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职业健康规章制度文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职业健康规章制度文本.docx(1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丰市龙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文件编号: 版本编号: 受控状态:受控 非受控 发放编号: 持 有 者: 2015年01月03日修改 2015年01月03日实施大丰市龙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实施令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规范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组织编写了大丰市龙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现印发给你们,希大家遵照执行。凡与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不符或相抵触,应按现行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章执行。本大丰市龙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自2015年1月3日生效实施。总经理(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一、安全生
2、产检查制度4二、伤亡事故管理制度6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11四、建设项目安全健康管理制度13五、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21六、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23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6八、危险作业审批制度28九、电气临时线审批制度32十、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36十一、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40十二、职业病预防管理制度42十三、安全生产奖惩制度52十四、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和检、维修制度55十五、防火、防爆、防毒、防尘管理制度60十六、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63十七、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67十八、女工和未成年人保护制度70十九、易燃易爆场所管理制度72二十、安全生产五同时管理制度74二十一、劳动合同安全监督
3、制度78二十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80二十三、安全绩效评定管理制度82二十四、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制度86二十五、文件档案管理制度92二十六、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识别和获取管理制度95二十七、安全生产会议制度98二十八、安全防护设备管理制度99二十九、要害岗位安全管理制度101三十、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103三十一、“三同时”管理制度105三十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评审与修订制度108三十三、变更管理制度113三十四、生产设施安全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115三十五、管理部门、班组安全活动管理制度117三十六、安全作业证管理制度118三十七、事故隐患管理制度120三十八、仓库
4、安全管理制度123一、安全生产检查制度1 总则1.1 安全检查是治理整顿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制度化、经常化。1.2 开展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有具体计划,建立由各级领导负责、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织。 2 检查内容和要求 2.1 安全检查的内容是查领导、查思想、查纪律(包括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操作纪律、工作纪律、施工纪律)查制度、查违章、查事故隐患。 2.2 对所属部门、厂、车间的安全工作,每年组织一次抽查或互查。以安全检查为重要内容的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公司每季一次,
5、分厂每月组织一次,车间每周组织一次,班组进行日检。2.3 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检查方式。专业检查时,以各主管部门为主,组织有关部门参加。2.4 日常安全检查按如下方式进行:、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遵守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制度。、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岗位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各级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应在各自业务范围内,经常深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问题,及时督促有关部门解决。2.5 定期安全检查包括季节性检查和节日前检查。 1、春季安全大检查以防雷、防静电、防解冻、防泄漏、防建筑物倒塌为重点。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署降温、防台风、
6、防汛为重点。 秋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保温为重点。 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爆、防煤气中毒、防冻、防凝、防滑为重点。 2、节日前检查 节日前对保卫、安全、消防、生产准备、备用设备等进行检查。 2.6 公司每年度对压力容器、电器设备、机械设备、安全装备、监测仪器、防护器具、消防设施、运输车辆、防尘防毒、等分别进行专业性检查。 2.7 全司应在装置开、停工前、检修中、新装置竣工及试运转时,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 2.8 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按要求上报,并抄送管理部。3 隐患整改3.1 各级检查组织,对查出的隐患要逐项研究,编制整改方案,做到“五定”、“三不交”。“五定”是定临
7、时防护措施、定整改措施、定负责人、定完成期限、定资金。三不交: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到厂,厂能整改的不交上级。3.2 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分别纳入技措、安措或检修计划,限期整改。 3.3 对隐患整改通知书提出的整改要求,整改责任人要认真按要求按期整改到位,否则造成事故,按情节轻重追究责任。 3.4 通知书要存档、备查。4 附则4.1 相关记录。隐患整改通知书4.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二、伤亡事故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了做好职工因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保障广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上级有
8、关规定,特制定本管理制度。1.2 因公伤亡事故的划分:1、因公伤亡事故指企业在册职工(包括计划内合同工、临时工)在本岗位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或虽不在本岗位劳动,但由于工厂的设备和措施不安全,劳动条件、作业环境不良所发生的事故。2、因工伤亡事故根据伤害程度不同分为以下四种:(1)轻伤事故,指职工受伤后歇工满一个工作日(含一个工作日)低于一百零五日失能伤害。(2)多人事故:指同时伤及三人(含人)以上的事故。(3)重伤事故:指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一百零五日的失能伤害。(4)死亡事故:指职工当时死亡或负伤后一个月内死亡的事故。2 控制与措施2.1 事故的控制指标: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
9、止伤亡事故的发生。2.2 事故的登记和报告:1、公司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所在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报告公司领导、管理部,公司领导必须在四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伤亡者姓名、性别、工种、职称、伤害程度、事故简要经过及直接原因等用电话或其他方法迅速报告市安监局、劳动局、总工会、公安局、检察院等有关部门。2、公司发生轻伤事故,所在部门负责人必须在4小时内报告公司管理部。3、事故现场必须保护。因抢救伤员或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现场物件时,应指定专人(两名以上)画出草图或拍照。如无特殊原因,轻伤事故现场需管理部同意,重伤事故、多人事故、死亡事故需经有关部门同意方可拆除。4、发生死亡事故后公司主要领导必
10、须在事故后的三天内向安监局、劳动局、总工会作详细汇报。2.3 事故调查:1、事故调查要弄清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和填写调查报告书,以及拟定改进措施。2、发生轻伤事故由所属部门安全员会同公司管理部调查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发生死亡、重伤事故由公司负责人或市局组织调查组,调查事故原因,拟定改进措施,上报安监局、劳动局、总工会和有关单位。3、在事故调查中,要分清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1)责任事故:指因有关人员的过失而造成的事故。(2)非责任事故:指由于自然界的因素而造成不可避免的事故或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而发生的无法预料的事故。2.4 事故调查必须查明
11、下列事项。、事故发生的时间(年、月、日、时、分)具体地点和经过。、伤亡人数,伤害部位和程度。、伤亡人和事故直接有关人员的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工种或职务,受过何种安全教育或培训等。、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原因和物质技术原因。、事故的后果和经济损失,其统计项目如下:(1)医药费用(包括营养费)护理及陪护人员的费用。(2)因负伤而造成停工天数的工资。 (3)伤残补助。 (4)死亡职工的抚恤费及家属的困难补助。 (5)事故善后处理中的丧葬、交通、住宿、饮食、招待人员差旅费等。 (6)事故引起成品、半成品、原材料、机械设备,工具和建筑设备损坏的费用。 (7)消除事故及清理现场支付的费用。 (8)从
12、事抢救、处理善后工作的有关人员的工资费用。 (9)事故引起停产的损失。 (10)事故引起环境污染的损失。 (11)顶替死亡或残废人员的上岗操作所需要的培训费用。 (12)其他、事故现场的实测图纸和照片。、对事故责任者逐个提出处理意见。2.5 事故原因调查清楚后,公司要迅速制定防范或改进措施,逐条指定专人负责实施,限期完成并报管理部进行验收,多人、重伤、死亡事故由市级相关部门验收。2.6 死亡、重伤、多人事故自发生后应在一个月内由公司“职工重伤、死亡事故调查报告书”,并附事故照片示意图及调查旁证材料分别上报市安监局、总工会,参加事故调查人员均需在调查报告上签字。2.7 工伤事故结案后由公司管理部
13、出“工伤费用明细表”交财务科,公司协同保险公司按工伤事故标准报销医药费,其他费用及事故处理。3 事故处理3.1 伤亡事故原因查清后,必须对事故进行责任分析,分清并明确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同时进行必要的处理,不得用“集体承担责任”来代替个人的责任。3.2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首先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1、由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健全,职工无章可循造成伤亡事故的。2、对职工不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或对特殊工种未经考试合格就顶替岗位操作,造成伤亡事故的。3、由于设备严重失修,严重超负荷运行,经反映后未采取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的。4、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等不全,不符合标准
14、造成伤亡事故的。5、由于不按国家规定配备专职安技人员,管理混乱,造成伤亡事故的。6、由于不按规定使用安全技术措施经费(应占企业每年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基金的1020)造成伤亡事故的。7、对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而未能及时处理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3.3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追究肇事者或有关人员的责任。1、由于冒险蛮干或玩忽职守造成伤亡事故的。2、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伤亡事故的。3、发现有事故危险的紧急情况,不立即报告,不积极采取措施,因而未能避免减轻事故的。4、由于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擅离职守或擅自开动机械设备,造成伤亡事故的。5、由于不按规定穿戴个人防护用品,造成伤亡事故的。3.4 属下
15、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对有关人员从严处罚。1、发生死亡、重伤或多人事故后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的。2、在事故调查中,隐瞒事故真相,破坏事故现场,弄虚作假,甚至嫁祸于人的。3、事故发生后,由于不积极组织抢救或抢救不力,造成重大伤亡的。4、事故发生后,不认真吸取教训,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5、对安全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既未按限期整改,又未采取临时措施,发生伤亡事故的。6、违反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滥用职权,擅自处理或袒护包庇事故责任的。7、对维护安全生产,坚持按安全生产有关法规办事的人员,实行报复、陷害的。3.5 事故情节恶劣,后果严重,触犯刑法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3.6
16、事故处理过程中,对事故责任者(包括公司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班组长)由上级按有关文件进行刑事、行政处理,经济制裁,上级没有处理的一律按公司“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执行。4 附则4.1 相关记录事故快报事故处理报告4.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三、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制度1 总则1.1 为了提高职工人员素质,加强安全生产教育,特制定本制度。2 入厂教育 2.1 新工人、临时工、合同工、培训和实习人员进入工厂必须进行三级(厂、车间、班组)安全教育。 2.2 厂安全教育由厂部组织,安全部门具体负责进行安全教育,内容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令和规定,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产品特点及一般安全知识。2.3 厂级教育:
17、公司管理部门负责进行安全教育,内容:本单位的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有关事故案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防范措施及演练内容。2.4 车间安全教育:由车间负责组织实施,内容是: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急救和紧急情况处理;安全设备设施、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相关的规章制度;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事项;事故案例。2.5 班组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内容:岗位操作方法、生产操作中的事故案例及预防灾害事故措施,安全生产装置,防护用品使用方法等。3 特殊教育3.1 从事电工、电焊工、叉车、行车驾驶人员等特殊工种,必
18、须进行专业工种的安全技术规程及规定等方面的教育,并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作业。 3.2 特殊工种至少每年组织一次培训学习,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和预防灾害事故案例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3.3 在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时,公司领导要进行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教育,汲取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4 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4.1 各部门、厂、车间要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遵章守纪教育,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定期研究职工安全教育中的有关问题。4.2 应举办安全技术和职业卫生学习班,充分利用安全教育室,采用展览、宣传画、安全专栏、报章杂志等多种形式,以及先进的电
19、化教育手段,开展对职工的安全和职业卫生教育。4.3 各单位应定期开展安全活动,班组安全活动每周一次(即安全活动日)。5 其他教育培训5.1 在大修或重点项目检修,以及重大危险性作业(含重点施工项目)时,安全技术部门应督促指导各检修(施工)单位进行检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5.2 职工违章及重大事故责任者和工伤人员复工,应由所属部门负责人或安全技术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并将内容记入“安全作业证”内。6 附则6.1 相关培训教育记录各项培训计划及教案各项培训试卷6.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四、建设项目安全健康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加强公司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确保作业现场从业人员(含外
20、来服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与人身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规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1.2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等基本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中职业健康安全事项的管理。新设备引进等“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事项的“三同时”管理也适用本规定。1.3 建设项目与“四新”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事项由规划发展部按照“三同时”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进行管理,管理部负责监督管理,并参与项目设计中职业健康安全内容的审查、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和项目竣工后的职业健康和安全检查验收、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审批手续的办理。1.4 术语和定义(缩略语及其含义):1
21、.4.1 “三同时”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建设项目”中的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一法定制度的简称。1.4.2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预评价通常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1.4.3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安全验收
22、评价通常由具备资质的机构进行。1.4.4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由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对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作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1.4.5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由具备相关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的评价。2 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2.1 项目各阶段涉及的相关方的安全资质管理2.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将有关项目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个人。(以下称“相关方”)2.1.
23、2 建设项目各阶段涉及的相关方有设计单位、勘察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单位等。建设项目中需配套使用特种设备的,还涉及到特种设备制造和安装单位。2.1.3 设计单位、勘察单位、造价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直接涉及主体工程项目的单位由规划发展部等项目推进部门负责初选,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单位由管理部负责初选。特种设备的制造和安装单位由项目推进部门和管理部共同进行初选。2.1.4 采购销售部采购科和综合管理部财务科应参与各相关方的复核、确认工作,必要时应组成考察组进行实地考察,确认相关方的实力。各责任单位应保证经过初选和复核确认的单位在报公司领导确认批准时都具备法
24、律法规所规定的安全和其他方面资质条件,以消除公司经营的风险。2.2 项目设计阶段2.2.1 项目可行性研究2.2.1.1 规划发展部、综合管理部部长在通过部长会等信息渠道获知公司有新的建设项目时,应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设施管理科、管理部等相关职能部门。2.2.1.2 负责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规划发展部应当向管理部提供与该建设项目有关的生产工艺、储存物料的危险特性及储存数量等方面的基础数据信息。2.2.1.3 管理部根据规划发展部提供的相关信息以及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确定是否需要向当地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职业卫
25、生监督部门等相关单位申请办理有关审批手续。2.2.1.4对于应当选择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安全评价和职业卫生评价的建设项目,由管理部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办理。2.2.1.5管理部工作人员应当加强日常业务知识学习,掌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质量技术监督、职业卫生监督领域中与建设项目相关的法规政策以及有关中介机构资质的查询途径和验证办法。2.2.2 初步设计2.2.2.1 初步设计是说明建设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工艺、建筑、采暖通风、给排水、 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投资概算等设计意图的技术文件。2.2.2.2 设计单位在编制完成初步设计文件后,公司应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会审。设计会审由规划发展部组
26、织管理部、设备管理科、设计单位及其他相关部门(或科室)实施。为提高设计工作的质量,避免重复修改,缩短设计周期,在必要时,规划发展部应当在设计工作开始前,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在设计输入阶段明确有关要求。2.2.2.3 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完成以后,对于那些需要报送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审批的,由规划发展部和管理部等相关部门按照业务职责分工报送审批。针对当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在批复中提出的意见,应结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完善设计文件。2.3 项目施工阶段2.3.1 施工、监理2.3.1.1 施工单位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主体工程和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设施
27、的工程施工,并对工程质量负责。工程监理单位应当依法进行监理。2.3.1.2 在施工准备阶段,规划发展部应组织负责建设项目主体工程施工的单位和负责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安全设备设施安装的单位进行沟通,确认施工的优先顺序,合理安排,防止出现重复返工的现象。2.3.1.3 对于施工过程中确需变更的事项,应经过设计单位的确认,确认结果应有书面记录。2.4 项目投入生产和使用阶段2.4.1 试生产2.4.1.1 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应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对于需要进行职业病危害效果控制评价的项目,应当按原设计生产能力的一定负荷比例组织试生产,在试生产期间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
28、完成相关的评价工作。2.4.1.2 在规划发展部组织试生产和设备调试阶段,管理部应当同时组织或监督有关推进部门对劳动安全卫生设施进行调试。设备设施的使用部门负责调配人员予以配合。2.4.1.3 在试生产阶段,应当制定相关的作业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于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按照有关法规的要求取得操作资格证。2.4.2 竣工验收2.4.2.1 在相关中介机构出具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合格报告以后,应及时将相关资料报送政府安全生产监督和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办理安全设施和职业健康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审批手续。2.4.2.2 项目推进部门应当在安全设施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通过政府部门的
29、安全验收审批以后,办理与有关相关方(安全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提供商)之间的验收手续。2.4.3 投入产生产和使用2.4.3.1 在办理安全设施、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的竣工验收手续以后,相关设备设施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2.4.3.2 在办理验收手续时,应由项目推进部门与参与验收的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明确安全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投入使用以后的维护保养部门。在质保期内的维护保养工作由项目推进部门负责跟进。2.4.3.3 在质保期结束以后,负责设备设施维护保养的部门应当将维护费用纳入年度预算费用中,并做好日常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2.4.4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施工文件、监理文件
30、、竣工资料、相关的评价报告、以及政府部门的批复文件等档案资料应当妥善保存,以备查用。2.5 不需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的管理2.5.1 对于不需要报送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小型建设项目,由规划发展部按照“三同时”的管理原则进行管理。在项目设计和验收阶段应组织设备管理科、管理部、使用部门等参与项目的设计评审和验收。评审和验收应形成书面记录。在项目施工阶段由管理部、设备管理科等相关职能单位进行监督。3 “四新”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3.1 对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四新”项目中的职业健康安全事项,由规划发展部等项目推进部门按照“三同时”的原则进行管理。设备管理科、管理部等相关部门
31、配合。注:关于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四新”项目的理解根据卞耀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建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两位先生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中的相关解释可理解为: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角度出发,与以往的生产活动相比较,因生产过程中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了新的设备,导致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新的危险因素或(和)危害后果的、可列为四新项目。但从环境保护或其他管理角度出发,可能会产生新的污染或影响的,也应列为四新项目。3.2 在对“四新”项目进行技术评审时,项目推进部门应组织设备管理科、管理部、设施管理科、刃具管理科、品质科、使用
32、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审,以确定保全预防、电气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环境保护、刀具选型、检测器具选型、操作使用、后期保全维修维护等各方面事项的要求和验收条件。可行时设备管理科等相关职能单位可事先制订新项目的通用技术规范后传达给项目推进部门。通用技术规范在修订后,应按文件管理的要求及时予以更新。3.3 项目推进部门应将会审后形成的项目技术方案或技术协议文本的草案提交给设备管理科等各相关职能单位进行审查确认,审查意见应形成书面记录后予以反馈。项目推进部门应根据审查确认意见修订技术方案或技术协议。若相关职能单位在经审查后无补充意见,也可采取在技术方案或技术协议上联署签名的方式,以示确认。3.4 项目验收
33、时由项目推进部门通知原评审单位参与验收。设备设施试运行的有关记录应作为验收资料的一部分。3.5 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各阶段的资料应妥善保存,避免丢失或损坏。为便于查阅资料,应建立相应的管理台帐。4 其他关联事项4.1 因改善生产现场的作业环境、加强对生产作业人员的劳动保护等原因而实施的项目(此类项目可称为“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也因按照本规定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控制。4.2 在组织进行项目的安全评审和验收时应建立相关的评审和验收记录。参与技术评审和检查验收的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或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另外相关部门主管的行政性审批应在技术审查后进行。必要时管理部应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建设项目和四新项
34、目技术评审和验收工作的流程。4.3 建设项目的消防安全管理按照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中的要求,由管理部负责。4.4 关于建设项目或“四新”项目中所涉及的相关方在施工、服务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遵照相关方安全管理规定中的规定执行。4.5 建设项目和“四新”项目中需配套采购和安装特种设备的,按照特种设备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4.6 在公司推进实施“四新”项目或建设项目时,管理部及规划发展部等项目推进部门应按照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管理规定开展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活动,必要时应制定相关活动的应急预案。4.7 在经过安全验收和(或)主体工程验收之后,项目推进部门方可通知采购科办理验收付款手续,采购科在办理付
35、款手续时应确认相关记录。4.8 与建设项目和“四新”项目相关的环境保护方面的“三同时”管理,由管理部负责。5 附则5.1 本规定由管理部负责起草、修订和解释。5.2 本规定自总经理签字、批准、颁布之日起实施。五、特种设备及人员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为保证生产经营工作顺利进行,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强对特种设备的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合法、安全、可靠、经济、有效的硬件设施设备保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相关法规、规范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特种设备购买、使用、维修、保养、报废管理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3 内容1、特种设备包括起重机械
36、、压力容器、叉车、电梯等。2、公司所购买及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及技术规程的要求,必须带有相应的随机证明文件。3、特种设备的安装、大修、改造单位必须具备省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或者其授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4、安装、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必须持施工方案等相关资料到所在地区的地、市级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备案。5、安装、大修、改造后特种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技术性能,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向规定的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提出验收检验申请,并由特种设备检测检验的机构出具检测检验报告,颁发特种设备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后方可投入使用。6、安装、大修、改造的特种设
37、备验收合格后,负责该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将施工的技术文件和资料等转交与发包方,存入特种设备的技术档案。7、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年检、月检、日检等常规检查制度,经检查发现有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严禁带故障运行。检查应当做详细记录,并存档备案。8、按期向使用特种设备所在地的检测检验机构申请定期检验,及时更换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安全检验合格标志超过有效期的特种设备不得使用。9、标准或者技术规程有寿命期限要求的特种设备或者零部件,应当按照相应要求予以报废处理。特种设备进行报废处理后,使用单位应当向负责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报告。10、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使用单位必须采取紧急求援措施防止
38、灾害扩大,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大丰市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及有关部门报告。11、特种作业人员(电工、电焊工、行车工、叉车工)必须进行安全生产、安全技术的专业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后,持特种作业管理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准上岗。引进设备操作人员必须进行专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准上岗。六、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1 总则1.1 为了加强对公司区域内各种外来协作项目的安全管理,造就安全健康环境,规避外来协作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预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正常进行,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1.2 本制度规定了与本企业生
39、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外来团体、组织、单位及个人在本公司应遵守的有关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控制的内容及要求。2 职责与分工2.1 项目单位职责1.负责做好对相关方的资质审查,向相关方告知公司相关安全环保、治安保卫管理制度和规定,发放公司安全告知书,履行审核、告知责任。2.在与相关方签订的项目合同中,必须有涉及安全/健康/环保等方面的双方责任义务条款,满足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双方法定义务的履行。3.必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向相关方提供必要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如护目镜、口罩、耳塞等);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承担安全协调、检查责任。4.代表本公司对相关方管理混乱和违章、隐患突出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提出批评纠正
40、意见,对不听取、不纠正且情况危急的,有权停止作业,并报公司管理部进行处理。2.2 管理部职责1.指导相关方认真填写外来施工(作业)方安全管理协议。2.开展安全检查与纠错工作,严格现场监督、检查、考核,及时发现和纠正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督促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到位。3.做好与相关方的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协调管理工作,对相关方管理混乱和违章、隐患突出现象进行监督检查和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不听取、不纠正且情况危急的,有权停止作业,并按协议和本公司有关安全环保管理制度进行处理。4.支持、指导项目单位对相关方的安全监督管理,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议,对坚持原则的管理和考核给予支持和奖励。2.3 相关方职责1
41、.相关方必须对所属人员进行宣传、培训,遵守本公司有关安全生产、治安保卫、消防和环保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实施现场监督管理。2.协助管理部开展安全环保告知工作,接受项目单位和管理部的监督检查和统一协调管理。3.做好自查自纠工作,保障人员和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安全环保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到位。4.相关方车辆、人员、设备进入厂区,必须在厂区大门门卫处进行登记,并接受保卫、安全人员的检查。5.相关方人员施工范围内若存在公司重点设备(如冲天炉、中频感应电炉),必须由项目单位人员陪同。6.相关方工程作业区域的设定、警示和隔离:a)工程作业区域的设定不得影响公司生产的正常进行,避免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交叉作
42、业。一般情况下,工程让生产;下列情况下,生产让工程: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紧急事件处置、避免公司重大损失或影响的工程。b)在道路和车间内施工,必须用明显的警示标志划定和隔离施工区域;在无法封闭和隔离的情况下,必须安装红色警示灯。c)有高空坠落、塌陷和绊倒危险的施工区域,必须设置适用的警示标志,实行区域封闭,禁止车辆、行人通行。7.动用明火作业或其它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的作业,必须向管理部申请办理动火审批手续并采取下列安全措施:a)在工程现场配置适用的和足够的消防器材。b)清除动火施工区域的易燃物质和可燃物质。c)安排专人进行现场防火监护,动火结束后,检查并清除火源,持续监火60分钟,方可离开现场。
43、8.作业现场的电器设施、线缆和接线装置不得有裸露和破损,取电、用电设施必须满足电器使用的安全标准。在易燃易爆场所施工,必须使用防爆电器。9.严禁将电源线、压缩空气管、氧气管和乙炔气管放在地面横跨公路设置;跨越公路架设临时管线,其距地面高度必须大于4m。10.未经授权,严禁动用本公司的任何设备/设施或其它资源。11.工程单位必须保持工程作业现场的整洁和安全,文明施工,严禁将施工物资乱堆乱放,形成安全障碍;工程结束后,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整理现场,清除施工物资和废弃物。3 附则3.1 相关记录外来人员登记表外来人员培训教育记录3.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七、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 总则为规范本企业消
44、防器械管理,保障企业消防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 企业消防安全职责2.1 企业的消防安全职责: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各部门、厂、车间及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3、针对本我司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 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2.2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1、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
45、标志严格管理; 2、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3、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3 消防器材 3.1 干粉灭火剂无毒、无腐蚀作用,主要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以及一般固体的火灾。扑救较大面积的火灾时,需与喷雾水流配合,以改善灭火效果,并可防止复燃。3.2 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是很重要的,一般应注意: 1、各部门的消防器材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和保养,并动员广大职工一起来做好消防器材的管理和保养工作。 2、消防器材要专物专用,不能用于与消防无关的方面。 3、要定期检查保养消防器材。检查存放地点是否适当,附件是否损坏或出现故障,灭火药剂是否过期等。消防器材使用后,要立即保养、补充。4、应根据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等因素按国家有关规定配置合适型号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明显的地方,必要时立标志牌、便于取用。消防器材的附近不能堆放杂物,保持道路畅通。4 附则4.1 相关记录消防演练计划及记录4.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八、危险作业审批制度1 总则1.1 根据安全管理有关规定,为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3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