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水针)课件.ppt
《穴位注射(水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穴位注射(水针)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穴位注射(水针),安化县卫生与计生局培训胡四中,1,t课件,定义,穴位注射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激发经络、穴位的治疗作用,结合近代医药学中的药物药理作用和注射方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疗法;是将药液注入相应穴位内,以充分发挥穴位和药物对疾病的综合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又称之为水针。,2,t课件,穴位注射,3,t课件,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大约产生于50年代,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腧穴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不同于西医的静脉和肌肉注射给药途径,而是通过中医的经穴体系注射给药,是在水针的基础上发展的,可使药物的作用明显增强,提示穴位注射的疗效是针、药、穴三者的协调作用。由于它简单易行、见效迅速、有效率
2、高,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t课件,穴位注射,穴位注射疗法是在穴位或特定部位注入药液(或其它)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以经络学说为指导,将经络、腧穴、药物效应有机结合起来,使临床疗效得以大幅提升。其中经络的作用主要有: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3.抗御病邪、反应证候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5,t课件,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改善循环,调节神经体液及免疫功能、具有明显镇痛效应。穴位作用:具有穴位本身的局部调节、全身调节和特异性作用。药理作用:具有该使用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6,t课件,穴位注射的机理,针刺作用:1.镇痛作用:医学界的镇痛方法分为药物镇痛、脑内刺激镇痛和针刺
3、镇痛三大类,针刺麻醉就是在针刺具有良好镇痛作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针刺能改善冠状动脉循环,可降低迷走神经的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从而对支气管痉挛和胃肠动力学均具有调整作用。3.防御免疫作用:针刺可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促进或调整作用。,7,t课件,穴位注射的机理,穴位作用:1.局部作用: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比如止痛和局部封闭作用等。2.全身作用: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协调脏腑功能。3.特异性作用:穴位对其相关脏腑功能活动具有某种特殊影响。,8,t课件,穴位注射的机理,药理作用:通经活络,祛风除湿,活血祛瘀,等等。,9,t课件,穴位注射药效高
4、效性,有研究表明在选穴适当的情况下,穴位注射可以产生与静脉注射等同或更强的药效,药效强大而且迅速,在穴位注射条件下,药物的某些药理作用可能持续时间更长,间接起到针刺作用的效果,从而显示出药效高效性。,10,t课件,穴位注射药效高效性,有相关研究表明穴位注射的药效高效性可以从两方面认识:第一,穴位注射的药物剂量明显低于肌肉或静脉注射,但疗效却相当。第二,穴位注射与肌肉或静脉注射的剂量相当,但前者疗效明显高于后两者。,11,t课件,穴药整合效应,穴位注射的药物特异性同穴异药。同时不同的药物针对相同的穴位其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差异。,12,t课件,穴药整合效应,穴位注射的穴位特异性同药异穴。有相关研究表
5、明穴位注射能够使药物产生突出的药效高效性于穴位的选取也密切相关。第一,腧穴点具有非经络、非穴位点不可比拟的药效作用。第二,不同的穴位注射等量的同一种药物,药理作用相同,但是药效强度却有显著差别(我科比较常见的选穴有足三里、手三里、三阴交、曲池、合谷、内关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13,t课件,水针的针具,针具根据使用药物的剂量大小及针刺的深浅,选用不同规格的注射器和针头,经常规消毒即可使用。一般可使用1ml、2ml、5ml注射器,若肌肉肥厚部位可使用10ml、20ml注射器。针头可选用57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5号长针头,以及封闭用的长针头。,14,t课件,水针的
6、药物,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以供水针用。常用药液有三类:中草药制剂:正清风痛宁注、复方当归注、天麻注、风湿宁注、丹参注、板蓝根注、威灵仙注、徐长卿注、夏天无注、肿节风注、雷公藤注、鱼腥草注、银黄注、胎盘组织液注等多种中草药注射液。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B1、B6、B12注射液等。其他常用药物:如葡萄糖注、生理盐水注、盐酸普鲁卡因注、注射用水等。,15,t课件,水针的治疗方法,器械: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1、2、5、20毫升注射器,一般穴位用牙科5号针头,46号普通针头、深部注射可用9号长针头 。选穴处方:根据病情选择有效主治穴位。选穴要精练,一般以24号(针)为宜,并选择肌肉较丰满处的穴
7、位,也可选择阿是穴,或触诊时触到的结节、条索状的阳性反应点。注意剂量:应根据药物说明书规定的剂量,不能超量。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剂量的1/51/2。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面部可注射0.30.5毫升;耳穴可注射0.1毫升;四肢可注射12毫升;胸背部可注射0.51毫升;腰臀部可注射2.5毫升;如用5%10%葡萄糖液可注射1020毫升。操作:病人取舒适体位,用经过严密消毒所需的注射器和针头,抽好药液,穴位局部消毒后,右手持注射器,对准穴位(或阳性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可将药液注入。疗程:急症每日12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一次,610次为一疗程。,16,t课件,
8、水针的注意事项,应用水针疗法时应注意以下事项: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剂量、性质、有效期、配伍禁忌、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凡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必须先作皮试。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应慎用。颈项、胸背部注射时,切勿过深,药物也必须控制剂量,注射宜缓慢。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避开血管、注射时回抽有血,应重新注射。一般药物不能注入关节腔、脊髓腔。孕妇的下腹部、腰骶部和三阴交、合谷穴为禁针穴。年老体弱者,选穴须少,剂量酌减。注射器、针头及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17,t课件,常用穴:足三里,取法:正坐屈膝位,于外膝眼(犊鼻)下3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处。穴位解剖: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组
9、织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深神经肌支和胫前动脉分布,小腿骨间膜深面有胫神经和胫后动脉经过并分布。,18,t课件,常用穴:足三里,功用: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效。特异性: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胃之下合穴。主治: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19,t课件,常用穴:三阴交,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凹陷处。穴位解剖: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筋膜趾长屈肌(腱)与踇长屈肌(腱)之间。穴区神经、血管:在趾长屈肌(腱)
10、后方,有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经过。以上诸肌腱均由胫神经支配。,20,t课件,常用穴:三阴交,功用:是“足太阴脾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健脾益血,调肝补肾,安神定志,调经带之功效。特异性:系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交会穴。主治:此穴主治甚广,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小便不利,遗尿,膝脚痹痛等。,21,t课件,常用穴:曲池,取法:正坐侧腕曲肘位,肘横纹外侧端,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穴位解剖:针刺层次:皮肤皮下筋膜前臂筋膜桡侧腕长、短伸肌肱肌。穴区神经、血管:肱肌由肌皮神经支配,其他肌肉由桡神经深支支配。,22,t课件,常用穴:曲池,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清热祛风,
11、调和营血,降逆活络之功效。特异性:合穴,属土。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周炎,肘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等。,23,t课件,常用穴:合谷,取法:正坐或仰卧位,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穴位解剖: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24,t课件,常用穴:合谷,功用: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之功效。主治:主治运动系统疾病如腰扭伤,落枕,腕关节疼痛,及牙疼痛,三叉神经痛,头痛,咽喉肿痛等。,25,t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穴位 注射 水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80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