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物理学》超声波物理课件.ppt
《《医学影像物理学》超声波物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影像物理学》超声波物理课件.ppt(1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超声波物理,超声(ultrosound,US),高频机械波,20000Hz1015Hz,人耳感觉不到超声波,20Hz20000Hz,诊断超声,频率高、波长短、方向性强、能量大、危害小,人耳听阈,1MHz(106Hz)100MHz,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本性质,第二节 超声场,第三节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第四节 多普勒效应,第五节 血流动力学效应,第七章 超声波物理,第一节 超声波的基本性质,一、超声波的分类,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一、超声波的分类,1.按振动形式分,纵波,横波,气体、液体、固体,固体,2.按频率分(临床用),低频超声,12.75MHz,中
2、频(常规)超声,310MHz,高频超声,1220MHz,超高频超声, 20MHz,3.按发射方式分类,连续波,脉冲波,脉冲波,一、超声波的分类,连续波,正弦等幅波,超声频率与振幅稳定不变,输出电功率,Ue,有效电压,电压峰值的0.707倍,R,声源负载阻抗,10左右电功率转变成声功率,一、超声波的分类,振动持续时间 1.55S,两个相邻脉冲前沿相隔时间, 脉冲宽度,T 脉冲重复周期(PRP),脉冲波特征量,一、超声波的分类,脉冲波特征量,每秒内脉冲重复出现的次数,Tr + =T,f 脉冲重复频率(PRF),f =1/T 502000 Hz,Tr 间歇期,(静止期),相邻脉冲的间歇时间,一、超声
3、波的分类,脉冲波特征量,脉冲发射期间最大输出功率,单位时间输出的功率,S= / Tr 0.00751,S 占空因子,脉冲宽度与静止期之比,W峰 峰值功率,平均功率,一、超声波的分类,超声探头应用压电式换能法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压电式换能法,电磁能量,机械振动,发射超声,接收超声,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弹性介质,产生超声波必备条件,声源,1.压电效应,机械能转变成电能,超声接收换能器,机械力引起材料内部正负电荷重心相对位移,产生符号相反的表面电荷而产生电场。,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2.电致伸缩效应,电场引起材料内部正负电荷重心相对位移,内部产生应力导致宏观上的几何形变。,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压电陶瓷
4、,超声发射换能器,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3.压电材料的选择,压电效应主要性能参数,Tc居里点,电畴结构完全解体压电效应消失的温度临界值,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压电接收常数 g,压电片单位形变产生的电位移,单位 VmN-1,接收型换能器选择 g大的压电材料,压电发射常数d,电场单位场强而产生的形变,发射型换能器选择d大的压电材料,二、超声波的产生机制,4.压电效应的主要新能参数,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固体中传播,纵波,Y杨氏模量 G切变模量 介质平均密度,横波,1. 声速(c),单位ms-1,超声单位时间传播的距离,B 体积弹性模量,流体和气体只能传播纵波,声速与介质性质有关与频率基本无
5、关,声速与温度成正比关系,20空气中 343 ms-1,水 中 1450 ms-1,骨骼中比软组织中快3倍以上,临床应用时超声速度在软组织中近似取1500ms-1, 介质密度,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1. 声速(c),蒸馏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声速与温度变化曲线,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2.声压(p),压强瞬时值P与无超声传播时压强值 P0 之差,超声介质中传播,介质密度周期性变化,瞬时压强P变化,声压周期性变化,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2.声压(p),质点振动速度,连续超声波运动方程,质点位移,速度幅值 vm =A,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2.声压(p),声压数学表达式,仪
6、器显示有效声压 pe,m 声压幅值,A 声振动幅值, 介质密度,c 波速, 声波圆频率,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3.声强(I),与声压关系,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横截面积的周期平均能量,声波传播过程是声源能量以声速传播出去的过程,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4.声阻抗(Z),声压与声振动速度之比,当声压与振动速度同位相时,单位 瑞利(Rayleigh)(10-1kgm-2s-1),声阻抗与温度有关,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低声阻的气体或充气组织 如肺部组织中等声阻的液体和软组织 如肌肉高声阻的矿物组织 如骨骼,人体组织分成三
7、大类,三类组织声阻相差甚大,彼此不能传播声波,超声检测主要适用第二类组织,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第二类组织中,声阻抗相差不大,声速大致相等,又可利用不同类组织间的声阻抗造成的反射、散射识别不同软组织与器官的形态和性质。这是超声成像及读片的基本物理依据。,超声通过声阻抗差达到1的介质,可在其交界面上产生发射,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声强级单位,5.声强级(LI)与声压级(LP),定义声强级的生理学及物理学依据人耳感觉声音强弱与声强对数成正比人耳对声音感觉的强度范围甚大,比较相差甚大的两信号,声强比的对数,I0 基准声强 10-12Wm-2,贝尔( Bel、 B) 分贝(dB) 1B
8、=10dB,声强级(LI),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5.声强级(LI)与声压级(LP),声压级,声强正比于声压的平方,声压级与声强级数值上一样表现形式不同,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5.声强级(LI)与声压级(LP),I1 始波强度,I2 仪器可探测最小强度,临床用声强级表示仪器的探测灵敏度,w 回波功率,S 探头面积,U1、U2 输入、输出电压,A1、A2 声压信号幅值,(增益),三、声速、声压、声强与声阻抗,第二节 超 声 场,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二、声束的聚焦,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超声能量空间分布状态,用声压分布或声强分布描述,换能器可看成许多微小面积声源的叠加
9、每个微小声源的超声场形状用惠更斯原理计算,超声场,r 任意点至点源距离,dS 点源面积,k 波数, 角频率,0 点源初始声压,对点源积分可得换能器在空间任意点的超声场,声压幅值分布,圆形晶片换能器沿中心法线上声压,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0 晶片表面声压幅值, 超声波长,D 晶片直径,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近场区内声压分布,声场中心轴上声压幅值随声程x变化而变化,范围是02 p0,求出声场中心轴上声压最大及最小值,观察近场区内声压分布,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近场区内声压分布,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声压极小值,pm=0,此时X位置即声压极小值位置
10、,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物理意义,直径为D圆形晶片,向弹性介质辐射波长超声波,应有个 极小值,x不能为负,晶片表面声压幅值不能为零,n 取小于,的正整数,近场区内声压分布,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声压极小值,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声压极大值,pm=2po,此时x值位置为声压极大值位置,近场区内声压分布,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物理意义,直径为D圆形活塞声源向弹性介质辐射波长 超声波,近场有包含0在内的 个极大值,x不能为负且不能为零,m=0 公式仍有意义,m 取包含0在内小于 正整数,声压极大值,近场区内声压分布,1.超声场轴线上的声压分布,一、
11、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直径D愈大,愈短 频率愈高,n和m 取值愈多,近场内声压起伏愈大,声压分布愈不均匀。,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直径D愈大,愈短 频率愈高,n和m 取值愈多,近场内声压起伏愈大,声压分布愈不均匀。,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近场区长度用m=0处声压极大值的位置来表示,L 近场长度,半径a愈大,超声频率愈高,近场长度L愈长,声学上称L以内的近场区为菲涅尔(Fresnel)区,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x 较大,A为圆形晶片面积,泰勒(Taylor)级数运算得,远场区内声压分布,声程x大于近场长度L区域内声压呈单值变化,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一般远场满足三角函数
12、性质(很小 sin),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声压P与距离x按反比例减弱,P与x反比关系在x5L时才明显表现,一般远场满足三角函数性质(很小 sin),声压P与距离x按反比例减弱,P与x反比关系在x5L时才明显表现,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2.超声场的角分布,换能器指向性,即描述声束集中程度,声压不但随距离而变,=0 声压最大,在中心轴及其以外的声压不均匀分布中心部出现一主瓣,主瓣旁出现许多副瓣。,还随方向角而变,表现为主瓣称主声束,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单晶片的指向性,2.超声场的角分布,声压空间角分布表示,r 圆片中心到场点距离, r与轴线间的夹角,J1 第一类贝塞尔函数,一
13、、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单晶片的指向性,Dc 指向性因数,距晶片中心距离为r并与声场中轴线成角处的声压与中心轴线上同样距离r处的声压之比,超声强度角分布的相对值,当kasin=3.83,7.02,10.17等时J1等于零,Dc等于零数值相应的角方向上没有辐射波,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 半扩散角,Dc=0的第一点即kasin=3.83时相应的角度,D 圆形晶片直径,主瓣指向角的Franhofer公式, 越小,D 越大,L越大、越小,超声成束性越好,d 方形晶片边长,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近场内超声束平行度最高,反射界面与晶片垂直性最好,反射声强较高,失真度小,但在近场近晶片端,由于
14、发射干扰可存在盲区,远场有声束扩散,声束不平行反射声强较弱,失真度高,医学诊断要求超声束扩散角 在3.5以下,超声束截面积太大可使超声横向分辨力降低,一、圆形单晶片声源的超声场,B为常数,二、声束的聚焦,1.超声聚焦原理,声束宽度限制横向分辨力,使用声聚焦探头减小声束宽度,集中治疗肿瘤不损坏正常组织,声程x及焦距f大于晶片半径a(xa,fa),聚焦声束轴上声压幅值,焦点上声压增加到 倍,表示声压在焦点处上升程度,愈短,p上升幅度越高,聚焦效果愈好,但焦距 f 不能比近场长度L小得太多否则焦点后面声束迅速扩散,无法探测信息,( 一般 f 在L附近 )。,值表达式,二、声束的聚焦,焦点处超声强度不
15、得超过安全值,为获得细长声束,须综合考虑半径a、波长和焦距 f,d 的大小影响超声诊断的横向分辨力,实际应用希望焦点直径d小,焦距f大,但这是矛盾的,a 探头晶片半径,理想球面透镜焦点直径 d 与波长 和焦距 f 的关系,超声功率小于200 Wm-2对人体无害,二、声束的聚焦,2.声聚焦方法,声透镜聚焦,凹透镜,曲面换能器,聚焦晶片型探头,电子聚焦,多晶片电子聚焦换能器,两边延迟时间最小并对称,中央延迟线延迟时间最大,由两边向中间依次振动形成圆形波阵面 圆心即聚焦点,二、声束的聚焦,电子聚焦,二、声束的聚焦,2.声聚焦方法,改变晶片间相对延迟时间,能改变声束的方向。对各晶片依次加上线性递变延迟
16、激励脉冲,超声束方向偏转一个角度,不断改变这个角度,可得到扇形扫描超声束,即相控扇形扫描。为提高横向分辨力,常采用相控阵聚焦方法,用不同超声换能器实现线性扫描成像、扇形扫描成像及各种复合扫描成像。电子聚焦换能器是B超诊断仪采用的一种换能器。,二、声束的聚焦,一、反射与透射,二、衍射与散射,三、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规律,四、声波的波形转换和声学谐波,五、声波通过介质薄层的特征,第三节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特性,声学中介质是以声阻抗划分,声波介质界面就是声阻抗不同的介质分界面。在声学介质中,两物质物理性质不同,或由不同的原子、分子组成,如果其声阻抗相同,则认为它们是声学的同种均匀介质,其间不存在界面。
17、,一、反射与透射,超声波传播遵循几何声学原则,反射或透射的条件,介质声阻抗界面处突变 “不连续”,界面线度远大于声波波长及声束直径,直线传播,遇到界面发生反射和透射,临床上反射回声带来体内脏器及大界面信息,一、反射与透射,研究声波传播特性基本依据,声压连续,法向速度连续,能量守恒,界面两侧声压相等,质点振动速度在垂直界面的分量相等,一、反射与透射,1. 反射系数,反射声压pr和入射声压pi之比,t 透射声压,质点振动速度与声传播方向相同,如图 向下方向定为正,两个连续,一、反射与透射,声压反射系数,结合速度、声压与声阻抗关系联立导出,一、反射与透射,1. 反射系数,声波垂直入射,Z2Z1,rp
18、l,Z1Z2,半波损失全反射且反射波与入射波位相突变,Z1=Z2,rp= 0,Z1Z2,rp0,rp-1,全反射无透射,全透射,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一、反射与透射,1. 反射系数,表7-2在生物介质不同界面超声垂直入射时的声压反射系数,一、反射与透射,1. 反射系数,查表 声波由水入脑的 r0.007,计算分贝,1. 反射系数,分贝(dB)表示,反射声强与入射声强之比,一、反射与透射,声强反射系数,2. 全反射,超声波透射定律,如图,clc2 透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入射角达到b值 透射角增大至90,入射角大于b值 超声在界面全反射,b角称全反射临界角,一、反射与透射,2. 全反射,水作探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影像物理学 医学影像 物理学 超声波 物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3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