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辨析易混淆表现手法课件.ppt
《诗歌鉴赏之辨析易混淆表现手法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辨析易混淆表现手法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诗歌鉴赏之辨析易混淆表现手法,1,1、渲染与烘托2、烘托与衬托3、衬托与对比4、比喻与象征5、比喻与比兴6、联想与想象,2,1、渲染与烘托,A渲染: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在需要强调突出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中的形象更鲜明突出,在文学创作中主要是指通过对环境、场景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细节描写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它主要是正面着意描写。例1: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 。例2:杜甫登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3,例3:次
2、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 熹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1)这首咏梅诗中,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 明确: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从而表现梅花的精神和品格。(惆怅、行绕去还来、折寄、沉吟日落、独自回),4,B烘托: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使物象的特征更加突出。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代刘熙在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 例1
3、:乐府诗陌上桑中诗人分别借“行者”“少年”“锄者”等人的反应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 例2: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5,在常见借景抒情诗歌中二者的联系,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从而烘托情感。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情感,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注意: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渲染气氛,烘托情感。例: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
4、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6,2、烘托与衬托,衬托:用一近似事物来陪衬或对立事物来对照另一事物,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可从正面写,也可从反面写,从正面写的叫正衬,从反面写的叫反衬。正衬:用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花”。例:“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 例:“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歌 鉴赏 辨析 混淆 表现手法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6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