,求解超静定结构徐变、收缩内力重分布,所作的一些假定与实际情况偏差较大,微分方程求解也十分复杂。 1967年H.Trst教授引进了老化系数的概念,推导出应力、应变关系的代数方程表达式,徐变次内力问题可以采用代数方程求解,并且可以选择合乎实际情况的徐变系数表达式。既简化了计算又提高了精度。,6.1.3 徐变、收缩的分析方法,1972年Z.P.Bazant教授虽将H.Trst公式推广应用于变化的弹性模量与无限界的徐变系数
2、,但是利用Trst-Bazant代数方程解约束问题仍只能适用于外加约束是突然发生的或外加约束施加的速度与徐变的发展速度相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复杂结构与复杂过程的徐变、收缩问题,采取有效模量有限单元、逐步计算法或其它有限单元逐步计算法,已基本可得到较完美的解。,1. 徐变、收缩微分方程求解法,6.1.2 徐变、收缩的分析方法,可以看到,前式的推导过程中,忽略了实际存在的构件施工节段之间徐变特性的差异,而经过体系转换后超静定结构几乎毫无例外地存在着这种差异,这是该式的缺点。 但是该式使我们能够直接估计体系转换后的徐变影响,看到实际的内力线总是在前期结构的内力线和后
3、期结构的内力线之间变动,变动的幅度与徐变大小有关。因此,该式对于初步设计很有用处。,4. 徐变、收缩有限单元、逐步递推分析法,6.1.2 徐变、收缩的分析方法,对于不同的理论厚度 相应的 系数列 表为,4. 徐变、收缩有限单元、逐步递推分析法 徐变递推公式,4. 徐变、收缩有限单元、逐步递推分析法 结构分析方法,6.1.2 徐变、收缩的分析方法,考虑到作用于构件截面上的内力与截面应力之间存在线性函数关系,即混凝土截面上的内力将唯一线性地确定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可将递推公式转换成徐变、收缩等效内力的表达式。 考虑构件为组合截面,不仅含钢截面且有多种不同性质的混凝土截面部分,故把组合构件中每种性质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章 混凝土的徐变、收缩、温度效应理论1课件 第六 混凝土 收缩 温度 效应 理论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