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规范课件.ppt
《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规范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规范课件.ppt(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动脉夹层的诊疗规范,常光其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卫计委国家重点临床专科中山大学血管外科研究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广东省血管疾病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动脉夹层是指由于主动脉内膜局部撕裂,受到来自心脏强有力的血流冲击,内膜逐步撕裂、剥离,血液进入主动脉内膜及中膜之间,在主动脉内形成真、假两腔。如果不进行及时和恰当的治疗,主动脉夹层会逐渐扩大并形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终导致破裂,甚至死亡。,主动脉夹层年发病率约为5/10万至10/10万之间,病死率约为1.5/10万。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5:1,常见于45-70岁人群,男性平均69岁,女性平均76岁,目前报道的最年轻的病人只有13岁,在40
2、岁前发病的女性中有约50%发生于孕期。,流行病学,主动脉夹层是当各种原因造成血管顺应性下降,使自心脏泵出的血流对主动脉壁的应力增大,造成血管壁损伤,并逐渐导致主动脉夹层形成。 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性疾病、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特发性主动脉中膜退行性病变、高血压病、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炎性疾病、外伤、妊娠等。,病因学,主动脉夹层可分为以下五类:类:典型的主动脉夹层,即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类:主动脉中膜变性,内膜下出血并继发血肿类:微夹层继发血栓形成类:主动脉斑块破裂形成主动脉壁溃疡类: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理学-分类,根据主动脉夹层内膜破口的位置和夹层累及范围进行分型,广泛应用的主要有以
3、下两种分型: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病理学-分型,1965年DeBakey等提出按主动脉夹层发生部位及范围的3型分类法,即: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自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甚至到腹主动脉;型:主动脉夹层累及范围仅限于升主动脉;型: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如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者为A型,向下累及腹主动脉者为B型。,病理学-分型,DEBAKEY, M.E.,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OF DISSECTING ANEURYSMS OF THE AORTA.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1965. 49: p. 130-49,197
4、0年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提出了一种主要依据近端内膜破口位置的分型方法,即:Stanford A型:近端内膜破口位于升主动脉、主动脉弓,或夹层近端破口虽起源于降主动脉,但逆行撕裂累及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相当于DeBakey 、型逆行DeBakey 型;Stanford B型:近端内膜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夹层累及降主动脉和/或以下,不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相当于DeBakey 型。,病理学-分型,Daily, P.O.,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s. Ann Thorac Surg, 1970. 10(3): p. 2
5、37-47,国际上一般以两周为界,主动脉夹层发病14天以内为急性期,14天为慢性期。上述分期并不能完全反映主动脉夹层的病理变化现在又有另外一种分型:发病14天以内为急性期,15-60天为亚急性期,60天以上为慢性期。,病理学-分期,2008年,我们提出了一种主动脉夹层新的分期方法,即起病时间在7天以内为急性期,8-30天为亚急性期,超过30天的为慢性期。,病理学-分期,对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最重要的是尽快明确诊断。典型急诊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突发胸、背部疼痛并向腰、腹部或心前区放射,90%有高血压病史。,急诊初步诊断,多数主动脉夹层患者并无明显阳性体征,若有体征,多为内脏或下肢缺血等相关表现
6、,若夹层累及颈动脉可有神经系统症状,若夹层破裂可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急诊初步诊断,复杂型主动脉夹层主要包括下列情况:1、难以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及胸背部疼痛;2、出现休克表现;3、胸片或CT提示胸腔大量积血(多于左侧);4、并存主动脉瓣严重返流表现:心衰、心包填塞等,导致低血压和晕厥;5、伴随器官内脏缺血表现,如脑梗死、截瘫;少尿或无尿,血肌酐进行性上升;持续或阵发性腹痛、腹胀或血便;转氨酶进行性升高等;6、下肢缺血症状:如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发凉、疼痛等。,急诊初步诊断,出现典型表现的患者,应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并与以下疾病鉴别:1、主动脉瘤;2、急性心肌梗死;3、心绞痛;4、气胸;5、
7、胃穿孔等。同时,应时刻警惕随时可能发生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破裂!,急诊初步诊断,应尽快进行急诊心电图和胸片检查。1、急诊心电图:可鉴别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梗,但在主动脉夹层累及冠脉开口时可同时存在心梗;20%的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心电图检查可出现心肌缺血或心梗的表现。2、60%的患者急诊胸片可发现主动脉影增宽,并可鉴别是否存在胸腔积液及气胸。,急诊初步诊断,若急诊心电图及胸片的检查结果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并初步排除其他疾病,应立即行主动脉CTA及心脏彩超检查,若急诊CTA发现主动脉双腔征,即可初步确诊主动脉夹层,心脏彩超可判别夹层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及主动脉瓣,有无心包填塞等情况。必要
8、时也可行主动脉造影检查。,急诊初步诊断,对血流动力学尚稳定的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初步治疗主要是控制血压和止痛,达到阻止夹层继续进展、降低主动脉夹层破裂的风险。止痛:一般的止痛药物,如非甾体类药物等往往效果不佳,多需要曲马多制剂甚至吗啡等。,急诊初步处理,降压:理想的降压是将血压控制在110-130/70-80mmHg(1mmHg = 0.133kPa)左右,同时保持心率于65-75次/分。可将硝普钠,硝酸甘油,亚宁定等药物用微泵泵入的方式控制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及时调整其泵入速度,同时注意适量补充液体,避免出现血压过低。,急诊初步处理,需要注意的是硝普钠的副反应,硝普钠可很好的扩张外周动静脉从
9、而达到降压目的,但长期(超过7天)使用硝普钠易诱发幻视、躁动、谵妄、定向力障碍等精神症状。,急诊初步处理,受体阻滞剂:因应用血管扩张药可导致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增快并加速夹层进展,因此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与血管扩张药同时应用。,急诊初步处理,其他降压药物,如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药(噻嗪类)、受体阻滞剂等均可作为初始或维持治疗的药物。,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主动脉夹层病人:1、应急诊气管插管并行机械通气;2、急诊床边心脏彩超检查确定是否急性A型夹层;3、若发现心包填塞,应立即开胸手术;4、若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
10、层,应急诊手术;,急诊初步处理,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步骤:1、确定是否有主动脉夹层;2、确定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分型、分类、分期;3、鉴别夹层真、假腔,确定近端破口位置;4、确定有无夹层外渗和破裂先兆,如心包积液和进行性增加的胸腔积液;5、确定有无主动脉瓣返流和冠状动脉受累;6、确定有无主动脉分支动脉受累,如弓上三分支、内脏动脉分支等。,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首先,确定是否有主动脉夹层。典型的主动脉双腔征易明确诊断,但仍需注意与主动脉瘤鉴别。,景在平,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11): 第909-912页,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确定主动脉夹层的病因、分型、分
11、类和分期。以上因素,特别是分型,是决定主动脉夹层治疗策略的重要依据,在详细了解病史和行CTA或DSA血管造影后应尽快做出综合判断。,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鉴别夹层真假腔和近端破口位置,特别是近端破口的分区,是确定手术方案的关键。,景在平,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11): 第909-912页,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确定有无夹层外渗和破裂先兆。夹层外渗导致的心包积液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主动脉夹层进行性外渗往往是其破裂的先兆,也是急诊手术的指征之一。,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
12、,确定有无主动脉瓣返流和冠状动脉受累。脉压差增大和心脏舒张期杂音常提示主动脉瓣返流,心脏彩超可同时测量主动脉瓣返流量和主动脉瓣环直径,作为判断有无手术指征的依据。心脏彩超、主动脉彩超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虽可观察冠脉开口是否受累,但DSA冠脉造影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确定有无主动脉分支动脉受累,如弓上三分支、内脏动脉分支等,对手术方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若存在主动脉重要分支受累,是主动脉夹层急诊手术指征之一。,主动脉夹层的确定性诊断,CTA显示为B型主动脉夹层,夹层累及双髂动脉,右肾动脉开口于真腔,腹腔动脉及左肾动脉均开口于假腔,肠系膜上动脉受夹层累及,真腔明显受压
13、,右髂动脉不显影。,主动脉夹层的确定诊断主要依靠以下影像学检查方法:1、主动脉彩超;2、主动脉CTA;3、主动脉MRA;4、主动脉DSA;5、血管腔内超声。,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诊断,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为70-100%,特异性可达80-90%。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达95%以上。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只有70%。,主动脉超声,主动脉彩超的优点:无创、无需造影剂、可定位内膜破口、显示真假腔的状态及血流情况。缺点: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诊断的准确性较差;经食管超声
14、心动图可能引起干呕、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会对主动脉夹层的病情造成不可预估的影响。,主动脉超声,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主动脉CTA是目前最常用的主动脉夹层术前影像学评估方法。敏感性达90%以上,特异性接近100%。CTA断层扫描可观察到主动脉夹层的“双腔征”,CTA三维重建技术可提供主动脉全程的二维和三维图像。缺点:造影剂产生的副作用;主动脉搏动产生的伪影干扰。,主动脉CTA,主动脉MRA对主动脉夹层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CTA接近,造影剂无肾毒性。缺点:扫面时间长,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急诊病人有较大限制;不适用于体内有磁性金属植入物的病人。,主动脉MRA,主动脉DSA可明确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破
15、口数量及位置缺点:有创检查;需要使用含碘的造影剂。目前多用于腔内修复术前的评估而不常作为术前诊断手段。,主动脉DSA,对于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可分为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而外科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术。内科治疗既是一种独立的治疗方法,也是围手术期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内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将血压控制在110-130/70-80mmHg左右,同时保持心率于65-75次/分,同时辅以镇静、镇痛,防止主动脉夹层的进一步扩张和破裂。一般方案:发病48小时内多静脉给药,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降压药维持。常用药物: 血管扩张药物(硝酸甘油)、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及钙拮抗剂(硝苯地平)等。,主
16、动脉夹层的治疗,开放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直径大于5.0cm或有并发症的急性期及慢性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开放手术治疗指征已被腔内修复术所取代。主要术式: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术。,主动脉夹层的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适应证:(1)急性期:1、夹层破裂、出血;2、主动脉周围或纵膈血肿进行性增大;3、出现器官或组织灌注不良综合征;4、难以用药物控制的高血压;5、持续存在的胸背部疼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2)慢性期:1、主动脉夹层最大径大于5.0cm(形成夹层动脉瘤,破裂风险大);2、随访发现主动脉夹层最大径每年增大超过0.5-1
17、.0cm;3、夹层/夹层动脉瘤已破裂;4、出现器官或组织灌注不良综合征;5、难以用药物控制的高血压;6、持续存在的胸背部疼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对慢性ADA的治疗首选以严格控制血压、降低左心室收缩力及减慢心率为主的内科治疗。血管腔内修复术仅应用于那些内科治疗不佳、夹层/夹层动脉瘤破裂风险大或已出现并发症的病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Nienaber C A, Rousseau H, Eggebrecht H, et al. Randomized comparison of strategies for type B a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动脉 夹层 诊疗 规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7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