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自评验收报告v14定稿.docx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自评验收报告v14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自评验收报告v14定稿.docx(1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一、明确目标、超前思维,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1(一)“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思想1(二)“数字校园”建设总体目标2(三)“数字校园”建设具体目标2二、措施有力,强化建设保障7(一)统筹规划,促进“数字校园”建设7(二)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数字校园”建设7(三)加强经费保障,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资金保障7(四)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数字校园”实施和运行8三、立足应用、建设强大的软硬件平台9(一)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建立了校园内网9(二)实现信息化在地理上、业务上全覆盖11四、功能完备,源库充足,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12(一)数据库集中管理为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提供保障12(二)充足的网络资源,
2、满足了教学的需要13五、应用水平逐年提高,已成为师生员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15(一)信息门户网站已成为信息传达和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15(二)一卡通系统,实现校内教职员工、学生管理的电子化16(三)师生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16六、成熟的管理应用系统,有效提高了管理效率与效益17(一)科学化的系统架构设计为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保障17(二)完善的应用系统和MIS系统,实现了管理的信息化18七、特色创新,彰显范高职院校信息化与现代化特色20(一)严格管理与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保障“系统集成、数据集中”。21(二)学院与企业共同立项开发业务系统21(三)承建重庆高职教育网建设,推动兄弟院校发展
3、22(四)承办教育技术年会,带动教育数字化、现代化22八、认清不足,逐年提高,争创示范23(一)业务系统应用滞后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存在23(二)进一步加强专业资源库建设工作23(三)从跟本上解决信息孤岛的局面23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验收自评表25科学规划 狠抓建设 突出应用实现学院数字化与信息化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自评验收报告为进一步推进学院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入贯彻落实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五个校园”的意见(渝委办发200950号),根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数字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4、的通知(渝教科200927号)精神,围绕学院发展目标,大力开展“数字校园”建设工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数字校园的应用,发挥数字校园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作用,实现了“教师利用数字校园教学、学生利用数字校园学习、管理人员利用数字校园管理”的目标,应用效果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一、明确目标、超前思维,扎实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一)“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思想经学院“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讨论,确立了“数字校园”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结合创建一流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思路,发挥示范高职院校的引领作用,力争构建完
5、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教学环境、科研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在技术上,数字校园建设坚持以“统筹规划、分类要求、分步实施、注重实效、适度超前”为原则,以教育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软件建设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为核心,以管理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体现学院教育理念、管理机制、服务意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促进科学管理机制的形成、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二)“数字校园”建设总体目标学院“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在反复思考、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在总结其他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学院实际情况的“数字校园”建设总体目标:按边建
6、设边受益的建设思路,按长期规划分步实施。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建设一个完整统一、安全可靠、技术先进、高效稳定基于网络的数字校园系统。为学校的教学管理提供交流、通用的服务平台,促进教学科研的发展;为学校的管理提供高效、共享的管理平台,提高学校内部行政管理的效率;为师生提供开放的数字化学习和生活环境,引导师生员工融入信息社会的氛围和环境。(三)“数字校园”建设具体目标具体来讲,学院“数字校园”需要实现以下目标:1.网络覆盖无盲点通过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相补充的方式,实现全院范围内网络无盲点,满足不同用户(学生、教师、管理者、学生家长和其他用户)以不同的方式(固定、移动、外出)访问校园网。2
7、.管理覆盖无盲区学院需要的服务都有相应的应用系统来支撑,且所有系统必须符合学院的技术要求,并在学院的软件平台上统一运行;只要是学院业务需要的数据都统一存放在中心数据库中,单一来源、统一管理、充分共享,严格杜绝信息孤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提供完善的数字化支撑平台;为校内外各类人员提供完善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个性化服务支持,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总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院校领先的目标。3.服务对象标识化在中心数据库中,用电子身份号作为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识,用设备号来标识各种设备,进一步完善和建设全院标准的
8、信息集和代码集。4.教育教学网络化建设和发展网络化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料收集、学习和交流,在提高信息素质的同时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达到最终学生受益的目的。5.统门户平台、一站式服务数字校园满足所有用户在教学、管理、科研、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公共服务需求,并在基础通用软件平台上开设信息门户,实现一站式服务,单点登录,全网漫游。6.生活消费一卡通建设先进实用的CPU一卡通系统,实现全院教职工和学生在校园内的各个环节,如消费、银行结算、水电费、门禁、图书馆等方面,都通过一卡通进行管理。7.信息标准体系为实现学院“数字校园”建设的整体目标,解决信息的共享与交换,解决
9、面对众多的应用系统的成千上万的信息,需要建立统一、科学、规范的信息标准,使信息能有序流通、发挥信息资源的综合效益,从而把信息标准更好地推广到学院的信息化工作当中,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信息标准包括编制原则、体系结构、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基础代码的编制原则等方面的内容,它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学院的整体信息化建设将会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保证信息在采集、处理、交换、传输的过程中有统一的规范,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可降低软件系统之间实现信息交换的难度。8.建立完善的运行支撑环境学院先后投入专项资金 1000 多万元,搭建基本满足教学,科研,管理 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支撑环境和数字化支撑平台
10、。二、措施有力,强化建设保障(一)统筹规划,促进“数字校园”建设为保证“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学院成立数字校园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校长任组长。2010年6月,将科级机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从教务处独立出来,成立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处级中层机构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数字校园建设办公室。2010年3月,成立数字校园建设与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此外,在学院领导班子分工中,由校长主管信息建设工作,教学副校长协助管理,充分体现了学院领导对信息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根据数字校园建设进展情况,定时或不定时召开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会,其中领导班子的党委会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数
11、字校园”建设的会议就共达10余次。(二)加强队伍建设,保障“数字校园”建设按照学生数1500-2000:1人的比例要求,学院应配备信息建设人员46名,实际配备9名(专职人员8名),其中主任1名(兼)、副主任1名、工程师4名、助理工程师3名;有讲师副高职称以上人员6名(占66.6%),平均年龄35岁,职称结构、专业技术结构与年龄结构合理并具备整体优势。此外,在日常的办公电脑维护中还聘有学生助理6名。学院所有二级部门如二级学院学生处、招生办公室、教务处和宣传部等,按照信息化应用的要求,也配备有专门的信息技术人员,共计30名。(三)加强经费保障,为“数字校园”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学院重视“数字校园”工作
12、,学院将“数字校园”建设运行经费纳入学院财政经常性经费预算项目,并通过与企业合作方式引进建设资金224.5万元(沙坪坝校区48万、巴南校区176.5万)。保障了数字化校园的资金需求。2010年财务预算办公设备购置费100.00万元,教学设备购置费200.00万元,校园网络(办公网络)维护费5.00万元,校园网络(学生区)8.00万元;2011年财务预算办公设备购置费100.00万元,教学设备购置费532.00万元(其中数字化校园建设经费140.00万元),校园网络(办公网络)维护费6.50万元。学院在示范建设过程中,设置公共服务平台子项目,投入资金625.88万元,主要用于建设校园网基础设施、
13、校园信息系统、现代教学技术、数字图书馆,加快了学院数字化建设的步伐,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江津新校园“数字校园”建设规划,预算投入3000万建设新校区“数字校园”。(四)加强制度建设,确保“数字校园”实施和运行为保证“数字校园”建设与运行管理规范有序,学院建立校级领导研究信息化工作制度、网络及信息管理制度、各部门网站管理制度、部门信息员制度、部门信息技术应用考核制度、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网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宣传工作制度等,确保信息化建设的规范运行。同时,为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信息化素养,相关职能部门制定要求教师与行政人员接受信息化培训的规定,采取了激励和资助教师进行课程信息化改造的有效措施。2
14、010年上半年,为推动学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与现代化,学院出台了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建设工作考评方案,对各部门信息化应用进行专项考核。三、立足应用、建设强大的软硬件平台(一)科学设计,精心施工,建立了校园内网一是建立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数据中心。学院根据集中管理、安全高效的原则,按国家相关标准建立了学院的数据中心,并配备了精密空调、监控、门禁、UPS供电等系统,有效保证了数字校园设备的正常运行与安全管理。二是校园内网主干采用单模光纤设计,保证了学院各建筑物之间的高速连接。为满足学院内部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工作的网络数据通信需要,必须实现校园内网全覆盖。在方案设计上采用
15、超前设计,并经过专家论证。最终确定并实现了学院内网采用核心、汇聚、接入的三层结构设计。各主楼均采用单模光纤连接,并以超五类双绞线接入桌面,实现了万兆核心、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格局。三是采用万兆双核心设计,有效保证内网数据交换的需求。根据学院的规模和今后的发展规划,确定网络核心交换采用H3C7505交换机2台,并实现双机热备,并保留足够的扩展槽为今后的发展留下扩展空间。同时采用H3C5500EI交换机12台作为汇聚,有效地消除了主干网络瓶颈。并且以上网络设备全支持IPV6,等IPV6普及时可以平滑升级,有效杜绝浪费。四是实现了信息点全覆盖,并以无线网络作为补充,以满足移动网络的需要。目前,学院有
16、线网络布线信息点7000余点,人均信息点1.9个,布线地点覆盖教学楼、办公楼、图书馆、实验楼、学生宿舍区和商业区,实现了全校楼宇的全覆盖。布置了无线基站68余个(上桥32、巴南校区34个),无线覆盖率达85%以上。校园网结构设计安全、稳定、有冗余能够较好地满足教育教学、管理及服务的需要。五是多方式、多途径接入校园外网,使校园网络总出口带宽620M(包括巴南校区)。学院建设了丰富的校内资源及应用系统,并接入多个互联网接入运营商(ISP),提供多种应用服务来满足师生对信息应用的需求。其中,中国教育科研网接入带宽为10M,中国电信(沙坪坝)接入带宽达110M,中国电信(巴南)接入带宽达500Mbps
17、。未来江津校区规划接入带宽2000Mbps。六是采用服务器集群、多机热备的方式实现了强大的数据运算。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结合今后的发展需要,决定采用服务器集群、多机热备、集中管理的方式。整个数据中心共有服务器38台,均采用两路、四路、四核、8G内存的标准配置,并采用KVM集中管理。在业务需要增加、服务器需要更新或维护时,此方式有效杜绝了暂停业务的问题,实现了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同时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有效减少了一次性投入过大的问题。七是采用大容量的存储阵列,有效保证数据存储和数据安全的需要。根据学院现有业务的需要,结合软、硬件系统的需求,学院的数据存储采用2台光纤磁盘阵列柜和4服务器存储,
18、并可根据需要灵活增加。此方式有效保证了数据集中存放、高速访问、灵活扩容、数据安全的需要。八是合理规划并配置网络安全设备,为数字校园的全面应用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在网络出口,配备了功能强大的千兆级防火墙,有效过滤外网的非法访问。为提高网络管理与使用的效率,学院建有校园网络运维管理系统“网康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高效可管、有章可循的网络管理。为防止学生访问非法网站、浏览不良信息,建立了网络监控系统,有效保证了校园网的纯净。同时数据中心的磁盘陈列的存储系统、定期、自动的数据备份方案,有效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数据中心既满足了当前各项需求应用,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是高质量的、安全可靠灵活且开放的
19、。设计时遵循了实用性和先进性、安全可靠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标准化、经济性、投资保护、可管理性等原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传输需要。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数据中心机房的安全可靠性。符合高标准,具备了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目前应用效果良好。(二)实现信息化在地理上、业务上全覆盖一是足够数量微型计算机满足教师、职员、学生的使用需要。学校共有管理和教学用台式计算机480台,笔记本电脑180台,使教师人机比达到了1:1,优于评估规定的2:1。计算机专用
20、机房、各专业机房、实训场所等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数量为2400台,学生人机比达到了2:1,优于评估要求的2:1,并且所有的计算机均接入网络。二是学院的计算机采用公司化、承包制的管理方式,有效保证了计算机的完好率与可用性。根据多年学院计算机管理经验,专业化、分层次的管理方式是保证计算机完好率的有效方式。为此,学院成立了创杰科技有限公司,并且信息工程学院老师领导、学生参与组成计算机维护机构,并与各实训室、计算机机房分别签订维护承包协议,学院拨出专项资金进行维护,在保证了教学用计算机完好的同时锻炼了信息工程学院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三是建立了大屏幕系统,扩大了信息的发布渠道。根据需要,学院分别在办公楼、
21、教学楼和人员出入频繁的地方布设了大屏幕系统,及时发布教学、通知等多个有关教师、学生的信息,使大屏幕成为网络平台信息发布的有力补充。四是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满足了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学院共有多媒体教室120个,并实现了全部上网,教师的课件、学生的作业均通过网络传递。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已成为潮流和首要选择,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室比例为2:1,优于评估要求的50%。五是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根据学院多校区办学的特点,学院建立了内部视频会议系统,使各校区的会议均可通过视频会议开展。四、功能完备,源库充足,持续推进数字校园建设(一)数据库集中管理为管理信息化的
22、应用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了数字校园软件系统的数据中心和代码集,使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更为高效与方便,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根据数字校园软件系统的需要,结合数字校园建设调研时的结果,决定在数据库系统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的管理方式,并建立了数字校园软件系统的数据中心,集中存放代码库、教职工基本信息库、学生基本信息库等,并建立了学院的数字校园代码集,为其他应用系统接入提供了规范的接口。二是建立了各业务系统自有的数据库系统,保证了业务系统的有效与安全性。根据服务需要,分别建立了学生学籍与成绩数据库、师资与教学情况数据库、设备与校产数据库、人事与劳资数据库、财务数据库、科研数据库、办公公文数据库、地理信息数
23、据库及校友数据库等,使各业务系统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并与数据中心数据库建立一定的对应关系,保证了数据库的及时更新与一致性。(二)充足的网络资源,满足了教学的需要一是以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搭建的数字校园目标,网络教学平台满足了“教”与“学”的要求。根据学院教学需要,建立了学院数字化学习中心(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采用深圳得实在线数字化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55门,课程的网上教学,开展网络教学的课程占学院课程数的3:1,优于评估指标规定的20%。结合学校各院系大力开展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并整合了虚拟实训室、教学资源库、案例库、题库,有效促进了网络教学的应用。建立了配套的制度,促使教师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重庆 工程 职业技术学院 数字 校园 验收 报告 v14 定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