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诊断八纲辨证ppt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诊断学八纲辨证,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杨爱萍,八纲:是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病位浅深表、里 疾病性质寒、热 六纲 阴阳 (总纲) 邪正盛衰虚、实,内容,一、表里辨证,是辨别病位内外、病势浅深的一对纲领。 表皮毛、肌腠、经络 里脏腑、气血、骨髓 表(病轻而浅) 里(病重而深),进,退,概念,表证:指六淫、疫疠之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 所产生的证候。,表证,病因病机,六淫 皮毛 侵犯人体 疫疠 口鼻,表证,景岳全书:“表证者,邪气之自外 而入者也。”,侵犯人体,1.有明显的外感史 2.病位在肌腠,邪浅病轻,表证,致病特点,恶寒卫气受遏,失去温养肌表 发热卫气郁遏头身疼痛邪气郁滞脉浮正气抗邪于外
2、舌淡苔薄邪气在表 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咳嗽肺气失宣,表证,表现与分析,表证,证候分型,表证,辨证要点,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 项强痛而恶寒。”,张某,女,24岁。感冒4日,形寒,头痛,咳嗽甚轻,因此未经治疗。忽觉胸胁微痛,呼吸不畅,偶叹长气,且有泛漾感。我诊其脉浮滑而数,舌苔薄腻淡黄,时值初秋,数日来未曾出汗,偶觉身热亦不以为意。 选自谦斋医学讲稿,表证,病例分析,辨证:为风寒之邪挟湿内郁,不从表解, 有内传之势。处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荆芥 防风 柴胡 前胡 桔梗 枳壳 杏仁 青皮 陈皮 茯苓 生姜 服2剂,得微汗,咳痰甚
3、多,胸胁即减轻。,表证,病例分析,治疗原则:疏邪解表 风寒:辛温解表 (麻黄汤) 风热:辛凉解表(银翘散),治则,表证,表证,现代研究,表证是机体对致病动因作用的一种主要表现为体表小动脉防御性痉挛而不伴有机能或热量代谢深刻障碍的典型反应状态。 近期也有报导表证动物模型的研究,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卫气虚证等相关动物模型陆续见诸报道。,表证,小结,1.概念:浅在肌表的一类轻浅的证候。2.特点:急、浅、轻、短3.发病病机:六淫疫疠从皮毛口鼻侵犯人体。4.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5.治则:疏邪解表,泛指病邪在内的一类证侯。,里证,概念,1.表证不解,内传入里; 2.外邪直接入侵; 3.七情
4、内伤,饮食劳倦等内在因素,里证,病因病机,1.病位深在 2.病情较重 3.有内脏各系统的功能障碍,里证,致病特点,壮热或潮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烦躁,腹胀腹痛,呕恶,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神昏谵语,舌红苔黄厚,脉洪数或沉数有力。,里证,表现与分析,病邪既不在表也不在里,介于表里之间所产生的证侯。 成因: 表邪内传入里或里邪出表的中间过程。 临床表现: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或疼痛,心烦欲呕, 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半表半里证,医学心悟 病之表里,全在于 发热与潮热 恶寒与恶热 头痛与腹痛 鼻塞与口燥 舌苔之有无 脉象之浮沉,表里辨证,表里证鉴别要点,表里同病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
5、同病位的症状。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无矛盾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同,虚实性质相反 表里同病,寒热性质相反,虚实性质相同 表里同病,寒热虚实皆相反,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表里出入,表里辨证 证候间关系,表,里,入,出,病例分析,徐某,女,39岁。两天前因气候突变,出现恶风寒,无汗身痛,咳痰清稀等症。昨日起体温上升至39.5,咳嗽加重而来就诊。现症见高热,咳喘,胸闷,痰多色黄而粘,口渴思饮,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要求写出:1.主诉 2.八纲结论 3.证名诊断 4.辨证分析。,表里辨证,病例分析,主诉:发热、咳嗽三日,加重一日 八纲结论:里证,实证,热证,阳证 证名:痰热
6、壅肺证,表里辨证,辨证分析:本证病初为表寒证,后因风寒之邪 化热入里而成里实热证。热邪炼液为痰,痰热 壅阻于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故咳喘胸闷, 痰多黄粘。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壮热;热 扰心神则烦躁不安;热盛伤津则口渴。肠道失 润则便秘,小便化源不足则小便短黄。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为痰热内盛之征。,表里辨证,病例分析,二、寒热辨证,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一对纲领。 成因:阴阳平衡失调 1)寒证:阴盛则寒、阳虚则寒 2)热证:阳盛则热、阴虚则热,成因:外感火热之邪七情过激郁而化火饮食不节积蓄化火久病伤及阴分 房室劳倦劫夺阴,寒热辨证,热证,实热,虚热,热证,表热,里热,表热证 发热,微恶风寒,口微
7、渴,少汗或无汗,或见头痛,咽痛,咳嗽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代表方:银翘散、桑菊饮,寒热辨证,热证,里热证 即包括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内热火毒(即诸脏腑火毒与湿热) 证,又包括外感邪气引发的急性发热性冷热病。,寒热辨证,热证,临床表现: 身热,不恶寒但恶热,口渴喜冷饮,心烦或躁扰多言,面红目赤,小便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甚则焦燥干黑,脉数滑或洪数。,寒热辨证,热证,心火亢盛证 表现: 心胸烦热,夜不能眠,面赤口渴,溲黄便干,舌尖红绛,或舌体生疮,腐烂疼痛,脉数有力。 代表方: 黄连上清丸小肠实热证 表现:心烦口喝,口舌生疮,小便赤涩,尿道灼痛,尿血,舌红苔黄,脉数。 代表方: 导
8、赤丸,寒热辨证,实热证,热邪壅肺证 表现: 咳嗽痰稠色黄,气喘息促,壮热口渴,烦燥不安,甚则鼻翼翕动,衄血咯血,或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 清气化痰丸大肠湿热证。 表现: 腹痛,下利赤白黏冻,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泄,色黄 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渴,或有恶寒发热,但热不寒等症。 代表方:三黄片,寒热辨证,实热证,湿热蕴脾证 表现: 腹部痞闷,纳呆呕恶,便溏溲黄,肢体困重,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氏鲜明如橘子,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代表方: 葛根芩连汤合平胃散。胃热证 表现: 胃脘灼痛,嘈杂吞酸,或食入即吐,或渴喜
9、冷饮,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代表方:牛黄清胃丸。,寒热辨证,实热证,肝胆湿热证 表现: 胁肋部胀痛灼热,或有痞块,厌食,腹胀,口苦泛恶,大便不调,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寒热往来,或身目发黄,或阴囊湿疹、瘙痒难忍,或睾丸肿胀热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 代表方: 龙胆泻肝丸膀胱湿热证 表现: 尿频尿急,尿道灼痛,尿黄赤短少,小腹胀闷,或伴有发热腰痛,或尿血,或尿有砂石,舌红苔黄腻,脉数。治法: 清热利尿,通淋止痛。 代表方:八正散,寒热辨证,实热证,阴虚发热证 代表方:青蒿鳖甲汤。气虚发热证 代表方:补中益气汤。阳虚发热证 代表方
10、:金匮肾气丸。 血虚发热证 代表方:当归补血汤。,寒热辨证,虚热证,寒证,成因: 外感阴寒之邪 内伤久病、耗损 阳气、阴寒内盛,寒热辨证,寒证,实寒,虚寒,表寒,里寒,表寒证 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鼻涕,无汗,甚喘,身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浮迟。 代表方:麻黄汤、荆防败毒散,寒热辨证,寒证,里寒证 恶寒喜暖,面色晄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而润滑,脉迟或紧等。,寒热辨证,寒证,面色苍白,肢冷恶寒,腹部冷痛,舌淡苔白,脉紧。,寒热辨证,实寒证,寒凝肝脉证 代表方: 吴茱萸汤胃寒证 代表方: 丁香散寒湿困脾证 代表方: 实脾饮寒凝胞宫证。 代表方:温经汤寒
11、饮伏肺证 代表方: 小青龙汤,寒热辨证,实寒证,面色晄白,肢冷畏寒,下利清谷, 舌淡白胖大,脉弱;,寒热辨证,虚寒证,脾胃虚寒证 代表方: 理中丸、小建中汤脾肾阳虚证 代表方: 右归丸、金匮肾气丸,寒热辨证,虚寒证,寒热证的鉴别要点,寒热辨证,(一)寒热错杂 是指在同一病人身上存在着不同性质的症状。 1.上热下寒:如伤寒论中的“黄连汤”证 胸中有热,腹中冷痛,黄连汤主之。 2.上寒下热: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又兼 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3.表寒里热 :伤寒论中“大青龙汤”证 发热恶寒,身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 青龙汤主之。 4.表热里寒:伤寒论中“桂枝人参汤”证 外证
12、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桂枝 人参汤主之。,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二)寒热转化 寒证化热 热证化寒,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三)寒热真假 “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火极似水”“水极似火”。 其产生机理是疾病的严重阶段,阴阳平衡严重失调引起阴阳格拒现象所致。,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1.真热假寒:内有真热,外见假寒(阳盛格阴) 因邪热内盛,阳气郁闭而不能外达。 表现:高热伴四肢厥冷,恶寒甚或寒战,面 色紫暗,脉沉迟;有见口鼻气粗,口渴引饮, 小便短黄,舌苔黄而焦干,脉久按搏指有力。,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2.真寒假热:内有真寒,外见假热(阴盛格阳)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又称虚阳外越。 表现:身
13、热烦躁,面红如妆,神志躁扰;有 见下肢厥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浮大 但重按无力。,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3.热厥 谭某之女,发热,医数日未愈,忽于黎明邀诊。至则其发热大渴,手足逆冷,脉浮滑。遂断曰:“此热厥也,太阳表邪随热入里,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厥耳”与大剂白虎汤而愈。(伤寒论方医案选编),寒热辨证 证候间关系,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 “邪气盛则是实;精气夺则虚。” 虚正气不足 实邪气盛实,虚实辨证,三、虚实辨证,虚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 病理概括。 成因: 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为主),虚实辨证,虚证,虚证细分有阴、阳、表、里、气、血、精之虚以及脏、腑诸虚。 素问五虚:脉细,
14、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虚实辨证,虚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无苔,脉虚无力等。,虚实辨证,面色萎黄,精神萎靡,嫩舌,虚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蓄 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概括。 成因: 外邪入侵人体 内脏功能失调,病理产物堆积 (痰饮、水湿、瘀血等),虚实辨证,实证,实证细分有阴实、阳实、表实、里实、气实、血实及五脏实。 素问五实: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瞀。,虚实辨证,实证,临床表现: 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
15、,舌苔厚腻等。,虚实辨证,厚苔,腻苔,腻苔,实证,虚实辨证,虚、实证鉴别要点,虚实错杂实证夹虚(实邪为主,正虚为次)(白虎人参汤证、鼓胀)虚证夹实(正虚为主,邪实为次)(妇人干血痨证)虚实并重(正虚、实邪均明显 )(小儿疳积证),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1.实证过程正气受损2.体虚新感外邪3.失治、误治邪存正伤,1.实证日久,正气大伤、余邪未尽2.素体大虚,复感外邪,1.严重实证,正气大伤而邪气不减2.原有正气甚虚,复感重邪,虚证夹实证例: 妇人形容憔悴,身体消瘦,肌肤甲错, 五心烦热,饮食少思,一片虚象显然; 但舌质紫暗,边缘有瘀点,月经停久 不来,脉象涩而有力。,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虚实并
16、重证例: 如寒热如疟,腹部膨大,形瘦骨立, 午后烦躁,贪食,舌苔厚浊,脉细弦。,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虚实转化 实证转虚 虚证转实,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虚实真假: 1.真虚假实(至虚有盛候) 概念:疾病的本质属虚,但又出现一些似 乎是实的现象。 证例:腹满不似实证不减 腹胀不急 腹满按之不痛或痛减,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2.真实假虚(大实有羸状) 概念:疾病的本质属实,但又出现一些似乎 是虚的现象。 证例:虽默默不语声高气粗 泻泄得泻反快 不食思食、能食 胸腹满按之痛,虚实辨证 证候间关系,阴阳是辨别疾病大体类别的一对纲领。 1.阴证与阳证 广义:里、寒、虚证 狭义:虚寒证 广义:表、热、实
17、证 狭义:实热证,阴阳辨证,阳证,阴证,四、阴阳辨证,2.阴虚证与阳虚证,阴阳辨证,3.亡阴与亡阳,阴阳辨证,亡阴亡阳鉴别表,阴阳辨证,1.表里与寒热虚实,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1.表里与寒热虚实 寒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清涕 热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咽痛,咳黄痰 虚表虚证:恶风发热,有汗,脉浮缓而无力 实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甚喘,身疼痛,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表,1.表里与寒热虚实 寒里寒证:面白,腹部冷痛,喜温,小便清长; 热里热证:面红,口干苦,喜冷,小便短赤; 虚里虚证:气短神疲,腹痛喜按,食少便溏; 实里实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胀满便闭;,里,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1.表里与寒热虚实 治则简介: 表寒证:辛温解表 里寒证:温里解表 表热证:辛凉解表 里热证:清泄里热 表虚证:扶正解表 里虚证:补虚 表实证:发汗解表 里实证:攻下,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2.寒热与虚实,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2.寒热与虚实 虚虚寒证:面色白,肢冷畏寒,下利 清谷, 舌淡白胖大,脉弱; 实实寒证:面色苍白,肢冷恶寒,腹部冷痛,舌 淡苔白,脉紧; 虚虚热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咽干 口燥少饮,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实热证:壮热,烦渴喜饮,神昏谵狂,便秘, 舌红苔黄厚而干燥,脉洪数或滑数。,八纲辨证 证候间关系,寒,热,谢 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5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