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训练讲义稿(XXXX0926).docx
《创新思维训练讲义稿(XXXX092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思维训练讲义稿(XXXX0926).docx(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11.1 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依赖外国的技术是危险的11.2用市场换来的、钱买来的“技术”不可能是最新技术21.3 没有核心技术的单位,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增长2第二章 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依据4第三章 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93.1 思维定势93.2 约拿情结183.3 麻木203.4 只寻求惟一标准答案203.5 认为我不行213.6 求稳情绪23第四章 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环节和行为特征244.1创新思维训练的种种方法244.2 创新思维训练的环节304.3 创新思维训练的方法与人才的行为特征33第五章 爱德华.德波诺创新思维训练方法35第六章 TRIZ创新
2、思维训练方法41第七章 专利文献检索及专利申请487.1 以节水为研究课题,进行相关资料的检索487.2 专利申请指南50第一章 创新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在思维的类别中,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种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且,在创新思维的驱动下,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将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不过,在进行创新过程中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建立起创新思维理念,并进而产生创新的行为。然而我们常常会把某些习惯视为理所当然,形成了许多的偏见,影响了你的创新思维理念。请想一想,一年一度的十佳评选项目,有什么道理?为什
3、么?同学们该如何避免习以为常、不加深思的毛病?该如何养成遇事多思考,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的习惯?这就需要质疑,创新思维的关键即在于此。创新的重要意义何在?江泽民总书记说,创新是民族发展的推动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大的主题,创新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不发展不进步,就会被淘汰,就不能生存。能否“创新”,能否拥有真正“自主”的知识产权对我们国家来说,事实上已经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1.1 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依赖外国的技术是危险的故事在南京新街口工作的张小姐是“拇指族”,每天都要发好几十条短信。最近,张小姐要换手机了,面临选择哪个运营商的问题。她说,一定要选个发短信便宜的。统计
4、数字显示,中国每年的短信数量有3000多亿条,给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利润。说法张小姐的最终选择对于运营商来讲,是一个客户的获得或是失去,而对张小姐无论怎么选择,都是“让外国人赚钱”。现在各种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还攥在外国人手里,中国通信业的知识产权比在3%以下。也就是说,这3000多亿条短信带来的经济效益,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的外国公司要拿走绝大部分。电信业的利润已经相当可观,这么一想,通过小小的手机,我们要送给外国人多少钱?“类似通信、电脑芯片这样的核心技术,如果掌握在外国人手里,不要说经济命脉,就连国家安全,都有了问题。1.2 用市场换来的、钱买来的“技术”不可能是最新技术故事薛先生买了一辆
5、国产品牌的汽车。他说,这车外形、操控、安全什么的样样都好,就是一样让人头疼:费油。薛先生感叹,国产的发动机,某些细节技术还是不过关。说法现在国内的轿车品牌,绝大多数都“合资”了。可就算已经并成了“一家”,一个小小的发动机的技术,老外还是死攥着不放。为什么?韩国的“教训”现摆着,一把核心技术让出来,人家就有了自主的“现代”。去年,我国汽车90%的技术是外国的,就这些花钱买过来的技术,好多还是80年代人家的“专利”。可外国人很明白,核心技术,你出多少钱都不能给你。这样,他才能保持在贸易中“一架飞机换你三个省所有的苹果”的优势。1.3 没有核心技术单位,不可能持续稳定地增长故事国内曾经有一家生产某口
6、服液的厂家,很有名。但一件很荒唐的事情居然让这个厂子瞬间倒闭:湖北一个老人喝了口服液后意外死了,家属把这家厂告上了法庭。情急之下,厂家在法庭辩护:我这口服液里除了糖什么都没有,怎么会吃死人?结果,该口服液赢了官司,却因为“原来就是糖水”而倒闭了。说法这个故事也许纯属特例,但是,没有技术的企业一定会垮这样一个现实却是不容回避的。在90年代有一个很火爆的DVD工厂,结果发现他们的技术没有一项是自己的。当时,就有专家给这家企业判了“列刑”。后来的情况果如所言。没有自主技术的企业,中国到处都是,如果我们再不创新,再不把知识产权抓到自己手里,那我们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美好前景,很可能会毁于一旦。索罗斯策动
7、东南亚金融风暴,就是看到了东南亚缺乏核心技术。这样的亏,我们不能吃,也吃不起。基于上述的几点看法,人人都应该把创新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求知,培养他们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它对于个人、社会和国家都会大有好处。在科普工作和素质教育中,经常出现诸如“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词组,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为适应国际、国内形势的要求,它们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培养科学精神首先是要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特别是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实践意识和竞争意识。在这里,我们所要探究的重点是如何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意识,解除他们创新的一些障碍,把创新活动与优化大脑功能结合起来,参与一些创新活动。创新思维
8、方法是最具有实用性的具体方法之一,将为同学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虽然人人都能够进行思维,但是有的人一生事业平平,有的人一生硕果累累,他们在思维上有什么不同呢?关键在于后者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其创新程度越高,事业的成就也就越大。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积极向上、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精髓。从定义上可以看出,创新思维的特征是运用独特的方式方法,积极主动去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这就是创新思维最显著的两个特征。能够打破常规,运用独特的方式方
9、法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是创新思维的非常规性,是创新思维最显著的一个特征。“非常规性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不合逻辑的思维方式和违反常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更多地依靠非逻辑思维,打破常规、另辟蹊径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的特征除了非常规性之外,还有创新思维的积极主动性。积极主动性显然是对进行创新的人所提出的要求,要创新新的事物、新的方法,就必须要具有积极主动和不断进取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思人之所未思”,去创新地解决问题;而且在创新的过程中,困难重重,更需要创新者以大无畏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去敏锐观察,发挥想象,活跃灵感,标新立异,把一个人的全部积极的心理品质都调动起来。第二章 创新思维训练的生
10、理学依据“人人是创新之人”,揭示出创新力不是极少数天才所具有的特殊天赋,而是人人都具有的创新潜力,同学们大可不必担心自己没有创新力。为什么你的创新能力被抑制?这样说吧,虽然每一个人都具有创新潜力,但是这种创新潜力只有通过教育、训练以及创新实践活动才有可能被开发,并能够得到显著提高,因此开发自身的创新潜力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不少人对参加创新活动有心理包袱,认为在创新上有所作为都是一些天才,自己没有创新细胞,和他们相比有天壤之别,没有进行创新活动的信心。这里,将为同学们解除这个思想包袱,好轻装前进,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简而言之,就是人与人之间差别甚微,而且人的大脑的潜力是相当巨大的。人脑的重量虽然
11、平均只有1360克左右,但它具有人体最复杂的结构和功能。组成人脑的神经细胞,有大约1011个,即1000亿个以上。“1000亿”,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大家知道,面积为560万平方公里的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密布热带雨林。有人估计,那里生长着1000亿棵茂密的大树。如果将一棵大树比喻为一个神经元,人脑内的神经元就有那样多。如此数量庞大的细胞群,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活动极其复杂,并且无比精密,这是大自然中任何事物所不能比拟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脑也是人体最大的“耗能大户”。脑的重量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但是,通过脑的血流约占心脏输出量的1/6,其耗氧量占人体总需要量的1/5;脑所需要的能量,也占人体需要
12、总能量的20%。付出的多,当然需要的也多。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人脑复杂到什么程度呢?我们还可以用一个比喻说明。有人估计,人脑在10秒钟内可接受来自眼睛、皮肤、听觉、嗅觉和味觉等处的信息,如果换算为电脑通常使用的单位“比特”,则有1000万比特之多。人的大脑是脑的高级部位,它很像一个核桃仁,正中有一道纵沟,把大脑分成左右两个半球,半球的表面有很多皱壁,如图2.1。大脑两半球的表面层叫做人脑皮层,它含有大量的神经细胞,是人进行记忆、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的神经系统的中枢。有人认为尺寸大的人脑(也就是天才的大脑)神经细胞多,而普通人的就比较少。那么,天才的脑神经细胞数量到底是不是比普通人的多呢?其实不
13、然。不管是天才还是普通人,男人或女人,大人或者小孩,他们的大脑,大体上来说,大约都有14O亿个脑神经细胞。可以这么说,每个人拥有的用于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相当的,换言之,我们彼此的起点是相同的。图2.1 大脑结构图如果把每个脑神经细胞看作是一只晶体管,就需要上万台计算机的芯片,才能相当人脑神经细胞单元的数量。根据芝加哥大学的神经学家丁赫里克计算,140亿个脑神经细胞相互之间发生沟通,可以有102783000个组合,这可是一个巨大的天文数字,是使人成为万物之灵的基础。大脑左右半球各有分工。大脑主宰人的行为,从生理构造上来讲,大脑两半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那么它们有没有分工?人们早就发现,如果大脑
14、左半球受到损伤,身体的右半边就会瘫痪;右半球受损,左半边就会瘫痪。说明大脑两半球对半边身体各拥有生理学方面的支配能力,对人的智力活动是否也有不同的支配作用呢?美国神经生理学家斯佩里,通过对人脑的大量实验,发现大脑两侧半球在功能上显著不同,这一研究成果荣获 1981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斯佩里发现: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大脑右半球偏重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和综合等功能;正常人的心理活动是左右脑“分工合作”的结果。美国数学家冯-诺伊曼认为大脑能够容纳1020单位的信息量。北京图书馆占地面积世界第二,藏书量为世界第五,有上千万册图书,总的字数也不过1012,从大脑
15、的潜力来看,完全可以把这些信息全部存储进去,容量还绰绰有余。显然,人的大脑潜力巨大,担心自己的大脑不够用,显然是多余的了。不过,大脑记忆能力的利用率是很低的,一般不到百分之几,百分之九十几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白白地浪费掉了。因此,合理开发自己的大脑,是提高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大脑左右半球有分工,我有一个好办法让你记住: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写字都用右手,右手受大脑左半球支配,你就可以记住大脑左半球管和写字有关的事情,做作文、算算数,还有常识、物理、化学等等,都需要进行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如图2.2。不管中国人拉二胡、弹奏琵琶,外国人拉小提琴,左半球主管非逻辑思维,这半球和创新有关,故又被
16、称作“创新脑”。由于人类大脑两半球不平衡的使用,久而久之,造成知识脑在重量上、质量上优于创新脑,因此大脑左半球又称之为优势半球。当然,大脑两半球也不是井水不犯河水,既有分工,又相辅相成,共同处理好人的思维。大脑左右半球有分工,怎样合理用脑,优化大脑功能呢?想一想您一天做了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做得最多?创新脑使用了没有?显然,同学们一天做得最多的事情是:听老师讲课,听、看、写、算,语言、文字、分析推理、逻辑判断,主要是理性思维,知识脑处于高负荷的工作,可真够累的。创新脑使用了没有?您的右脑就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大脑两个球的使用严重不平衡,可以说是“单脑半球使用者”。这会引起什么样的后果呢?图2.2
17、 左右大脑分工示意图右躯体感觉语言书写主要语言中心计算右视野右躯体指令左躯体感觉空间图像感觉语言音乐理解复杂关系理解左视野左躯体指令创新脑经常不使用,久而久之也会“退废”,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将会成为毫无创新力的人。但人的大脑两半球虽有分工,各有侧重,但是相互协作,相辅相成,大脑左半球的理性思维,也会促进大脑右半球非理性思维的发展,在学术上有成就的人,在艺术上也必然有创新。学校也开设了像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实验课、活动课和劳技课等,都有助于右脑的开发。问题是这些课是否引起同学们的足够重视,如果上述的这些 没有引起你足够的重视,那么就会失去一个开发右脑的机会。创新潜力的开发为什么容易受到忽视?
18、 这是因为,创新潜力是一种心理潜能,心理潜能比生理潜能弱很多,更容易被忽视。比如,饥饿反应,是一种较强的生理潜能。身体活动要消耗能量,就要吃东西,这是人的一种生理本能,忽视了这一点,不吃东西,就会产生饥饿感,轻的饿得肚子咕咕叫,重的胃部饿得疼痛难忍,严重的低血糖发生休克,足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还没有发生忘了吃饭而饿死的人.但是,创新力的心理本能很微弱,大脑右半球脑神经细胞缺乏必要的刺激,外部几乎没有反应,你会全然不知右脑正在退废,甚至还很得意,既可偷懒,脑袋又不疼,难免向着创新脑的猪孩一步一步地逼近。对这样的同学,需要在他背上猛击一掌大喝一声:“你己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你有创新潜力,快把它开发
19、出来,这对你至关重要!”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具有创新的潜力,而把它紧紧地锁在自己的心底。现在我们需要做的,首先要自我意识到自己的创新的潜力,其次是要唤醒沉睡在心中的创新潜力,冲出被压抑的牢笼投身至五彩斑斓创新实践活动中。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之一,换句话说又可以叫做创新思考。人头脑中的创新思考是人的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某某人的脑袋好使。”或者“某某人脑袋不好使。”那么是不是学历高、书读得多、知识丰富、考试成绩好的人脑袋就一定好使呢?答案是否定的。这要看他想的是什么问题。如果是老问题,常规问题,知识丰富的人思考起来确实要快,但是如果是创新性的、非常规的问题
20、,那么知识丰富的脑袋也可能不好使。这主要是因为知识丰富的人不一定善于创新思考。 思考过程的具体思路总是与思考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的,思考方法是从众多的具体问题的思考过程中抽象出来,又能运用于其他众多具体问题的般性思路。 个人文化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越丰富,自然就越善于思考方法,思考能力就越强,因此并没有必要再专门学习思考方法。事实并非如此,知识经验很丰富,但是思考能力,特别是创新思考能力却不强的人大有人在。它表明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同掌握运用思考方法的数量程度与思考能力的强弱程度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了解了创新思维训练的生理学原理后,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拥有创新潜能。第三章 阻拦创
21、新思维的种种屏障 “一代名相”魏征在向唐太宗上奏,提到这么一句“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维好比流水,没能突破种种障碍,也只能停留在原地,沦为一滩死水。阻拦创新思维的种种屏障,主要有如下几种:3.1思维定势思维定势来自心理学上研究的心理定势。心理定势这种心理现象,最早是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发现的。他提出在人的意识中出现过的观念,有一种在意识中再重复出现的趋势。他曾经通过大量的实验来证明心理定势的存在。比如,当一个人连续10次到15次手里拿着两个质量不相等的球,然后再让他拿两个质量完全相等的球,他也会感知为不相等。心理学上一般把心理定势解释为“是过去的感知影响当前的感知”。思维现象也属于心理现象,
22、思维现象是心理现象的高级形式。思维定势也可以解释为“是过去思维影响现在的思维”。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对常规思考是有利的。因为我们在思考同类或相似问题的时候,能省去许多摸索、试探的步骤,能不走或少走许多弯路,缩短思考的时间,提高思考的质量和成功率。 这种思维定势的有利作用还表现在许多专家身上。他们常常能很快找到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有效方法,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存在许多有关专业问题的思维定势。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高效率地理解和解答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在学校里,老师经常会鼓励同学准确而迅速地形成学习上的思维定势。 但是思维定势不利于创新思考。各个领域里有很多经过深入研究最后导致获
23、得了重大成果的现象,其实早就有人遇到过,为什么总是只有极个别的人才会去注意、重视和研究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般人难以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无论是思考如何解决碰到的新问题,还是对已熟悉的问题寻求新的解决方案,一般都需要在多途径进行探索、尝试,需要提出许多新的设想,最后再筛选出最佳方案,这时如果遵循人们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去思考问题,将对创新思维起妨碍和束缚的作用,会使人们陷在旧思考程序的无形框框中,也就难以产生新的设想。心理学家说过:“只会使用锤子的人,总是把一切问题看成是钉子”。 在一个问题上形成了思维定势,时间越长,重复次数越多,它对人的创新束缚就会越强。要摆脱和突破它的束缚也就越困难 。
24、 思维定势有从众型思维定势、从书型思维定势、经验型思维定势、权威型思维定势和自我中心型思维定势等等,如果要有所创新,我们一定要摆脱这些思维定势的影响。3.1.1从众型思维 有一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导率。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照过去计算的数字高500倍,他感到这个差距太大,如果公布出来会被人看作哗众取宠,因此他没有公布自己的测量结果,也没有进一步进行研究。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个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同样的结果并将结果公布出来,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赢得了人们的肯定和赞誉。 思维上的从众思维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够消除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新 思维 训练 讲义 XXXX0926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9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