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的诊断课件.ppt
《贫血的诊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血的诊断课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贫血的诊断,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 男性 HB120g/L, RBC4.01012/L, HCT0.37。女性 HB110g/L, RBC3.51012/L, HCT0.35。,贫血的诊断标准,贫血程度极重度:HB 30 g/L重度: HB 3060 g/L中度: HB 6090 g/L轻度: HB 90120 g/L(或110 g/L),贫血的诊断,诊断的基本线索:病史症状体征外周血诊断的主要手段:骨髓其他血液病特殊检查,病史,1.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类似贫血者,常见于溶血性贫血, 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 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 G-6PD酶缺乏症等。,病史,2.
2、 服药史: (1)服用伯氨喹啉型药物及多种退热止痛药物如阿司匹林、非那西丁等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2)服用氯霉素、磺胺类药物可引起再障 (3)磺脲类降糖药可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4)乙醇、甲氨碟呤等化疗药、巴比妥类等影响叶酸代谢的药物可致贫血,病史,3.特殊人群: 老人(尤其糖尿病患者): 有无偏食习惯 小儿: 有无偏食习惯及喂养不当情况 生育年龄妇女: 有无月经过多、多产史,病史,4.失血史: (1)急性失血史 :外伤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呼吸道大咯血,须注意症状不典型宫外孕及脾破裂引起的急性失血性贫血; (2)慢性失血: 女性月经过多史,钩虫感染史(打粪毒),消化道炎症、溃疡、肿瘤
3、引起长期少量出血(黑便史),痔疮出血史、深茶色或酱油色小便史。,病史,5.疾病史: 有无 慢性肝病(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 慢性肾病(慢性肾炎、尿毒症等) 慢性感染性疾病史(结核、慢性胃肠炎症等) 结缔组织病(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恶性肿瘤病史 它们可引起继发性贫血。6.其他: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接触史,病史,7. 有无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病史: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急性(血管内)溶血性贫血长期高热伴黄疸者恶组;反复发作性血红蛋白尿和黄疸PNH;贫血病人伴发热、感染 可能合并白细胞减少 白血病、再障、恶性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血液系统疾病 败血症、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结缔组织疾病等非
4、 血液系统疾病。8出血倾向:贫血病人合并出血可能有血小板减少,或出血凝血机制障碍。,体征,除贫血本身体征外,对于贫血病人尚需注意下述体征: 1黄疸: 常见于急、慢性溶血性贫血,此外恶组后期也常见黄疸。 2皮肤粘膜出血倾向: 常见于急性白血病、再障(尤其是急性再障)、恶组及出血性疾病。非血液系疾病流行性出血热常有明显出血倾向。 3骨压痛,尤其是胸骨压痛: 见于白血病、恶组、多发性骨髓瘤及骨髓转移癌。,体征,4肝、脾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检查要注意全身浅表淋巴结(包括颌下、颈部、耳后、锁骨上下、腋窝、腹股沟及滑车上淋巴结)。 肝、脾、淋巴结均肿大见于: 白血病、恶组、恶性淋巴瘤、骨髓纤维化及骨髓病性
5、贫血; 肝、脾肿大为主者: 溶血性贫血、肝病致脾功能亢进,以及白血病、淋巴瘤。(MM、CGL慢性期一般无明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为诊断贫血的最基本线索,应注意下列指标: 1是否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2网织红细胞计数(Ret):反映骨髓红系增生情况。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0.005-0.015(0.5-1.5 %) Ret降低:再障、纯红再障(急性再障可为0); Ret增加: 溶血性贫血:可达5-20%,急性溶 血时甚至可 20% 急性出血为5-15%。 大出血后 贫血有效治疗后,外周血,3注意红细胞形态、大小及染色,以初步确定贫血之细胞形态学特点,为贫血诊断提供依据。4注意有无幼稚细胞及
6、其他异常细胞幼稚粒细胞:急慢性白血病、类白血病反应幼稚红细胞:急性溶血、红血病幼稚粒、幼红细胞(幼红幼粒性细胞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骨髓纤维化、骨髓病性贫血及红白血病异常淋巴细胞:传单、流行性出血热,贫血的诊断思路,通过上述询问病史、查体及必要的血象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再根据以下分析方法作出初步诊断。,贫血的诊断思路,一.从贫血发生和发展的快慢进行分析二.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三.从周围三系细胞下降的情况分析,贫血的诊断思路,一.从贫血发生和发展的快慢进行分析(一)发病快、贫血进展迅速(数小时、数天到数周): 1. 急性失血性贫血:(常在数小时到数天内发生严重贫血) 见于:各
7、种外伤出血、 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 呼吸道大咯血、 血液病中常见于出凝血机制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和血友病等严重出血、 流行性出血热 不典型宫外孕及脾破裂,贫血的诊断思路,(一)发病快、贫血进展迅速2. 急性溶血性贫血。 当病人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严重贫血,而又无急性失血史时常考虑为急性溶血性贫血。3. 恶性血液病:急性白血病、急性再障、恶组(常在短期内发生严重贫血) 其特点是:如有出血,则贫血程度与出血程度不成比例,且进行性加重。4. 其他恶性肿瘤: 胃肠道恶性肿瘤(尤其是胃癌)。 肾癌常在早期发生严重贫血。,贫血的诊断思路,(二)发病与贫血进展较慢:(数月
8、至数年且进展缓慢) 常见于:血液病:缺铁性贫血、慢性型再障、慢性溶血性贫血、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继发性贫血(肝病、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内分泌疾病及慢性感染引起)。,贫血的诊断思路,二.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贫血分类: MCV(fl) MCH(pg) MCHC(g/L)正常细胞性 85-95 27-31 310-350大细胞性 100 32 310-350小细胞性 80 26 310-350小细胞低色素性 80 26 310,贫血的诊断思路,二.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二) 正常细胞或大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三)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
9、(四)大细胞性贫血,二.从细胞形态学角度分析,(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部分慢性病贫血,(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临床上有缺铁的病因和表现; SFe12-14ng/ml( 12ng/ml :储铁耗净; 20ng/ml:储铁减少;非单纯性缺铁: 60ng/ml )骨髓铁染色示细胞内外铁减少或消失;血清铁50ug/dl;总铁结合力360 u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5% 铁剂治疗有效,(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 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血红蛋白一种或几种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引
10、起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 正常血红蛋白: HbA: 22 占正常血红蛋白的95% HbA2:22 占正常血红蛋白的2-3% HbF: 22 占正常血红蛋白的2%,.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1) 型地中海贫血: 链合成障碍HbA 合成减少,导致链过剩, 链与链结合使 HbF升高, 链与链结合则使HbA2升高。故地中海贫血的特点为: 重型:HbA下降、HbF明显升高; 轻型:HbA下降,HbA2升高 (HbF可轻度升高) 测定HbF用碱变性试验;测定HbA2用微量Hb电泳。,.珠蛋白形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2)型地中海贫血: 由于链合成障碍,使三种正常血红蛋白即HbA、HbA2、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贫血 诊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2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