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课件.ppt
《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课件.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小板的检测原理及误差分析,学术应用部 张文忠,1,血小板基础,什么是血小板?血小板(platelet,PLT)是由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具有维持血管内皮完整性以及黏附、聚集、释放、促凝和血块收缩等功能。正常血小板形态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直径约1.5-3um,新生血小板体积大,成熟血小板体积小。,正常血小板,2,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异常形态血小板,血小板卫星现象,3,血小板检测方法及原理,1、流式细胞仪法:用免疫法荧光素标记特异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常用CD41或CD61,用流式细胞仪计数血小板。目前为ICSH推荐的参考方法2、血液分析仪法:主要检测原理包括点阻抗法和(或)光(或荧光)
2、散射法,为常用方法3、相差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相差显微镜下,血小板立体感增强,有助于识别血小板4、普通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按不同的稀释液,可分为破坏和不破坏红细胞的PLT计数,稀释液可用草酸铵、复方尿素、高铁氰化钾。,4,Sysmex-XN系列PLT检测方法,1、电阻抗法(PLT-I)2、光学法(PLT-O)3、荧光法(PLT-F),5,电阻抗法(PLT-I),电阻抗法(PLT-I):悬浮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血细胞相对于电解质溶液为非导电颗粒,其电阻比电解质溶液大,利用两者导电性的差异,当体积大小不同的血细胞(或类似颗粒)通过计数小孔时,可引起小孔内、外电流或电压的变化,形成与血细胞数量相当、体积大小
3、相当的脉冲电压,从而间接区分细胞,电流或电压变化的频次即为细胞(或颗粒)的数量,故此法可受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小微粒、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等的影响,6,PLT-I,浮动界标,*鞘流阻抗法 浮动界标,7,血小板直方图,分布范围:LD(26)Fl;UD(12-30)fl之间反映参数:PLT、MPV、PDW高位干扰:小RBC、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低位干扰:电流、尘埃等,8,PDW/ P-LCR,PDW 假设峰值高度为100%,在20%频率水平上的分布宽度即为PDW。单位用fL表示,其中1 fL = 10-15L。P-LCR P-LCR为由12 fL界标或更大界标得到的巨型血小板的比值。计算时,将固
4、定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同低界标与高界标之间的粒子数相比而得到一个比值。,9,PLT-I方法学优缺点,优点:目前常规筛检PLT的主要方法1.检测速度快2.重复性好3.准确性高4.同时提供多项指标缺点:容易受干扰因素影响,导致结果出现偏差1.假性增高: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微小细胞碎片2.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10,光学法(PLT-O),光学法(PLT-O):在RET通道中,荧光染液(主要成分为聚次甲基、噁嗪)能够对细胞内的RNA和部分DNA染色,通过光信号的强弱区分细胞(RET通道特异性针对红细胞膜表面的RNA)。,11,PLT-O优缺点,优点:避免小红细胞、红细胞碎
5、片、小微粒引起的PLT假性增高避免大血小板引起的PLT假性减低缺点:假性减低:微小血小板、血小板聚集,12,荧光法(PLT-F),PLT-F:使用专用通道,染色液Fluorocell PLT主要对含核酸丰富的细胞内构造进行染色主要是小胞体(核糖体RNA)和线粒体(MtDNA),PLT-F检测颗粒数是PLT-O或PLT-I的5倍,能够同时报告IPF(网织血小板或未成熟血小板),PLT-F通道对血小板聚集更加敏感。,13,SFL,SFL,FSC,PLT-O (XE),PLT-F (XN),FSC,PLT-F,PLT-O,IPF,IPF,Lower size PLT,Lower size PLT,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小板 检测 原理 误差 分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5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