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课件.ppt
《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课件.ppt(1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1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Selected Methods of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2,整体概述,2022/12/18,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9.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3 电势分析法 9.4 色谱分析法,2022/12/18,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学习要求,1. 掌握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定量分析 方法。了解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构造和 应用范围。2. 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指示电极和参 比电极的含义。了解各类电极的结构和机理。3. 掌握测定溶液pH值的方法。
2、掌握直接电位法 测定离子浓度及确定电位滴定终点的方法。,2022/12/18,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仪器分析的基本特点,Instrumental Analysis以被测物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多属微量分析,快速灵敏,相对误差较大,但绝对误差不大。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很多。有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分析法等。 本章只介绍分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二种常用的仪器分析法。,2022/12/18,6,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ophotometry),9.1.1 概述9.1.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9.1
3、.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9.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9.1.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测定的方法9.1.6 分光光度法的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9.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2022/12/18,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1 概述,吸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可见及紫外吸光光度法及红外光谱法等。 特点:灵敏度高:测定下限可达105106mol/L。准确度高:满足微量组分的测定要求。简便快速:在适当条件下,不经分离可直接测定。应用广泛:无机、有机成分、农药残留、生物体内 的微量成分、药物分析、环境卫生分析。,2022/12/18,8,第九章
4、 仪器分析法选介,光是一种电磁波。所有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波长、频率与光速c的关系为: 光速在真空中等于2.9979108ms-1。 光子的能量与波长的关系为: 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JS。,光的基本性质,2022/12/18,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核和自旋,2022/12/18,1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物质的颜色与光的关系,单色光:只具有一种波长的光。混合光:由两种以上波长组成的光。白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互补色光: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这两种光-互补色光。物质的颜色
5、: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作用而产生的。,2022/12/18,1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硫酸铜溶液因吸收白光中的黄色光而呈蓝色;高锰酸钾溶液因吸白光中的绿色光而呈紫色。物质呈现的颜色和吸收的光颜色之间是互补关系。,2022/12/18,1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KMnO4溶液,2022/12/18,1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表9-2 物质颜色和吸收光颜色的关系 物质颜色 吸收光颜色 吸收光波/nm 黄绿 紫 400 450 黄 蓝 450 480 橙 绿蓝 480 490 红 蓝绿 490 500 紫红 绿 500 560 紫 黄绿 560 580 蓝 黄 580
6、600 绿蓝 橙 600 650 蓝绿 红 650 760,2022/12/18,1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1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16,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1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CmolL-1 bcmK 摩尔吸光系数 Lmol-1cm-1。 它表示吸光质点的浓度为1molL-1,溶液的宽度为1cm时,溶液对光的吸收能力。 值越大,表示吸光质点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愈强,故光度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值在103以上即可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高灵敏度的分光光度法可达到105106。式(9-3)可写成为:A= bc (
7、9-6) 与a的关系为: = Ma (9-7) 式中M为吸光物质的摩尔质量,2022/12/18,1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1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2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例9-2 某有色溶液,当用1cm比色皿时,其透光度为T,若改用2cm比色皿,则透光度应为多少?解: 由A= -lgT = abc可得 T =10-abc 当b1=1cm时,T1=10-ac=T 当b2=2cm时,T2=10-2ac=T2,2022/12/18,2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定量分析时,通常液层厚度是相同的,按照比尔定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
8、条通过直角坐标原点的直线。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偏离线性而发生弯曲,见图中的虚线。,2 偏离朗伯一比尔定律的原因,负误差,2022/12/18,2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a 单色光不纯所引起的偏离(物理方面),朗伯一比尔定律只对一定波长的单色光才能成立,但在实际工作中,即使质量较好的分光光度计所得的入射光,仍然具有一定波长范围的波带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吸光度与浓度并不完全成直线关系,因而导致了对朗伯一比尔定律的偏离。所得入射光的波长范围越窄,即“单色光”越纯,则偏离越小。,2022/12/18,2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b 由于溶液本身的原因所引起的偏离(化学方面),吸光系数k与溶液的
9、折光指数n有关。溶液浓度在0.01molL-1 或更低时,n基本上是一个常数,浓度过高会偏离朗伯-比尔定律。 介质不均匀。朗伯-比尔定律是建立在均匀、非散射的溶液这个基础上的。如果介质不均匀,呈胶体、乳浊、悬浮状态,则入射光除了被吸收外,还会有反射、散射的损失,因而实际测得的吸光度增大,导致对朗伯-比尔定律的偏离。,2022/12/18,2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2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26,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 KMnO4溶液对波长525nm附近的绿色光吸收最强,而对紫色光吸收最弱。光吸收程度最大处的叫做最大吸收波长,用max表示。
10、 * 不同浓度的KMnO4溶液所得的吸收曲线都相似,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只是相应的吸光度大小不同。 * 同一溶液在一定波长处的吸光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在max处浓度的变化(C)引起吸光度的变化(A)最大,即比例系数在此处最大,测定吸光度,灵敏度最高。,2022/12/18,2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2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Cr2O72-和MnO4-的吸收曲线 不同的物质,吸收曲线不同,最大吸收波长不同。,2022/12/18,2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显色反应及显色剂: 被测元素在某种试剂的作用下,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反应叫显色反应(color reactio
11、n),所加入试剂称为显色剂(color reagent)。 常见的显色反应大多数是生成配合物的反应,少数是氧化还原反应和增加吸光能力的生化反应。,9.1.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2022/12/18,3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对显色反应的要求: 选择性好 所用的显色剂仅与被测组分显色而与其它共存组分不显色,或其它组分干扰少。 灵敏度要足够高 有色化合物有大的摩尔吸光系数,一般应有104-105数量级。 有色配合物的组成要恒定 显色剂与被测物质的反应要定量进行,生成有色配合物的组成要恒定。 生成的有色配合物稳定性好 即要求配合物有较大的稳定常数,有色配合物不易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亦不受溶
12、液中其它化学因素的影响。有较好的重现性,结果才准确。 色差大 有色配合物与显色剂之间的颜色差别要大,这样试剂空白小,显色时颜色变化才明显。,2022/12/18,3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显色剂的用量 显色反应一般可表示为: M + R MR 有色配合物MR的稳定常数越大,显色剂R的用量越多,越有利于显色反应的进行。但有时过多的显色剂反而对测定不利。在实际工作中,常根据实验结果来确定显色剂的用量。,c(R),2022/12/18,3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溶液的酸度 许多显色剂都是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溶液的酸度会直接影响显色剂的解离程度。对某些能形成逐级配合物的显色
13、反应,产物的组成会随介质酸度的改变而改变,从而影响溶液的颜色。另外,某些金属离子会随着溶液酸度的降低而发生水解,甚至产生沉淀,使稳定性较低的有色配合物的解离。,pH,pH1pHpH2,2022/12/18,3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显色温度 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有些显色剂或有色配合物在较高温度下易分解褪色。此外温度对光的吸收及颜色深浅也有影响,要求标准溶液和被测溶液在测定过程中温度一致。显色时间 显色反应有快有慢,有的有色配合物容易褪色,因此不同的显色反应需放置不同的时间,并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比色测定。,2022/12/18,3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副反应的影响 被测金属离子M与显
14、色剂R反应,生成有色配合物MRn,此时,若M有配位效应,R有酸效应,影响M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通常,当金属离子有99%以上被配位时,就可认为反应基本上是完全的。共存离子的影响 吸光度增加,造成正干扰。被测组分或显色剂的浓度降低,引起负干扰。,2022/12/18,3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022/12/18,36,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3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常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为单波长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两类。单波长分光光度计又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因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
15、科研和生产等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722型、751型分光光度计。,2022/12/18,3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单波长单光束分光光度计,2022/12/18,3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4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721型,2022/12/18,4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722型,2022/12/18,4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单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2022/12/18,4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4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4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1. 标准曲线法,2022/12/18,46,第
16、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标准对照法(直接比较法) 称相同的质量试样和标准配相同体积的溶液,在相同条件测出它们的吸光度,按下式计算被测溶液的浓度。 k标=k测 b标=b测 要求A与c线性关系良好,被测样品溶液与标准溶液浓度接近。用一份标准溶液即可计算出被测溶液的含量或浓度,方便,操作简单。,2022/12/18,4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3.吸光系数法 在没有标准品可供比较测定的条件下,按文献规定条件测定被测物的吸光度,从样品的配制浓度、测定的吸光度及文献查出的吸光系数即可计算样品的含量,因为 则样品含量,2022/12/18,4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
17、误差 和测量条件的选择,分光光度法的误差 溶液不遵守朗伯比尔定律所引起的误差 利用标准曲线的直线段来测定被测溶液的浓度,从而减少由入射光为非单色光引起的误差;也可以利用试剂空白和确定适宜的浓度范围来减少由溶液本身所引起的差。光度测量误差 吸光度与透光率是负对数关系,故吸光度的标尺刻度是不均匀的。一般来说透光率为2065(吸光度为0.2-0.7)时,浓度测量的相对误差都不太大。这就是分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2022/12/18,4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仪器误差 比色皿的质量,检流计的灵敏度。光源不稳定、棱镜的性能、安装条件及光电管的质量等都可以使分析产生误差。操作误差 由分析
18、人员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与正确的条件有差别所引起的误差。,2022/12/18,5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测定条件的选择 入射光波长的选择 以最大吸收波长max为测量的入射光波长。在此波长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测定的灵敏度最高。在max处A有一个小的平坦区,可以减小单色光不纯引起的误差。 若干扰物在max处也有吸收,在干扰最小的条件下选择吸光度最大的波长(最大吸收、最小干扰)。有时为了消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也常常加入掩蔽剂。,2022/12/18,5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吸光度读数范围的选择 透光度读数误差T是一个常数,但在不同的读数范围内所引起的浓度的相对误差却是不同的。为减小浓度的相对
19、误差,提高测量的准确度,一般应控制被测液的吸光度A在0.20.7(透光度为65%20%)。可以通过改变称样量、稀释溶液以及选择不同厚度的比色皿来控制吸光度。,2022/12/18,5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使试液的吸光度能真正反映待测物的浓度。 A=A1+A2+Ax, A1+A2+ =0, A=Ax 利用空白试验来消除因溶剂或器皿对入射光反射和吸收带来的误差。纯溶剂空白 当试液、试剂、显色剂均为无色时,用纯溶剂(或蒸馏水)作参比溶液。试剂空白 试液无色,而试剂或显色剂有色时,加入相同量的显色剂和试剂,作为参比溶液。试液空白 试剂和显色剂均无色,试液中其它离子有色时,用不
20、加显色剂的溶液作为参比溶液。,2022/12/18,5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9.1.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应用实例,应用: 测量试样微量组分。 测定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弱酸的解离常数、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催化反应的活化能等。 根据分子的紫外或红外光谱数据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确定分子结构。,2022/12/18,5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1单组分含量测定实例一:1.1,10-二氮菲测定微量铁 该试剂能与Fe2+能形成3:1的红色配离子, max=512nm。在pH为39范围内,反应能迅速完成,显色稳定。在铁含量0.58gmL1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用pH=4.55.
21、0的缓冲液保持其酸度,并用盐酸羟胺还原其中的Fe3+,用标准曲线法进行测定。,2022/12/18,55,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实例二:磷钼蓝法测定全磷 用浓硫酸和高氯酸(HClO4)处理样品,使磷的各种式转变为H3PO4,然后在HNO3介质中,H3PO4与(NH4)2MoO4反应形成磷钼黄杂多酸,反应如下: 用适当的还原剂如维生素C将其中的Mo(VI)还原为Mo(V),即生成蓝色的磷钼蓝,其最大吸收波长为max=660nm,用标准曲线法可测得样品的全磷含量。,3PO4+12(NH4)2MoO4+21HNO3 (NH4)3PO412MoO3+12NH4NO3+12H2O,2022/12/18
22、,56,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吸收峰互不重叠 溶液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的吸光度之和: A、B两组分的吸收峰相互不重叠,则可分别在 和 处用单组分含量测定法测定组分A和B。,2022/12/18,57,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吸收峰相互重叠A、B两组分吸收峰相互重叠,可分别在和处测出A、B两组分的总吸光度A1和A2,然后根据吸光度的加和性列联立方程:在 处,在 处,,2022/12/18,58,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3.配合物组成的测定,物质的量比法 固定金属离子M的浓度,改变配位剂R的浓度。当金属离子全部被配位剂配合后,再增加配位剂,其吸光度不会增加了,利用外推法可得一交叉点D,D点所对应
23、的浓度比值就是配合物的配合比。,2022/12/18,59,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60,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61,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2022/12/18,62,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3.分光光度法分析时,加入的显色剂及其它辅助试剂在测定波长处均有一定的吸收,则参比溶液应选用-( B ) A纯溶剂 B试剂溶液 C试样溶液 D试液中加入掩蔽剂4 分光光度法中的显色反应,显色剂的值越大越好( )5 分光光度计一般包括 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显示器 五大部分。分光光度法测定时比较适宜的吸光度范围是 0.20.7 。6 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
24、,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中吸光物质的性质、浓度、 液层厚度、 温度 和 入射光波长 等因素有关。,2022/12/18,63,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7. 与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有关的因素是( B ) A. 物质的溶解度 B. 物质的性质及入射光波长 C. 液层的厚度 D.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8. 符合朗伯-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 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 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D. 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大.,2022/12/18,64,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6分) 某化合物的醇溶液max = 240 nm,其 =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章 仪器分析法选介课件 第九 仪器 分析 法选介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4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