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概述及psvt简要机制课件.ppt
《心律失常概述及psvt简要机制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律失常概述及psvt简要机制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律失常 解剖及机制,尚健慧,目 录,心脏传导系统解剖概述心律失常常见分类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特点PSVT机制,心传导系统解剖,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和特殊心肌细胞。前者构成心房壁和心室壁的主要部分,主要功能是收缩;后者具有自律性和传导性,主要功能是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的节律性活动;心传导系由特殊心肌细胞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和Purkinje纤维网,(一)窦房结,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窦房结内的细胞主要有起搏细胞(P)和过度细胞(T),还有丰富的胶原纤维,形成网状结构;,自律性高,60100次分心脏的起搏点。,(二)结间束,前结间束:窦房结头端发出左行,至房
2、间隔上缘分为两束,一束左行分布于左房前壁,称上房间束(Bachmann束),另一束下行经卵圆窝前方的房间隔,下降至房室结的上缘;中结间束:窦房结右上缘发出,向右、向后绕上腔静脉后进入房间隔,经卵圆窝前缘,下降至房室结上缘,即Wenchebach束;后结间束:窦房结下端发出,在界嵴内下行,然后转向下内,经下腔静脉瓣,越冠状窦口上方至房室结的后缘;行程中发出纤维至右房壁。Thorel束。,位于房室隔内,范围基本与Koch三角一致。,(三)房室交界区:房室结区,由房室结、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和房室束近侧部组成,各部之间无截然分界;,房室延搁,使房室依次收缩,是最重要的次级起搏点,许多复杂的心律失常在此
3、区发生;,房区、结区、束区,房室结位于Koch三角的尖端,中心纤维体,自律性较低,40次分左右,为异位起搏点。传导慢,0.2米/秒,产生房室延搁。,Koch 三角-最重要、最复杂的电生理解剖,冠状窦口前内缘、三尖瓣隔侧尖附着缘Todaro腱之间的三角区;其前部心内膜深面为房室结,其尖对着膜性室间隔;,(四)房室束及左、右束支:,房室束:His束,起自房室结前段,穿中心纤维体,行于室间隔肌部与中心纤维体之间,向前下行于室间隔膜部的后下缘,陆续发出左右束支;,右束支:发出分支较晚,主干为圆索状且较长,故易受局部病灶影响发生阻滞;,于室间隔肌部上、中1/3交界水平分为前、后、间隔组;,左束支,Pur
4、kinje纤维网,由左右束支分支在心内膜下交织而成,心律失常的分类,正常心电图,正常心电图,正常窦性心律,什么是窦性P波?,P波:心房除极波。正常由窦房结发出的激动称窦性P波;由其他异常部位发出的激动称异位P波。,窦性P波:,I、II、aVF、V4-V6导联直立; aVR导联倒置; 规律出现,窦房结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次/分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的频率低于60次min。当心率过于缓慢(少于40次/ min),出现心排血量不足,患者有胸闷、头晕症状。,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起源未变,节律不整,同一导联PP
5、间期差异0.12s,窦性停搏,P波形态正常;一系列P波后出现心电静止的长间歇,长的PP间期与基本的窦性PP间期无倍数关系;长间歇后可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这是严重的窦性停搏,期前收缩 premature beats,定义: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过早发出冲动控制心脏收缩所致。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部位,房性,室性(最常见),交界性,频率,偶发:偶然发作,频发:5次/分,房性早搏,ECG特点:1、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与窦性P波稍有差别2、P-R间期0.12S3、P波后的QRS波多正常4、P后代偿间歇多不完全,房性早搏,*房性早搏二联律*,房性早搏三联律,室性早搏,房性早搏,ECG特点1、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律失常 概述 psvt 简要 机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3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