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课件.ppt
《贫血概述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血概述课件.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贫血概述,第一节 贫血的概念和分类,贫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同原因的贫血,往往有类似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故可看作一种综合征。贫血既可以原发于造血器官疾病,也可以是某些系统疾病的表现。,在诊断贫血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是否有贫血;贫血的程度;贫血的原因和类型。临床上针对贫血的不同病因进行诊治,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与骨髓红系细胞的增殖、分化密切相关。在生理情况下,正常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20天,每天有红细胞总数1/120(或0.8%)的红细胞破坏,同时有相同数量的红细胞产生,从而维持着动态平衡。,(一)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红细胞在骨髓内生成。多能造血
2、干细胞在骨髓造血微环境中,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因子和甲状腺素、雄性素等激素的调控,分化、增殖为红系祖细胞和原红细胞。一个原红细胞经34次分裂形成816个晚幼红细胞,总共约经5天发育成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至成熟红细胞约需2天。,在红细胞生成过程中,除蛋白质外,还需要必要的原料有:1铁元素铁是合成血红素的必要原料。血红蛋白是由珠蛋白和血红素组成,而后者则由原卟啉与铁元素合成。如机体缺铁时,则血红蛋白合成不足,造成缺铁性贫血。如原卟啉合成有缺陷,则铁利用障碍,形成铁粒幼细胞性贫血。2维生素B12和叶酸维生素B12和叶酸都是DNA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辅酶,任何一种缺乏都可使DNA合成障碍,引起巨幼细胞性
3、贫血。,(二)红细胞的破坏,成熟的红细胞在长期存活的过程中逐渐衰老,红细胞衰老的改变表现为:红细胞膜的活性降低红细胞酶活性下降血红蛋白的改变,关于老龄红细胞的衰老的机制仍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红细胞破裂渗透性溶解噬红细胞作用补体诱导的红细胞溶解糖代谢途径中酶活性降低,衰老是红细胞生理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由于上述改变,使衰老的红细胞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在体内破坏红细胞的场所主要是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首要器官是脾脏,其次为肝脏、骨髓及其他部位。红细胞破坏后释放出的蛋白质和铁可被机体全部重新利用,血红素的分解物原卟啉转变为胆红素经胆汁排出体外。,在正常情况下,每天由骨髓释放人血的成熟红细胞和因衰老
4、死亡的红细胞数量大致相等,所以周围血中红细胞数量能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某些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致破坏加速(溶血)或丢失过多(失血),而骨髓造血又不能予以代偿时,周围血中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而出现贫血。,(三)无效造血,在骨髓内红细胞系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在成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被破坏、死亡,称此为无效造血,或无效性红细胞生成,或原位溶血。在巨幼细胞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和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等,无效造血明显增加,导致释放到末梢血中的红细胞减少,是造成贫血的一个主要原因。,贫血发生示意图,骨 髓,外 周 血,一、贫血的概念,贫血(anemia)系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
5、中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含量或红细胞压积(PCV或HCT)低于参考范围下限的一种病理状态或综合征。贫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种症状。,1. 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贫血标准(1972年):Hb低于以下数值:6个月一6岁,小于110g/L; 6一14岁,小于120g/L;成人男性,小于130g/L;成年女性,小于120g/L;妊娠妇女,小于110g/L。,2.国内成人贫血的诊断标准,4、贫血程度划分,轻度:Hb91g/L,症状轻微中度:Hb6090g/L,体力劳动时心慌气短重度:Hb3160g/L,休息时心慌气短极重度: Hb30g/L,常合并贫血性心脏病,5、关于贫血标准
6、,贫血的诊断 以Hb浓度低于正常最为重要,因为红细胞计数不一定能准确地反应贫血是否存在及贫血的程度。在小细胞贫血时,红细胞数的减少往往比血红蛋白下降程度轻;在大细胞贫血时,红细胞的减少比血红蛋白下降的程度显著。婴儿、儿童及妊娠妇女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比成人的约低10%。,在海拔高地区的居民较在海平面的居民的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为高。所谓正常参考值是指在正常血容量时,当某些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时,如妊娠、肝硬变或低蛋白血症及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血浆容积增加,血液被稀释,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容易误诊为贫血;在脱水或用大剂量利尿药后,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的浓度增高,即使有贫血也不容易被发觉。因此,在诊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贫血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7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