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验课件.ppt
《血栓与止血检验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栓与止血检验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栓与止血检验华西检验系 彭黎明,l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 l血栓与止血性疾病的分类 l 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 l常见的出血性疾病 l 纤溶性疾病及其检验 l 血栓性疾病及其检验l 病例讨论与分析,I.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基础理论,一、血管壁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二、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三、血凝机制 四、抗凝系统 五、纤溶系统 六、凝血、抗凝与纤溶系统的关系 七、血栓形成机制,一、血管壁在血栓与止血的作用,(一)生理止血(三个时相) (二) 正常血管及内皮的止血功能 (三) 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志物与血栓形成 (四)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五) 血管内皮细胞的异质性 (六)
2、血管内皮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一)生理止血(三个时相) 1生理止血过程(图) l 止血过程涉及多因素参与(图),出血 血管收缩 血小板栓子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形成 (I) (II) (III) 交感N (+) 血管收缩 PLT粘附聚集 白栓血 释放活性物管 血管内皮受损 ET 红色血栓受 (止血) 损 胶原暴露 凝血系统激活 血液凝固+RBC TF图 正常止血过程,图 止血过程涉及多因素参与,2影响因素l 血管l PLT的质与量(中心地位)l 血凝系统,(二) 正常血管及内皮的止血功能 l 血管收缩 TXA2、ET、5-HT l 促血栓作用 vWF、Fn l 血小板激活PAF(血小板活化因 子
3、) l 凝血系统激活 TF l 抗纤溶 PAI l 局部血粘度增高bradykinin 重点参与小血管收缩 分泌与释放活性物,(四) 血管内皮细胞与血栓形成的关系(图)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伤或激活被认为是血栓形成的首位因素。,(三) 血管内皮细胞分子标志物与血栓形成,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细胞对凝血系统、抗凝系统、血小板、纤溶系统及血管本身都具有双重作用,其可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包括促凝物、抗凝物、细胞粘附分子、血管舒缩因子及信号传导物质等(表),表1 血管内皮细胞促/抗血栓的部分分子标志物,血管内皮,生理情况下:,促血栓,抗血栓,病理情况下:,血管内皮,激活/损伤,抗血栓,血液成分改变,血流
4、改变,血栓形成,and/or,促血栓,(五) 血管内皮细胞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1.形态异质性 2. 功能异质性,在胚胎期血管内皮干细胞即分化为动、静脉及各种微血管内皮,分布于不同组织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微血管内皮,连续性内皮,无孔非连续性内皮,有孔非连续性内皮,分布,血脑屏障、淋巴结、骨骼肌,肝、骨髓、脾,内分泌腺、胃肠道、肾小球、脉络丛,功能,屏障、交换、运输,造血、物质交换、血细胞加工,分泌、吸收、过滤,研究表明血管内皮源性活性物质的释放同样具有器官/组织特异性,在一个特定器官内,血管内皮细胞vWF水平:静脉动脉,t-PA的表达水平高低依次是:脑脂
5、肪组织心肾睾丸肺,PAI-1在肝脏中表达较高的水平,而在大脑中则未检出PAI-1,生理情况下:,血管内皮受刺激:,例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失调的临床诊断依赖于相关标志物在血循环中水平的测定,但这些值并不为病变发生部位提供足够信息; 另外,高水平的分子标志物并不能提示相应的血管内皮损伤是疾病的原因还是结果。,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质性的了解暴露了其在目前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六) 血管内皮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双重性(表1)l 正常生理情况下抗血栓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血管内皮介导的抗血小板/凝血/纤溶l血管受损时止血与促栓通过分泌与释放分子标志物(表1),二、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一) PLT的
6、结构 (二) 血小板膜磷脂代谢 (三) 血小板活化 (四)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一) PLT的结构,1. 血小板及其膜结构(图) 2. 表面结构细胞膜(膜蛋白、双层脂质膜)l 膜糖蛋白(glycoprotein, GP受体家族示意图) GP IIb-IIIa : 最主要GP,FIB/ vWF/FN/VN的受体 GP Ib-IX-V: vWF与Thrombin的受体 l 膜糖蛋白受体:结构分类(表)与功能分类(表) l 膜脂质 磷脂*:SPH,PC,PE,PI Ch,血小板及其膜结构示意图,图 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家族示意图,表 主要血小板膜受体及其特性,表 参与血栓与止血的血小板及其功能
7、,功能血小板膜受体1.促进/激活血小板 l ADP受体(P2Y1/P2Y12/P2X1) l肾上腺素受体(AR) l5-HT受体(5-HTR) lPAF受体(PAFR) l凝血酶受体(GPIb-V) l胶原受体(GPIa-IIa)2.促进血小板粘附/聚集 l整合素基因家族(FIB受体:GPIIb-IIIa,胶原/FN/VN受体) lLRG基因家族(vWF受体:GPIb-IX-V) l选择素基因家族(P-selectin 受体) lIg基因家族(PECAM-1,ICAM-2)3. 抑制血小板激活 l PG受体(PGI2/PGD/PGE2/PGIP)4.参与血凝/纤溶 l 参与血凝(F IIa/V
8、a/Xa/VIII/IX) l 参与纤溶(PLGR,t-PA,PL,u-PAR),3. 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 l microtubules l microfilamentsl submembrane filaments4. 重要的细胞器三种颗粒 (1)dense granule() l ATP、ADP 促进PLT聚集 l 5-HT 促进PLT聚集与血管收缩,(2) -granule* l -TG 促进PLT聚集 l PF4 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 l TSP 促进PLT聚集 l PDGF 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l FN 胶原受体,介导PLT粘附(3) lysosome granule,5. PL
9、T的特殊膜系统OCS,DTS,OCS(open canalicular system)特点 与PLT外界相通 参与PLT的释放反应,DTS(dense tubular system)特点 不与PLT外界相通 贮存Ca+2;调控PLT的 收缩与释放反应,(二)血小板膜磷脂代谢 1. AA(arachidonic acid )代谢(图)lPGI2(AC兴奋剂) cAMP PAgT(-) 血管扩张 l TXA2(AC抑制剂) cAMP PAgT(+) 血管收缩 2. PIP2在血小板形态改变过程中的中心作用(图),图 血小板膜花生四烯酸代谢,血管内皮,PLT,(活性形式),(活性形式),图. PIP
10、2在血小板形态改变过程中的中心作用,(三)血小板活化,活化 过程(图) 活化信号 活化 效应2. 活化表现 l 形态改变 l 表面特殊蛋白表达GPIIb-IIIa,P-selectin l 膜蛋白重排 GPIIb-IIIa的结构(图)及在活化时的变化(图X2) (血小板整合素受体与IIb-IIIa结构示意图) (GPIIb-IIIa与FIB结合的激活过程 图) l 特异性产物含量增加,血小板激活过程示意图,细胞外信号 受体 转导蛋白 酶 前体 第二信使细胞内效应器血小板反应(粘附,聚集,释放),血小板整合素受体与IIb-IIIa结构示意图,l,图. GPIIb-IIIa与FIB结合的激活过程,
11、活化的分子基础 l 收缩:活性物 活性信号 PLT收缩PIP2在血小板形态改变过程中 的中心作用(图) Actin在PLT激活过程中的变化(图)3. PLT激活途径与机制(表),图 肌动蛋白在PLT激活过程中的变化,表 PLT激活途径与机制,激活机制激活途径I.Ligand-Receptor l 激动剂:T-PAR,TXA2-TP,ADP-P2Y/P2X l 粘附受体:Col-GPIV,FIB-GPIIb/IIIa l 其它受体:PDGF-PDGFr,t-PA-PAR l 拮抗剂:PGI2/PGD2-IPII.G-protein coupled l TXA2-TXA2R-PLCIII. Si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栓 止血 检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3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