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毕业论文84686063.docx
《车辆工程毕业论文8468606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辆工程毕业论文84686063.docx(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连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XXXX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zing of a Two-wheeled Vehicle with Lower-gravity学 院(系): 汽车工程学院 专 业: 车辆工程 学 生 姓 名: 刘德春 学 号: 200673003 指 导 教 师: 岳明 评 阅 教 师: 陈广义 完 成 日 期: 2010.6.8 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移动机器人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两轮自平衡
2、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的轮式移动机器人,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移动和转向灵活方便、运动效率高、能量损耗小等特点,能够完成多轮机器人无法完成的复杂运动及操作,特别适用于工作环境变化大、任务复杂的场合,因此自平衡两轮机器人在工业、民用、军事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由于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属于非完整约束、欠驱动系统,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和欠驱动的特点,因此其动力学方程复杂,控制系统设计难度大,限制了该类机器人的发展。本文在总结现有各种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样机构型的基础之上,提出一种新型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构型方案低重心式两轮车,该两轮车能够进行全方位行走,运动速度快,零转弯半径,具有灵活的运动能力
3、。不同于倒立摆式的设计结构,由于采用下垂摆式的结构,因此该两轮车系统具有本质稳定性。针对一般两轮车车体产生的震荡现象,我们提出采用磁流变效应的原理,对车体震荡现象进行主动抑制。通过对低重心式两轮车的运动规律,转向机理进行分析,建立了低重心式两轮车的动能、势能和磁流变阻力矩的数学模型,进而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低重心式两轮车的动力学模型,为低重心式两轮车控制策略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利用MATLAB对得到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以获得期望的低重心式两轮车的位移、速度、摆角的实验曲线。通过分析仿真数据验证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正确性与有效性。关键词:两轮车;非完整约束;动力学建模;拉格朗日乘子
4、法- I -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Dynamic Modeling and Analyzing of a Twowheeled Vehicle with Low-gravity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ttention focus on the mobile robot. As a kind of wheeled mobile robot,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s have the capability to adapt the comp
5、lex situations. It can move and shift flexibility. Therefore,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 can perform several rounds of the complicated motion which the multi-wheeled robot can not achieve, especially in the changeful environment such as space exploration, topographic reconnaissance and transpor
6、tation of dangerous goods. So it is suitable for detecting in narrow and dangerous space and has a wide foreground both in civilian and space explore. But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 has multi-variable, non-linear and parameter uncertainty characteristics. Therefore, the dynamic equation is quit
7、e complex and it is difficult to design a control system .Both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such robots.Based on summarizations of the present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 in view of structure, a new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 has been proposed. That is Two-wheeled Vehi
8、cle with Low gravity. Two-wheeled Vehicle with Low gravity is characterized by rapid motion, it can both run in omni direction and turn with zero radius.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is different from the inverted pendulum. Due to adopt the structure of hanged pendulum, the two wheeled vehicle with l
9、ow gravity has the nature of stability. In order to address the vibration phenomenon which is generally existed in the two wheeled vehicle, we propose a methed to use the principle of magnetorheological effect on the body to suppress the shock phenome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aw of motion and ste
10、ering mechanism of the two-wheeled vehicle with low gravity. Through analysis of robot in detail, we get robots model of kinetic energy and potential energy. Two-wheeled self-balanced robots dynamic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Lagrange equation, and it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t
11、roller design.Simulation is developed derived dynamic model above using MATLAB to 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t last we obtain the desired experimental curve of the displacement, velocity, tilt angle of the two wheeled vehicle with lower-gravity. The analysis of the simulink results are conducted to e
12、nsure the validity and efficacy of the proposed dynamic model.Key Words:Two-wheeled Vehicle;Nonholonomic;Dynamic Model; Lagrange multiplier- IV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文献综述11.1 课题背景11.2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21.2.1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国外研究现状21.2.2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国内研究现状51.3典型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系统性能分析与比较71.4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研究发展趋向91.5课题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102
13、低重心式两轮车样机介绍112.1 引言112.2 低重心式两轮车构型设计介绍112.3低重心式两轮车磁流变阻尼器减震设计122.3.1 磁流变液122.3.2 剪切式磁流变旋转阻尼器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32.4低重心式两轮车运动机理分析142.4.1 低重心式两轮车前向运动机理分析142.4.2 低重心式两轮车转向运动机理分析152.5 本章小结163 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系统动力学建模173.1 引言173.2典型的动力学建模方法173.3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的理论基础193.3.1 非完整系统概述193.3.2 广义坐标与约束力193.3.3 基本形式的拉格朗日方程203.4 低重心式两
14、轮车动力学建模的假设条件233.5 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的系统坐标系243.6 低重心式两轮车约束力模型243.7 低重心式两轮车动能模型253.7.1低重心式两轮车的车轮动能模型253.7.2低重心式两轮车的配重动能模型283.8低重心式两轮车的势能模型283.9低重心式两轮车的磁流变阻尼力矩模型293.9.1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诱导阻尼力矩的计算293.9.2剪切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粘性阻尼力矩的计算293.10低重心式两轮车完整动力学模型303.11低重心式两轮车的完整动力学模型的处理333.12本章小结354 低重心式两轮车MATLAB仿真364.1 引言364.2 低重心式两轮车
15、MATLAB仿真分析364.3 低重心式两轮车MATLAB仿真模型374.4 低重心式两轮车前向运动仿真分析384.5 低重心式两轮车零半径转向运动仿真分析404.6 低重心式两轮车任意半径转向运动仿真分析424.7 磁流变阻尼仿真分析444.8 本章小结47结 论48参 考 文 献49致 谢50低重心式两轮车动力学建模与分析1 文献综述1.1 课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机器人特别是移动机器人在太空探索、军事、工业、消防、反恐等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轮式机器人由于具有运动平稳、容易控制,转向灵活的优点,从机器人研究伊始就吸引了众多研究人员的目光。在轮式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可
16、能会遇到工作区域狭窄、路面不平等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两轮车经常转向,如何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里灵活快捷的完成任务,使机器人不但能够适应特定的环境及任务需求,而且在动态变化的复杂未知环境中也能够体现出高度的灵活适应性,成为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在这种应用背景下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应运而生。在结构上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系统的两个车轮位于同一轴线上,同时两个车轮分别由直流伺服电机独立驱动,通过运动保持动态自平衡。两轮自平衡机器人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结合了轮式与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特点,为传统的机器人技术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与传统的轮式移动机器人相比,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具有在以下方面展现出极大
17、的优势: 转弯半径为零:机器人能绕机器人本体中心旋转,因此有利于在狭窄场所改变方向,可以在小空间范围灵活运动,移动轨迹更为灵活易变,弥补了传统多轮机器人布局的缺点。 驱动功率比较小,相同的能量能够行使更长的里程。 无刹车系统: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由CPU控制左右车轮的输出力矩,从而达到快速稳定的刹车效果,控制极其方便。与此同时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在控制方面也表现出起动方便、前进自如的特点。 应用场合广泛:可应用于步行街、广场等汽车无法通行、步行不便的场合。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传统的移动机器人,两轮自平衡机器人适应环境能力强,两轮自平衡机器人体积小、运动灵活、适应地形变化能力强、能够方便地实现零
18、半径回转、鲁棒性强、适于在狭小和危险的工作空间内活动、能够胜任一些复杂环境里的工作。因此,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在工业、民用、军事以及太空探索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由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电源技术、驱动技术、传感器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技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极大的降低了研制成本,有力地推动了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由理论研究向工程实践发展。与此同时,由于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属于非完整约束、欠驱动系统,因此也存在控制系统复杂的缺点。因此对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建立动力学模型,然后寻找控制方式的优化策略成为当前机器人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与其它移动机器人相比,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由于结构
19、形状和实际应用中表现出很多独特的优势,所以从该类机器人出现以来,迅速得到各国机器人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投入到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之中。1.2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最早提出两轮自平衡机器人构想的是日本的Kazuo Yamafuji教授。近几年,随着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不断开展,该项技术开始成为全球机器人控制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美国、日本、瑞士和法国的研究机构及公司相继开始了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已经在系统设计与实现、建模、自平衡策略、运动规划等方面取得了进展。目前,国内关于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主要针对机器人建模与实验原型机的研制进行研究。下面,
20、首先对现有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系统进行介绍。1.2.1 两轮自平衡机器人的国外研究现状1996年,日本Tsukuba大学的Naoji Shiroma等人在前人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使用倒立摆原理构造两轮车的想法并且设计了多个两轮倒立摆机器人合作运输重物。在试验中通过操作者的干预和操作者手指的协助成功地实现了物体搬运。图1-1是他们设计的搬运物体的两轮倒立摆机器人的样机模型。在这一模型当中通过人和轮式倒立摆机器人合作组成的系统实现了物体搬运的功能。在该系统控制设计中姿态测量采用陀螺仪,机器人由一个电机驱动因此只能实现直线运动。在控制算法上机器人在优化极点配置的基础上,利用状态反馈算法得到搬运物体时所需
21、抵抗外力的数值。 图1-1 两轮倒立摆机器人2002年,来自美国的研究学者Dan Piponi设计了如图1-2所示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Equibot。他所涉及的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工作原理与Legway类似,所不同的是它采用灵敏红外线测距仪作为传感器。这种机器人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局限是只适用于比较平坦的路况。一旦路面不平坦或者路面情况特别不好的情况出现,该机器人就会跌倒造成无法正常行走的情况。该机器人的另外一个比较明显的缺陷是其动力分配不够准确,造成对电动机进行驱动所消耗的电流会导致传感器测量不准确。 图1-2 机器人Equibot 2003年,西澳大利亚大学的R.C.Ooi完成了平衡两轮自主移动机器
22、人的论文,该机器人样机模型如图1-3所示。该机器人样机为研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卡尔曼滤波提供了测试完美的测试平台。与此同时它还可以作为测试倒立摆系统的不稳定性和极点配置算法等线性控制理论提供了理想的研究平台。该机器人在系统建模时充分考虑了电机模型对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感知系统采用陀螺仪和倾角计,通过LQR、极点配置法实现了机器人的平衡。R.C.Ooi的一个创新就是从理论上提出了PID参数、滤波器参数的调节规律,并经过实验验证,从而保证了控制系统、数据处理系统可靠、准确的工作。 图1-3 可移动机器人2002年,法国Valenciennes大学的H.Tirmant、M.Baloh等人将两轮机器
23、人的概念应用到城市自主出租汽车B2中,并且提出了两种可供选择的控制方法:一种是标准的线性控制法。在动态平衡点的设计中忽略一些干扰等非线性因素从而通过使电机输出最小的力矩保持机器人的动态平衡;另外一种控制方法是平行分布补偿法,H.Tirmant、M.Baloh在控制中引入了TS模糊模型,建模时考虑了一些非线性因素因而能够给出比较精确的非线性表示的数学模型。经过实验可以发现其平衡效果比较好,但是也牺牲了实时性。如果模糊控制稳定性评价标准增加,控制规则将呈几何级数增加。B2的体积只有普通轿车的十分之一,占用城市空间小。而且从汽车发展的角度看,B2在能量效率方面极具竞争力,减少了污染与交通堵塞,符合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辆 工程 毕业论文 8468606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7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