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49页).docx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4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49页).docx(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课程设计目 录第一章、编制依据2第二章、工程概况3第三章、路基施工准备4第四章、路基工程施工方案6 4.1路基施工工程特点6 4.2路基工程7 4.2.1工艺试验7 4.2.2地基处理7 4.2.3挖除换填处理7 4.2.4垫层铺筑8 4.2.5冲击碾压9 4.3强夯施工10 4.3.1施工准备10 4.3.2施工工艺11 4.3.3强夯施工12 4.3.4强夯置换墩施工13 4.3.5施工工艺流程图14 4.3.6注意事项14 4.4机床以下路堤建筑15 4.4.1填料选择级填料质量控制15 4.4.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施工方法15 4.4.3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与控制
2、17第五章、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20第六章、现场管理机构与人员配备标准化措施21 6.1现场管理机构21 6.2标准化项目经理部21 6.3标准化作业队21 6.3.1作业队组织机构设置21 6.3.2作业队类型22 6.4“架子队”管理组织实施方案22 6.4.1架子队管理组织机构22 6.4.2架子队组建23 6.4.3架子队的运作及使用管理24 6.4.4劳务工日常管理25 6.5劳动力组成及劳动力配置计划26 6.5.1架子队劳力组成说明26 6.5.2劳动力配置计划26第七章、培训与考核29 7.1组织开展培训29 7.2组织开展人员考核29 7.3特殊时期劳动力保证措施29第八章、安
3、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33 8.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32 8.2安全保证措施33第九章、质量创优规划34 9.1创优保证体系34 9.2创优保证措施35第十章、环境保护保证措施37 10.1减少生态破坏及水土流失措施37 10.1.1减少生态破坏措施37 10.1.2减少水土流失措施37 10.2.施工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37 10.3施工期间噪声污染防治措施37 10.4施工营地生活污水处理措施38 10.5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处理措施38 10.6水土保持保证措施38 10.6.1规范施工37 10.6.2施工区水土保持措施37 10.6.3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38十一、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0
4、11.1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0 11.1.1组织管理措施40 11.1.2现场管理措施41 11.2文物保护措施41 11.3创建平安工地42附图: 附图一:施工进度图43 附图二:工程量图44 附图三:施工总平面图453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位置:贵州施工组织设计类型:实施线路长度:848.45km主体工程内容:站场路基地基处理:换填土, 砂碎石土工材料, 桩板结构, 强夯, 其他路基处理路基支挡:桩板挡土墙, 预应力锚索, 抗滑桩计划工期:17月编制时间:2015附图及附表: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组织机构图, 工艺流程图, 主要工程数量表, 劳动力计划表, 材料计划表, 主要施工机具
5、配置表创新技术及关键技术:桩基托梁 桩板结构 微差爆破路基施组,包含路基站场路基全长848.45米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车站。路基工程工点类型: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地基加固处理主要: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
6、014年12月30日第一章 编制依据1、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 202-2008;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 10106-2010;3、招标文件及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4、夜郎镇中间站施工设计图5、铁路路基填筑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 10108-2011;6、客货共线铁路工程竣工验收动态检测指导意见铁建设【2008】133号;7、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设计规范TB 10118-2006;8、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9、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
7、003);11、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03);12、施工调查及现场踏勘第二章 工程概况夜郎镇站站场路基里程:DK138+427.55DK139+276.00,路基全长848.45米。站场内主要工程数量:挖方124.17万方,填方53.79万方;借方47.8万方(从我标段天坪隧道取料);侧向约束桩19根,锚固桩87根,路基内包含1个通道,3个框架涵,1个框架桥及夜郎车站。本段路基工程工点类型主要有:级配碎石、路堑坡面防护及地基处理工程等。地基加固处理主要有:强夯、强夯置换墩,约束桩,锚固桩,桩板墙,锚索桩,桩基驼梁重力式路肩挡土墙;边坡防护主要采用:无纺布、土工格栅、
8、挡土墙、预应力锚索、种植爬山虎、人字型截水骨架内灌草护坡、刚性防护网,锚杆框架梁内植生袋植草护坡等形式。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7月2日,计划竣工时间:2014年12月30日。第三章 路基施工准备1、图纸审核与工点调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核对设计图纸、根据地基土的性质、软土及松软土分布,进行填料初步复查和试验,并调查工点所处区段的城镇规划、土地资源及填料来源等条件,为施工方案制定提供依据。2、主要临时工程的选址调查便道、便桥、弃碴场及施工营地等临时工程设施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场地周围做到排水畅
9、通,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3、平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应结合路基长度、线路通过地区的地形和环境等条件,采用GPS测量、导线网测量、边角网测量、三角网测量等形式进行测量控制。符合测规的要求。4、建立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建立先进、可靠、精确、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体系,保证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参数正确;保证填料特性、工程措施及适用范围等全过程受控;保证路基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及其沉降值得到持续正确的检查。5、设备选型为满足工程进度及施工质量要求,施工必须机械化。选用大型土石方挖掘、运输及重型振动压实机械。6、编制各段路基工程施工组
10、织设计特殊路基、不良地质路基施工前,要求对工程地质资料进行核对,现场地质条件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提请修改完善设计文件。根据工程数量、工程特点、工程地质条件、工期及环保要求,编制各段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合理组织施工,确保路基工程质量。要合理确定路桥施工顺序。7、工艺试验路基工程施工全面开工前,按要求选择试验区段进行试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施工工艺、摊铺厚度、压实遍数、填料配合比、改良工艺、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第四章 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4.1路基施工工程特点路基施工根据工程特点和工期目标及工后沉降要求,并结合桥隧施工顺序,充分利用路基施工的最佳季节,合理确定
11、作业面数量,按土工结构物要求精心施工,以路基填筑、过渡段施工和控制工后沉降为重点,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设备并辅以小型配套机具进行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分段平行流水组织。路基填筑实现机械化施工,级配碎石场拌、路基防护混凝土构件施工,实现工厂化、标准化生产。对基床以下及基床底层土石方按工艺要求分层填筑。加强沉降变形观测和评估,为轨道铺设提供依据。基床表层填料采用级配碎石,分二层填筑。受沉降控制的路基填筑工期,预留足够的沉降观测期。地基处理施工前,加强地质核查,同时先进行工艺试验(试桩),经试验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再开始全面施工。施工中,加大沉降控制,加强沉降观测、分析、预测,确保工期。路基施工本着试验先
12、行,样板引路,再大规模展开路基施工的原则,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先选取一段路基试验段,通过现场沉降观测、施工效果检测,确定科学的、合理的路基地基处理、路堤填筑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选定各种施工工艺参数,全面指导路基施工,确保满足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路基填筑施工前,按照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对地表进行处理。路堤各部分及护道均应分层填筑,基床以下和基床底层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基床表层按“四区段、六流程”组织施工,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路堤施工必须确保边坡的压实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填筑施工严格执
13、行填筑工艺(碾压机具、分层厚度、碾压遍数、含水量等具体要求)、检测频次及数量。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的生产采用场拌法工艺。保证填料标准、压实标准和结构物检测要求,以保证路基结构的强度、刚度、工后沉降,确保稳定性、耐久性要求。施工中加强路基压实质量检测,及填料指标控制,确保填料标准符合施工指南和设计要求。路堑开挖前,应按设计要求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及土石方施工临时排水系统。路堑开挖应自上而下进行,按分级开挖、分级加固、逐层开挖的原则进行开挖与防护,防止开挖不当造成边坡失稳,对有地表裂纹和塌方现象或有危岩落石时应立即处理。所有路堑边坡开挖均应尽量避开雨季,并及时开挖,及时支护,边坡开挖后半月内必须完成坡面
14、支挡结构。开挖以机械作业为主,严防破坏边坡和堑底,要预留整修厚度。强风化硬质岩石、软质岩石及土质路堑基床表层不满足填料条件时,应按设计要求换填,并不应对基床底层原地层产生扰动。 4.2路基工程4.2.1工艺试验施工前对地基处理的桩基、路堤各部填筑、过渡段等工程,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区段先进行工艺试验,取得工艺和相关参数,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组织验收合格后再全面展开。路基填筑施工前,严格填料筛选和检验、土质改良试验和检验。确定机械设备组合、摊铺厚度、压实遍数、级配料配合比等施工参数及试验、检测的方法。抓好过渡段的施工管理,确保过渡段的端刺及摩擦板施工质量。对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施工,进行摊铺工艺和渗漏
15、性能试验。4.2.2地基处理地基处理首先进行地质复核,确认工程地质条件,按照设计要求确定地基加固处理方案,并经工艺试验后组织施工。路堤填筑前,清除基底表层植被,挖除树根,做好临时排水设施。挖除路堤地段的地表耕植土,并使用碾压机具对地表进行压实。对路堤基底清除植物根系,当松土厚度小于0.3m时,采用冲击碾压机械将原地面碾压密实;当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碾压后的压实质量达到相应部位的压实标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以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辅以人工进行施工。 4.2.3挖除换填处理软土地基挖除换填根据土质情况和换填深度,采用推土机或挖掘机将设计范围内软土层全部清除,整平底部
16、,当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台阶,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换填施工。底部的开挖宽度不得小于路堤宽度加放坡宽度。换填时换填土填料、填筑工艺及压实标准与路堤本体施工要求相同。换填范围及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对需换填土层范围及深度进行核实,当与设计不符时,按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4.2.4垫层铺筑采用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机械化组合方式进行。材料要求:碎石压碎值、强度、级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确定适宜松铺厚度和碾压遍数,加强对有关指标的检测并填写试验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测量放线:测量控制桩间距控制在10m。控制桩测设完成后,在施工段的一端打入28钢筋桩,把拉力器一端固定在钢筋桩上,使拉力器拉
17、力达到10N以上,钢丝绳长度每施工段100m。钢丝绳固定完成后,把钢丝绳放入控制桩顶部的凹槽内,用白线系好,如果钢丝绳下垂过大,可在每个测桩中间增加一个支撑,以防钢丝绳因桩距过长而下沉。以此控制垫层厚度。材料运输取样检验摊铺施工准备推土机、平地机摊铺静压二遍振压四六遍静压二遍质量检测 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作业段划分:每个流水段可按4050m为一段,卸料堆土4050m后即行推平、刮平、碾压,炎热天气施工时,施工段可适当缩短。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以810h为一班连续摊铺。摊铺与整平:采用推土机和平地机组合摊铺,以40m为一个施工段,专人负责指挥卸料、布料,卸料后用推土机推平,虚铺厚度大于设计厚度57c
18、m,可根据现场压实情况调整。用推土机初平,根据放线标高及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为推土机指示推平标高,以便推土机推平。平地机在推土机初平后进行整平,先用压路机静压一遍,然后上平地机。平地机刮平时调整好刀片横向坡度和刀片切入深度,先大面积推平,再循序渐进刮平,直到达虚铺高度为止。碾压:经压路机初压、平地机刮平后,检测表面高程及路拱横坡,检测合格后,立即用压路机在路基全宽范围内压实,由两侧向中心碾压。碾压时,配合人员随机指挥作业,碾压轮横向错半轮,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2kmh,密实度增大后,可适当增加碾压速度。先静压两遍,振动46遍。达到规定遍数后,由实验人员检查密实度,直到合格为止。4.
19、2.5冲击碾压路基施工前,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及沉降量进行现场试验,确定采用机械的规格及性能,冲击碾压的遍数,冲击能率等参数,确定质量检测方法及评价标准。冲击压实采用拖式冲击压路机,施工由地基处理范围两侧开始向中心碾压,碾压达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冲击压实次数根据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沉降量控制值或现场施工冲击轮轮迹高差来控制冲击压实次数。当涵洞附近需进行冲击压实时,先进行冲击压实后再施工涵洞。冲击压实及振动碾压施工的质量控制及处理效果的评价标准符合现场试验确定的结果。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因机械的调头范围较大,应尽可能在路基形成较长的连续冲碾段后进行。不但可以提高冲碾效率,也可以避免因过多
20、的“接头”而影响路基的整体均匀性。因冲击式压实机的冲击能量大,路表50cm的土体含水量对冲击碾压的效果具有较大影响。含水量过大时,容易形成弹簧、翻浆等,故需严格控制路表以下50cm内的含水量。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时,为了避免结构物遭到损坏,必须制定相应的措施,严格控制冲击碾压的范围。在距离结构物35m、暗涵顶面填土高度2m时,禁止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明涵顶面不得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当土体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如果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易形成表面推移,上层20cm左右的土体与下部土体产生脱离现象。因此,雨后或表面含水量较大时,应采取晾晒或其它措施降低表面含水量,不宜直
21、接用冲击式压实机进行冲击碾压作业。冲击碾压完成后,用二八灰土填平冲击坑,再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平整。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除杂物、平整场地、排水晾干或洒水湿润冲击式压路机碾压现场检测加固桩施工合格不合格记录碾压遍数等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框图 4.3强夯施工4.3.1施工准备1、场地平整,清除表层土,进行表面松散土层碾压,修筑机械设备进出道路,排除地表水,施工区周边作排水沟以确保场地排水通畅防止积水。2、查明强夯场地范围内地下构造物和管线的位置及标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因强夯施工造成损坏。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强夯场地边线,标出夯点位置,并在不受强夯影响地点,设置若干个水准基点。4、施工前应按设计
22、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工艺性试夯试验。通过强夯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有关工艺参数。 4.3.2施工工艺1、机械设备的确定强夯施工采用25t以上带有自动脱钩装置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设备。采用履带式起重机时,在臂杆端部设置辅助门架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夯锤以钢板为壳,内填砂或浇灌混凝土,夯锤重不小于15t,其底面采用圆形,对于粘性土、砂质土、碎石土,锤底面积为3-6,对于淤泥及淤泥质砂等,锤底面积大于等于6。夯锤中对称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的气孔。自动脱钩采用开钩法或用付卷筒开钩。2.夯锤落距确定锤重按下式初步确定:影响深度=系数(锤重落距)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站场路基施工组织设计DOCX 49页 铁路 路基 施工组织设计 DOCX 4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0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