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课件.ppt
《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课件.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中央教科所学校教育研究部詹 万 生,2,第一部分中央8号文件的基本精神,3,4,5,(一)重要意义胡锦涛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6,(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
2、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7,(三)基本原则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
3、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8,(四)主要任务1、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2、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3、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4、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9,(五)对学校的要求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10,1、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2、建立科学的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3、要加强心理健康
4、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4、要把思想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11,第二部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12,(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提出(二)全面理解德育概念的内涵(三)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四)德育读本的研究与实验(五)成长册的研究与实验(六)当代家长的研究与实验,13,(一)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提出,关于本课题的提出,需要追溯到“八五”规划。“八五”规划期间,中央教科所德育研究中心承担了国家教委重点课题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现状调查研究。这项调查研究既包括大、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又包括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调查
5、样本涉及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25所学校,12500名学生。这个课题可以说是首次全国性、系统性、全方位的大型德育现状调查研究。,14,在调查报告中,我们明确指出:德育目标存在着“高大空远”的问题;德育内容存在大中小学“倒挂、脱节、简单重复、过频变动和脱离实际”的现象;德育途径没有形成教育合力;在德育方法不够现代化;德育管理还不到位;德育评价没有形成有效的机制;德育投入太少等问题。调查报告的结论部分共提出六条建议,其中包括“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体系,建立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德育体系。”这个建议最初刊登在中央教科所编辑的、供国家教委领导决策参考的内部刊物科研与决策1994年
6、第4期上。,15,李岚清副总理看到这个材料之后,于5月14日作了明确批示:,16,国家教委有关领导也做了批示,要求“组织文件起草小组的同志仔细商量一下,与全教会主报告、中央常委讨论意见一并吸收有关精神,写入文件稿。”这里所说的“文件稿” ,就是后来(1994年8月3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的第5条明确规定要“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由此可见,我们的建设得到了中央领导和原国家教委领导的肯定,并被中央文件所采纳。,17,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关于“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精神,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分管德育的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德育研究中心,我们在对
7、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和高校德育大纲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写了涵盖大、中、小学的、系统的、一体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体系的初步构想。与此同志,还出版了中国德育全书(200万字),对大、中小学校德育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研究,为本课题的提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的精神,经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德育学科组专家们的论证和领导小组的批准,我们提出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这个选题列入了“九五”课题指南的国家重点课题,并且批准由我主持这项课题的研究。经过课题组五年的研究与实验,我们走出了一条科研工作者与教育行政领导、一线教师相结合的道路,初步创立学校德育体系的理论框
8、架和实践模式。,19,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是中国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德育科研系统工程,只有一个五年规划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在“十五”规划开始时我们又申报了“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这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就是在“九五”规划研究与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推广”,我在开题报告中提出“要在深化和推广上下功夫,在深化和推广上做文章,在深化和推广上出成果,在深化和推广上要实效”。在今年10月份召开的第七届年会上,我们将推出“六个一百工程”。,20,总之,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课题是在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研工作者系统论证,得到了中央和国家
9、教委领导同志的肯定,得到了基层和第一线广大德育工作者的支持而提出的。本课题的提出经过一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过程,经过了一个从实践中来,通过讨论研究再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是十分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21,(二)全面理解德育概念的内涵,1、我国德育理论界的五种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一要素说”。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或者说是“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第二种观点是“二要素说”。认为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义语”。 第三种观点是“三要素说”。德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或者说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第四种观点是“四要素说”。认为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
10、育之后还应有一项法纪教育。 第五种观点是“五要素说”。主张在上述四要素之后还应加上心理健康教育。,22,2、德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任何概念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德育是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五要素”。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观点是对德育应作广义的理解,我们对德育概念的界定是: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影响,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互动,把一定社会的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法纪规范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
11、质的教育。,23,3、德育“五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灵魂,道德教育是重点,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去之偏颇。“文革”期间,由于“突出政治”代替一切,道德教育被忽视乃至被取消,造成了一代人道德水准下降以至整个社会风气败坏。八十年代后期,由于“淡化政治”,政治思想教育薄弱,至使自由化思潮乘虚而入,泛滥成灾,
12、最终酿成动乱。这两方面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必须永远记取。,24,(三)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25,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目录导 论第一章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指导思想第二章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践依据第四章 德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构建第五章 德育内容体系的整体构建第六章 德育途径体系的整体构建第七章 德育方法体系的整体构建第八章 德育管理体系的整体构建第九章 德育评价体系的整体构建第十章 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的实施,26,1、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思路以德性论、德育论、系统论为理论基础,以贯通古今、融会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为基本原则,以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
13、法、德育管理、德育评价等要素系统为横坐标,以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等层次系统为纵坐标,进行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整体构建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为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提供理论参照和实践模式。,27,、学校德育体系的层级结构根据德育系统的性质和特点,参考系统科学关于系统分类的研究方法,我们按照“子系统”和“分系统”这样两种方式来划分学校德育系统的层极结构。子系统主要反映系统的等级性,即系统的每一等级包含有相对独立的多个子系统,系统可以视为在这些子系统的相互联系中产生的整体。我们
14、可以把大、中、小三个学段的德育工作作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三者的集合构成学校德育系统。三个学段是学校德育系统的第一级子系统,在每个学段中,各年级德育工作是学段德育系统的子系统,即第二级子系统。第三级子系统是班级德育工作。,28,所谓分系统,是指系统的各级子系统在某些方面具有意义关系或实体联系,由这些意义联系的方面或有贯通性质的要素以一定秩序组织起来的系统构成所属系统的分系统。就学校德育系统的构成要素来看,无论哪个学段的德育工作,都可以分成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方面,当我们把这六个方面作为各级子系统中的共有因素进行贯通性研究时,就形成学校德育系统的六个分系统。子系统与分系统
15、的关系可以通俗地称为“块”与“条”的关系。,29,、学校德育体系的整体构建,纵坐标,横 坐 标,30,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把系统科学的理论(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引入德育体系构建,运用系统科学的思想方法,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职、高职、大学等七个子系统和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评价六个分系统进行合理的配置,整体构建德育体系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进而构成一个时间上具有全程性,空间上具有全面性的,能够产生更大整体效应的德育系统-学校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较大规模的、前所未有的德育科研系统工程。,31,(四)德育读本的研究与实验,32,把德育内容的要素结构和层次结构划分
16、出来,以五大要素(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为横坐标,以各项要素的不同层次为纵坐标,按照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的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分层递进,螺旋上升,构建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毕业每个年级的德育内容,形成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德育内容体系。,33,德育系列实验读本从小学到大学每学年一期,共22册。它是德育内容体系在各级各类学校贯彻实施的一个载体,是建立德育活动课的一种模式,是对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一个补充,是推进各级
17、各类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探索。德育系列实验读本的研究与实验得到了有关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受到了实验区、实验校领导和师生们的普遍欢迎和积极反馈。广大实验教师在德育读本实验过程中撰写出一大批优秀的实验报告、教案教参、活动方案,录制了一批优秀的活动课录像带或光盘。这些为德育读本的深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34,教育部于2002年4月颁布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于2003年5月颁布了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经过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我们发现德育读本与新课标在教育理念、编写思路、编写原则、内容体系、呈现方式等方面是基本一致的,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德育读本在新形势下的创新点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贯彻落实 中央文件 精神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2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