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PLC编程实例ppt课件.ppt
《三菱PLC编程实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菱PLC编程实例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MITSUBISHI (三菱 )PLC 编程实例例1、设计一个报警器,要求当条件X1=ON满足时蜂鸣器鸣叫,同时报警灯连续闪烁16次,每次亮2s,熄灭3s,然后,停止声光报警。 分析:输入信号占用一个输入点,蜂鸣器和报警灯各占用一个输出点,报警灯亮、暗闪烁,可以采用两个定时器分别控制,而闪烁次数由计数器控制。 I/O分配如下: 输入端,报警信号(SQ)-X1;,输出端,蜂鸣器-Y1 报警灯(HL)-Y2。,COM,COM,X1,Y1,Y2,SQ,FU220V,PLC,HL,PLC外部接线如图,X1,M1,Y1,T0,T1,Y2,3s,2s,一共16个脉冲,X1,PLS M1,M1,C0,Y1,
2、Y1,Y1,T1,T0,T0,K20,Y2,T0,T1,K30,Y1,RST C0,T0,C0,K16,END,时序图,梯形图,例2、有四台电动机,要求起动时每隔10min依次起动,停止时,四台电动机同时停止。分析:本例属于顺序控制问题。 I/O分配表,解题思路:方法一 采用定时器实现顺序控制方法二 采用计数器实现顺序控制方法三 采用连续脉冲信号实现顺序控制,FU 220V,KM1,KM2,KM3,KM4,COM,Y1,Y2,Y3,Y4,COM,X1,X2,SB1,SB2,PLC,M1,M2,M3,M4,PLC外部接线图,X1,X2,M0,M0,M0,Y1,T1,K6000,T1,Y2,T2
3、K6000,T2,Y3,T3 K6000,T3,Y4,END,方法一梯形图,方法二:前面已经讲过计数器能够对时钟脉冲进行计数,可以实现定时器的功能。本例采用计数器对M8012内部时钟继电器进行发出的脉冲进行计数,完成电动机的顺序起动。首先回忆一下M8012,当PLC上电后(不论是否运行),将自动产生周期100ms的方波。,100ms,M8012,M8012的时序,X1 X2,M0,M0,M0,RST C0,M0 M8012,C0,K6000,M0,RST C1,C0 M8012,C1 K6000,M0,RST C2,C1 M8012,C2 K6000,M0,Y1,C0,Y2,C1,Y3,C2,
4、Y4,END,方法二梯形图,方法三:考虑到本例中的每一步转移条件均为相同的时间间隔这一特点,可以采用每隔10min发出一个脉冲信号的方法,使四台电动机依次起动。,X1 X2,M0,M0,T0,K6000,M0 X2,Y1,Y1,PLS M1,M1 X2,Y2,Y2,PLS M2,M2 X2,Y3,Y3,PLS M3,Y4,END,M0 T0,T0,T0,T0 M3 M2 X2,Y4,方法三梯形图,当发出起动信号后,X1常开触点闭合,M0线圈得电自锁。M0常开触点闭合,Y1线圈得电并产生输出信号,由T0组成的产生连续脉冲的基本控制程序开始工作。由T0的设定时间可知,每隔10min其常开触点闭合一
5、个周期。T0常开触点每闭合一次就发出一个使下一台电动机起动的信号。,说明:本例采用三种方法实现了对电动机起动的控制,各有特色。法一和法二的程序可以调节时间,使电动机起动间隔时间不一样,控制的电机少时,采用这两种方法较简单。法三的设计思路清晰,控制的电机台数较多,缺点是每台电动机起动时间间隔必须一样。例3、用PLC控制工作台自动往返循环工作,工作台前进、后退有电动机通过丝杠拖动。控制要求如下:自动循环工作。 点动控制(供调试用)。 单循环运行,即工作台前进、后退一次循环后停止在原位。 8次循环计数控制,即工作台前进、后退为一个循环,循环8次后自动停止在原位。,工作台,前进,后退,SQ4 SQ2,
6、SQ1 SQ3,分析控制要求: 工作台的前进和后退可以有电动机的正反转来控制。 工作台的工作方式有点动控制和连续控制两种,可以采用程序来实现两种运行方式的转换;也可以采用选择开关(硬件的方法)来实现,设选择开关S1闭合时,工作台工作在点动状态,S1断开时,工作台工作在自动连续状态。 工作台的单循环与多次循环两种工作状态,也可以采用选择开关来转换。设S2闭合时,工作台实现单循环工作,S2断开时,工作台实现多次循环工作。多次循环的循环次数由计数器来控制。,I/O分配表,COM,X0,X1,X2,X3,X10,X11,X12,X13,X14,COM,Y1,Y2,FU 220V,FR,KM1,KM2,
7、S1,SB1,SB2,SB3,S2,SQ1,SQ2,SQ3,SQ4,PLC,点动/自动,停止,正转,反转,单/连续循环,PLC 外部接线图,设计梯形图:根据控制对象设计基本控制环节的程序,控制对象是工作台,其工作方式有前进和后退,梯形图如图:,X2 X1 Y2,Y1,Y1,X3 X1 Y1,Y2,Y2,实现自动往返功能的程序设计,工作台前进碰到SQ2,SQ2动作,X12常闭触点断开Y1线圈,工作台停止前进;X12常开触点同时接通Y2线圈,使工作台后退,完成工作台由前进转为后退。同理工作台碰到SQ1后,工作台完成由后退向前进的转换。,X3 X11 X1 Y1,Y2,Y2,X2 X12 X1 Y2
8、,Y1,Y1,X11,X12,实现电动控制的程序设计,由点动控制的概念可知,如果接触自锁功能,就能实现点动控制。S1闭合后,实现电动控制,在梯形图中,X0分别于实现自锁控制的常开触点Y1、Y2串联,S1闭合后,X0线圈得电,X0常闭触点断开,使Y1、Y2失去自锁作用,实现了点动控制。,X3 X11 X1 Y1,Y2,Y2,X2 X12 X1 Y2,Y1,Y1,X11,X12,X0,X0,实现单循环控制的程序设计,在X11常开触点闭合后,只要不使Y1线圈得电,工作台就不会前进,这样就实现了单循环控制。采用开关S2选择单循环控制。当S2闭合后,X10得电,X10常闭触点断开,与X10常闭触点串联的
9、X11常开触点失去作用,工作台不能前进。,X3 X11 X1 Y1,Y2,Y2,X2 X12 X1 Y2,Y1,Y1,X11,X12,X0,X0,X10,设置必要的保护环节,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必须设置限位保护,SQ3和SQ4分别为后退和前进方向的限位保护行程开关。,X3 X11 X1 Y1 X13,Y2,X2 X12 X1 Y2 C0 X14,Y1,X11,X12,X0,X0,X10,Y1,Y2,C0 K8,X2,RST C0,X11,END,工作台PLC控制完整梯形图,通过本题可以总结出经验法设计梯形图的一般规律:先根据控制要求设计基本程序,然后再逐步补充完善程序,使其能满足控制要求,最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菱 PLC 编程 实例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5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