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docx
《胆囊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炎的诊断与外科治疗.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外科徐智 胆囊炎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它可分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结石性慢性胆囊炎、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四个类型。本课件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为临床上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帮助。回顾真实病例 病例一患者女性,54岁,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因右上腹痛18小时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急诊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渗血较多,难以控制,胆囊切除后出血处予以缝扎止血,手术历时6小时。术后立即出现尿黄、大便变白为陶土色。一个月后来我院治疗。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右上腹有术痕。尿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肝功检查:ALT 246 u/L,
2、TB 236 mmol/L, DB 195 mmol/L, ALP 435 u/L, TP 46 g/L, ALB 28 g/L, TBA 98 mmol/L。B超:肝内和肝门部胆管明显扩张。MRCP:肝总管处狭窄,狭窄上方胆管明显扩张,狭窄下段胆管正常。 入院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可见局部瘢痕粘连很严重,把近端、远端胆管分别做成形,并将之与游离空肠吻合,这样便修复了胆道。术后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且每隔一个星期便要进行抗菌素治疗。静脉注射抗菌素以后大概一天左右胆管炎便可缓解,但几日后胆管炎再次发作。胆道镜发现近端胆管仍有轻度狭窄,远端胆管尚通畅。这样病人维持了一年半。后来此患者于上海行经皮肝穿刺
3、手术,放管至胆道里通过狭窄放到十二指肠内,目的在于使近端胆管狭窄的地方得以支撑。但后来病人又发生急性胆管炎、肝脓肿、肝周围炎,最后病人以肝脓肿、休克死亡。由此可见,胆囊炎手术也可对病人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病人并发门脉高压肝硬化等其他问题时,手术操作就更加困难。 病例二 患者女性,52岁,主因“突发右上腹痛18小时”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临床表现为急性病容,T38.7、P114次/分、R27次/分、BP100/60 mmHg,查体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 sign (+)。一般检查:急诊查血常规:WBC 13200/mm3,中性粒细胞 85;尿常规:尿胆红素(),尿胆原();特殊
4、检查:B超:胆囊105 cm2 ,壁厚4 mm,有双边征。 根据患者病史,考虑为局限性腹膜炎、急性胆囊炎。遂急诊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因病人有门脉高压、肝硬化,始终渗血、出血较多,出血大概3500ml,胆囊床全部进行缝扎都难以止血,最后用大量止血药、止血纱布填塞胆囊床压迫止血、放置引流,结束手术。手术大概持续2个多小时,手术后病人基本上腹腔没有明显的血液渗出,行保肝、止血、抗生素治疗10天左右,病人恢复比较满意后出院。这说明,在急性胆囊炎合并门脉高压肝硬化时,如果处理得当,病人可以度过急诊手术难关。 从这两个病人的情况来看,急性胆囊炎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个打击很大的手术,故对急性胆囊炎要有足够的认识
5、。 胆囊炎包括结石性急性胆囊炎、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结石性慢性胆囊炎、非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四个类型。 一、结石性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 with Stone (一)概论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胆囊炎,发病率一般占1%2%。最早1676年oenisius做了第一例胆囊内结石取出术,是胆囊穿孔、腹腔脓肿破溃之后将胆囊结石取出。1882年德国, Langenbuch做了第一例胆囊切除术。而1985年法国一名妇产科的医生Muhe做了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创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新纪元。 (二)病因 急性胆囊炎的病因,主要是胆囊管的堵塞,包括结石、息肉、肿瘤、蛔虫等等,
6、根据体位的变化,结石可卡到胆囊颈部,或者胆囊管,胆汁排放不畅,胆囊肿胀,胆囊腔逐渐变大,胆囊内的胆汁淤积,之后可出现细菌感染,以及急性胆囊炎的表现。 细菌感染一般是继发性的细菌感染,即胆囊管堵塞以后细菌淤积产生感染,多见于大肠杆菌和厌氧菌。还有其他方面因素,如消化道液存留、化学刺激、创伤、胆汁淤积等等均可诱发急性胆囊炎。 (三)病理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是局限于胆囊粘膜的化脓性炎症,病人的症状、体征不明显。发展至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即胆囊壁的全层都有炎症,此时壁层腹膜也受影响,故病人的症状、体征、全身反应均较重。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周围有大网膜、结肠、胃、十二指肠等等,它产生化脓性炎症以后,可出现胆囊周围
7、炎性浸润。这种胆囊周围炎性浸润逐渐发展,可出现胆囊消化道篓,若经过治疗后不见好转,或者没经过治疗,发展下去还可出现胆囊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向前发展即坏疽性胆囊炎,因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时,整个胆囊壁的全层都发生炎性变化,并且胆汁排不出,胆囊管堵塞,胆囊壁的压力增高,可压迫胆囊动脉,使胆囊的血供发生影响,就可以产生胆囊的缺血或者坏死,出现胆囊壁的坏疽,坏疽性胆囊炎可以出现胆囊穿孔。胆汁可从穿孔的胆囊或者从坏死的胆囊壁渗出,出现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称为胆汁性腹膜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可出现胆囊周围的脓肿。严重的腹膜炎甚至可影响病人的生命。 (四)临床表现 全身的炎性表现主要是发热、脉搏快、白细胞高
8、等等。而局部表现首先表现是疼痛,疼痛部位是在右上腹,因为胆囊位于右上腹;疼痛的时间主要在饱餐、脂餐后和夜间(饱餐、餐食后胆囊需要收缩,排出胆汁过程中有可能把胆囊的结石排出,堵塞胆囊管引起急性胆囊炎症。夜间疼主要是因为人站立时胆囊是水平位,而平躺时胆囊位是纵向位,而胆囊底部是位于高处,而胆囊颈部和胆囊管位于低处,通过结石的沉积作用,结石可到胆囊管,甚至胆囊颈部引起嵌顿,从而出现急性胆囊炎的表现。);急性胆囊炎疼痛的性质是阵发性的绞痛甚至持续的疼痛;因为急性胆囊炎它有神经的分布,所以可有放射性的疼痛,如放射到右肩、背部、心窝部;查体右上腹有压痛,Murphy”s sign阳性。 (五)诊断 诊断上
9、根据病人的全身症状可确定病人是炎性表现,而根据局部的病象可确定病因在于胆囊。确定急性胆囊炎最常见的、最常用的检查是B超检查,B超检查可见胆囊大、胆囊壁厚、有双边征,还可看到引起胆囊炎的病因的证据,如结石、息肉、肿瘤等等。还可用99mTc的核素扫描,从核素扫描上看,因胆囊管堵塞,所以同位素进不到胆囊里,胆囊不显影。此种检查方法在国内应用较少,在国外应用较多。 急性单纯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壁有所增厚,轻微的双边征,胆囊中的胆汁相对比较浑浊,有很多点状的絮状物,提示有脓性胆汁存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典型的表现为明显的双边征,胆囊壁明显增厚,胆囊颈部有结石嵌顿,并且胆囊中的胆汁分层,提示其中脓性物相对更
10、多。(六)治疗 1、非手术治疗:术前准备 对于急性胆囊炎,如果病人可耐受,首先要做非手术治疗,同时也是为手术治疗做准备。有些病人通过保守治疗即可治愈。具体措施有:禁食:因为病人腹痛严重,且是胆囊的炎性变化,故胃肠道影响厉害,且进食后可能导致腹痛加重。 抗感染:包括厌氧菌和杆菌。一般要用广谱的、较强的抗菌素,一般的抗菌素效果较差。 补液(防治水电酸碱失衡)。 解痉止痛:654-2、Vit K1。 利胆:可用50%硫酸镁。 密切观察,予心电监护,如病情加重立即手术。 2、手术治疗 如果病人保守治疗效果差,或者是病人本身病情较重,则建议手术治疗,一般行胆囊切除术,包括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11、术,目前无论是平诊胆囊炎或者急诊胆囊炎,都用腹腔镜给病人做处理。如果腹腔镜处理不了则再行开腹手术。这样对病人的创伤较小。 手术时间的选择方面,一般病人入院时,若小于72个小时,则建议手术治疗,腹腔镜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均可。如果病人病情已大于72小时,一般不主张给病人强行做胆囊切除,因为此时炎症粘连、水肿较重,可行胆囊造篓,即从胆囊底部将病人胆囊打开,取出胆囊内结石,同时做胆道镜明确胆囊颈部有无结石嵌顿,如果有嵌顿的结石则取出结石。之后经过胆囊放蘑菇头,做个造篓,6周以后再行胆囊灭活。 这是一个经过急诊做了胆囊造瘘的病人, 6周以后首先经过胆囊管造影,明确此病人胆囊内和胆管内有无需要再做手术的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胆囊炎 诊断 外科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69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