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玻璃的熔制与窑炉课件.ppt
《第八章玻璃的熔制与窑炉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玻璃的熔制与窑炉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玻璃工艺学,1,第八章 玻璃的熔制与窑炉,主要内容: 玻璃的熔制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熔制制度,熔窑和耐火材料的侵蚀过程等。,玻璃工艺学,2,一、 玻璃熔制过程概述,玻璃的熔制过程就是将配合料经高温加热熔融成为均匀的、无气泡的符合成型要求的玻璃液的过程。 玻璃熔制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它包括一系列的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反应。研究指出各种不同的配合料在加热时发生如下所列的各种变化:,玻璃工艺学,3,这些复杂的反应常可根据熔制过程中的不同实质而分为如下五个阶段:,1、硅酸盐形成阶段;,2、玻璃形成阶段;,3、玻璃液的澄清阶段;,5、玻璃的冷却阶段;,4、玻璃的均化阶段;,五个阶段的相互关系,玻璃工艺
2、学,4,池窑中玻璃熔融过程模型图,玻璃工艺学,5,二、 硅酸盐的形成,(一)配合料的加热反应:,1.单组分反应:多晶转变、盐类分解(如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的分解反应)、析出结晶水和化学结合水。,多晶转变例如:石英:573 -石英 -石英 870 -石英 -磷石英 1470 -磷石英 -方石英 1710 熔化碳酸钡BaCO3:811 斜方晶形 六方晶形 982 六方晶形 等轴晶形 950 2BaCO3 CO2+BaOBaCO3 1000 BaOBaCO3 2BaO+CO2,玻璃工艺学,6,芒硝Na2SO4: 235 无水芒硝(斜方晶系) 偏位芒硝(单斜晶系) 884 熔融自1200左右开始分
3、解 Na2SO4 Na2O+SO3 (有还原剂时,反应加速)盐类分解 各类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在一定温度下均发生分解并释放出气体。 析出结晶水和化学结合水 如含水硼砂(Na2B4O710H2O)、纯碱、芒硝等易吸潮的原料、含水芒硝(Na2SO410H2O)、结晶纯碱(Na2CO310H2O)、瓷土(Al2O32SiO22H2O),玻璃工艺学,7,而且从低温到高温的反应顺序会因为颗粒度大小等因素而发生改变。,2.多组分反应:除了包括单组分和双组分的加热反应特点外,还包括含自身反应特点,如复盐的反应;形成低共熔物,使得熔制温度低,所以组成越多,熔制温度越低;硅酸盐的生成等。,如:生成CO2的来源
4、有碳酸盐的单组分分解、碳酸盐生成硅酸盐的反应、复盐的分解等。,因此配合料的加热反应基本上是单组分和多组分加热反应的综合。,但由于低共熔作用,在多组分配合料中碳酸盐的分解、硅酸盐的形成和均化开始得早,即多组分配合料的硅酸盐形成和玻璃形成要比双组分快得多。,玻璃工艺学,8,(二)硅酸盐形成,在此阶段,主要的反应为化学反应,故该阶段化学反应动力是其动力学因素。反应进行的速度和各种不同因素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是硅酸盐形成过程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900,1000,1100,1200,1300,SiO2+Na2O+CaO反应速度与温度,玻璃工艺学,9,10 20 30 40 50 60 70 80 分钟,
5、分解%1007550250,1,2,3,4,1CaCO3;2CaCO3+SiO2;3CaCO3+2SiO2;4CaCO3+3SiO2;,CaCO3与SiO2在不同比例时的反应速度,玻璃工艺学,10,从上述反应关系可以得出与反应速度相关的动力学因素有:,温度的提升,熔体中各组分的自由能,质点运动速度加快,反应的可能,分子间的碰撞几率,反应加快,1、温度:,2、反应时间,反应时间越长,反应物减少,生成物增多,反应速度降低,3、反应物的浓度,浓度增大,分子间碰撞次数增加,反应速度增加,玻璃工艺学,11,三、玻璃的形成阶段,(一)玻璃形成阶段的反应:,溶解:石英砂粒表面的SiO2进入液相;扩散:溶解的
6、SiO2向周围熔体扩散,速度最慢;,(二)玻璃形成动力学,玻璃熔制过程中玻璃形成速度与玻璃组成、砂粒大小、熔制温度等有关。,1、玻璃组成:,沃尔夫(M.Volf)提出如下玻璃熔化速度常数的方程式。,一般工业玻璃,硼硅酸盐玻璃,玻璃工艺学,12,铅硅酸盐玻璃,其中:氧化物各氧化物在玻璃中的重量百分数; 表示玻璃相对难熔的特征值;,与值相应的熔化温度,注意:常数是一经验值,确定熔制温度时,此常数不能认为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它未考虑如粒度、温度等因素。,玻璃工艺学,13,2、石英颗粒的大小,鲍特维金公式:,玻璃形成的时间(分钟);r-石英颗粒的原始半径(厘米);K1-与玻璃组成和温度有关的常数;,3、
7、熔制温度,索林诺夫经验公式:,玻璃形成时间(小时);a、b常数(与玻璃组成、原料粒度有关)。对窗玻璃, a=101256, b=0.00815;e自然常数t熔融体温度(),玻璃工艺学,14,如果不加以消除,将会造成严重的缺陷,产品质量根本无从提起,那么,在硅酸盐生成和玻璃形成阶段之后,必须经历这么一个工艺过程,这就是所谓的玻璃的澄清。,玻璃液的澄清过程是玻璃熔化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与制品的产品和质量有密切的关系。 在玻璃熔制过程中,硅酸盐的形成阶段将放出玻璃配合料重量的18%左右的气体,其中大部分可以通过配合料间的缝隙排出,剩余的部分将被包裹在此阶段生成的液相和玻璃形成阶段生成的玻璃相中。
8、,四、玻璃的澄清阶段,玻璃工艺学,15,(一)玻璃中气泡的来源:,1、配合料中组分的分解;如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氢氧化物; 2、组分的挥发; 3、组分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4、玻璃与耐火材料间的反应:玻璃渗入耐火材料间隙; 耐火材料中可燃物被氧化; 生成的气体大部分将逸散与空间,剩余的大部分气体将溶解于玻璃液中,少部分则以气泡形式存在。 常见的有:CO2、O2、 N2、 H2O、 SO2、CO等,另还有H2、NO、NO2及惰性气体。,(二)玻璃液中气体的存在三形式 1、可见气泡:量少; 2、物理溶解:较多,多是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气体; 3、与玻璃液中某些组分化学结合:量最大,尤其是化学性质活泼
9、的气体;,玻璃工艺学,16,玻璃的澄清过程一般是指排除可见气泡,完全排除包括化学结合气体在内的玻璃中的气体(去气)只有采用特殊方法熔制才可实现。,此外,还有部分气体吸附在玻璃表面上(量很少)。,(三)气泡的生成和长大,气泡的形成即是玻璃中新相的形成,分两个阶段: 泡核的形成和气泡的长大1.小于临界泡核的,不能长大,将溶解于玻璃内;大于临界泡核的,长大。2.过饱和度c(气体的过饱和浓度)/c0(气体的饱和浓度),气泡临界半径,气泡易长大。3.气体扩散速度小,泡核周围的c/c0大,气泡易长大。,玻璃工艺学,17,(四)玻璃池窑中气体的平衡,炉气中的气体,玻璃中溶解的气体,气泡中气体,漂浮排除,从过
10、饱和的玻璃液中析出气体,进入气泡或 炉气;气泡中分离出来的气体,进入炉气或溶解在玻璃中;气体从炉气进入到玻璃液中。,玻璃工艺学,18,(五)玻璃液中可见泡的消除的两种方式,分析:,池窑中气体在炉气、玻璃液、气泡中的转化和平衡是由气体在各相中的分压决定的,气体总是从分压高的相进入分压低的相。,气体间的转化和平衡影响因素: 澄清温度(影响溶解度)、炉气压力和成分、气泡中气体的分压和种类、玻璃成分和气体本身在玻璃液中的扩散速度(影响过饱和度和气泡长大的难易)。,1、使较大的气泡长大、上浮直至破裂;2、使较小的气泡溶解吸收;,玻璃工艺学,19,为加速玻璃的澄清过程,常在配合料中加入少量澄清剂。根据澄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玻璃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2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