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及防治课件.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地质灾害及防治 第一节滑坡,第一节 滑坡 Landslide,滑坡的定义: 地质体沿地质弱面向下滑动的重力破坏。有双重含义: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过程,也可指一种重力地质作用的结果。滑坡的形成条件: 斜坡岩体平衡条件遭到破坏的结果。即:下滑力(力矩)大于抗滑力(力矩)。不稳定的山坡形态(陡峭的坡度和凌空面)软弱面的存在(岩体中的裂隙和松软夹层)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滑坡要素图,滑坡要素示意图a)剖面示意图 b)平面示意图1滑坡体2滑动面3滑坡床4滑坡周界5滑坡后壁6滑坡台阶7滑坡舌8拉张裂隙9滑坡封闭洼地10剪切裂隙11鼓张裂隙12扇形裂隙,滑坡要素,1滑坡体:沿滑动面向下滑动的那部分
2、岩土体。2滑动面:滑坡体沿其下滑的面。3滑坡床;滑动面下稳定不动的岩土体。4.滑坡周界:平面上,滑坡体与周围稳定不动的岩土体的分界线称滑坡周界。5滑坡壁:滑体后缘与母体脱开的分界面。平面上多呈围椅状。6滑坡台阶:滑坡体上、下各段运动速度的差异,滑坡体断开或沿不同滑面多次滑动,在滑坡上构成多级台阶。每一台阶由滑坡平台及陡壁组成。7滑坡舌:滑坡体前缘形如舌状伸入沟堑或河道中的部分。8.滑坡鼓丘:如滑坡体前缘受阻,被挤压鼓起成丘状者。9滑坡裂隙:滑坡体内出现的裂隙。有的呈环形,有的呈放射状,有的呈羽毛状。分为拉张裂隙、鼓张裂隙、剪切裂隙、扇形张裂隙。10、滑坡主轴:滑坡滑动时,滑坡体滑动速度最快的纵
3、向线。,滑 坡,滑坡形成条件,1、斜坡外形斜坡的存在,使滑动面能在坡前缘临空出露,这是滑坡产生的先决条件。当斜坡越陡、高度越大,斜坡中、上部突出,下部凹进,且坡脚处无抗滑地形时,越容易产生滑坡。2、岩性条件易遇水软化的土层中和一些软岩中发生滑坡,如:(1)第四系的各类堆积物、沉积物。(2)砂岩、页岩和泥岩互层,煤系地层。(3)石灰岩、白云岩与页岩、泥岩互层。(4)泥质岩的变质岩系,如千枚岩、板岩、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5)软质或易风化的凝灰岩。,3、构造条件(1)边坡内部的结构,包括不同土石层的产状及其相互组合情况,岩石中断层、节理的产状和特征及其与边坡产状的相互关系,与滑坡发生的
4、难易程度有密切关系。(2)在大的断裂构造带附近,岩体破碎,构成破碎岩层滑坡的滑体。(3)各种构造结构面,控制了滑动面的空间范围、位置及滑坡周界。(4)地质构造决定了滑坡区地下水的类型、分布、状态和运动规律,从而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滑坡的产生和发展。4、水文地质水进入岩土体,饱和度增加,岩土体重度增加,下滑力增加;水的作用可使岩土软化,加速风化,岩土体抗剪强度降低;静水压力,对岩土体产生向上浮力,减少了滑动面正压力;向坡体外的动水压力,对坡体产生水平力,增加了下滑力;地下水对滑动面起到浸润作用,减少了滑动面的摩阻力。,滑坡形成条件,滑坡形成条件,5、地震因素地震使岩土体结构破坏,同时使岩土体承受地震
5、水平惯性力、增加下滑力,从而诱发滑坡。6、人为因素(1)人工开挖边坡、坡体上部加载、下部减载、改变其形态。(2 )破坏斜坡植被,促使其风化。(3)人工爆破,产生振动,使岩石破碎松散,强度降低。(4)筑坝拦水、水库和水渠渗漏、农田灌溉、工业废水、城镇生活用水等,也常常诱发滑坡。,滑坡的分类,按滑坡体物质和结构因素划分1、堆积层(土质)滑坡滑坡、崩塌和崩滑堆积体滑坡:由前期滑坡、崩塌和崩滑等形成的块碎石堆积体,沿下伏基岩或体内滑动黄土滑坡:发生在不同时期的黄土层中的滑坡 ,粘土滑坡:发生在均质或非均质粘土层中的滑坡,多发生在久雨或受水作用之后,多属中、浅层滑坡。残坡积层滑坡:由基岩风化壳、残坡积土
6、等构成,通常为浅表层滑动人工填土滑坡:由人工开挖堆填弃渣构成,次生滑坡2、岩质滑坡:发生在各种基岩岩层中的滑坡,属岩层滑坡,它多沿岩层层面或其它构造软弱面滑动。分近水平层状滑坡、顺层、切层和逆层滑坡及楔体滑坡。3、变形体:受重力作用,未形成清晰滑移或崩塌的地质分离体,在开挖等人工扰动下,极易转化为滑坡或崩塌。,滑坡的分类,按规模大小划分小型滑坡:滑坡体小于10万立方米中型滑坡:10-100万立方米大型滑坡:100-1000万立方米特大型滑坡: 1000-10 000万立方米巨型滑坡:大于10 000万立方米按滑坡力学性质划分牵引式滑坡 :主要是由于坡脚被切割(人为开挖或河流冲刷等)使斜坡下部先
7、变形滑动,因而使斜坡的上部失去支撑,引起斜坡上部相继向下滑动 ,一般滑动速度慢。推移式滑坡:主要是由于斜坡上部不恰当地加荷(如建筑、填堤、弃渣等)或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斜坡的上部先变形滑动,并挤压推动下部斜坡向下滑动,一般滑动速度较快。,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滑坡发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案例)2000年4月9日晚8时左右,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易贡藏布河扎木弄沟发生大规模山体滑坡,历时约10分钟,滑程约8km,高差约3330m,截断了易贡藏布河(河床高程2190m),形成长约2500m、宽约2500m的滑坡堆积体,其面积约5km2,最厚达100m,平均厚60m,体积约2.83.0108m3。,
8、材料一:易贡滑坡发生位置,材料二:滑坡发生前后卫星图,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1998年11月28日)(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4日) (2000年5月9日),材料二:滑坡发生前后卫星图,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1998年11月28日)(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4日) (2000年5月9日),(1)比较甲、乙、丙三幅图,简述易贡湖在滑坡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答案:湖水逐渐增多,滑坡堆积体阻塞了湖泊的下泄出口,而周围的冰雪融水和上游来水在不断增加。(2)对比甲乙两图,易贡地区的雪线有什么变化?简述其变化的原因?答案:2000年的雪线较1998年的雪线
9、高度明显降低。原因是1998年为秋季时的照片,经过夏季的融化冰川量减少,2000年为春季时的照片,经过秋冬春季的积蓄,冰川量大。,(3)灾害发生30天后,易贡藏布河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将可能导致什么灾害?答案:易贡藏布河水由断流到重新出现较大的径流。说明湖水已透过滑坡形成的坝体下泄,容易导致大坝溃破,对下游地区形成大的洪涝灾害和泥石流灾害。(5)易贡地区滑坡,利用了 技术进行有效的监测,这种技术目前除了可以进行环境灾害外,还可以用于 。答案:遥感 资源探查,材料二:滑坡发生前后卫星图,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1998年11月28日)(2000年4月19日) (2000年5月4日) (2000
10、年5月9日),下图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点?(2)分析唐家山堰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崩塌、滑坡或泥石流。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 谷深);地震发生引发地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滑坡的野外识别,地形地物标志 斜坡不直、不圆滑;中部坑洼起伏;下部鼓丘;内部多积水洼地;“醉汉林”及“马刀树”。地层构造标志 地层整体性常因滑动而破坏;层位不连续,缺失某一地层;
11、岩层层序重叠或层位标高有升降等特殊变化;岩层产状明显变化;构造不连续。水文地质标志 滑坡地段含水层的原有状况常被破坏:潜水位不规则,无一定流向;滑坡体成为单独含水体。,滑坡的防治原则,“以防为主,整治为辅”整治大型滑坡,技术复杂,工程量大,时间较长,因此勘测阶段对于可以绕避且属经济合理的首选绕避方案。中小型滑坡连续地段,一般可不绕避,但注意调整路线平面位置,减小工程量;路线通过滑坡地区,要慎重对待,详细占有资料。整治滑坡,应做好临时排水工程,再针对滑坡形成的主要因素,采取措施。,链子崖滑坡排水系统,滑坡的防治措施,1、排水(1)排除地表水:截水沟和明沟系统设置排水系统,来排除地表水,对治理各类
12、滑坡都是适用的。,排水平洞,(2)排除地下水:设置各种渗沟和盲沟截水盲沟:设置于滑坡体5m以外的稳定地段,与地下水流向垂直,一般呈环状或折线状布置,目的在于拦截和旁引滑坡范围以外的地下水。支撑盲沟:是一种兼具排水和支撑作用的工程措施,对于滑动面埋藏不深、滑坡体有大量积水和地下水分布层次较多,难以在上部截除的滑坡,可考虑修建支撑盲沟。仰斜钻孔、竖向井:仰斜钻孔是用近于水平的钻孔将地下水引出,从而达到疏干滑坡体,使滑坡稳定的措施。竖向井可用泵抽出地下水。,滑坡的防治措施,截水盲沟,仰斜钻孔、竖向井,滑坡的防治措施,2、改变滑体的力学平衡条件(适用于中、浅层滑坡),(1)抗滑挡土墙:片石圬工、混凝土
13、、桩板式。(2)抗滑桩:木桩、混凝土桩、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 (3)锚杆(索)加固,抗滑挡墙,滑坡的防治措施,锚索,链子岩滑坡锚固工程,滑坡的防治措施,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3
14、、改变滑坡外形(1)上部刷方减重,下部堆土加载。(2)把边坡修成台阶式:变高陡边坡为多个低缓边坡。(3)反压护道:常用于软土地区的路堤防滑。4、改变土石性质 (1)灌浆法:灌入水泥浆、化学浆。(2)电渗排水和电化学加固。(3)焙烧法。,滑坡的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措施,1、排水地表排水 设置截水沟、设置树状排水系统地下排水 渗沟、盲沟2、力学平衡的方法滑坡体下方:抗滑挡墙、抗滑桩等为了防治滑坡下部水流的冲刷,设置护坡、护堤、石笼防护。3、改变滑坡外形(1)上部刷方减重,下部堆土加载。(2)把边坡修成台阶式:变高陡边坡为多个低缓边坡。(3)反压护道:常用于软土地区的路堤防滑。4、改变土石性质 灌浆
15、法:灌入水泥浆、化学浆。电渗排水和电化学加固。焙烧法。,第二节 崩 塌 Fall,崩塌的定义:在陡峻的斜坡上,巨大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而猛烈的向下倾倒、翻滚、崩落的现象,称为崩塌。发生位置:山区陡峭的山坡、及高陡的路堑边坡。种类:山崩:规模巨大的称为山崩;碎落:斜坡表面由于岩石的风化强烈,产生岩屑顺坡滚落的现象;落石:悬崖陡坡上个别较大岩块的崩落。,崩 塌,崩 塌,形成崩塌的条件,地形地貌:斜坡高、陡是必要条件。一般高度大于30m,坡度大于45度,多数55-70度之间。岩性条件:坚硬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形成高峻的斜坡;上部为硬岩,下部为软岩;软硬互层(相间)构成的陡峻斜坡;上部为硬岩,下部为
16、可溶性岩。构造条件:岩性不同的岩层以各种不同的构造和产状组合而成,常为各种构造面所切割。从而消弱岩体内部的联结。褶皱、断层和节理其他自然因素:降雨;地下水;强烈风化;冻融循环;植物根系的楔入;地震;人为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崩塌的形成机理,倾倒崩塌;滑移崩塌;鼓胀崩塌拉裂崩塌;错断崩塌,崩塌分类,按崩塌体的规模分类:当崩塌体的体积超过1000000立方米时称崩滑;介于1000000立方米10000立方米时称崩塌;小于10000立方米时称为坍塌或塌方;仅有少量碎块石时称坠石。按崩塌体的物质构成分类:可分为岩体崩塌和土体崩塌两大类。前者崩塌体主要由岩体组成;后者崩塌体主要由土体组成。,崩塌实例,崩塌
17、实例,崩塌的防治原则,选线时,对于发生大、中型崩塌的地段,优先采用绕避方案;当绕避有困难时,应离开崩塌一段位置,尽量减少防治工程、或采用其他方案(明洞、隧道)通过。设计与施工中,避免使用不合理的高、陡边坡,避免大切大挖,维持山体平衡。,崩塌的防治措施,清除坡面危石;坡面加固:坡面喷浆、抹面、砌石铺盖;灌浆、勾缝、镶嵌、锚拴;危岩支顶:混凝土作支垛、护壁、支柱、支墩等;拦截防御:落石平台、落石网、拦石堤;调整水流:修筑截水沟、堵塞裂隙、排水沟渠;防护设施:明洞、棚洞、悬臂式棚洞。,钢轨,拦石网,防崩塌明洞,崩塌防护措施,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学习总结,结束语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6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