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运输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运输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自评报告二一六年十月35目 录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 . 1一、办学沿革 . 1二、办学资源 2第二部分 迎评工作基本情况 . 3一、深入学习调研 扎实推进评建工作 . 3二、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 . 4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及特色 . 4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引领学院发展(领导作用). 41. 科学谋划,稳步实施学院发展计划 . 42. 立足轨道运输行业,准确把握办学定位 . 53. 办学规模稳定,结构科学合理 . 64. 突出中心工作,改善办学条件 . 75. 依法治校,创建稳定和谐校园 . 8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师资队伍). 91
2、. 重视人才培养,实施名师工程 . 92. 择优引进,优化结构 . 103. 坚持“专兼”结合,打造“双师”团队 . 10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推进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建设). 111. 素质为本,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 122. 对接岗位,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 123. 注重实效,创新教学模式 . 134. 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 14四、强化实践育人 彰显高职特色(实践教学). 151. 注重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 152.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 163.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顶岗实习效果 . 174. 推进校企对接,完善实践条件 . 17五、
3、紧扣轨道运输行业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 181.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引领专业群特色鲜明 . 182. 强化培养过程,突出行业特色 . 20六、规范管理保障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 211. 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平稳有序 . 212. 以生为本,健全学生工作机制 . 223. 实施多元监控,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 25七、重视招生就业工作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社会评价). 261. 招生规模稳定增长,生源质量逐年向好 262. 完善工作机制,就业成效明显263. 大力开展社会培训,服务社会能力持续增强 . 27第四部分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29一、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
4、强 . 29二、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化 . 31三、校园信息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 32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规划的通知(教高20085号)和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细则(冀教高200949号)文件精神,根据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对有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冀教职成处函201660号)文件要求,我院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工作方针,依托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照评估指标体系,围绕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
5、认真的自我评判,形成本自评报告,请专家组考察审定。(文内数据统计截止到2016年8月31日)。第一部分 学院概况一、办学沿革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举办和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49年的北京铁路局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随着职业教育形势的发展,原北京铁路局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原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技工学校分别于2000年和2007年并入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201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依托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资源优势成立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二、办学资源学院分为东、西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4.28万平方米(
6、514亩),生均占地面积59.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601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8.84 平方米;图书馆藏书 29万册,生均图书 60册,并建有资源丰富的数字图书馆;教学用计算机1168台;计算机语音教室12个。所有的教室包括单班教室、合班教室、阶梯教室均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4831人,教职工335人,专任教师221人。在教职工队伍中,硕士及以上学位148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1.2%;正副高级职称 10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31.6%;中级职称139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1.5%。学院生师比(折合后)为14.771。学院设立了铁道运输、铁道机车车辆、客运服务、铁道通
7、信信号等四个名师工作室;设有轨道运输系、轨道机车系、铁道车辆系、客运服务系、机电系、城市轨道运营管理系、管理工程系、基础教学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成人教育学院共10个教学单位。开设了以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等轨道运输主干专业为主的26个专业,2012年首期招生5个,2016年招生24个。 学院实习实训中心占地4.09万平方米,生均 8.47平方米;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生均6.49平方米。设备总价值3610.31万元。实训中心集校内教学演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功能于一身,具有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建有校外实训基地40个。第二部分 迎评工作基本情况 一、深入学习调研 扎实推进评建
8、工作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自有毕业生起至有3届毕业生前,需接受教育部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验收。我院自2012年首届招生至2016年7月已有2届毕业生,学院党委决定提前着手迎评准备工作。2014年5月,学院成立了以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院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各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领导小组,并下设“评建”办公室,提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强化监督”的工作方针,评建办按照评估领导小组的部署,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工作。2016年9月,接到河北省教育厅关于对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通知(冀教职成处201660
9、号)后,学院进一步加快了评建工作的节奏。学院党委将“评建”调度会由每月一次提升为每周一次。根据工作任务的相关程度,成立了材料准备组、资料审核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组、深度访谈与宣传组、特色和创新项目论证组、专业剖析与说课听课组、师资队伍建设组、联络保障组、督导考核组等9个迎评专项工作组,各专项工作组均由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挂帅负责,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严格标准、注重质量、抓实细节、精益求精”的工作要求,全体教职工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迎评工作的最后冲刺阶段中,为迎接评估做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二、人才培养工作自我评价对照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通过认真自查自
10、评和全面分析,七项评估主要指标,22个关键评估要素全部达到合格标准,学院自评结论为:通过。第三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状况及特色一、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科学引领学院发展(领导作用)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坚持人才培养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着力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不断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认真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协调统一,统筹改革、发展、创新、稳定之间的关系,合理调配和利用校内外资源,稳步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健康发展。1. 科学谋划,稳步实施学院发展规划学院根据国家、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铁路总公司、北京铁路局发展规划和京津冀协同发
11、展规划纲要,深入分析河北省和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广泛开展院内外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和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学院的核心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2. 立足轨道运输行业,准确把握办学定位指导思想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学院全面贯彻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
12、展道路。结合学院实际,将办学目标内涵具体体现于“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全面发展”中,着眼于轨道运输行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专业和课程建设改革力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是依托原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本着“立足行业、服务区域、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充分发挥轨道运输行业优势、社会资源和学院特色专业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完善与行业企业联合办学的体制机制,依托行业加强专业建设,把轨道运输各专业做精做强,办出特色,为轨道运输行业培养和输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2016年学院招生的24个专业中
13、,轨道运输相关专业有18个,占招生专业的75%,基本覆盖了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运输80%以上的技能型岗位,充分体现了“立足行业”的办学宗旨和定位。专业设置重点明确、结构合理。在做精做强特色专业的同时,兼顾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充分发挥学院的机械加工、数控技术应用等方面的人才和设备优势,培养机械加工和装备制造行业高技能人才,开设了机电一体化等多个通用工科专业,在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中,通用工科专业实训基地投资及占地比例达到70%以上,为区域经济提供教育资源和技术服务,为环渤海经济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3. 办学规模稳定,结构科学合理学院正确处理质量、结构、规模、效益的关
14、系。既重视全日制学历教育,又重视以在岗人员继续教育及提高为主要任务的在职培训教育,还重视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城市再就业人员、企业转岗人员等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形成了全日制学历教育、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培训鉴定三种职能的合理结构。全日制在校学生从2012年首届的868人逐年稳定递增,截止2016年8月,在校生总数为4831人。20122015年招生人数变化年份计划数招生数备注2012900868201313001267201416001575201517001986招生数含五年一贯制高职阶段397人20162200在校生合计4831不含2012级和2016级学院设有成人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和技能鉴定
15、站。成人教育学院主要以承担北京交通大学函授及远程成人教育为主,现有在册学生4103人;培训中心主要以全国铁路行业在岗干部职工继续教育为主;技能鉴定中心除完成铁路特有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外,还面向社会进行通用工种的培训和鉴定工作。2015年共培训铁路行业干部职工4500余人,完成培训鉴定任务10000余人(次)。4. 突出中心工作,改善办学条件学院领导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动摇。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主线,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经费保障教学、政策倾向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学院领导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以教学为中心的工作机制。学院党委会、院长办公
16、会定期研究人才培养工作,及时研究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通过实行院领导联系系(部)制度(以联系支部形式),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系(部)人才培养工作,及时了解并处理解决师生反映的各类问题。制定院领导听课制度,规定院领导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次,其中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次。围绕人才引进、职务晋升、岗位津贴、进修培训、评优奖励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向教师、教学倾斜,有力地保障了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近三年里,解决了学院近70名人事代理教师的正式入编工作。为轨道运输类专业引进了15名急需的专业和实训课教师。有效地解决了部分教师的后顾之忧,充分缓解了专业教学的燃眉之急。学
17、院领导积极筹措办学资金,保障教学经费逐年增加。学院在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通过争取行业和政府支持、自筹经费、银行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确保教学经费投入。每年在财务预算中,优先安排并加大日常教学运行、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场地建设等项目的投入,逐年提高经费投入比例。2015年投入日常教学经费510.47万元,占当年学院经费实际支出的10.07%,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学院领导重视与行业和区域社会合作育人。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实现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先后与石家庄地铁公司、西安地铁公
18、司、广州地铁公司、天津地铁公司、北京地铁公司、成都地铁公司、常州地铁公司、太原地铁公司和太原铁路局等企业开展了“订单培养”,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0余个。积极开展面向轨道运输行业的各类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学院的技术服务、社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等社会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5. 依法治校,创建稳定和谐校园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为学院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学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了“燕赵戏韵”、“懋华讲坛”系列主题讲座,开展了“重走红色老区,践行绿色文明”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组织了“彩色周末”文艺活动,
19、在校园内开辟了“天佑园”、“懋华园”两个爱国主义教育园区。强化了学生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建立和规范校园安全工作机制,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完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起以“人防为主体、物防为基础、技防为手段”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健全各类值班制度,加大校园巡查力度。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安全事故,保证学院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同时加强了校园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监管。全面提升校园安全防范水平,切实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努力营造教育有方、管理有序、防控有力、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二、实施
20、人才强校战略 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师资队伍)学院将“人才强校”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战略,积极探索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坚持培养、引进和外聘相结合的原则,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建设了一支“双师”素质优良、结构基本合理的专任教师队伍。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21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71人,占专任教师的32.1%,中级职称教师115人,占专任教师的55.04%。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15人,占专任教师的52.04%。师资队伍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逐年得到改善。1. 重视人才培养,实施名师工程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高层
21、次人才培养工程。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出台了教学名师、导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选拔、管理、考核办法,注重了选拔前的培养和选拔后的管理、使用,规定了教学名师、导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学合作等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骨干引领作用。学院设立了4个名师工作室和22个导师工作室,选拔了20名专业带头人和37名骨干教师,其中选拔的4位名师享受学院中层干部待遇,名师工作室和导师工作室近年来以名师带徒弟的方式培养青年教师90名。通过施行名师工程,学院师资队伍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2. 择优引进,优化结构为了优化专任教师的知识和专业结构
22、,学院近几年进行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任教师的工作。在招聘工作中注重“三个坚持”,把好专任教师引进关。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现规模控制和结构优化。围绕学院事业发展目标,依据人才培养需要,结合现有师资队伍结构和建设情况,研究确定每年的引才计划,保证师资队伍规模合理、结构优化。二是坚持合理的生师比,适度引才。学院在引进人才时,充分考虑学院及各专业(群)生师比的要求,既满足教育教学要求,又保证办学效益,使两者达到平衡。三是坚持抬高引才“门槛”,教学岗位以引进硕士以上人才为主,对有多年教学经验或行业企业成熟工程技术人员则适当放宽条件。近三年来,采用公开招考、择优录用和“人才绿色通道”等方式,引进了近70
23、名专任教师,有效弥补了学院专任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短板”,基本缓解了学院轨道运输相关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紧缺的困扰。3. 坚持“专兼”结合,打造“双师”团队重视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和兼职教师的聘任,2014年学院制定了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完善了“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近年来学院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提升师资队伍双师素质。一是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进修,提高专任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轨道运输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进修。2015年,学院为参加轨道运输相关专业研究生进修的60多名教师报销了学费,总计200余万元。二是鼓励专任教师积极参加技能培训与考核,取得相关
24、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学院报销相关费用并认定双师资格。三是鼓励并组织专任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践锻炼,出台了相关办法,规定了专业课专任教师每年须赴行业企业一线锻炼一个半月。经过锻炼,专业课专任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逐步符合课程性质和实践教学的要求。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教师占27.39%。依托校企合作,推进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一方面聘请行业企业技术能手、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着力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另一方面加强兼职教师管理,鼓励他们在承担专业课教学、专业及课程建设、学生实习实训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于在专业教学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者,学院除计发课时费以外,
25、另行给予每月2000至3000元的补贴。通过各种保障制度,学院现有75名校外兼职教师,建有15个专兼结合教学团队,较好地满足了学院专业建设、日常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的需要,教学效果得到了学院和学生的好评,为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贡献。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推进课程建设改革(课程建设)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开发一批、建设一批、带动一批的整体构想,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按照“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和“课程体系对接职业能力、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课程建设思路,全面推进课程建设与改革。1. 素质为本,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注重学生
26、综合素质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教育相结合。文理渗透的选修课、公选课、学术讲座等第一课堂和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课堂相结合,确保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全过程。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产生,均经历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汇集校内外专家充分调研、论证等过程。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和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各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蓝本,以行业人力资源部门颁布的工种(岗位)人才规格标准为依据,结合各专业(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标准,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企业现场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新工艺等进行详尽调研,与行
27、业企业人资部门、企业技术能手和职教专家共同论证,科学制定出我院各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做到了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对接,课程设置与职业岗位技术能力要求相对接。2. 对接岗位,构建“课证融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各专业课程体系由职业基本素质、职业基本技能、职业能力、职业拓展能力四大模块构成,突出对学生基本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职业基本素质模块和职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参照相关行业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课程模块。各专业课程体系均设有4至6门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
28、积极借鉴“课证融通”新理念,引入行业企业人员共同完成,以岗位技能要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岗位工作任务和过程为载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转换的能力。根据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标准等四新技术的运用,调整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将职业技术领域和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全面融入教学内容,做到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融通,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专业核心课程从岗位实际出发,按照岗位工作过程和职业技能鉴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如“城市轨道车辆”专业的“塞拉门”教学模块和“动车检修”专业的“走行部”教学模块,企业均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和设备,通过赴南京“康尼”公司和国家铁路总公司武汉“
29、高铁训练段”调研和学习,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体现了“岗位对接”“课证融通”的新理念、新思路,为提高毕业生“双证率”起到了重要作用。3.注重实效,创新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并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虚拟技术等开展教学。利用学院较为完善的教学装备,借鉴“双元制”模式,推广“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积极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如“城轨”系采用分组比赛的方式,组织“塞拉门”检修的教学;“机辆”系将行业企业职教部门的“正版”职工培训动画课件引入教学
30、,模拟现场实际工作过程,用“25步”检车法对学生进行“单车检查”训练;机电系各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大多在学院机电实训车间完成;客运系与铁路“12306”服务中心等企业采用工学交替的模式开展教学。多种教学方式的采用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了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的作用,有效实现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彰显了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大幅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聘请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直接开展教学工作。以轨道机车车辆专业为代表的轨道运输类专业课程,聘请了原北京铁路局首席技师和基层站段技术能手担任核心专业课程尤其是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工作。4. 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学院制定了精品
31、课程建设与管理办法、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了院级、省级、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课程和教材。近几年,学院通过层层审定,遴选出15门课程作为院级精品建设课程。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相适应、理念先进、结构合理、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新型课程和专业课教材。截止2016年8月,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51门,合作开发教材51种,编写了实训教材(实践指导书)20种。在教材的选用上,优先选用近三年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特别是国家规划教材和省级以上的精品教材,不得选用本科教材和中专教材,严格执行教材选用“系、教务处、主管院长
32、”三级审批制度。2014年,铁道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我院轨道运输类的专业课教材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行指委”对我院教材管理制度和教材使用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学院图书馆馆藏丰富,藏书29万册,阅览室订购报刊杂志97种,电子图书1500GB,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保障。四、强化实践育人 彰显高职特色(实践教学)为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规定实践课时数不低于总教学时数的50%。按照“紧扣专业、突出重点、满足需要、资源共享”的原则和“职业、开放、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基本建成了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合作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一体化”项目实
33、训、工学交替、轮岗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1. 注重实践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校企合作共同研究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基本职业技能训练-专项职业技能训练-岗位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基本技能训练场和仿真实训基地的实践操作,实现“学做”合一,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不同生产岗位的轮训,实现“工学”合一,培养学生的专项职业技能;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实现实习与就业合一,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
34、的综合技能和创新能力,近几年,我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在校生,均参加过全国各类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专业学生在“城市轨道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举办的“车辆检修技术”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学生尹航同学在第二届“中国创翼青年创业创新大赛”获得综合类项目第二名。实行“双证书”制度,规定学生必考一个专业技能等级证书,鼓励考多个证书,在教学过程中,将职业资格标准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注重“实训”与“考证”的紧密结合。2015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98.28%(每名毕业生至少获得一个证书)。201
35、6届毕业生“双证书”获得率达到100%。2. 完善管理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为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运行,学院成立了“实习实训中心”,建立了以主管教学副院长、教务处、实习实训中心、系部四级实践教学运行管理体系,配备了66名专兼职管理人员,形成了实习实训中心统筹管理、各系分工负责、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院实习实训中心和教务处负责全院实践教学工作规范的制定、检查评估及各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统筹工作,各系部具体组织实施实践教学及管理工作,校外实训基地聘请符合条件的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参与实践教学和管理。为加强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和监控,进一步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学院制定了实践教学管理规定、顶
36、岗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明确了主要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实践教学工作环节的要求。保证了实践教学的保质保量实施。3. 加强过程管理,提高顶岗实习效果学院重视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全面实施“2.50.5”的培养模式,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所学专业符合或接近,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根据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了校企“双主体”管理和双方评价考核的“双管双评”制度,明确了学生、校内指导教师、校外指导教师等各主体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完善了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评价和顶岗实习成绩评定办法;聘请了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和管理,校企双方定期互访、交流。 目前,学院所有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践均在半年
37、以上,基本实现了顶岗实习专业对口,2015届毕业生除极少数自谋职业以外,全部参加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后企业录用率达到94.04%。4. 推进校企对接,完善实践条件学院实习实训中心占地4.09万平方米,生均 8.47平方米,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生均6.49平方米。建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机车车辆、铁道通信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客运服务、铁道工程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机电一体化与数控技术应用等校内实训基地,各类实习实训场地64个,设备总价值3610.31万元。实训中心集校内教学演练、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鉴定等多功能于一身,具有鲜明的铁路行业特色。建有校外实训基地
38、40个。在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中,拟利用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投资3.5亿元,建立并完善校内通用实训基地和轨道运输类实训基地,届时将极大地改善我院各专业校内实习实训条件,提升学院实践教学能力。五、紧扣轨道运输行业 打造品牌特色专业(特色专业建设)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行业特色十分鲜明的高职学院,在学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紧扣行业特点,突出行业特色,本着“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目标内涵,围绕市场需求科学地设置和调整专业。大力加强轨道运输类专业的专业建设,促进轨道运输特有专业与社会通用专业相互协调、良性发展。2016年学院招生的24个专业中,轨道运输相关专业有1
39、8个,占招生专业的75%,基本覆盖了铁道运输和城市轨道运输80%以上的技能型岗位。充分体现了“立足行业”的办学宗旨和定位,充分体现了学院的整体办学特色。1.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引领专业群特色鲜明围绕轨道运输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坚持遵循“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鲜明特色求发展”的指导思想,秉承“适应需求设专业、校企合作建专业、依托行业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是否特色重点专业备注1铁道交通运营管理特色、重点2铁道机车车辆特色、重点2016年未招生3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旅客运输方向)4数控技术5机电一体化技术特色6铁道信号自
40、动控制特色、重点7铁道机车特色、重点8铁道车辆特色、重点9动车组检修技术10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11铁道机车车辆维修技术12铁道工程技术13铁路物流管理14铁道供电技术15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1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特色、重点17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特色、重点18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19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20高速铁路客运乘务21印刷媒体技术22电气自动化技术23会计24测绘地理信息技术25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2016年未招生26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合计26学院现有的26个专业(2016年招生24个专业)有18个轨道运输相关专业,以岗位(工种)相关程度归类,形成了以铁道运输运营管理、铁道机车
41、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重点特色专业群,制定了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特色专业建设规划。近两年,分两批确定了7个院级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学院采用政策扶持、资金倾斜、计划优先等措施,对上述7个特色、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打造,先后投资建立了“铁道运输调度指挥”实训室、“机车模拟驾驶”实训室、“铁道车辆空调系统”实验室、“城轨车辆三级模拟驾驶”训练体系和“城轨交通运营实景”演练场等多个特色、重点专业核心岗位的实习实训场。2. 强化培养过程,突出行业特色在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要求“专业设置共议、课程体系共构、课程标准共订、培养过程共
42、管、实训基地共建、校企资源共享”,强化过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从专业建设的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革和适用性等诸方面,均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充分体现轨道运输行业特色。如石家庄地铁“订单班”,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均多次与公司对接,公司方面提出了增设课程的要求,学院根据要求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城轨”系“城轨交通车辆技术”2013级50名学生与中车集团青岛公司提前签约,公司方要求提前进行岗前培训,学院与公司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调整,采用工学交替方式,将教学场所改在青岛公司进行,理论课程由学院和公司技术人
43、员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由公司指派能工巧匠进行指导并完成教学,学生毕业后,便参与了石家庄地铁首批车辆的生产制造;中国铁路总公司“12306”服务中心与我院“客运”系常年合作育人,每年“春运”和“暑运”期间,“客运”系三年级学生均赴“12306”中心进行工学交替培训。通过精心建设和打造,我院重点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行业企业的极大认可。2014年,以铁道运输运营管理为依托,学院高质量承办了第四届全国铁路行业车站值班员大赛,该专业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授予“一流专业、一流服务”牌匾;自举办高职以来,学院依托铁道机车专业建立并被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准为全国铁路行业机车驾驶员培训与考试基地,平均年培训和考试机
44、车驾驶员200余名;以城规交通车辆技术专业为代表的城轨交通类专业群,先后与全国8个城市的地铁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2016年招生计划中,90%为全国各城市地铁公司的“订单生”,我院2013年石家庄地铁公司“订单生”在公司验收考核中名列有该公司“订单生”的7所院校第一名,2016年该公司追加在我院的“订单生”计划100余名。六、规范管理保障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加强教育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1. 规范教学管理,保障教学平稳有序体制健全,管理队伍精干高效。学
45、院建立了教学运行管理系统和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确保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教学运行管理系统实行院、系(部)两级教学管理体制,系(部)下设教研室。教学副院长负责全院教学管理工作,教务处作为全院教学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全院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督促、检查各项教学工作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系(部)是教学管理的二级单位,负责组织实施、检查本系(部)教学工作;教研室是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在系(部)领导下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基本建设工作。学院现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35名。学院教学决策咨询体系由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学院教学工作,对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改革决策等工作进行审议、审定和咨询。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建设规划等进行论证、审议与咨询。建章立制,教学运行规范有序。自学院建立以来,通过不断调整和修订,制定了覆盖教学管理全过程、教学工作各环节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共计62项,对规范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推动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坚持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两手抓,在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的同时,通过定期检查教学常规运行(每周一检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学生成绩考核评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确保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