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docx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第一节 审计目标一 、审计目标的含义与影响因素审计目标的含义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它体现了审计的基本职能,是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是整个审计系统运行的定向机制,是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般认为,注册会计师审计目标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总目标规范具体目标的内容,具体目标则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审计目标的影响因素(一)、社会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二)、审计能力是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决定性制约因素 ;(三)、社会环境的制约使审计目标成为现实的审计目标: 1国家法律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2法庭判决对审
2、计目标确立的影响; 3会计职业团体对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审计的目标体系 总体审计目标既反映了审计环境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要求,又体现了财务报表审计作用于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 一般审计目标是进行所有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审计均需达到的目标,包括与交易类别有关的审计目标、与账户余额有关的审计目标以及与列报有关的审计目标。 具体审计目标是适用于某个特定交易、账户和列报的审计目标。 一般审计目标和具体审计目标受总体审计目标的制约,是总体审计目标的具体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审计总目标既反映社会(审计环境)对审计的要求,也反映了审计作用于社会(审计环境)的实质内容。审计总目标的确定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并随着社
3、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在详细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记录的逐笔审查,判定有无技术错误和舞弊行为; 2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资产负债表所有项目余额的可靠性、真实性审查,判断其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 3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总目标是判定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了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本国的会计准则,并在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意见。二、审计总目标 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0
4、1 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对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作出了规定。该准则指出,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即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合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
5、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在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审计目标一、管理层的认定二、各类交易的审计目标三、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四、列报的审计目标三、审计具体目标审计具体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并受到总目标的制约,它包括一般目标和项目目标。一般目标是进行所有项目是审计必须达到的目标;项目目标是按每个项目分别确定
6、的目标。具体目标必须根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管理层的认定定义: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理解的要点:确认、计量、列报依据的标准是会计准则表达包括明示和暗示管理层认定的解析:在资产负债表中列报存货10万元管理层认定的分类管理层的认定与审计目标密切相关总目标: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职责就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其财务报表的认定是否恰当。将管理层的认定运用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就形成了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一般审计目标。根据一般审计目标,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注册会计师就很容易确定被审计单位各类交易、帐户余额及列报的具体审计目
7、标。一般审计目标1.总体合理性。指审计师根据所掌握的信息,从总体上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合理;2.真实性。指财务报表所列的金额是否真实可信;3.所有权。指资产负债表列示的资产确归企业所有,所列示的负债确属企业应履行的义务;4.完整性。指确认企业全部交易和事项是否都已登记入账,并列示于财务报表之中;5.估价。指确认企业财务报表项目金额是否经过正确计价;6.截止。指确定交易是否计入恰当的时期。7.机械准确性。指确认企业财务处理和报表编制有关数字的计算、汇总等是否正确;8.分类。指确认企业报表项目是否按公认会计准则恰当的加以分类;9.披露。指要确认企业在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恰当地披露了企业
8、会计信息。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准确性与发生、完整性之间存在区别若已记录的销售交易是不应当记录的,则即使发票金额是准确计算的,仍违反了发生目标;若已入账的销售交易是对正确发出商品的记录,但金额计算错误,则违反了准确性目标,但没有违反发生目标;在完整性与准确性之间也存在同样的关系。管理层的认定与销售交易审计目标的关系管理层的认定与交易相关的一般审计目标 与销售交易有关的具体审计目标存在或发生发生 所记录的销售交易是真实的,企业没有记录向虚构的客户的销售。完整性完整性 发生的销售交易均已记录。估价或分摊准确性 与销售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截止 销售交易已记录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五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 第五 审计 目标 过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68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