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集团的亲情文化.docx
《联想集团的亲情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想集团的亲情文化.docx(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亲 情 文 化大家谈本文谨献给共同参与联想文化建设的全体同仁们文化与培训部2000年7月25日序联想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企业文化创新史;“求实,进取,创新”,“拚搏精神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到企业长远发展之中去”,“严格,认真,主动,高效”,“客户意识”,“经营意识”一代代联想人不仅耳熟能详,而且已逐渐融入到大家的思想和行动之中。今年,公司提出要提倡并形成“平等、信任、欣赏、亲情”文化(以下简称“亲情”文化)。应该说, 99财年公司开展的全员“称谓无总”活动,就已经拉开了“亲情”文化建设的序幕,而这期间的一个小插曲可能对促成公司下决心全面地、系统地推进“亲情”文化起了
2、关键作用:这就是王晓岩在集团负责牵头推进ERP建设的过程中,发现电脑公司在工作中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缺乏理解、缺乏信任,存在严重的沟通、协作障碍。这一问题从公司外部看,尤其严重,她的反映引起了公司总裁元庆的高度重视与深入思考。经过统筹酝酿,公司在2000年规划文化体系的建设中明确提出了“亲情”文化,由此开始了公司“亲情”文化建设的系统推进。按计划,“亲情”文化建设的总体推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亲情”文化建设的发动阶段。在此阶段主要是发动每位员工自觉参加到“亲情”文化的建设中来,共同思考与探讨为什么要倡导和推进“亲情”文化(目的和意义),“亲情”文化是什么和怎么做。为此,所举办的主要
3、活动有:四月底总裁室“亲情”文化恳谈会,5月12日老杜在表彰动员大会上做的从“五多三少”做起,推进“亲情”文化的主题报告,四期全员参与的“亲情”文化沙龙(含深圳1期),以及对元庆就如何理解和建设“亲情”文化的专题采访。第二阶段是对“亲情”文化系统整理阶段。在此阶段由文化与培训部牵头,在一定企业文化理论指导下,对前期思考和研讨得出来的成果进行总结和提炼,以体系化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目的在于让公司的每个员工都能够准确、全面地理解“亲情”文化,为把“亲情”文化建设落在实处、推向深入,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第三阶段是通过每个员工、每个部门实实在在的行动,对“亲情”文化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让“亲情”文化建设
4、结出硕果。本文的推出,当属第二阶段应达到的成果,文中80%以上的文字来源于四期沙龙和对元庆的采访,文化与培训部做了一些系统地整理并融入了一些理论支撑和自己的理解。此外,我们还精选了元庆在97年“830”干部大会上关于“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讲话、 2000年6月30日采访元庆纪实“亲情”文化:来自元庆的观点以及总裁室关于某家电企业因节水事件而引起公愤的警示录联想做得越大,越要保持谦和的心态和姿态、由“公关楼违规停车”事件引发的思考、老杜在5.12誓师大会上的主题报告INTERNET时代,从观念到文化的转变五份原汁原味的材料,一并提供给大家。从中也让我们每个人感受到联想文化发展的历程和她鲜明
5、的导向。尽管我们尽力压缩和精减篇幅,但内容还是很多,并且其中一定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存在有待商议和修正的地方,应该说,这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公司目前正计划着手在更大范围内,全方位探讨和总结公司文化,希望能按照“系统性、理论性、生动性”的要求,整理提炼出联想文化成果,并希望在未来这一过程中,大家能积极参与, 一道对联想文化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在此,对所有踊跃参与和关注各期文化沙龙,并做出贡献的人员(包括组织者、研讨者、服务支持者等)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始终不渝地坚信:文化是大家的文化,文化靠大家创造。当我们一同走过联想文化创造的历程,将来一定会为联想文化的辉煌而自豪和骄傲!目 录第一部分
6、:为什么提出“亲情”文化 - 1一、 从理论上看二、 从电脑公司发展的历程上看,倡导“亲情”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必然1、 94年-95年阶段2、 96年-98年阶段3、 1999年以来三、 倡导“亲情”文化更是保证公司未来获得更大发展的需要(一) 是矩阵式管理模式的需要(二) 是管理,特别是干部走向成熟的需要(三) 是建立良好的工作方法的需要(四) 是解决现实问题的需要1、 解决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扯皮”的问题2、 解决片面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问题(五)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1、 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需要建立富有包容性的“亲情”文化2、 是提升联想文化竞争力的需要
7、四、 “亲情”文化是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五、 “亲情”文化是保证企业取信于用户,取信于合作伙伴,保持谦和心态和姿态,营造一个友好界面、环境的需要1、 “亲情”文化创造快乐的员工,最终让合作伙伴,让用户感到满意和快乐2、 “亲情”文化有助于保持谦和心态,创造友好界面和环境第二部分 “亲情”文化是什么 - 9一、 对“亲情”文化的理解(一) 对“亲情”文化的总体理解(二) 对“亲情”文化各组成部分的理解1、 对“平等”的理解(1) “平等”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柏拉图式的平等(2) “平等”应该是一种人格上的平等(3) “平等”的基础是“尊重”2、 对“信任”的理解(1) “信任”程度是衡量一个企
8、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2) “信任”是影响企业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3) 进一步了解、理解是提升更加深度信任的必然保障,让别人信任你,你首先要有信誉;建立“信任”,要靠人人先改变自己,从我做起3、 对“欣赏”的理解(1) “欣赏”是什么(2) “欣赏”要养成一种意识(3) “欣赏”的前提和基础(4) “欣赏”需要包容和谦虚4、 对“亲情”的理解(1) “亲情”是什么(2) “亲情”重在关心(3) “亲情”重在小事、重在过程(4) 联想的“亲情”是去掉家庭亲情中自私、狭隘、不理智的成分,增加开放与互动的成分(三) “亲情”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平等与信任二、 “亲情”文化与“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9、”的关系(一) “亲情”文化不是对“认真、严格、主动、高效”文化(简称“严格”文化)的否定与覆盖1、 “亲情”文化与“严格”文化不是对立的2、 “严格”文化是“亲情”文化的前提和基础3、 “亲情”文化与“严格”文化是相互依存、优势互补的(1) “亲情”是建立在“严格”之上亲情(2) “严格”是建立在“亲情”之上严格(3) 在某种意义上,“严格”是一种更高层次的“亲情”,如果“亲情”是虚伪或表面上的,那么大家对虚伪的反感远比对“严格”反感更强烈一些4、 “亲情”文化是“严格”文化的升华(二) “亲情”文化与“严格”文化对公司发展的作用(三) “亲情”文化与“严格”文化要把握度的关系三、 释疑和解
10、惑1、 为什么要冠以“亲情”文化的提法2、 对“亲情”文化度的把握有没有一个定量或定性的标准3、 公司在过去的发展中也存在“亲情”,但为什么没有象今天提的这么明确4、 公司中的“亲情”与家庭中的“亲情”是否一样第三部分:“亲情”文化怎么做 - 16一、 从思想意识方面不要把“亲情”文化当成走形式和过场1、 真心诚意胜过形式2、 重在落实、积累与创造3、 把握好度,避免走极端4、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二、 从人的方面关键是干部的作用发挥1、 领军人物的重要性2、 从高层就要提倡“亲情”,重视“亲情”3、 中基层干部是关键三、 从部门的方面更要重视“亲情”文化的落实四、 从地域的方面要考虑海外文化
11、建设和推进五、 从做事的方面公司的政策和制度要配套、培训要跟上1、 配套制度要跟上2、 培训要能讲清楚,指导要到位六、 从一些具体的做法方面推荐和建议1、 软硬件一起抓2、 具体做法推荐辅助材料:五篇文章 - 21辅助资料一:元庆在97年“830”干部大会上关于“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讲话节选辅助材料二: “亲情”文化:来自元庆的观点6月30日访谈元庆纪实辅助材料三:联想做得越大,越要保持谦和的心态和姿态转发学习“某知名大企业洗衣机事件报道”辅助材料四:由“公关楼违规停车”事件引发的思考、辅助材料五:老杜在5.12誓师大会上的主题报告INTERNET时代,从观念到文化的转变辅助材料六: 柳
12、总在集团512誓师大会上,面对两大子公司未来的发展,面对如何接好联想老一辈创业者的旗帜的主题讲话中,关于如何保持“谦虚”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什么提出“亲情”文化一、 从理论上看:90年代以来,西方对企业文化的研究发展迅猛,从企业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来看,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导向。这里我们借用一个已经被较广泛认可的企业文化分析模型,来阐述我们对“亲情”文化在文化体系中的定位。每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控制与灵活”这两个有效推进企业运转的手段。“控制”是指企业的运转依靠严密的规范和流程,“灵活”是指企业的运转依靠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配合以及建立良好的
13、人际氛围,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控制”与“灵活”对于企业来说都是需要的,不是绝然对立的关系,只是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它们重视和使用的程度不同而已。企业文化会依企业所强调的“控制和灵活”的程度不同,内、外部发展的重心不同而形成企业文化的四个导向,即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见图1)。一般来说,企业多数情况下会循着以下规律发展:企业首先需要解决好生与存这一根本问题,有了一定规模后再去系统解决内部管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进行大规模外部扩张,并能有效地进行消化,因此,企业文化随着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导向。四个导向出现的大体顺序是:低层次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创新导向高
14、层次目标导向,循序演进,不断发展,这是自90年代以来企业文化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支持导向(协同亲和)灵活创新导向(求变超越) 外部内部规则导向(规范纪律)目标导向(方向目的)控制企业文化导向图 图1当然,没有哪个企业,在文化的导向上是绝对单一的,往往四个导向都存在,只是不同情况下呈现的强弱程度不同。拿一个企业来说,在它创业之初,强调的就是生存下去,这是企业的最大目标,一切都为它而做,文化的倡导就会是以目标导向为主,当然,这时的目标还只是一个低层次目标。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具有一定规模之后,内部管理的问题更多地暴露出来,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必须从解决最现实的问题入手,文化上自然也就体现出以规
15、则导向为主的文化,当然,这期间也会存在创新导向和支持导向的文化,但这些文化还没有成为主流文化,甚至没有以一种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在企业发展到更大的规模,目标更高,管理也达到一定基础和水平时,很多复杂工作的完成,已不仅仅靠规范的作用来实现,更需要公司内的每个成员、每个团体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调才能达到时,企业文化又会随企业发展的要求体现以支持导向为主流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也是随企业发展、变化的一种必然。联想电脑公司几年的发展历程也可以让我们看到文化导向的变迁。在94 95年期间,公司为了生存,更多的强调员工对任务负责,要不断创造新的业务记录,这就是当初提出目标导向的根本原因所在;在9698
16、年间,由于联想快速发展,为了做到很好的把握与控制,急需强调内部管理的规范性,要对目标负责,这是我们提倡强调“严格”文化根本原因所在;19992000年间,企业规模更大了,更大的发展不仅仅来自于规范的作用,更需要沟通协调、需要理解信任,需要增强企业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这就好比木桶,我们得尽快补好“支持”这一短板,所谓支持导向就是部门与部门之间、上级与下级之间、同事之间都能做到平等尊重、理解信任,沟通协调,欣赏亲情,这就是我们现今提倡“亲情”文化根本原因之所在;从未来长远发展来说,如果我们目标导向、规则导向、支持导向都适当解决好了,这就会为我们赢得时间和基础来解决创新导向,将所有短板都补齐了,
17、联想就会成功建立起一个相互均衡,相互支持、协调的企业文化,就会为联想辉煌的世界500强远大目标实现提供最强力的保障。因此,从理论上讲,联想现实所倡导的“亲情”文化(支持导向的文化),与原有的“严格”文化(规范导向的文化)并不矛盾,并不冲突,提倡的是从协作、亲和的角度对企业的更大促进,同时也更加强调目标导向和创新的作用,在这样一种多文化导向协同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公司更大的飞跃。二、 从电脑公司发展的历程上看,倡导“亲情”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必然1、 94年-95年阶段94年电脑公司的前身微机事业部成立之初,企业处于草创阶段,公司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生存,员工面临的问题就是在微机事业部能不能得到发展,能
18、不能有自己存在的空间,人们一心一意只考虑怎么样把企业做好,把“生”与“存”的最根本的问题解决好。当时的大多数人对管理都没有太多的了解和经验,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都靠元庆去发现并一件一件地去抓,很大程度上是靠元庆个人的推动力去建立法制的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一种人治的阶段。公司当时的文化强调的是个人的上进心,更多提倡的是拼搏,是“只讲功劳不讲苦劳”,是“把5%的希望变成100%的现实”的精神,这在当时非常符合整个公司发展的需要。每当完成了任务或创造了新的记录时,大家就聚在一起,或是让元庆买冰棍请客,或是开个庆功宴,大家围坐在专门的饭桌旁共进午餐(原先都只能在各自的座位上吃饭)。首创了饮水间,改变了
19、习以为常的暖瓶打水方式,可以随时喝上果珍和咖啡,工作中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总结会,既交流工作又加深感情(包括在后期给员工过生日的时候,从原来只是一个慰问到公司统一有了生日蛋糕等等),在当时那种艰苦创业的条件下,这些形式对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那时侯100来人的微机事业部就象一个大家庭,大伙抱成团,彼此间亲如兄弟,元庆就象是这个大家庭中既严厉又富有亲情的家长,共同的命运把大家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2、 96年-98年阶段自96年末公司取得了中国市场份额第一后,公司的规模变大了,奋斗的目标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从当年的“求生存”转到现在的“求发展、求规模、求效益,中国领先,走向世界”的目标
20、上来,员工在经历了几年的创业后,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增强了信心,也非常希望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企业的发展中去。在公司发展中,在与更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的较量中,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管理上暴露的问题则更多表现在员工从上到下做事的不规范、不严格上,小到从开辟饮水间后,就有人把剩茶、剩水随意倒在地上,大到工作上出现目标不清,缺少规划和流程,缺乏严格自律,效率不高等诸多问题。公司由此看到了仅靠过去提倡的那种个人的积极性来推动公司的发展已经不够了,企业文化的主流转向更多的强调个人服从于组织目标,讲求规范、纪律和协同,要把上进心向事业心转化,要充分发扬“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管理风格 ,要求从上
21、到下做事规范化,有规矩按规矩办,没有规矩建立规矩。公司也开始由元庆一人主抓,过渡到重视企划和职能管理力量的加强上,强调干部管理意识的增强,随着几次公司大规模的内部管理工作的推进(如提出“认真、严格、主动、高效”,提出“客户意识、经营意识”,提出“对目标负责到底”等),公司开始较系统地推进规范化建设,管理从简单的人治阶段步入到法治阶段。当然在当时也有 “亲情”的体现,如树立典范,对加班加点、工作努力、拼搏进取的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以及对驻外人员的慰问,组织春节联欢会等等来强调整个组织的一种凝聚力,但没有把这些做法当作一种明确的文化提出来,相比之下,“认真、严格、主动、高效”的文化倡导,在这
22、一阶段对推动公司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3、 1999年以来如果说94年是联想起跑,96是助跑,97完成起跳, 98成功地跃起,那么在 99年实现了联想的腾飞,在这几年里,联想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到了2000年,一场由Internet兴起的产业革命的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因此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电脑公司处在这样的新的环境和时代中,自身也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公司的战略已经从原来的PC制造业向Internet的创新型企业全面转型,追求全面、高额的利润和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为此,公司更需要一种开放的、尊重人才、鼓励创新和发挥员工潜能的环境和氛围。在经历了几年的公司宣贯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后,“认真
23、、严格、主动、高效”已经深入人心,在员工的心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烙印。同时,从员工自身来说,随着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的质量和保障后,个人的追求也开始转向更深层次的人生价值、社会尊重和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等等,面对这种情况,公司如何在保证业务不断拓展,事业不断进取的过程中,让每个员工既不失做事的严格,又能发挥个人的潜能和主动性,既能做好份内的工作,又能做到相互的协作与补台,这就更需要一种通过情感的融通来促进相互协作的文化,需要建立一种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文化氛围,仅靠过去那种严格、规范的管理是不够的。另外,随着组织规模的迅速扩大,原来实际上公司已经有的许多加深情感、增强凝聚力方面的做法,由于没有系统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联想集团 亲情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6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