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
《临床检验基础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章 血型与输血检验,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1,采供血机构分类及职能,2,献血者教育、动员和招募,3,献血者健康检查,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4,全血采集、保存与运输,5,血液检验,6,成分血制备,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7,血液隔离与放行,8,血液的储存、发放和运输,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一、采供血机构分类及职能(一)分类1.血站2.单采血浆站(二)血液中心和血站的职责1血液中心主要职责 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工作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工作。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站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
2、辖市血站的业务培训与技术指导。承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血液的集中检测任务。开展血液相关的科研工作等。,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一、采供血机构分类及职能(二)血液中心和血站的职责2中心血站主要职责 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开展无偿献血者的招募、血液的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以及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等工作。承担供血区域范围内血液储存的质量控制。对所在行政区域内的中心血库进行质量控制等。,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大专院校和企业宣传招募,无偿献血志愿者宣传招募,媒体或各种宣传日进行宣传招募,献血者回访进行动员招募,街头采血车、献血屋宣传招募,血费报销窗口进行宣传招募,二、献血者教育、动
3、员和招募,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三、献血者健康检查(一)献血者一般检查项目及合格标准,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我国献血者体格检查合格标准,三、献血者健康检查(二)献血前血液筛检项目及合格标准,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我国献血者血液初筛合格标准,四、全血采集、保存与运输(一)献血场所,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献血场所,献血车,临时献血场所,固定献血场所,四、全血采集、保存与运输(二)血液保养液(三)血液采集 1采血容器,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四、全血采集、保存与运输(三)血液采集2血液采集程序及要求静脉穿刺固定针头敷料保护穿刺点 献血者做握拳和松手动作 每90秒混合1次血液和抗凝剂保持一定采血速度。全血献血间隔
4、不少于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四、全血采集、保存与运输(四)血液采集后的保存与运输冷链是指为了保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质量,从采集到用血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使其处于恒定的低温状态的一系列整体冷藏方案、专门的物流网络和供应链体系。需要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全血,室温或2024保存与运输,其它全血在26条件下储存,210运输。,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五、血液检验,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我国献血者献血后血液检测合格标准,六、成分血制备,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制备方法,将采血袋采集的全血离心分离制成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血细胞分
5、离机从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中采集出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而制备成单采成分血。,六、成分血制备(一)RBC制备和保存,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六、成分血制备(二)血小板制备和保存,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六、成分血制备(三)单采粒细胞制备和保存使用血液单采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符合要求的献血者血液中的粒细胞分离出并悬浮于一定量的血浆内的单采成分血。保存温度为2024,保存期24小时,应辐照后尽早使用。,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六、成分血制备(四)血浆制备和保存,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六、成分血制备(五)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和保存 制备: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分离出大部分血浆,剩余的白色冷不溶解物,在
6、1小时内速冻呈固态的成分血,称为冷沉淀凝血因子,俗称冷沉淀。 保存:温度低于18,保存期为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年。解冻后26保存,应24小时内输注,解冻并在开放系统混合后应4小时内输注。,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六、成分血制备(六)辐照血液使用照射强度为25Gy30Gy的射线对血液制剂进行照射,使血液制剂中的T淋巴细胞失去活性所制成的成分血。经辐照后的血液制剂,其质量控制要求与原血液制剂的要求相同。,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24,六、成分血制备(七)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指利用物理学、化学、靶向核酸化学、生物学等方法将成分血中的病原体去除或杀灭,从而减少输血传播疾病。七、血液隔离与放行(一)血液隔离1物理空间
7、隔离2BMIS隔离3人工隔离(二)血液放行对于已经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给予解除隔离状态,使其处于可发放状态,即可以发放供临床使用,称为放行。,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25,八、血液的储存、发放和运输(一)血液储存(二)血液发放建立和实施血液发放程序。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在发放前应检查血液外观,外观异常的血液不得发放。对发放的血液应有详细记录。,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26,八、血液的储存、发放和运输(三)血液运输运输温度:全血及红细胞类成分(不含冰冻红细胞)应维持210。冰冻血浆、冷沉淀应在冰冻状态。血小板应在2024。冰冻红细胞应在65及以下。,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27,1,输血科(血库)主要职责,
8、2,血液预订、入库、核对及贮存,3,临床输血程序,第六节 临床输血,4,一、输血科(血库)主要职责(一)设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二)主要职责1建立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负责制订临床用血储备计划;负责血液预订、入库、储存、发放工作。2负责输血相关免疫血液学检测3参与推动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参与特殊输血治疗病例的会诊,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咨询;参与临床用血不良事件的调查。4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第六节 临床输血,29,二、血液预订、入库、核对及贮存(一)血液预订
9、最佳血液库存量一般为7天常规医疗用血量。(二)血液入库全血、血液成分入库前要认真核对验收。(三)血液核对输血科(血库)要认真做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有关资料需保存10年。(四)血液储存按A、B、O、AB血型将全血、血液成分分别贮存于血库专用冰箱不同层内或不同专用冰箱内,并有明显的标识。,第六节 临床输血,30,三、临床输血程序(一)输血前对患者的评估、患者告知与输血申请1患者评估 决定患者是否需要输异体血及选择何种血液成分最适合。2患者告知征得患者或其亲属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名后方可输血。3输血申请申请单由主治以上医师核准并签名,连同受血者血标本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备血。
10、,第六节 临床输血,31,三、临床输血程序(二)标本采集、送检与接收1血液标本的采集 采集的血液标本用于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和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血液标本应严格要求能代表受血者当前免疫学状况。2.标本运送标本运送要注意唯一标识原则、生物安全原则和及时运送原则。3标本接收及处理 血标本接收应该严格核对,不符合要求标本应拒收。每次输血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标本必须保存于28至少7天。,第六节 临床输血,32,三、临床输血程序(三)输血传染病标志物检测患者在输血治疗前要进行HBsAg、HCV-Ab、HIV-1抗体、HIV-2抗体、梅毒抗体四项输血传染病标志物检测。(四)输血相容性检测主要包括血型鉴定、交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检验基础 血型与输血检验课件 临床 检验 基础 血型 输血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3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