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docx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docx(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原著/道格拉斯诺斯 译者/刘瑞华导 读刘瑞华(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一道格拉斯诺斯(Douglass C. North,1920)是当代经济史学界最受瞩目的大师之一。这本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是他的近期著作。为了理解诺斯的理论脉络,有必要介绍一些他早期著作的内容。诺斯在学术上的贡献与1950 年以来西方学界兴起的新经济史或计量史学(cliometrics)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从美国的经济史学界崛起的新一代学者特别强调结合经济学与历史,并且致力于应用经济分析与统计方法研究历史问题。诺斯就属于第一代的新经济史学家,在1950 年就开始推动应用经济理论分析历史
2、的工作。在1961年,诺斯就出版了美国的经济成长,1790-1860年(The Economic Growth of the United States,1790-1860)一书,探讨美国在内战以前的快速经济成长。该书可说是新经济史革命开始之后的第一本专书,也是有关美国经济史的一本经典之作。诺斯在该书中清楚的利用国富论的论点和美国的历史资料, 说明十九世纪前美国经济成长的动力是来自出口贸易、资本流入与区域扩张,由于这些动力引发了专业分工的利益与组织的创新,而提高社会所得。此外,这些力量也导致教育与知识的投资,以及技术进步而产生长远的影响。接着在1966年,诺斯又写了美国过去的成长与福利:一部新
3、经济史(Growth and Welfare in the American Past:A New Economic History )。这本书中,他延续了前书的分析,进一步探讨美国经过快速成长的后果。在他的分析之下,美国在十九世纪以后的土地政策、农民抗争和政府积极介入经济活动的发展,都有其历史背景。诺斯也在这本书里开始提出对公共部门的政策和法规的历史分析。在1960至1966年之间正是新经济史全面拓展的时候,诺斯担任了经济史学刊(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的主编之一。他鼓励了许多投入新经济史研究的少壮学者,也曾大胆采用了一些颇具争议性的稿件。看着新经济史的逐渐成
4、长,诺斯也努力提醒学者们,一方面要尽量利用既有的理论来研究历史,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历史问题再建新的分析架构。诺斯在对新经济史的作法提出反省之外,也拿出了研究的结果来支持他要求新理论架构的呼吁。他在1968 年发表的研究海洋运输的文章中指出,虽然传统经济理论里生产力的来源是归于技术进步和资本增加,但是自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约两百多年间海洋运输的船舶技术并没有多大改变,资本投入比率也并没有明显增加。真正造成十八、十九世纪英国海洋运输生产力成长的原因是制度上的改变,使得船运组织能利用英国海军的保护成功地防止海盗与扩大市场,以致降低营运成本及提高载货率。 那时,诺斯已经开始对新经济史做深层的反省,并且找寻
5、新的研究方向。诺斯的反省使他在1974 年美国经济史学会会长演说中以超越新经济史(Beyond the New Economic History)为题,提出了严厉的批判。 他对新经济史最大的批评是它所破坏的超过它所建设的,他曾将新经济史的作法比喻为摇撼苹果树让烂果实掉下来,以免妨碍好果实的生长,但是经过新经济史的一阵撼动之下,经济史这棵大树上的果实几乎掉光了。因此,他警觉到若要得到历史知识的果实,必须加强理论的营养与灌溉。诺斯给经济史施予的养分就是制度的分析。二诺斯首先采纳的是寇斯(Ronald Coase)所开创的交易成本和财产权理论。诺斯在引进新理论之际,并不主张完全放弃既有的理论,尤其是
6、倍受批评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而是在既有的理论基础上为历史问题发展新的分析架构。这种作法使得在诺斯影响之下而在经济学界新兴的新制度学派(New Institutionalism)有别于以往许多与新古典经济学对立的学派。引进制度的分析使诺斯在批评新经济史之时带来了建设。诺斯与蓝斯戴维斯(Lance Davis)于1971年出版了制度变动与美国经济成长(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al Growth)。这本书里所强调的是制度创新是造成美国经济成长的主因。在已有的制度之下,当获利机会不能充分被利用时,就面临制度改变的时机,成功的制度改变经过财产权的重新安排得以降低交
7、易成本。戴维斯与诺斯利用美国的历史经验说明成功的制度变动如何提高效率促进经济成长。紧接着,在1973 年诺斯与汤马斯(Robert Paul Thomas)的西方世界的兴起(The Rise of the Western World)一书问世,在经济史学界造成了更大的影响。这本书里,诺斯与汤马斯将制度的分析架构应用到十至十八世纪间欧洲的历史。他们比较英、法、荷兰与西班牙等国经济发展的过程,指出各个社会的资源丰寡虽然会影响经济成长,但是有效率的组织才是长期经济成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组织才能造就出有利于成长的制度与财产权,并且在条件改变时顺利促成制度的变动。相对于荷兰与英国的成功,法国与西班牙的失败
8、显示出健全的制度并不容易获致。由于集体行动所遭遇组织上的困难,私人团体所能达成的制度改变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政府的强制力量在调和公私利益的差距而建立财产权上有发挥功能的机会。但是当政府的力量未受节制时,却往往又成为破坏财产权的主因。他们的分析不只解释了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国家经济的消长,也指出后来政治发展的历史根源。这两本关于欧美经济史的论著开启了新经济史结合制度分析的先河,也突破了新经济史已形成过度注重量化资料的窠臼,替经济史研究开拓了一片新天地。然而,随着他更深入探索历史的核心问题,他越感觉到既有的理论之不足。他指出历史研究的任务不只是要评估过去经济活动的成就,也要解释那些造成成就的经济结构
9、如何形成。这个目的需要更进一步结合历史与经济理论,并且发展新的理论。他郑重指出:如果经济学是研究特定限制条件下的选择的理论,则经济史的任务之一就是解释那些限制条件如何形成。 诺斯在他1981年出版的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The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一书中展开了建构一套解释历史的制度理论的工作。诺斯的制度理论仍是以新古典理论为基础,加上交易成本的考虑。这个制度分析的架构下有三个支柱:经济组织、政府理论与意识形态。这三个部分一方面针对着经济活动、财产权与集体行动问题的分析,另一方面又处理了三者的互动所产生的历史意义。诺斯应用这个架构分析了
10、人类自新石器文明以来历史结构的稳定与变迁,为当代的经济史学界写下一本经典之作。三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成就一书不但延续了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的脉络,而且提出了更富挑战性的架构。他所针对的问题是为何经济体制在长期会产生极为不同的结果。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诺斯提出了更深入制度本质的见解,探讨制度如何维持、如何改变,及其历史的角色。诺斯开宗明义地指出制度乃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是人类设定来限制他们的行为互动的约束,这种社会中普遍的限制必然涉及成员的合作,因为即使激烈的竞争也是在共同合作约定的规则之下进行的。从合作的产生与集体行动的困境之中,诺斯又提出对新古典理论理性行为假设的检讨。新古
11、典的工具理性和人们建立与遵守约束自己的制度的行为是无法兼容的。诺斯于是为他的制度理论提出了修正的行为假设。这些假设中不仅考虑了交易成本的根源、讯息处理的能力,也包括意识形态与主观心智模型等。制度与经济成就之间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形式的制度组合最能促进交换利益。而且,长期经济体制的成就是取决于制度变动的调适效率。对于制度变动的产生,诺斯在本书中强调制度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制度是行为的限制;组织则是设立来利用制度带来的机会,并由此造成经济体系的发展。制度一旦建立,就决定出政治与经济活动的各种机会与成本;组织不仅在制度提供的机会下降低成本促成交易,也会形成知识、新技术,甚至改变谈判力量而造成制度的变动。诺
12、斯所阐释的制度演进与政治经济组织之间的相互影响,在应用到历史变迁的解释上有相当丰盛的结果。许多经济、政治、法律与历史的例子都在本书中得到整合性的解释。关于制度对行为限制的作用,诺斯区分出了正式规则、非正式限制与执行三部分。这三者对行为的影响过程不同,而且形成与改变的方式也不同,制度变动时所涉及三者的互动,使得制度的变动总是逐步而且缓慢的,而且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即使正式规则经过迅速而重大的改变,所配合的非正式限制与执行机能只能随着时间缓慢而逐渐调整。若没有非正式限制与执行机能的配合,正式规则的改变往往无法实现人所期望的结果。因此,诺斯透过规则、非正式限制与执行三者的互助来理解制度变迁,不仅说明
13、了制度的稳定及变化的特性,而且解释了时间和历史因素在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作用。考虑制度演进与组织行为互动中的学习效果,以及制度结构中各种限制的自我加强效果,诺斯更进一步指出这些影响造成制度网路中报酬递增的特性。因此,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一旦踏上一种具有某些特性的发展路径,继续累积的变动将会更加强这一条制度变迁路径的韧性,终至根深蒂固难以扭转。这种制度变迁的性质在诺斯的阐述之下,在说明历史过程的重要性以及关键历史事件的作用上,能发挥很大的功能。诺斯曾经指出经济史的主旨是探讨随着时间变化下经济活动的成果。为何有些社会繁荣进步?为何有些社会贫穷落后?而且为何往往贫者恒贫、富者恒富?要找寻这些问题的答案,诺斯
14、不断提醒经济学家们重视制度与历史。他在本书中也提及目前仍没有完整的理论提供给我们上述问题的答案,而且也许永远都无法确切地回答所有的问题。不过透过深刻的思考,我们可以有所进步。或许诺斯这些具有长远视野的见解和他追求深刻知识的态度对一意追求速成答案的人并不受用,但是对于关心自身所处的社会从何而来、将往何去的读者们,会有很重大的启示。注释: 请见Sources of Productivity Change in Ocean Shipping. 1600-1850,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4(1968) 请见Beyond the New Economic Hist
15、ory,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34(March. 1974)。 请见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The Task of Economic Hi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6(Sep.1978)。作者序历史很重要。历史重要的原因并不只在于学习历史能够以古喻今,而是因为社会中制度的连续性将现在与未来紧密的和过去连接在一起。今天与明天人类的选择在过去就已立下雏形,而过去究竟是什么,则唯有从制度的演进中去探求。因此,将制度的研究和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结合,乃是提升知识的一个重要步骤。本书的目的是
16、要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勾勒出一个轮廓。虽然研究制度是我二十年来主要的兴趣,而且本书也是立基于我已往的研究。但是本研究较已往更深入探讨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本质及如何变化。其分析的重心是在明确厘清制度的意义、制度与组织的分别,以及制度和组织如何影响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本书特别强调的是人类合作的问题,尤其是有关合作行为如何促成建立经济体系获致交换利益。这个问题也正是亚当史密斯(AdamSmith)所撰写的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的核心。制度的演进会创造有利的环境,以助于用合作的方式解决复杂的交换,而促成经济成长。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类合作都对社会有利。实际上,本研究除了解释成功的情况,
17、也同样探讨制度演进导致的经济停滞及衰落。我的基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以作为发展出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所必须的第一步。因此,本书的大部分篇幅用于建立一个分析架构。文中所引的历史乃属说明性质,其作用是展现分析方法的优点,而并不是当作检证假说的证据。至于假说检定,是终究必须的工作,尚有待继续研究。虽然本书的主张多是针对经济学者以及经济史学者所发,但论点应当也会引起其它社会科学学者的兴趣。因此,我尽量减少文中经济学的专有名词。并且尽力使分析能让非经济学者了解。有太多人影响本书的写成以致于不知该从何处谢起。本书初稿写于当我获得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8、)的补助在行为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Advanced Study in the Behavior and Science)研究之时。Gardner Lindzey、Bob Scott 以及幕僚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环境。我特别要感谢Carol Baxter,她耐心地引导我了解不少计算机的神秘。并且彻底改变(改进)了我的写作方式。当年在该中心的学者如Robert Keohane、Steven Krasner 、Mark Machina 及Ken Sokoloff 都有助我进行此研究。我特别要感谢Barry Weingast 和John Nye 两人。他们和我讨论了许多本研究中的论点,
19、并且多次研读指正本书的初稿。在撰写的过程中,我曾阅读了Thrainn Eggertsson 所著的经济行为与制度(Economic Behavior and Institutions)。他的研究澄清了我对许多问题的观念,而且帮助了我确立研究的方向。我在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的同事,如Lee Benham、Art Denzau、John Drobak、Gary Miller 及Norman Schofield, 都曾审阅本书的初稿并提出宝贵的建议。其它阅读过本书初稿也提出过珍贵批评的人尚有James Alt、Robert Bates、Robert Ellicks
20、on 、Stanley Engerman 、Philip Hoffman 及Margaret Levi,然而,我要感激的并不止于这些审阅过初稿的人。过去数年之中,我曾经将本书中的部分论点在各地发表,并且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这些协助大大有益于我的研究程序。刘瑞华(Ruey-Hua Liu)以及Werner Troesken 和Brad Hansen 都是很好的研究助理。Annette Milford 为本书的草稿花费许多心血。最后,更要感谢Elisabeth Case 将我写的字句缀饰成流畅的文章。除此之外,她也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与我共同经历了无数的沮丧与灵感。作者序于Benzonia,Mic
21、higan,1990 年1 月第一篇 制度第1章 制度与制度变迁绪论制度(institutions)乃是一个社会中的游戏规则。更严谨地说,制度是人为制定的限制,用以约束人类的互动行为。因此,制度构成了人类交换的动机,此处所谓的交换包括了政治的、经济的以及社会的行为。制度变迁则决定社会随着时间演进的方式。所以,研究制度变迁乃是理解历史演变的关键。制度因素会影响经济成就乃无可争议。而且,不同经济体系长期经济成就的差异是源自于制度演进的方式也是无可争议的。然而,由于尚未有任何分析架构将制度纳入经济学与经济史研究,目前的经济理论与计量史学(cliometer history)都未慎重地考虑制度因素对经
22、济成就的重要。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提供这样的一个基本架构。分析的结果指出大部分社会科学理论尤其是经济学必须重新检讨,同时也提出历史变迁的一项新诠释。在本研究的第一篇,我将讨论制度的本质及其对经济(或社会)成就的影响。接着在第二篇里我将勾勒出一个制度变迁的理论。这个理论将不仅为经济史(或其它历史)提供一个架构,并且也要解释过去如何影响现在与未来、逐步的制度变化如何影响人在一个时点所面临的选择,以及路径相依(path dependence)的本质。最后,第三篇则是完成本研究的根本目的,理解经济体系如何随着时光运行而获致不同的成就。I制度透过其安排之日常生活的结构而减少不确定性。由于有制度为准绳,所以当
23、我们要招呼朋友、驾车、买橘子、贷款、做生意、出殡,或者做其它任何事的时候,知道(或者很容易学到)要如何做。假如我们在不同的国家(例如美国与孟加拉)做同样的交易,则很快就会发现制度上的差异。以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制度界定并且限制了个人选择的范畴。制度包括了人类制定来规范人际互动的限制的任何形式。究竟制度是正式的(formal)或是非正式的(informal)?答案是任一者皆可,而我对两者皆有兴趣。正式的限制,譬如人类制定的法律;非正式的限制,譬如惯例与礼仪。有些制度是人定出来的,像是美国宪法;也有些制度只是随时间演进而来的,像是普通法(common law)。虽然为了分析起见,我们要分开来讨论创立
24、的制度与演进的制度,但我有兴趣对两者皆进行研究。此外,还有许多制度的其它特性也会被讨论到。制度限制包括了两种:一种是什么行为个人不准去做,另一种是何种条件下个人可以从事某些行为。在此定义之下,制度乃是人类发生互动行为的范围。最好的比方就是团体运动竞赛的规则。这些规则中除了明文之正式规则之外,也通常包括用来支撑与辅助正式规则的不成文之行动守则,例如不得随意伤害对方选手。再就这个比方来说,规则与不成文的守则有时会被违犯,而且也会进行处罚。因此,制度运行的关键之一就在于判定犯规的成本以及处罚的轻重。继续用运动比赛来作比喻,正式的规则、非正式的规则以及执行(enforcement)的形式与成效三者合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制度 变迁 经济 成就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