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海南》节目策划.docx
《《万象海南》节目策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象海南》节目策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岛,中国南海上的一颗璀璨珍珠,是面积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宝岛。海南省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被冠以了诸多荣誉的光环:全国唯一的全境都在热带的省份、全国最大的海洋省份、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自1988年建省至今,走过了21个年头,这21年创造了无数的辉煌,这21年经历的是一次魔幻般的变颜。2008年4月海南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计划,海南再次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所瞩目的焦点。海南有着几千年的文明传承、有着独特的海岛文化和包容的海洋性文化;同时,海南有着无与伦比的热带旅游资源和气势恢宏的海洋旅游资源。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际,海南电视台强力推出万象海南这一档中高端旅游*文化类的栏目,为海南建设
2、国际旅游岛打造声势纳言献策;节目集知识性、娱乐性、趣味性于一体,做到雅俗共赏,节目将立足本土,服务全民。目录第一部分:栏目设想与定位一、 栏目名称(2)二、 栏目类别(2)三、 栏目主旨(2)四、 栏目目标(2)五、 栏目定位(2)六、 栏目形态(2)七、 栏目内容(2)八、 栏目特色(9)九、 栏目风格(9)十、 剪辑风格(9)十一、 节目长度(9)十二、 单集节目构成(9)十三、 播出时段(10)十四、 制作方式(10)第二部分:可行性分析(11)第三部分:其它(18)第一部分:栏目设想与定位 一、栏目名称:万象海南二、栏目类别:旅游*文化类栏目。栏目溶旅游文化于一炉,其题材涵盖人文历史、
3、音乐绘画、戏剧舞蹈、民情风俗等文化形态。它在宣扬旅游制造娱乐氛围的同时,起到了传播文化、提高民众素质的作用。三、栏目主旨 立足本土,关注海南特色,在为宣传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海南旅游业的同时,弘扬和传播海南本土文化。四、栏目目标 通过对海南旅游和文化的影像反映,为有着秀丽风景的海南增添文化底蕴,推动海南打造国际旅游岛的进程,同时能够起到保护一些正在逐步消失的文化资源。记录海南文化的影像具有着极其珍贵的文献参考价值,再者,由于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性,以电视为媒介传递出去的信息,可形象生动的为广大民众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唤起民众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提升民众品味。五、栏目定位 雅俗共赏,知识性、趣
4、味性与娱乐性并存,适合各阶层人士观看。六、栏目形态以3分钟的短剧作为节目的引子;主持人串场、画面加解说词、片中人物采访与讲述三条线索交叉进行。节目主要采取外景拍摄,主持人贯穿节目的始终,起着调节气氛和引导观众的作用,使节目既生动有趣又如行云流水般叙述;采访方面,主要是采访与节目相关的平民百姓和该领域的专家;画面加解说词起主要叙事作用。节目形式的大致框架如上,在具体的每一集制作中可大胆创新灵活处理。七、栏目内容 当今社会,文化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和娱乐消遣,万象海南这档栏目将始终围绕文化这一内核。文化是一个宏观的概念,由于其语意的丰富性,它几乎涵括了一个民族的方方面面(吃、穿、住、
5、行等等),在一个如此大的范围面前,我们设定对于海南文化的展现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1、人物:海南历史上出过许多名人,他们推动了海南文明的进程,为海南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无论是生在海南还是被贬迁移至海南,他们的作为在海南历史篇章中书写了不朽的一页。冼夫人、黄道婆、苏轼、海瑞、五公、丘浚、宋氏三姐妹等等都是海南历史上杰出的人物,在琼岛热土上留下了人文印记,在海南处处可以追寻到这些先人的足迹。当地人把冼夫人雕像视为神明,传说摸摸它就可消灾纳福,因此摸摸冼夫人像是大家的愿望。“五公”是指唐宋两代被朝廷贬低来海南的五位历史名臣,即唐朝宰相李德裕、宋朝宰相李纲、赵鼎及宋代大学士李光、胡全。
6、2、饮食:海南小吃风味独特,有海南粉、抱罗粉、海南椰子粿、海南燕粿、海南椰子饭、竹筒饭、鸡藤耙仔、千孔糕八大“中华名小吃”,经过一代又一代民间烹调师的改进,称为海南旅游业的多多奇葩,既饱含着奇特的饮食文化,又蕴藏着浓浓的乡情文化。竹筒饭是黎族传统美食,其民族风味令人陶醉,终身难忘3、建筑是文化、是色彩,是哲学意义的诠释,是人类理想的物化表现。每一个时代的建筑,必然打上该时代的烙印,它是时下经济发展、艺术审美的载体,是留给后世最具张力和饱富内涵的史迹。我们把目光投向海南各色建筑物,挖掘出其中蕴藏的海岛独特文化和品味,也试着去追寻另一种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悟。海南由南至北,留有历史印记的建筑物散步各
7、地,位于海口博爱路、中山路、得胜沙等路段的那一片骑楼已斑驳破旧,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骑楼浓郁的南洋风使得海口这座滨海之城有了别样的风韵,它们的存在诉说着一代代人的悲欢离合。石山古村,石山镇有古村20来个,皆用本地有气孔之火山岩砌筑,清代石屋尚多,现不少已荒废。图为美傲村之古巷。黎族船形茅屋,黎族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住宅,也是黎族最古老的居屋。这些建筑群是海南的缩影,它们曾经繁荣,它们已然沧桑,它们即将逝去,我们记录只为见证海南。4、民族:海南的自然风光令人为之迷醉,而海南独特的民族风情也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海南的黎族、苗族、回族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他们与汉族居民一道创造海南历史的隽永诗篇。
8、黎族的历史已经有三千多年之久,一直以来它偏居一隅,质朴简单的过着“桃源生活”,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创造了灿烂而独特的文明,刻在身体上的“敦煌壁画”,交织在布匹上的文化图腾,在黎族村寨有着各式各样的标识,这些标识只有黎族人看得懂,然而它们就如同一些神秘幽玄的符号诉说着这个民族的精华。文身,是黎族女性美的表现,也是这个民族写在身上的历史和民族生命力的标志。苗族也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之一,海南苗族独特的风俗民情和传统工艺为海南民族文化又增添了绚烂的一笔。海南回族是中国最南端的穆斯林群,在多姿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大花园中,有着海南回族人民巧夺天工地默默编织着伊斯兰文化的一朵朵奇葩,她闪烁着民族团结大
9、家庭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倾泻着祖先及其后裔的智慧之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凤凰回族村落是三亚市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也是海南伊斯兰文化的唯一代表。一千多年来,凤凰回族伊斯兰文化历时不衰,尤其来源组合、生态环境、历史递进轨迹、宗教、语言以及民情风采的特异,而成为人文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5、节日:海南岛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衍生了许多独特的民间节庆活动。海南传统节日文化是海南民族文化的瑰宝,蕴含着民族久远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它展示着民族的智慧、胸怀。在多元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海南岛受到其它文化的影响,各种传统节日也在悄然渐退风采。希望在海南节日文化还没有完全丧失琼岛特色的关头用影像记录下其精彩的瞬间,期
10、待海南传统节日文化能够永葆鲜活色彩,完整传承下去,成为海南特有的文化品牌之一。海南岛特有的风俗节日主要有换花节、军坡节、三月三、儋州民间歌节、海南欢乐节等。换花节:每逢农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海南琼山市将举行的是琼山府城一年一度的独具风味的大盛会,换花节原是琼山特有的民间节日,历史悠久,但是以前换的是香,而不是花,意在香火不绝,如今传统的换香变成了换花,其活动的形式、规模、范围、区域也逐年扩大,形成了凝聚着友谊、美好、幸福、欢快为一体的新的娱乐。 军坡节:每年农历二月初九至十九,琼山市新坡镇和全省不少地方,举行一次为期四天的。这是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黎族青年男女追求
11、爱情和幸福的传统佳节。军坡节是为纪念冼夫人而举行的民间奉祀活动三月三:海南黎族、苗族都有欢度的习俗。每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农历“三月三”期间)均举行海南国际椰子节,它是融旅游、文化、民俗、体育、经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文化节庆活动。儋州民间歌节:每年中秋为儋洲民间歌节。歌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儋州山歌、调声对歌比赛和“赏月”等项目。儋州调声,这独特的民俗文化瑰宝,在儋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诞生、传承、演变、创新,逐渐发展成为儋州民间文化的“品牌”。 海南欢乐节:每年十一月下旬举办的“海南欢乐节”。该节日的特点是“旅游搭台,唱旅游戏”,塑造了海南“欢乐海岛、度假天堂”的旅游形象。6、戏曲:中国戏曲是一种蕴
12、涵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也是一个普遍联系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结构的整体。其特有的体态和风姿,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戏曲作为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必要加以足够的重视,弘扬并保护传统的戏曲文化,使之能完整传承下去。戏曲不能沦为博物馆的艺术,而是民间生生不息的艺术。海南琼剧很富有地方特色,是众多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引人注目的艺术之花,它深深地扎根在海南热土里,在海韵椰风的熏陶下,茁壮成长,鲜艳夺目,芬芳四溢,闻名遐迩。琼剧是海南广大群众和琼籍华人、华侨、华裔喜闻乐见的流行艺术,它扎根民间,富有活力,深受人民的热爱。琼剧还流行于海南全省,以及广东的雷州半岛、东南亚
13、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被誉为“南海红珊瑚”。 中国三百六十多种戏曲里,临高人偶戏的影响自然不与京剧、黄梅戏或者粤剧等相提并论,不过由于“人偶同台”的独特性世间仅有,庶几成就其为一朵别样的奇葩。人偶戏是海南省临高县的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形式。人偶戏的演出以人偶同台为特色,以艺人的声色来补充手中公仔的声色的不足。人偶同台木偶戏表演变化百般,情趣盎然,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表演形式。临高人偶戏源于南宋,时至今日,几经变迁,沧桑沉浮,曾经一度在文革期间几近灭迹。改革开放后,其发展又步入了新的高潮。近年来,虽然艺人们一厢情愿地希望人偶戏的路越走越亮堂,但毕竟挡不住众多现代
14、娱乐方式的“挑战”,并且演员也到了青黄不接的危机关头,临高人偶戏正在呼唤!八、节目特色:雅俗共赏,知识性中带有趣味性。1、知识性:节目的知识性依附于节目的内容展现,节目内容有海南史上的著名人物、负有历史厚重感的建筑以及作为一个部落生存密码的节日习俗等,对于这些知识海南本地人可能略知一二,而来到海南的外地人则很有可能只知形式不知内涵,面对这种一知半解的情况,我们的节目内容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的介绍,而是通过采访各个领域的专家,以其权威身份解读海南文化,给受众以精准的认识,增强节目的知识性。2、趣味性:创新节目形式,注入娱乐元素。趣味性的表现则更多的依托于节目形式的设置,在节目开头以短剧的形式带观众入
15、戏,当然这个情景剧的内容要和每一期的主题相关,后由主持人加入带领观众开始海南文化的探索之旅,调动整档节目的气氛,在节目结束之时设置“有奖竞猜”环节,根据一期节目内容设置一个问题,鼓励观众参与猜题。这些环节的设置在增强观众与节目的互动的同时,也增强节目的可看性。九、栏目风格节目整体风格以平淡朴实为主,娓娓道来,节目开头设置的短剧则要新颖,风格活泼,生动有趣味。十、剪辑风格 依节目风格而定,自然流畅,不需要花哨的特技效果和复杂的镜头转接方式十一、节目长度:25分钟十二、单集节目构成 1、栏目片头时长:15秒2、短剧 短剧与本期节目主题相关,轻松娱乐,简短精致,作为切入节目主体的引子,短剧的根本作用
16、就是要吸引观众。时长:3分钟3、节目主体节目主体由三条线索交叉构成:主持人串场、画面配解说词、人物采访与讲述主持人可以为节目做开场白引入正片(以具体节目而定),主持人在片中起到调节气氛、引导观众,辅助叙事的作用。在成片中,主持人每次出镜时间不能超过30秒。主持人为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形象清新亮丽,语言轻松活泼。画面配解说词作为叙事的主体,镜头必须流畅准确,解说词必须简明正确,画面质量必须达到广播级要求(除特殊的历史资料镜头外),解说词必须在录音棚录制。采访与人物讲述主要是针对与节目有关的平民百姓和该领域的专家,在采访老百姓时要保持现场感,这样可以做到真实、亲切;在一些节目中,若需要采访一些专家做
17、权威讲解时,其讲解必须达到演播室采访要求。在成片中,每一人物的每次讲述时间不能超过45秒。总体说来,节目在形式上要保持其叙述流畅与连贯,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时长:21分钟4、片尾花絮叠加字幕时长:45秒十三、播出时段:周六晚10:0010:25首播,周日下午13:3013:55重播十四、制作方式 ENG方式第二部分:可行性分析一、 背景浅析1、海南媒体市场浅析,旅游*文化类节目稀缺海南作为我国的第二大宝岛,其面积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人口达八百多万,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和辽阔的海疆和地域,也有着她深厚的岛屿文化,在文化传播方面,海南省内的媒体并未深入挖掘,在纸媒方面,曾有过大量的关于海南非物质文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象海南 万象 海南 节目 策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4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