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课件.ppt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1,考试范围,主要考查前五章的内容,对六、七、八、九章只做基本概念的掌握和了解。理解地震、场地、地基和基础等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内在联系,掌握建筑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原理和抗震验算方法,掌握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主要特点,掌握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设计,了解其他结构形式房屋的抗震设计以及隔震和耗能减震房屋的设计。,2,考试范围主要考查前五章的内容,对六、七、八、九章只做基本概念,第1章 绪论,一、地震灾害概述 地震是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产物,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同时地震又是一种突发的自然灾害。 现代科技的发展,
2、虽能对地震的发生进行预测,但准确地预报何时、何地将发生何种强度的地震一般是很困难的。这主要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局限性。 因此,破坏性地震常常是突然发生的。 目前的地震形势是世界包括我国目前均处于地震活跃期,抗震任务不容忽视。,3,第1章 绪论一、地震灾害概述3,二、地震基本知识1、掌握地震、震级、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多遇烈度、罕遇烈度、设计地震分组等基本概念,掌握地震波动理论。2、地震类型按成因分类:构造地震、火山地震 、诱发地震、 陷落地震 。其中构造地震约占世界地震总数的90%以上,破坏力大,影响范围广,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仅限于讨论构地震作用下建筑的设防问题
3、。按震源深度分类:浅源地震、中源地震、 深源地震按地震序列分类:主震型地震、震群型或多发型地震、孤立型或单发型地震。,第1章 绪论,4,二、地震基本知识第1章 绪论4,第1章 绪论,三、地震的震害直接灾害: 由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地震波引起的强烈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次生灾害: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海啸等。,5,第1章 绪论三、地震的震害5,四、结构的抗震设防“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即小震
4、不坏;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即中震可修;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即大震不倒。,第1章 绪论,6,四、结构的抗震设防 第1章 绪论6,第1章 绪论,“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第二阶段: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不规则的建筑等)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7,第1章 绪论“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7,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
5、设防标准1、抗震设防分类建筑类别不同,抗震设防标准也不同。以地震中和地震后房屋的损坏对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的程度大小,将建筑分成甲、乙、丙、丁4个抗震设防类别。2、抗震设防标准针对建筑不同的抗震设防分类,规范对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的计算做了专门的规定,以满足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第1章 绪论,8,抗震设防分类及抗震设防标准 第1章 绪论8,一、 场地1、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指标一场地土的类型指标二场地覆盖层厚度1)场地土类型场地土类型:为确定场地类别而对场地土刚度所作的类型划分。两种划分方法:基本划分法定量指标(剪切波速)综合划分法定性指标(岩土状态),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9,一、 场地第二
6、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9,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基本划分法,综合划分法使用范围:对丁类建筑及层数不超过10层和高度在30m以下的丙类建筑,当无实测剪切波速资料时,可根据岩土名称和性状按下表规定划分土的类别。,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0,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基本划分法综合划分法第二章 场地、地,土的类别划分和剪切波速范围,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1,淤泥和淤泥质土,松散的砂,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和粉土,,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2)场地覆盖层厚度覆盖层厚度:是指从地表到地下基岩面的垂直距离,也就是基岩的埋深。我国规范取值规定:一般情况下,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顶面的距离为场
7、地覆盖层厚度。,12,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2)场地覆盖层厚度12,3)场地类别我国规范根据场地土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m),按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将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4类(见下表)。,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3,80 315 30,二、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地基基础抗震设计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基础体系和抗震验算来保证其抗震能力的。1、 验算内容:竖向承载力验算(通常认为:基础抗水平地震作用能力足够)规范规定:基础底面平均压力和边缘最大压力应符合下式要求:,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4,二、天然地基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 第二章 场,2、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确定我国规范采用地基土
8、静承载力乘以调整系数后的值作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设计值; -地基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a -深宽修正后的地基静承载力特征值,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采用。,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5,2、 地基土抗震承载力确定faE-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三、液化土与软土地基1、液化定义、液化震害、液化的影响因素。2、液化的判别(1)液化判别和处理的一般原则: 1)对存在饱和砂土和粉土(不含黄土)的地基,除6度外,应进行液化判别。对6度区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但对液化敏感的乙类建筑可按7度的要求进行判别和处理。 2)存在液化土
9、层的地基,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地基的液化等级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2)对一般工程项目砂土或粉土液化判别及危害程度估计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初步判别 标准贯入试验判,16,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三、液化土与软土地基16,液化地基的初步判别以地质年代、粘粒含量、地下水位及上覆非液化土厚度等作为判断条件。标准贯入试验判别当初判后,认为需要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时,则应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进行“再判”。规范规定:当饱和可液化土的标贯击数N63.5的值小于Ncr值时,判为液化,否则判为不液化。,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7,液化地基的初步判别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7,3、液化地基的评价
10、为了鉴别场地土液化危害的严重程度,抗震规范给出了液化指数的概念,采用土层柱状液化等级判定。,由液化指数,按下表确定液化等级,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8,3、液化地基的评价由液化指数,按下表确定液化等级判别深度,4、抗液化措施当液化土层较平坦、均匀时,可按下表选用抗液化措施。,甲类建筑:要特殊考虑,但不得低于乙类,第二章 场地、地基与基础,19,4、抗液化措施地基和上部结构处理,或其它经济的措施可不采取措,一、概述 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振动,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和内力等。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环节,是确定所设计的结构满足最低抗震设防安全要求的关键步骤。 由于地
11、震作用的复杂性和地震作用发生的强度的不确定性,以及结构和体形的差异等,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是不同的。主要有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方法。 主要掌握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0,一、概述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二、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对于单自由度体系,把惯性力看作反映地震对结构体系影响的等效力,用它对结构进行抗震验算。 结构在地震持续过程中经受的最大地震作用为,-集中于质点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1,二、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对于单自由度体系,
12、把惯,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2,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2,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解:,(1)求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23,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确定,查表确定,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4,(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确定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5,(3)计算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确定,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结构和构配件
13、自重标准值Gk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第i个可变荷载标准值;,-第i个可变荷载的组合值系数;,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6,三、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确定 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结构和,四、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相应于j振型自振周期的地震影响系数;,- j振型i质点的水平相对位移;,- j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i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7,四、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体系j振型i质点水平地震作,地震作用效应(弯矩、位移等):,-j振型地震作用产生的地震效应;,m -选取振
14、型数,一般只取2-3个振型,当基本自振周期大于1.5s或房屋高宽比大于5时,振型个数可适当增加。,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8,地震作用效应(弯矩、位移等):-j振型地震作用产生的地,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解:,(1)求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9,例: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解,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30,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计算各振型的地震影,第一振型,
15、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1,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32,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计算各振型的振型参,(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3,(4)计算各振型各楼层的水平地震作用第一振型第一振型第三章,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第二振型,第三振型,34,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第二振型第三振型第三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
16、,第一振型,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5,第一振型(5)计算各振型的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一振型1,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第三振型,第二振型,36,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第二振型第三振型2振型3,(6)计算地震作用效应(层间剪力),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7,第一振型第二振型第三振型1振型2振型3振型(6)计算地震作用,五、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1、适用范围:底部剪力法适用于一般的多层砖房等砌体结构、内框架和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单层空旷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及多层框架结构等低于40m以剪切变形为主的规则房屋。地震反应以基本振型为主,而基
17、本振型接近于倒三角形。,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8,五、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底部剪力法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2、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 =0.85G, 0.85为等效重力荷载系数,单质点体系为1。,G结构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39,地震作用下各楼层水平地震层间剪力为2、各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为了修正,在顶部附加一个集中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多层内框架砖房0.2,多层刚混、钢结构房屋查表,其它可不考虑。,4、对突出屋面附属结构和长周期结构地震内力
18、的调整按规范规定操作。,3、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的计算当结构层数较多时,按上式计算出的水平地震作用比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小。,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0,为了修正,在顶部附加一个集中力- 顶部附加地震作,底部剪力法应用举例,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的层间剪力。已知结构的基本周期T1=0.467s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类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1,底部剪力法应用举例例1: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图示框架多遇地震时,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查表得,解:(1)计算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42,第
19、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3)计算结构总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3,(2)计算水平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特征周期分组的特征周期值(s),(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4,(4)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第三章 结构,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45,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5)计算各层的水平地震,六、结构抗震计算原则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遵循下列原则: 1、一般情况下,可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
20、别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度时,应分别考虑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 4、8度和9度时的大跨度结构、长悬臂结构,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6,六、结构抗震计算原则 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结构抗震验算内容采用二阶段设计法:1.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弹性变形验算 除砌体结构、厂房外的框架结构、填充墙框架结构
21、、框架-剪力墙结构等需验算允许弹性变形。 对于按底部剪力法分析结构地震作用时,其弹性位移计算公式为,-第i层的层间位移;,-第i层的侧移刚度;,-第i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7,结构抗震验算内容 -第i层的层间位移;-,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多遇地震作用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计算楼层层高;,-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查表采用。,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和抗震验算,48,楼层内最大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多遇地震作用标,2、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强度验算 除规范规定可不进行结构强度验算的情况外所有结构都要进行结构构件承载力的抗震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结构 抗震 设计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