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柱诊断 套损预防与综合治理工艺技术培训班课件.ppt
《管柱诊断 套损预防与综合治理工艺技术培训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柱诊断 套损预防与综合治理工艺技术培训班课件.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井下管柱工况诊断,主要内容,一、套管损坏机理及类型二、套管损诊断方法三、防砂与治砂四、防腊与清腊五、找水与堵水六、固井质量检测,第一部分:套管损坏机理及类型,套管损坏的不可避免性国内,套管的损坏是不可避免的现象,生产时间越长,套管损坏越严重,也越普遍。我国各主要油田的投产时间已达30年以上,套损现象十分突出。,港西油田油水井套损比例高达40以上长庆樊家川区块投入开发13年后,油水井套损比例达34吉林扶余套管变形井至1988年高达1347口,占总井数的39.4大庆油田套损井数仍逐年增加,1997年套管损坏576口井,2001年套损井超过700口,整个油田已累计损坏超过8000口井。,套管损坏的
2、不可避免性国内,套管损坏的不可避免性国外,套损是国内外遇到的共同问题。随着油气生产过程的进行,各国套损日趋严重美国威明顿油田,从1926年到1986年的开发期间,由于大量采出地下液体,引起该地区较大的构造运动,油田中心地区地面下沉达9m,水平位移最多达3m,造成油水井成片错断,损失严重罗马尼亚的坦勒斯油田开发22年后,已有20的套管损坏俄罗斯的班长达勒威油田有30的油水井因套管损坏而停产苏联的班长达勒威油田有30%的井因套管损坏而停产,套管损坏机理,影响套管损坏的三大因素 地质因素 工程因素 环境因素,地质因素: 泥岩吸水蠕变 油层出砂 岩层滑动 断层活动 地震活动,套管损坏的机理,工程因素:
3、套管材质 固井质量 射孔质量 井位部署 高压注水 压裂施工,套管损坏的机理,环境因素:油田化学(厌氧菌腐蚀,CO2腐蚀,电化学腐蚀,溶解氧腐蚀,H2S腐蚀 地热(热应力、套管伸缩),套管损坏的机理,主要有五种变形形态: 即椭圆变形 径向凹陷变形 缩径变形 扩径变形 弯曲变形,套管损坏类型变形,套管破裂:一是纵向破裂,二是四周破裂,即横向破裂,还有一种是斜裂纹。套管破裂主要是由于注采压差及作业施工压力过高而造成的。此外当套管钢材有划痕、裂缝缺陷或氢脆也可能造成脆性破裂。,套管损坏类型套管破裂,套管挫断分为非坍塌型和坍塌型两种。 非坍塌型套管挫断主要是注入水形成的浸水域的作用造成的,根据上下断口轴
4、线间横向位移的大小分为65mm以上大通径形错断、65mm以下小通径形错断和断口通径基本无变化的上、下位移型。 坍塌型套管挫断是由于地层滑移、地壳升降等因素造成的套管挫断。,套管损坏的类型挫断,腐蚀造成套管大面积穿孔或内外壁出现麻凹是油田常见的一种套管损坏形式。其原因是井内介质具有腐蚀性。,套管损坏的类型穿孔, 注水井套管的年平均腐蚀速度:0.5 0.6mm 污水对管柱的年平均腐蚀速度:17mm(胜利) 应力作用下的年平均腐蚀速度:14mm(胜利) 有害物质对管柱的年平均腐蚀速度:11mm(中源) 纯水中管柱的年平均腐蚀速度:17mm被氧饱和后的水中,年平均腐蚀速度:0.45mm水中含盐量较高时
5、,年平均腐蚀速度:3 5mm,套管损坏的类型穿孔,胜利油田现有管线:20000km,年更换400km,更换率2.5%,年损失7000万元大庆油田现有管线:40000km,平均寿命9年,年更换率12.9%。油管50000km,平均寿命3年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管现有管线:70445km,已腐蚀管线占20.58%美国:管道损坏总数中,腐蚀引起的失效占46%挪威艾柯基斯油田阿尔法平台:高温立管2个月后被二氧化碳腐蚀坏,导致严重爆炸事故长庆油田:二氧化碳平均含量3.02%南海13-1气井:二氧化碳含量22%,腐蚀的实例,套管密封性破坏主要表现在套管连接处,导致套管外返油、气、水。这主要是拉伸造成脱扣或套
6、管丝扣质量等原因造成的。,套管损坏的类型密封失效,套管损坏防护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但是也要通过各种方法来对套管进行损坏检测,找到损坏点和损坏类型,争取及早发现套管所出现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以保证正常生产。这也正是套管检测的作用所在。对套管的修复首先需要准确地确定故障类型,并对故障定位,进而通过粘结衬套、涂胶洁剂、爆炸焊接等方法进行修补。,套管防护与修复,第二部分套管损诊断方法,套管诊断,用于检查套管损伤或变形的测井方法有:,1、机械方法:包括印模法和井径法2、声波方法:井壁超声波成像测井仪3、放射性方法:伽马-伽马测井仪4、光学方法:井下摄像电视测井仪5、电磁方法:接箍定位器、管子分析仪、电磁 测
7、厚仪、磁测井、电磁探伤测井仪等,印模法检测是利用专用管柱或钢丝绳下接印模类打印工具,对套管损坏程度、几何形状等进行打印,然后对打印出的印痕进行描绘、分析、判断,最后提出套损点的几何形状、尺寸、深度位置。印模法检测可用来判断套管变形、错断、破裂 等套损程度和深度位置。 印模法检测不受环境条件和井况的限制,检测时迅速、方便和直观,但印模直径大小的选择比较难。直径过大,打印出来的印模不在变形最明显处,印痕不清晰,不可靠,直径过小,打印不出印痕或印痕不明显,因而无法确定某一个变形位置的形态。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套管损坏的验证,井下落物几何形状、尺寸和深度位置的核定,以及在修井过程中临时需要查明套管技术状况
8、等场合。,套管的诊断印模法,井径法通过测量套管内径的变化反应套管纵向和横向的变形。井径仪是电阻式转换测量仪器,其主要原理是当套管内径改变使微井径电桥阻值改变,通过放大并由地面仪表记录,并转化成相应的井径值,即可得到随井深不同的井径变化曲线。 井径仪的优点是:井径仪简易、坚固、稳定、可靠、检测速度快,能够较准确地测得全井套变部位及井径的变化。 缺点是:(1)对仪器居中要求很高,偏心会导致测量误差。(2)对井径仪接触不到的部分所存在的缺陷是无法检测到的,也探测不到套管外壁的损伤情况。(3)当套管内壁有沥青、石腊等杂质时,会导致井径仪与套管内壁接触不可靠,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套管的诊断井径法,利用超
9、声波进行套管检测的仪器主要是超声波成像测井仪,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由井下仪器的超声换能器在井内旋转扫描,发射和接收脉冲式超声波,对套管内壁或井壁的回波幅度及时间信息进行处理,放大后经电缆传至井上经计算机处理成像。超声波成像测井可对套管损坏部位的不同角度、不同形式的图形加以描绘,其中包括立体图、纵横截面图、时间图、幅度图和井径曲线,用高分辨彩色监视器显示并拍摄成照片。,套管的诊断超声波法,超声成像仪检测套管损坏如错断、弯曲、破裂、孔洞、腐蚀等各种损坏情况,资料非常直观。 缺点: 测井速度较低; 液体中的气泡对声波散射严重,造成回波信号降低。,套管的诊断超声波法,利用光学法进
10、行套管检测的仪器主要是井下电视,仪器利用微型摄像头和光源来获取图像。 优点:井下电视可对套管的内壁进行检查,观察井中落物或其它问题,并可估算射孔孔眼中油、气和水的产出情况,以图像方式进行显示,资料直观。 缺点:(1)不能对套管外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查;(2)井眼流体的透明度对图像质量有较大影响;(3)造价较高。,套管的诊断光学法,套管的诊断电磁法,电磁法检测是利用套管和油管在电磁作用下呈现出来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来检测井下套管的技术状况。电磁法检测可确定套管的厚度、裂缝、变形、错断、内外壁腐蚀及射孔质量。电磁检测仪是一种无损、非接触式的仪器,它不受井内液体、套管积垢、结腊及井壁附着物
11、的影响,测量精度较高。同时,电磁检测仪可以检测到套管外层管柱的缺陷。由于电磁法检测有其独特的优点,因此是最有应用前景的套管损伤检测技术。,国内外利用电磁法对套管进行检测的仪器较多,其中资料介绍较多的是斯伦贝谢的管子分析仪(PAT)、西方阿特拉斯公司的垂直测井仪(Vertilog),哈里伯顿公司的电磁波腐蚀测井仪,俄罗斯的套管探伤仪。 测量时,仪器产生连续的磁通量在套管内流动。如果套管完好无损,套管内的磁通量路径与管壁平行。当套管发生腐蚀、损坏时,套管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接收线圈输出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成正比,而磁通量的变化取决于磁场中金属的增加和损失,因此可以通过线圈输出的感生电动势
12、确定套管的金属损失。,套管的诊断电磁法探测仪,套管的诊断电磁探伤仪,电磁探伤仪成功地解决了在油管内探测套管的厚度、腐蚀、变形破裂等问题,可准确指示井下管柱结构、工具位置,并能探测套管以外的铁磁性物质(如套管扶正器、表层套管等)。对气井的管柱探伤时,不需要提取油管,对保证安全性是十分有利的。,套管的诊断电磁探伤仪,电磁探伤仪可在油管内检测油管和套管的损坏情况,以及在套管内检测套管和表层套管的损坏情况,节省了检查套管情况时起下油管的作业费用和时间,这一特点使得对油、水井井身结构进行普查成为可能。,电磁探伤原理(续1),宽带脉冲信号可按傅立叶级数变换理论分解为无限多低、中、高频的正弦波之和,所以将重
13、复的宽带脉冲信号代替传统正弦交变信号进行激励,能够得到被检测对象表面、近表面和距表层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检测信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所不能兼顾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深度之间的矛盾。,电磁探伤原理(续2),将发射线圈置于管柱之中,通以双极性直流脉冲,当发射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必将在其周围产生磁场,其磁力线穿过油管进入套管,在油管和套管中分别产生感应电流io和ic。在直流脉冲结束后,二次磁场在接收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io和ic与油管或套管的电磁特性有关,当油管或套管出现孔洞、裂缝,特别是纵向裂缝,将部分或全部切断感应电流io和ic的通路,这将改变感应电动势的幅度。可以通过接收线圈的感应
14、电动势来计算出管柱的壁厚、大小等参数,从而确定套管的损坏程度。,瞬变过程的早期阶段主要反映导电介质的浅部质量信息;中晚期阶段反映导电介质外部的检测信息。由此可见,研究电磁场的瞬变过程可以得到不同导电介质层的检测信息。,电磁探伤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系统调试与实验,1直缝:2mm40mm2孔:53小槽。宽:5mm,深:5mm4大槽。宽:15mm,深:5mm,5孔:56大槽。宽:15mm,深:5mm斜缝:长70mm,45度分布。,系统调试与实验,套管的诊断电磁探伤仪测试实例腐蚀,油管有外腐蚀,套管的诊断电磁探伤仪测试实例扶正器,孔洞,三、防砂与治砂,油井出砂监测,三种类型的出砂情况: (1)瞬时出砂:
15、即由于压裂、酸化、射孔等施工引起的短时出砂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水多相流中的含砂量将会逐步减小; (2)持续出砂:油气水多相流中的含砂量处于长期的稳定状态; (3)灾难性出砂:即由于过度开采造成的地层负压而引起的储层崩塌所引起的出砂。,油井出砂监测,意义: (1)通过对产砂率的实时监测,为开采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延长油气井寿命,保护储层; (2)预测灾害,为采取必要的措施提供依据; (3)优化生产,提高产量。,出砂的危害,(1)缩短油气井寿命 (2)损坏机械设备 (3)对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 (4)影响了生产效率 BP公司的研究表明,该公司2百万桶的原油日产量中有60%来源于合理的防砂、治
16、砂。 SUN公司对气井出砂进行监测的结果表明,出砂后日产量下降500Mcf,通过治理,停止出砂后,日产量又增加了200Mcf。,出砂的危害,出砂导致容器破裂,出砂造成机械部件的损坏,监测方法,国内的研究情况,目前,国内还没有油气井出砂监测装置,所开展的研究主要是河流泥沙含量的测量,采用的方法有:(1)超声波测量法:即利用水介质中固体微粒对超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确定河流中的泥少含量;(2)射线测量法:利用X射线或射线穿过混合介质后的射线衰减量来确定泥沙含量;(3)光电法:这种方法取决于光与沙粒的相互作用,当光通过挟沙水流时,由于泥沙的吸光或散射作用,使透过光的强度减弱,依据光的衰减情况就可确定泥
17、沙含量;(4)其他方法:包括红外法、激光法等。,监测方法,国外的研究情况,国外采用过油井出砂监测方法主要有:射线法、声波法、电阻率法。 (1)射线法:采用四种不同能量的放射源,测量包含砂粒在内的多相流体的密度,从而确定含砂量。 缺点:这种方法主要适合于出砂量较大的油井,如储层崩塌时的大量出砂情况,系统复杂,放射源数目多,检测电路复杂。,国外现状,内置式,外置式,优点:结构简单 问题:外置式测量准确性差,内置式可靠性差,国外现状,外置式,(2)声波法:通过监测砂粒与管壁碰撞所产生的声信号判别流体中的含砂量。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监测方法,国外现状,(3)电阻率法。将一种特殊金属材料制成的探头
18、插入管道内,当砂粒与该金属探头碰撞时造成金属量的缺损,并引起电阻率的变化,进而引起探头上电压的变化,从而可计算出含砂量。,监测方法,国外虽然在含砂测量方面开展了一定的工作,但未见比较完整的测量系统,现有资料中所体现的主要是部分相关的室内试验结果和现场的测量结果。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资料较少,在技术上有一定的难度。,监测方法,(1)密度测量:采用一种敏感面较大的压力或力传感器测量长直管段的流体密度,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出砂监测的方法是比较两个不同时刻密度或质量的增量,从而确定产砂量。 (2)压力测量:采用国内外已有的高精度传感器进行压力测量。 (3)外置式声波压电传感器:采用压电薄膜构成的环形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柱诊断 套损预防与综合治理工艺技术培训班课件 管柱 诊断 预防 综合治理 工艺 技术 培训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5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