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
《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教育学,1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 (含高等教育 的历史发展,第2、3、4、7、15章) 2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5章) 3高等教育的结构 (含层次结构、专业结构、高等学校定位等,第6、7章) 4大学教学论 (第8、9、10、11、14章) 5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16章),讲授的基本内容,1. 教育、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及其相互关系 2. 教育的性质 3. 高等教育的发展 4.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目标 5. 教育结构问题 6. 大学问题 7. 大学教学活动 8. 大学的科学研究 9. 高等教育管理问题 (esp:教育法制与教育管理行为),本学科基础性的问题,第一
2、讲 高等教育的本质与社会职能,一. 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 二.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 三.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与 其社会职能体系 四.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一. 教育学科的对象与本质特点,1. 教育科学的对象: 教育科学是研究教育现象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2.教育的本质特点: 教育:促进、提升个体和人类素质的活动(目的) 其一,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然生命的成长; 其二,教育需要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教 育促进人的社会属性的发展; 其三,教育需要促进人的自我属性的发展。,教育: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 教育:通过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途径),二.高等教育的本质特点,一)关
3、于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几种界说:,第一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 的各种专业教育。程度上一般分为专 科、本科和研究生。,第二种: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之上 的专业教育,以培养专门人才为目标 的社会活动(潘懋元)。,高等教育的高级性 高等教育的专业性 高等教育的学术性 高等教育的公益性 高等教育的主体性,第三种: 高等教育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广 博(如李维武)、高深(如邓晓芒)、 专门,又可简称为学术性和职业性 (文辅相)。,(二)本书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界说:,三.(1) 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1. 中外古代高等教育:,中国: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高等教育机构,,欧洲:欧洲中世纪大
4、学,具有行会性、自治性、国际性和宗教性等特点。中世纪大学传播的 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等办学理 念,为欧洲近代大学的崛起准备了精神条件。,(1) 美国:莫雷尔法案与“赠地学院 “ (2)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2. 西方近代高等教育:,3.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建国后的大规模高等教育改革: 1952年的院 系调整。,4. 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第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第二,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 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 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
5、化。,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 到15%50%。,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4.(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2) 美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经验 :, 联邦政府逐步加大了介入高教事业的力度。, 在高等教育的运营机制上充分利用市场法则, 在行政管理上合理地划分了中央、地方和大学 管理权限,在校内管理上较好地处理了社会参 与和大学自治的关系。, 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和二 年制专科教育,形成适应大众化教育所需要的 多层次、多结构、多类型庞大高等教育体系,以多规格人才满足社会和个人多样化需求。,4.(1)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其次:是制度的现代化。,其一,
6、是继承和发扬经典大学理念,包括大学 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统一、教 授治校等。 其二,要认真研究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范 围内产生的新的高等教育理论和思 潮,包括大众化、多样化、终身化、 私营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等。,首先:是观念的现代化。,观念和制度的现代化,最终要保证实现我国高等 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21世纪头十年,就是 要建成一个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规模,从结 构到效益,都能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求的现 代化高等教育体系。,最后: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实体的现代化。,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办 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和就业体制 等的深化改革,建成与我国社
7、会主义经济建设和 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三.(2) 高等教育的社会职能体系,1. 培养人才是现代大学的根本使命 2.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 3. 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职能的延伸,(二)现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1. 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2. 发展科学的职能 3. 服务社会发展需要,(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变,1改造社会职能 2国际化职能,(三)现代大学职能的发展,(三)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一) 学术追求是大学组织的本质特征 (1)“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2) 大学学术至上犹如企业利润至上 (3) 大学学术追求的层次性,(二)现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高度的创新性
8、;高度的探索性 ; 高度的综合性 ;高度的组织性 ; 高度的风险性 。,四. 大学的学术追求与科学研究,四.(3)大学科学研究的特点,1. 大学学科齐全,门类众多,具有高度的组织 性,能满足大科学交叉综合研究的需要。 2. 大学学术思想活跃,后备力量充足,能满足大 科学探索和创新的需要。 3. 大学是信息集散地,满足大科学对信息的需要。 4. 大学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研究课题,适宜 于原创性研究。 5. 大学教师广泛开展自由选题的研究,大学是 小科学的研究基地。,二. 思考题: 1. 简述高等教育的基本性质。 2.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什么能后来居上? 3. 如何理解大学三项职能之间的关系?
9、 4. 什么是高等教育的现代化的内涵? 5. 大学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第一讲考点,一. 名词解释: 中世纪大学、 赠地学院、 高等教育大众化、大科学,第二讲 教育目的与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 二. 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三.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 四.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一. 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界定,(二)教育目标的界说与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1.教育目标的界说 2.教育目标系统的规定性 3.教育目标的作用:中介环节、直接调控,(一)教育目的之界说与一般规定 1.教育目的的界说 2. 教育目的的一般规定 :功能与结构 3.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与控制,二.
10、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内涵及其 相互关系,是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一)什么是社会发展 1两种社会发展理论 2三代生产力与社会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3现代发展观,(三)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 1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一致性 2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矛盾性,(二)什么是人的发展 1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2人具有多重属性 3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及其基本属性的发展 和完善,三. 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一)中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 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11、建设者和接班人”。党 的十六大对原有教育方针作了重要的补充。,(三)中国教育对人才培养的根本素质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目的中对 人的发展的根本要求 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2.全面发展是人的理想发展,(二)中国教育的服务方向 1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 2“两为”是促进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 3“建设者与接班人”的规定是对受教育者社 会功能的总体定位,四. 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二)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思想品德目标; 4体质目标.,(一)全面认识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 1高级专门人才的全面性 2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性
12、3高级专门人才的创造性,(三)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整体框架 1. 普通素质:由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与身体素 质所构成。对普通素质的培养一般称为通识 教育或高级普通教育 。 2. 专业素质: 3. 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的结合,是现代高级 专门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 4. 寓于普通素质与专业素质之中的创造性,第二讲考点,思考题: 1试述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 2高等教育目标体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一. 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 二.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 三.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的 历史发展 四.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 高等教育的结构,一. 高等教育结构的含义,1. 高
13、等教育结构含义: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 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 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2. 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包括: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 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即布局)、管理体 制结构等;,微观结构主要指高校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组合构 成状态,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 结构、队伍结构、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二.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 2文化传统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 4教育因素 5区域因素,三、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和专业结构的历史发展,(一)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纵向结构,由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与社会结
14、构 所决定: 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二)科类结构与专业结构 横向结构,由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及社会 分工状况决定: 从总体看,高等教育按学科门类可划分为文学、 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 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共11个学科门类。,(三)高等教育科类与专业结构的优化,第一: 优先发展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材料 科学等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优先发展适应 加入WTO急需的金融、法律、贸易等类本 科专业,适当调整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比例。,第二: 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应 用型专业。 第三: 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多样 化的新机制。 第四: 进一步拓宽专业
15、口径,灵活专业方向。 第五: 重视人文社会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第六: 高等学校加强传统学科专业的改革和改造。,1. 发达国家院校分类 美国卡内基高等院校分类分为七个层次: 博士/研究型大学1类和2类 硕士学位授予院校1类和2类 学士学位授予院校文科类、普通学科类 学士/副学士院校类,四.高等学校的分类与 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一)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等学校分类的多种取向: 据学科门类分为综合性大学、多科性大学和 单科性大学; 据隶属关系分为中央部委属大学和地方大学; 据所有制分为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 据教学与科研的相对关系分为研究型大学、科 研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以高
16、等教育发展阶段论为基础,将学校分为精 英型大学、大众型大学和精英-大众并存型大学。,2. 我国高等学校分类,我国高校定位中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即办学类型的趋同与办学层次的攀升。在办 学类型上,普通高校都要办成综合性、多科 型、学术性的大学; 在办学层次上,都要办 成本科、硕士、博士一体化,国(省)内一 流、世界(中国)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呈现金字塔结 构,应用型、操作性人才处在金字塔底部, 需求量最大,理论型的高层次人才毕竟是少数。,(二)高等学校的定位问题,第三讲考点,高教系统中的各高校应该有分层和分工,各 安其位,各司其职,协同发展,在定位上体现 出个性化和
17、多样化。,一. 名词解释: 高等教育结构,二. 思考题: 1. 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哪些?,一.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 二.大学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 三.大学课程结构的优化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四.大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五.大学教师教学评估,第四讲 大学教学论,1. 教学的概念的基本内涵: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活动: 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一种人为的可以控制的系统,一. 大学教学的特点与教学的整体改革,(一)教学与教学过程的界定,2. 教学过程的定义: 教学过程是教学条件下学生获得认识与发展 的过程 教学条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是教学过程的 核心问题 教学过程是阶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岗前 培训 高等 教育学 ppt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