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商用车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docx
《全球商用车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商用车市场现状发展趋势及零部件企业国际化战略分析.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球商用车市场发展趋势及国际化战略分析目录第1章 综述11.1 宏观背景11.2 2012年中国商用车出口情况分析5第2章 欧美日市场132.1 北美132.2 欧洲182.3日本21第3章 东盟商用车市场分析253.1 背景253.2汽车市场整体概况263.3中重型商用车市场273.5 小结30第4章 独联体商用车市场分析324.1 背景324.2汽车市场整体概况334.3俄罗斯中重型商用车市场374.4小结40第5章 南美商用车市场分析435.1背景435.2汽车市场整体概况445.3巴西中重型商用车市场475.4小结52第6章印度商用车市场分析556.1 背景556.2汽车市场整体概况5
2、56.3中重型商用车市场566.4小结60第7章 结论及建议627.1 结论627.2 建议70第1章 综述1.1 宏观背景1.1.1全球商用车产业发展趋势:日益全球化在经历了数年的成长后,全球商用车市场步入低迷,整个产业处于一个波动状态。西欧、北美、日本等传统的制造商面临着空前的市场压力:日益上涨的油价、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以及饱和的需求(如图1)。发达国家的商用车市场已近饱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市场需求则不断增长。世界汽车集团纷纷瞅准商机,市场结构的调整、份额的重新划分和商用车主战场的转移在所难免。近年来,为弥补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这些传统的制造商推行全球化,开始关注于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和
3、巴西。这项转变给这些新兴市场本土制造商带来了极大压力,迫使它们也走向海外扩张之路。在这些新兴市场,外来制造商的本土化需求及本土制造商对于先进技术的诉求使得它们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比如合资公司的兴起。全球乘用车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轨迹。图1.1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商用车市场份额变化情况商用车市场的全球化,不仅适用于制造商,同时体现在顾客需求方面:影响顾客购车决策的标准趋于一致。对制造商来说,开发一款车型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多相应层次需求。1.1.2 传统制造商VS新兴制造商(1)传统制造商指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传统市场)的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商(沃尔沃、斯堪尼亚、奔驰、佩卡、万国、
4、日野等)。面临全面压力:排放标准升级;材料和燃油价格上涨;经济低迷,用户推迟投资及延长车辆使用年限。用户对车辆整体拥有成本(TCO)敏感;车辆的可互换性增强,差异化减少。制造商被迫更关注于问题的解决而不是销售。这些身经百战的商界巨子们知道,要成功进行战略转移,在激烈的争夺和竞争中获取胜利,除了要有发现新市场的敏锐目光,还必须拥有开拓新市场的超强实力和进入新市场的可行战术。首先是商用车生产厂商的兼并重组,有些兼并甚至发生于发展中市场制造商。虽然汽车工业集团的兼并、重组是汽车工业集团化、国际化的大趋势所致,是世界汽车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但这的确为其开辟新的“势力范围”增强了实力后盾。实力强劲、经验
5、丰富的跨国巨头明白,除了必备的实力,要进入一个新市场,战术的运用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与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公司结盟,或通过兼并收购,使其成为子公司成为进入新市场的一个捷径。图1.2 商用车行业兼并情况随着大众旗下一个庞大的商用车集团的组成(曼、斯堪尼亚、大众商用),成熟市场再发生整合的可能很小(在现有反垄断法下)。印度和俄罗斯的行业整合已达到一定程度,而中国的整合才刚刚开始。从现有的整合案例看,来自新兴市场的制造商并非处于核心地位。当前世界大中型商用车生产、销售的一半在新兴市场。今后,世界大中型商用车的市场成长和生产能力扩大也将在新兴市场,因此,在新兴市场特别是在金砖国家发展的态势,将直接影响各集
6、团今后的成长。(2)新兴制造商指来自中印俄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的整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塔塔、利兰、东风、一汽、重汽、陕汽、福田、KAMAZ等)高增长伴随高风险:高的增长不能长久持续(比如中国和印度);传统制造商的威胁,比如戴姆勒,提出“全球运作,本土经营”理念,金砖四国销量占比从2007的29%增值2010的40%左右。在巴西已成为行业领导者,在中国与福田展开深入合作,在印度建立独资子公司(BharatBenz品牌),控制kamaz25%股份。斯堪尼亚计划在2020年欧洲之外业务占比从现在30%提升至60%。2000年,沃尔沃集团在亚洲市场的销售额仅占其全球销售额的7%,而到了2012年这个
7、数字上升到23%(仅次于欧洲,同北美并列)。这么显著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几个方面:一些收购交易,还有成立合资公司,以及集团自身的良性增长。图1.3 至2014年金砖四国将占据全球中重卡产业44%增量(来源:Alix Partners)金砖四国及金钻11国(孟加拉国、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和越南)成为市场增长的支柱。图1.4 全球主要中重型商用车(总质量6t)产量排名(2010)虽然市场地位不仅仅由销量体现,但是如果新兴的制造商质量、可靠性和品牌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更有参考意义。自2006年以来,全球商用车格局发生改变,亚洲制造商在成本控制上相对传统制
8、造商取得了一定优势。(3)全球化进程,不是单向的不仅仅传统制造商妄图通过进入新兴市场来弥补其传统市场的增长乏力,新兴市场本土制造商(特别是中国和印度)也通过相同方式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除去在低端市场的传统优势,它们也逐渐具备并逐渐进入中高端细分市场。关键技术的获取主要依靠同传统制造商及零部件供应商的合资。商用车产业国际化的趋势带给传统制造商的另一个威胁是,许多新兴市场制造商开始进入一些成熟市场(如俄罗斯),它们的目标是建立中高档车辆生产基地。比如,塔塔一开始在韩国和南非推出高端商用车,AMW也在开拓韩国市场。在传统制造商和新兴制造商都欲进入对方本地市场时,商用车市场不可避免地全球化了。国际商用
9、车产业格局的重塑依然处于初级阶段。在未来传统制造商仍处于领先者地位,但来自新兴市场的挑战依然存在并且增强。领先者必须迅速地在全球化过程中找到出路。为此,它们必须了解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现有关键差异在未来重要性会降低。用户的转变及制造商的反应将在未来商用车市场得到体现。1.1.3 外资巨头环伺下的中国本土零部件商面临的压力从欧美这些成熟汽车市场发展经验来看,通常整车和零部件的规模和比例是11.7,而中国目前的数据为10.5左右,这给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商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容量和持续增长,让全世界的零部件企业为之兴奋。包括博世、法雷奥、TRW、采埃孚在
10、内的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去年在华业务的增长率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增长。目前,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正紧锣密鼓地加速在中国的投资、增资项目的计划与实施工作。博世仅2013年就计划在汽车技术、售后市场等方面增加30亿元左右投资。TRW今年计划对中国市场投资超2亿美元,超过了TRW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额。采埃孚也计划今年在中国再投产两个生产基地。拥有技术、管理和品牌优势的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深入中国市场投资的步伐正在加快,在保持原有高端产品市场的同时,也在积极开发低成本的产品,向中低端市场扩张,这将再次给以成本为主要优势的本土零部件企业带来新一轮危机。目前,在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只要涉及到安全、环保法
11、规以及技术要求高的零部件市场,比如电喷、高压共轨、汽车电子等,基本被外资零部件企业控制。有数据显示,国内申请的汽车技术专利80%左右是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较少,核心技术基本没有掌握。目前,国有、国有控股及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汽车零部件企业共有5000多家,其中80%以上的年销售额在1亿元以下,超过1亿元的只有130家,国内近70%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成本高、整体效益低下、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在国内的百强零部件企业中,占据相当分量的企业是依据外方技术的中外合资企业,完全中资或中资完全控股并拥有核心技术的零部件企业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大多外资零部件供应商承认,未来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供应商,
12、将更多承担了外资零部件企业在华的二级供应商角色。外资品牌目前占据了65%以上的市场份额,所谓的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是合资品牌、国际品牌在中国的竞争。1.2 2012年中国商用车出口情况分析1.2.1汽车整体出口201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105.6万辆,同比增长29.7%。从汽车出口总量上看,中国的排名应列在德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美国、西班牙、英国、法国、加拿大、泰国、土耳其之后,居全球第12位。表1.1 汽车商品出口情况编号汽车商品其中整车国家出口额(亿美元)国家出口量(万辆)1美国141.12阿尔及利亚14.982日本59.65伊拉克9.013俄罗斯37.73俄罗斯8.974韩国28.73
13、伊朗7.785德国19.58智利6.276墨西哥16.28秘鲁3.727英国15.72埃及3.468巴西15.22委内瑞拉3.289澳大利亚15.05哥伦比亚3.1310伊朗14.59乌克兰3.06小计363.67小计63.66其中,商用车出口39.5万辆,同比增长20%。从分车型出口市场份额看,整车是我国商用车出口的主力,而这其中货车整车又是主力中绝对主力,2012年尽管占据货车出口市场的份额有所下降,但也仍然超过了74%。2012年客车整车出口份额较2011年增加了0.34个百分点,突破13%。半挂牵引车、货车非完整车辆、客车非完整车辆,三者所占商用车出口市场份额均在7%以下。图1.5 近
14、四年国内商用车出口情况 (单位:辆,%)图1.6 2012年(左)及2011年(右)商用车分车型出口市场份额2012年,货车(含半挂牵引车、非完整车辆)出口汽车339960辆,同比增长15.83%,占商用车出口市场86.09%的份额。其中,货车整车出口294986辆,同比增长13.83%,半挂牵引车出口27393辆,同比增长16.68%,货车非完整车辆出口17581辆,同比增长61.66%。表1.2 2012年货车主要企业出口情况 (单位:辆,%)序号企业名称2012年2011年同比增长1东风汽车679455325927.572长城汽车432203557221.53北汽福田3879031618
15、22.684中国重汽260872219317.555安徽江淮239921746937.346金杯汽车201171728016.427广汽吉奥182864364319.028江铃控股160941326921.299陕汽集团14256917655.3610哈飞汽车1366434459-60.3511河北中兴12701882743.8912中国一汽9711780224.47其他企业3509738205-8.14总计33996029349315.83表1.3 2012年客车主要企业出口情况 (单位:辆,%)企业名称2012年2011年同比增长1金杯汽车11358932621.792厦门金龙923175
16、9421.563厦门金旅60122829112.514郑州宇通5055371336.145北汽福田4816380026.746苏州金龙39124869-19.657安徽安凯35481285176.118北京汽车制造厂21063332-36.799南汽集团1937170513.6110中通客车12671433-11.5811奇瑞汽车12291561-21.2712安徽江淮842581351.72其他企业3614321812.31总计549274472322.82进口和出口量较小,因而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很低。也就是说。国际市场变化,对国内的商用车生产企业影响不大。中国内需的主体是中低档和低档车,这
17、也正是中国大中型商用车工业的优势所在,这样的内需特点近几年不会有很大变化,不会对中国大中型商用车工业造成很大冲击,这或许是个缺点,因为市场的特点决定了其对中国大中型商用车企业技术进步的压力不够大。1.2.2 重卡海外市场(1)出口情况中国重卡的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前十月出口重卡排第一的是中国重汽,其出口数量直追2011年全年出口量,而中国重汽出口重卡的数量占据其整体销量的1/4。排在出口量第二位的是陕西重汽,2012年前十月陕汽重卡的出口量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陕汽出口量占据其总销量15.7%的市场份额。2012年前10月,出口量占据自身销量近
18、1成的主机厂为北奔、华菱、江淮和上依红。图1.7 2011-2012年(1-10月)重卡企业出口比重变化中国重卡产品长期以来难以打开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市场。可中国重卡在劳动力、成本与价格上依然存在着绝对的竞争优势,却使得中国重卡在中东、北非、拉美等传统市场逐步拓展。特别是基于以上优势,目前不发达国家对中国重卡产品的持续性需求非常旺盛,中国重卡产品的替代作用正在逐步显现。2011年6月份,商用车出口主要国家为阿尔及利亚、巴西、越南、智利、伊朗、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联邦、秘鲁、尼日利亚、叙利亚、南非、缅甸等。今天的中国重卡在产品品质与技术含量上,与曼、沃尔沃、斯堪尼亚等国际重卡巨头相比还
19、有不小的差距,就目前来看,中国进军国际市场,主要选择的是中东、北非等一些非主流国家,即使在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有一些单子,但也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国内的自主品牌重卡仍然走向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但在这些市场,也只能与欧美、日韩等高端国际品牌的二手车竞争。一方面,国内品牌与国际高端品牌在技术、质量上仍难于国际高端车构成竞争存很大差距;另一方面,国际品牌的昂贵价格也不是有些地区轻易能消费的起的。出口存在一定的金融风险,有可能杯水车薪。海外出口中的政治风险和金融风险是难免的,这是每个厂家都担心的问题。有些地区比如中东、非洲局势动荡,它们的付款风险大,政局不稳,政府信用度也较低。“非洲订单还具有一定的
20、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很可能政权更迭后,新成立的政府就不承认上届政府签订的订单了,遇到这种情况企业也没办法,可谓杯水车薪。另外,中国汽车企业的出口主体太多,约500家汽车企业出口58万辆汽车,并分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在某个地区有一种产品卖得好,中国车企就蜂拥而至,不惜以相互压价的方式争夺份额,这种无序竞争严重影响了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形象。(2)海外战略随着海外市场对卡车企业业绩的贡献度逐步增加,海外市场在企业战略考量中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企业已制定出海外发展战略。福田汽车制定了“2020”战略规划,提出通过“5、3、1”核心战略以实现从“中国运营”到“世界运营”的转型。其中,
21、“5”是指选定5个国家分别建设5座工厂,每座工厂的设计产能为10万辆;“3”是指在北美、欧盟和日韩三个发达市场取得突破;“1”是指在北京建设福田汽车全球运营总部和创新中心,在中国市场取得领导者地位。围绕该战略,福田已在积极开展工作。中国重汽董事长马纯济也表示,重汽已经形成了“6+1”海外战略,将世界分成6大片区,即东南亚、中东、南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亚和俄罗斯、美洲。6个片区分别负责各自区域的市场推广、售后服务体系建设、配件网络建设;重汽进出口公司济南总部负责国内的业务保障、服务、管理。“6+1”模式让系统内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权力范围有了清晰和明确的界定。组织结构搭配更趋合理,服务定位更加精准
22、。另外,重汽还将与曼加强合作,共同开拓国际市场。(3)投资设厂出口战略一般都经历了产品输出、建立销售渠道、布点服务保障、以组成合资企业等方式投资设厂、海外兼并、纳入本国金融体系等步骤,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也是循着这条线索向前推进,中国企业到海外也将循此逐步深入。去年末至今,江淮、东风、福田等卡车企业公布或经媒体披露了一系列在巴西、印度、俄罗斯等地投资设厂的项目,表明中国卡车企业的出口战略已从主要依靠产品输出向产品输出与产业输出、资本输出并重的方向转型。中国卡车企业海外工厂的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即SKD和CKD。大部分中国的海外工厂都采用CKD方式组装,因为CKD方式不仅有利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球 商用 车市 现状 发展趋势 零部件企业 国际化 战略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8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