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消费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消费群.docx(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收入成中产标准 解读中国式中产之惑 编辑:陈岚来源:理财周刊品味中产提要:中产是近几年来极其诱人的一个概念,很多人都希望能挤进中产的行列。可当一些人买了车、买了房,拥有了不少个人财产之后却发现,自己的生活似乎与想象中的中产仍有很大差距。除了收入和财产外,中产生活还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慢慢品味吧。 备受关注的话题什么是中产?你已经跨入了中产的行列吗?近一阵,有一个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中产。首先是北京工业大学发布报告认为北京有“四成中产”,接着是亚行报告认为中国中产阶层人数为亚洲最多,达到8.17亿,在所有亚洲国家中位居首位,占全国总人口的6成以上,这一连串急速膨胀的
2、数字一下子把中产这个词推上了风口浪尖。人们由此产生的疑惑是巨大的,当代中国中产人群的数量真的如此庞大吗?如果这一切美梦成真,我们应当来一次大大的欢庆才是,因为这样的世界无疑是人人所向往的。然而静下来细究一下,我们便豁然发现其实现实并非如此美好,如果进行一次追根溯源,大家可以发现自2000年以来,有关于中产论战的硝烟就从来没有消散过。不过无论如何,中产都是一个极其诱人的概念,它让人们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较高的收入、富裕的生活和超前的消费,如果谁罩上了中产的光环,无疑会得到许多人的羡慕。其实不仅仅是在我们国家,放眼世界各地,中产都是社会所重点关注的对象。在刚刚过去的9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专门针对该国的中
3、产阶层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减税方案,从而引起了各方广泛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中产是经济发展重要的推动力,也是社会理想的“稳定器”。这是两个激烈的观点相互对峙,它们针锋相对互不相让。有一种观点占据了当今社会的主流,那就是中国中产人群队伍正在迅速扩大。社会学家认为,2000年之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已经出现了中产阶层崛起的趋势,2000年之后崛起速度加快,这一切,无疑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另一种观点却是颇为极端,他们认为,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理想的中产阶层,所谓橄榄型的社会仍然是一纸空文。“被中产”负担沉重里昂证券曾公布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的中产阶层人数预计将超过10亿。
4、10亿,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到那时80的中国人都已经中产了。然而,数字上的光鲜却没有带来更多的快感,在我们身边,听到的居然是许多已经“中产”的人群发出的呻吟:“压力太大了,忙得都透不过气来,中产的日子实在并不好过。”事实就是这样的残酷,就像一位专家说得那样,很多人一夜之间“被中产”,这恰恰是中国之忧,而非中国之福。有一项调查显示,虽然在经济收入上可以把许多人归入中产一族,但他们中的很多并不认同自己的身份,这实在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因为按照一般的理解,既然已经被捧为中产人士高高在上,那肯定早已远离了贫困和痛苦,像花儿般幸福地生活着。然而事与愿违,许多所谓中产人群的生活状况竟是如此的不堪,脆弱和忧
5、虑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记者的一位朋友年收入超过20万元,家庭资产也早已过了百万元的门槛,按照一般的理解,应当可以算作中产无疑了。然而前几天记者遇见他时,他却是一脸愁眉不展,原来他刚刚买了一套价格接近400百万元的房子,现在的还贷实在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他这样自嘲道:“我觉得自己是被中产的,但既然到了这个份上,面子上的事情就不能含糊,房子必须得按标准来买。不过有时候想想也挺冤枉的,看看周边不少人虽然财产没有自己多,但生活却要滋润得多,难道所谓的中产真的就是这个样子吗?”在很多人看来,有一份体面的收入,并且能够有房有车,这是中产的首要标志。所以在有意无意之间,许多都市一族都在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而苦苦挣扎
6、。中产这两个字已经改变了它固有的涵义,成为了压在人们身上的一块巨石,这无疑当代城市人的一大悲哀。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样的大城市,我们可以看到太多这样所谓的“中产”,在看似富有的生活表象下,内心充满了焦虑与彷徨。标准理解存误区这难道是一个围城效应:还没有成为中产的,拼命想挤入这个圈子;而那些戴上了中产帽子的,生活却是如此的不堪。不,不对!我们全都错了!长期以来我们对中产的理解存在着误区,把中产与收入和财富划上了等号,然而这完全走入了歧途。不能否认,纵观世界各地,中产的确与收入和财富有着不小的关联。从收入的角度看,据了解,在新加坡的300万人口中约90%以上属于中产群体,而其家庭年均收入普遍
7、在2万美元以上;韩国人均年收入约1万美元,都可算是中产群体,但在韩国,很多人没有房子;就中国香港而言,月薪2万到5万港元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体了。然而这绝对不是说,收入是衡量中产的唯一标准,财富量的多少就能决定中产的份量了。在许多专家看来,中产更是一种综合的指标,而并不完全是按照收入高低和资产多少来划分的,还有包括职业、教育等标准,比如以脑力劳动为主,受过良好的教育,心态平和理性乐观等。根据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提出的作为“中产阶层”的白领的概念,不少专家认为,白领应该是中产阶层的主体人群,他们基本特征是:主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专业特长来获取收入和赢得社会地位。其实在西方社会,
8、中产群体所对应的财产并非被非常看重,然而在我国内地,中产的“产”却更多地被赋意为“财产”。所以有观点就尖锐地指出,现在还没有出现真正的中产群体,因为只有当社会学家的中产阶层概念与公众心目中的中产阶层印象逐渐吻合,才能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形成。拯救我们的中产现在,已经到了必须拯救我们的中产的时候了!当有越来越人不断跌入中产泥潭的时候,就要赶紧转换一下思维,重新找回那已经失去的生活,因为他们大多还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狂奔,远没有能够抓住中产的精髓。我们认为,中产绝不在于财富数量的多少,它的实质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观念,是我们自己的一种心态。著名社会学家陆学艺认为,收入标准并非定义中产的最重要的标准
9、,我们更看重的是职业标准和生活方式。而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则指出,中产更多的是指一种心态和精神:“他们的生活状态、知识水平以及经济地位,使得他们所具有的生活趣味和价值观最可能被社会的较多成员所容纳;他们所拥有的资源,使他们能够来推广他们的生活趣味和价值观念。”我们中的很多人可能早已完成了原始财富的积累,然而现在需要寻找的却是一种精神价值的回归。财富固然重要,然而自身的心态更起着举足重轻的作用,这才是中产的真正标志。有充分的闲暇时光,包括文化消费、旅游度假、周末与家人的团聚等等,这一切都蕴含了中产的真谛。这次,我们撰写这组文章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诠释中产的真正要义,让大家可以了解什么才是中产应有的生
10、活,并通过一系列专家的采访来进行解读。最后,我们也设定了一整套中产标准,你可以看看自己有多少能够与之匹配。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可以帮助大家设立一个良性的目标,从而能够有的放矢地来调节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容置疑,中产是许多人的梦想,然而我们追逐中产,归根到底,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中国式中产之惑提要: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产的群体也在急速膨胀,这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然而与此联系在一起的,同样也是中国式的中产之惑,无论在概念、标准、数量、状态和作用等方面,都有许多待厘清的空间。诱人的概念如果给出一个问题:什么是中产?很多人都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但同时却又难以把它说清道明。这是一个概念上困惑,它
11、一直困扰着人们,让大家在中产的大门口左右徘徊,在似是而非摇摆不定。在太多人的印象中,中产的概念是这样一幅“美国梦”似的场景,一家四口开着车到野外郊游,母亲准备着野餐的食品,而孩子则在草坪上嬉戏。的确,中产可以说是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 195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出版了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该书一经发行,立即把“白领”和“中产”的概念推介到了全球,并使之泛化成一个全球性的话题。而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相继进入“橄榄型”社会,被称为“中产”的群体人数,约占社会就业人口的40%左右。对此不少专家认为,中产阶层的兴起和壮大,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
12、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出,社会结构转型步伐加快,出现了一批高收入的群体,中产的概念也开始进入了我们的视线。然而在当代中国,这个概念却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模式化,他们又被称为“中间阶层”、“中产者”、“中等收入者”等等,大家都把他们与高收入紧密相连。社会学家陆学艺分析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中产出现的重要原因,包括:一是职业结构进一步趋向高级化,特别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更快,为以高级职业为特征的中产阶层的快速崛起创造了空间;第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得社会财富的积累随之加快,导致一个迅速扩
13、大的高收入群体出现;第三,国内资本市场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通过投资资本市场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使得财富分化效应放大,而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商品房价格的一路攀升,使得那些投资于房地产和拥有房产者的财富价值迅速增加;第四,高校扩招使得数百万人享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流动机会逐步增多,每年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直接为以高学历为主要特征中产阶层的扩大造就了后备军。然而其实在西方,中产更被形容为一种“Bourgeoisie”(布尔乔亚)的生活方式,颇具小资和情调,而这一切在我们这里却变了味。虽然至今为止并没有人能够对中产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在我们大多数眼中,中产往往就是与“白领”、“高收
14、入”、“高消费”、“高学历”等字眼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收入的高低和消费能力大小成了他们最重要的标志。这种倾向性前提的存在,也让中产甚至完全成了财富资产的代名词,从而走入了一个误区。多元的标准那么,很多人想问的是,中产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其实古往今来,中产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社会从各自理解的角度出发,也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然而在中国当前的现实状况下,标准的制定却更多地人们的财富联系了起来,这使得太多人无法真正厘清中产的界限。有不少观点认为,在中国家庭年收入20万50万元的属于中产;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则提出,中国大陆的标准是家庭年收入5.37万16万元人民币。近日,亚行发布了一份名为亚洲和
15、太平洋地区2010年关键指标的报告,该报告对中产的定义,是每天消费220美元的人群。而此前由北京工业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则显示,月均收入6000元可成中产,月入万元可成上层中产。那么,海外地区对中产又是如何定义的呢?资料显示,日本中产家庭的年收入上限大约是6.8万美元,底线是4.4万美元;韩国中产标准在2万3.6万美元;美国年收入在4万到20万美元之间的家庭都属于中产;印度凡年均税后收入在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约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产家庭。但是,仅仅依靠收入来确定中产标准的做法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其中以作家王朔的看法最具
16、代表性,他说:“中产不见得要从经济收入上划分,安于现状的,尊重既有社会等级和道德规范的都可在观念上列入中产。”在中国香港,根据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大乐的界定,收入并不能够成为被强调的起点。他认为,收入不是一个太有用的分类。就香港而言,月薪2万到5万港币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体了,但是,这并不是等同于你拥有这样的收入就成了中产阶层,还要看你住的房子的房价,你的消费方式,是否住在体面的楼盘,是否有定期的度假等等。而美国最近提出符合中产阶层的6条特征包括:住房,汽车,子女大学教育,退休保障,医疗保险,家庭度假。所以从目前来看,中产越来越倾向于对一类人群综合素质的评价,它们包括职业的声望、劳动的
17、方式、财富的水平、就业的能力、消费的模式以及社会影响力等等。然而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眼中,中产却在走向一个极端,财富仍然是大众衡量中产的首要选择。虚胖的数量接下来的问题同样无法回避,中国目前有多少中产者?这是一个太多人关注的话题。其实在我们中国内地,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并不存在对中产的研究,也不存在什么数量之争。2000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产的概念开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也终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要的变化便体现在中产的数量上。然而与此同时有不少观点认为,这是一种数量上的虚胖。国家统计局城市调查总队于2002年57月在河北、天津、山东、江苏、广东、四川、甘肃、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
18、,抽取大、中、小城市3997户居民家庭作为有效样本户,进行了中国首次城市居民家庭财产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截止2002年6月底,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22.83万元。考虑到这是户均财产总值,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了,所以报告一经发表,就引发了众多关注。2002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2002学术前沿论坛”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指出,20 年后,那些经济上比较殷实、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中产阶层”应该成为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主流公民。2005年,国家统计局“根据国际标准进行换算”,完成了对中国中产阶层的定义,家庭年收入在6万至50万元人民币之间的国人,即为中产阶层。根据这一标准,中国200
19、5年已经拥有了6550万“中产”人士。而近年来,中产的阵营更呈现出急速膨胀之势。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全球中产阶级”标准,2010年中国有8亿中产人士。而此前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报告则称,目前北京中产阶层约540万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超过40。另据中国社科院有关专家介绍,2000年之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中已经出现了中产阶层崛起的趋势,2000年之后崛起速度加快,2001年的全国调查表明,中产阶层的规模已经达到15%左右。而根据2005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全国综合社会调
20、查数据、2006年中国社科院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目前中国中产阶层的规模比例为23%左右。短短几年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不少调查认为,当前中国中产者的职业构成主要有以下几类:国家公务人员、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知识型中小企业主和专业技术人员等。然而以上中产数据的过度膨胀却引来了许多的质疑,更多的意见认为,中国中产者的数量远没有达到如此乐观的程度。脆弱的状态不可否认,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中高收入者的数量出现了急速增长,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们的生活并不像大多数人想像的那样悠闲自得,脆弱和忧虑是他们中许多人的共同特征。对此,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中国式的中产就是这样的生活状态吗?”
21、近日,亚洲开发银行最新报告把中国的中产阶层划作“底层”、“中层”、“高层”三类。该报告称中国的“中产阶层”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阶层。我们暂且不论这样的“底层”为何意,但放眼四周,的确有太多所谓的“中产者”生活在迷茫中,房价高涨、通胀高企、股市波动都常常搅得他们心神不宁,他们的生活状态甚至比不上被社会视为“贫困”的那群人。那么,中产者们的生活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人说,至少应该有车有房,生活从容,有一定闲暇。然而让很多人感到不解的是,与以前相比较起来,大多数中高收入者的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切实的提高,那为什么他们还会感到如此焦虑不堪呢?除了社会层面的原因之外,更多的还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
22、展,他们在不断地抬高自己的期望值,而一旦达不到预期,挫折感就会随之产生,从而最终沦为脆弱的一群人。一份名为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于近日发布,根据调查结果,江苏、四川、福建、重庆四地幸福指数最高,有近半数的被调查者对家庭生活现状表示满意。而经济最为发达的深圳、北京、上海、浙江幸福指数最低,成为中产家庭心中“不够幸福”的城市,或者称为“伪幸福”。这份中产家庭幸福白皮书是通过对全国10个城市7万余名20岁40岁中产收入人群发放关于“中国中产家庭幸福指数调查”的问卷统计结果所得,选择中产家庭的标准为年收入在5万元以上。调查发现,从收入看,家庭年收入在11万20万元的人群幸福感最强;从年龄看,30岁35岁的
23、人群家庭幸福感最强,从地区看,生活在二线城市中产家庭的幸福感较一线城市强。深圳无疑被公认为中产者的聚居地,然而据报道几年前,深圳市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组对深圳全市户籍登记系统进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结果令人感叹:深圳居民精神疾病总患病率达21.19%,10年中患病率上升了4.4倍。有一个调查得出的结论颇为有趣,540万和40%,这是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中最新定义的北京中产人群数量和比例,然而,另一组随之公布的数据却令起草专家们多少有些尴尬,在被认定的中产阶层人群中,有68.7%的人并不认可自己的中产身份,的确,当有越来越多人“被中产”的同时,他们的生活状态却是让人不敢苟同的。他们
24、辗转在各个市场之间,为着自己下一个财富目标拼搏,同时也备受着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重压。在很多时候,他们进退两难,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财富数量的多少决定了他们是否能维持住自己中产的“地位”,由此即使疲于奔命也在所不惜。待尽的责任最后,人们之所以关注中产,更着眼于其在整个社会的框架中的深刻意义。大多数社会学家都有这样观点,中产人群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促进消费的主体,更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社会应当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会稳定、健康。从古至近,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中产阶层始终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海内外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思
25、想启蒙”、“工业革命”、“明治维新”、“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中产者们的浓重的手笔。毋须质疑的是,在当代中国社会,中产人群也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让大家不可小视。有专家曾这样形容,他们既是社会生产的重要承担者,也是经济的经营者、理念的创造者、观念的传播者、传统的继承者。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蔡禾在接受采访时认为,目前中国中产人群多承担着国家或者资本管理的延伸职能,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业技术人员,在人力资本上,他们呈现出“信息管理”的特征。随着中国中产人群的进一步扩大,他们会撑起与之相关的整个行业的发展,中产对中国社会的作用,就是中产者的职业对中国社会的作用。正是基于这一点,我
26、们认为,当代中国中产者还有着许多可发挥的空间。可以预计的是,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整个社会中中产人群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无论如何,这是值得庆幸的,因为一个中产人群占主流的社会,往往也代表了城市文明的巨大进步。但是,中产的意义绝不仅仅在收入和财富方面,他们的文化价值观所起的作用会更大,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的社区,中产人群的生活观念、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等等,将会对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赖特米尔斯曾道出了中产内涵公认的几个要素,其中就包括了责任,因为中产的关键不仅在于收入,还有与其生活、心理和社会地位状态相连接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安全自由舒适才是中产生活提要:“中产”不等于“多金”,而是
27、一种“安全”、“自由”、“舒适”相叠加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中产的真谛。“我也是中产?别开玩笑了,我怎么算得上中产呢?你这不会是在损我吧?”当记者想就“我的中产生活“为话题采访藤零时,她大吃了一惊。“以前说白领都是坐在写字楼里的精英,现在说白领就是穿西装的民工,工资领了也白领,贬义词;以前还说小资是生活情调高雅的象征,现在基本上已经成了精神颓废的代名词了,也是贬义词。感觉现在中产和白领、小资差不多,基本上也都归于贬义词一类,不是有许多人都说自己被中产了嘛。”藤零进一步阐释了她对中产的理解。尽管采访之初,藤零对自己的中产身份似乎并不认同,但按照本刊设定的标准,记者发现藤零虽无中产之名,却早已有中产之
28、实。换工作只为享受生活上海姑娘藤零今年27岁,在上海某名校毕业后先是在自己专业对口的4A广告公司工作,虽然月薪最高时曾达到过5000多元,但广告行业激烈的竞争让她的精神终日高度紧张,不但加班是家常便饭,还经常熬夜赶Case,吃饭更是饱一顿饿一顿,这样工作了两年多,藤零终于大病了一场。在病床上,藤零反思自己工作以来的生活,发现自己为了工作牺牲了太多的东西没时间与家人相聚,没时间找男朋友,没时间继续享受大学里培养起来的众多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过于忙碌的工作牺牲了自己的健康。“于是我在病床上给自己下了个死命令:康复后马上辞职,将来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做工作狂,生活和健康始终是第一位的,哪怕钱少点也没关系
29、。要是一年忙到头根本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收入再多又有什么用?很多人都说,年轻不是享受的时候,应该先谈奋斗,等攒够了钱后再谈享受。可明天的事情谁知道,我现在精力旺盛正是一生中最黄金的时光,要奋斗,更要享受。难道非要等到房贷还清或者孩子长大后再去享受吗?那我也快退休了吧。你有见过退休的老阿姨还整天追逐流行,蹦极泡吧的吗?就算去旅游,到时候也只能坐在豪华游轮上晒太阳,那些最精彩的自然奇景怕是有心玩,无力爬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辞掉广告公司工作3个月后,藤零接到了国内某知名时尚杂志编辑工作的Offer,原来她本就对流行时尚很有兴趣,加上自己文笔一向不错,之前的工作中也经常接触到许多时尚品牌公司。
30、在编辑岗位上,藤零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收入也增加到了7000元,有时还能挣些“外快”,更重要的是,这份新工作比以前的轻松许多,上班实行弹性工作制,不但几乎从不加班,每周实际工作时间甚至还不足35小时。精神世界的大富翁有了足够的休闲时光,藤零便把自己的精神世界填充得满满当当。她喜欢运动,不但隔三差五约朋友去打羽毛球,还和一个朋友合办了一张健身俱乐部的年卡,实际只花了800元,每周三晚上下班后去做瑜伽放松身心,每周六下午去游泳舒展筋骨。藤零更是一个书迷和电影迷,因此成了豆瓣上的常客,当当和卓越成了她每月必上的两个购物网站,张爱玲和王安忆则是她的至爱,她家里的碟片更是放满了一抽屉,“不过现在都直接网
31、上下载高清电影了,这些碟片都是大学里收集的,但如果有视觉效果出众的大片上映,我还是会去电影院感受一下,刷信用卡一张电影票才30元,我觉得不贵。”此外,藤零大学里参加过话剧社,因此也是话剧的发烧友。因为工作关系,平时常能拿到供媒体的免费话剧票,上海的安福路话剧艺术中心几乎成了她的“娘家”,而像龙漕路“下河迷仓”这种不太知名的“真正的艺术话剧舞台”也频频留下她的身影。和许多80后年轻人一样,藤零还喜欢观看各类演唱会。从张靓颖到张惠妹,从孙燕姿到碧昂丝,都是她“粉”的对象,而演唱会门票大多都是开场前一两分钟问门口黄牛买的,此时高昂的演出票往往会大跳水,让她贪到不少便宜。在藤零众多的爱好中,旅游无疑是
32、最“败家”的一种,但藤零在旅游上的花费既遵循能省则省的原则,又从来不会亏待自己。国内旅游往往都会自己设定旅游线路,住当地的快捷酒店,机票也常通过南航财付通、春秋航空等几个高折扣网站订,降低自己的出游成本。同时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出国游,如今日本、韩国、柬埔寨、泰国等东亚国家都已去过,还准备明年和父母一起去欧洲逛一圈。最近人民币对美元快速升值时也同样在对港币快速升值,于是藤零打算今年12月再去一次香港,“一是把上次没玩到的一些景点补玩一遍,二是借人民币升值和圣诞打折购物季到来时再去好好血拼一把。”藤零笑着说到。除了爱玩、会玩、能玩外,藤零还是一位美食大人,如今风靡全国的团购网站中大部分都是餐饮团购,
33、原来动辄三五百元的高档餐饮都能在百元上下搞定,更是让藤零吃得爽翻了天。赚得不少,又能省会花,藤零看似没有中产之名,其精神世界之富、生活品质之高、生活压力之小都是许多收入比她更高的“中产”羡慕不已的。今年六月,借着车市打折促销的机会,藤零花了8万元买了一辆丰田威驰。在藤零看来,买车主要是为了出行方便,尤其是节假日出游更加随心自如。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用和他人攀比,LV的包包、阿玛尼的时装、宝马奔驰的跑车,这些都是高产富人们的炫富之选,自己无需跟风承受这些对自己毫无实际意义的东西。无后顾之忧 成就真正的中产可能有人会说,等到藤零结婚背上房贷后可能生活就不会像现在那么惬意了吧。据藤零介绍,她家条件
34、一般,2005年在虹桥地区买了一套新房,原来位于市中心零陵路上一套两居室的私房老宅现正在出租,每月租金3000元都用于偿还新房贷款。尽管现在还待字闺中,但藤零对未来的婚房并不发愁:“我都想好了,如果将来男方家有房自然最好,如果没房且家里也不是特别有钱的话,那也没必要再硬着头皮买新房,把零陵路老宅装修一下就成了。”藤零接着说:“我觉得两个人住50平方米也不挤,而且老房子的地段可谓闹中取静,离我上班的淮海路还有徐家汇都不远,门口还有4号线和7号线,去哪里都方便。要是买新房,现在的房价只能买到中环甚至外环以外,很不方便,何必再花这冤枉钱?我的想法很简单:房子归根到底是给人住的,现在房价早就偏离了实际
35、居住需求,靠投资支撑的房价早晚要破灭的。就算将来房价还要涨也无所谓,因为我有个可以安身的地方住就行了。”藤零还以其一位同事作为“反面教材”:她和老公两人年收入合计超过20万元,光看收入基本达到了中产的门槛,但去年年底他们在闵行买了一套总价260万元的新房,首付双方家庭一起凑了100万元,再贷款160万元,现在月供高达10700多元,手头只剩下6000多元,养车就要去掉2500元,加上她刚刚生了小孩,以后养孩子的钱也只会越来越多,加上日常开销和给双方父母的补贴,基本就是月光族了。藤零总结道:“你看她家也是有房有车,这怎么看都不像中产,倒像中惨。一旦买房就是二、三十年的卖身契,到时吃不敢吃,玩不敢
36、玩,更不敢想辞职就辞职,怕是每天睡觉都不安心,把我这一生中最美好的几十年时光都给银行打工,太不值了。所以才说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家庭。”提早规划 将中产进行到底除了婚房无忧外,藤零还很有理财头脑,虽然自己要吃要玩,但坚决不做“月光女神”,每月总能省下一部分收入作为储蓄和投资,目前藤零每月都进行两份基金定投,一份作为将来孩子的教育金,一份作为将来的养老金账户。在藤零看来,自己父母的医保待遇、退休金和他们的储蓄基本能够应付他们的晚年生活,但随着物价的不断高攀,将来的社保退休金根本无力支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需求,自己必须要在享受当下舒适生活的同时,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将中产进行到底。经过了与记者的交谈
37、,藤零这才发现自己无论是收入水平、生活品质还是物质保障等方面都已经不知不觉达到了真正的中产人标准了。记者手记:中产,让生活更美好或许在一些人眼里,藤零的收入水平还够不上标准中产,但她是工作、财富和生活的主人,她所体现出的生活质量更是许多收入远高于她的人所望尘莫及的。本次世博会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则认为,中产,也应该让生活更美好。即使你在收入上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的中产标准,但如果你的精神世界依然贫瘠,你的生活压力依然巨大,你的生活质量依然低下,你也只是个有名无实的“伪中产”罢了。总之,“中产”不等于“多金”,而是一种“安全”、“自由”、“舒适”相叠加的生活方式,这才是中产的真谛。晒晒美国
38、的中产生活提要:跨入美国中产阶级行列需要符合6大指标,除了要满足有房有车等财产性指标外,还要满足退休后有保障,享受医疗保险等福利性指标能供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全家度假旅游等消费性指标也不可缺少。美国有不少经济学家和媒体专栏作家在探讨经济危机对中产阶级的影响,最有名的提法是美国中产阶级现在已开始沦为新的穷人。失业和房屋债务让一部分中产阶级家庭告别了过去的舒适生活,而需要靠社会救济来生存。但总体而言,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仍是社会的中坚,他们生活水平的上升与下降更可真实地反映美国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总体而言,美国中产阶级的定位要看教育程度、所从事的职业、经济地位以及社会影响力等。上层中产阶级大都接受过高
39、等教育,从事的工作以白领为主,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职业性职业、医疗教育、大众传媒、工程等领域。大学教授、医生、工程师、律师、建筑师、记者、公司的中层主管、作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财务经理、高中教师、高级护士、药剂师、分析师等是人们最常见的上层中产阶级成员。而公司下层管理人员、销售员、秘书等则是典型的下层中产阶级。说到美国的中产阶级还有另外一种比喻,按社会地位来分,中产阶级上有富人、下有穷人,中产阶级夹在中间,就如同三明治一样,所以现在的美国中产阶级也被称之为“三明治一代”。按照老百姓的说法,中产阶级不属于富人,但也不是穷人,就是不穷不富中间的一批人。美国人跨入中产阶级的6个指标奥巴马上任后,
40、面临经济危机的挑战,中产阶级也受到冲击,因此美国政府展开了“拯救中产阶级”行动。美国的媒体和专家也承认,对于中产阶级的定义并无统一的财务上的标准,仅靠收入和消费的指标界定中产阶级是不准确的。因此,美国现在比较流行的界定中产阶级家庭标准是看生活状况和水平,其中有6项财务指标可以作为考核一个家庭是否进入中产阶级的指标。第一,是否拥有住宅。美国梦说穿了很简单:一幢房子两辆车,养两个孩子都能上大学。这年头在哪个国家都一样,没房绝对成不了中产阶级。但有了房做一辈子房奴也不应该是中产阶级。一生的心血和所得最终换来的只是一个窝,那决不能说是过上了好日子。美国房价便宜,但也不是人人都买得起,这要看你想住在哪儿
41、。在底特律一个家庭年收入5万美元可能生活得很好,但要是到了洛杉矶,这样的收入连个小房子都买不起。要做中产阶级,首先就得有房,但又不能成为房奴。美国人如何来平衡,挺简单,30年分期付款,每个月房贷不超过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拥有汽车。美国家庭汽车拥有量比率很高,按理说有没有汽车不应成为是否跨入中产阶级行列的指标。汽车在美国已成了代步的工具,在绝大多数家庭都拥有汽车的情况下,驾驶普通车和豪华车就有了区别。开奔驰和宝马车的人和开普通丰田车的人,自然能反映出经济状况的不同。第三,孩子的大学教育。美国1-12年教育是义务制教育,家长一般不需要在子女的教育上投什么钱,当然就读私立中小学的除外。而大学教育就
42、不同了,一般好一点的公立大学毕业,费用要在5万至10万美元,私立名校需要20万美元。让孩子接受好的大学教育是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的首要目标,所以有足够的经济资源能供的起孩子进入理想大学的家庭才能算合格的中产阶级家庭。而这种供的起,决不是老爸老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为了孩子苦了自己,否则还叫啥中产阶级。第四,有退休保障。人干了一辈子谁都要走退休这条路,而退休后经济上有没有保障就成为是否是一个名副其实中产阶级的硬指标。退休不仅是告老还乡,而是一个人辛辛苦苦、勤勤奋奋工作大半辈子后要获得的回报。一般而言,退休后还能保持相当于工作时80%左右的收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才不会受到影响。在美国政府机构、私人公司工
43、作的人,退休后的待遇各有差异,这就要看各家的情况了。如果退休后入不敷出,那肯定与中产阶级有了一定的距离。第五,医疗保险。中产阶级不仅有白领、也有蓝领,但要想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在美国最起码要有较好的医疗保险福利。头痛脑热式的小病不算什么,但要赶上个开胸掏肺的事,那钱就大发了。所以美国人认为,没有较好医疗保险福利的人叫做中产阶级就有点冤。第六,家庭度假。家庭度假也能成为衡量是否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这听起来有点怪,但老美却把这家庭度假真当成了一回事。美国文化中还有这么档子事,一个家庭一年总得来上一次全家集体出动去度假。美国所有工作的人,只要打工的公司还算正规,每年都会有两周的带薪休假。休闲度假
44、当然要花钱,这叫有钱也有闲,要不然这家庭度假也不会成了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一项考量指标。美国中产阶级过什么样的日子那么现在美国的中产阶级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上呢?下面我们不妨看一些具体的数据。首先看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美国中产阶级中处于中间收入段的50%人群,一个双亲和2个孩子的4口之家,其家庭年收入在51000至123000美元之间,而他们的中位家庭年收入为81000美元。以上的数据是2008年美国人口普查局和劳工部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2009年,由于经济不景气的缘故,美国家庭的年收入比2008年下降了5%到7%。而单亲家庭的经济状况更糟,在有2个孩子的单亲家庭,他们的家庭中位年收入仅为25
45、000美元。2009年,美国家庭的中位收入为52029美元。其次看美国中产阶级在住房上的花费。21世纪以来,美国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加重了美国中产阶级在住宅上的负担,而房地产泡沫又使一部分中产阶级失去了拥有住宅的能力。在美国的双亲家庭,他们拥有住宅的价值平均为231000美元,每年要支付的房屋贷款以及用在住宅上支出为17600美元。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家庭用于住宅上的支出增长率超过收入增长率的两倍。美国人对老年人有句形容语,叫做房子越住越小,汽车越坐越大。而在经济危机中,美国的中产阶级在拥有住宅上也面临着与老人们一样的命运。从1979年到2007年,美国独立住宅的平均面积扩大了40%,达到23
46、0平方米。但2008年以后,民众购屋能力下降,2010年尽管美国住宅的价格比2007年下降了20%到30%,但民众购买住宅的意愿依然不高,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民众仍对房屋市场持观望态度,对房屋市场是否真正触底仍有疑虑。而新建独立住宅的面积也开始缩水,不少新的住宅居住面积下降到200平方米。第三看中产阶级的家庭净资产。家庭净资产是衡量家庭财富的一个主要指标,2007年美国家庭的净资产中位值是120300美元,平均家庭净资产价值为556300美元。目前美国家庭净资产平均值为84000美元,比2007年下降了30%,这主要是由于家庭财富在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大缩水的缘故。美国家庭净资产的多少与年龄和收入有很
47、大关联性,例如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群,家庭净资产中位值是1475美元。年龄在3544岁人群,家庭净资产中位值是51575美元。年龄在5564岁的人群,家庭净资产中位值是180125美元。年龄在65岁以上的人群,家庭净资产中位值是232000美元。第四看看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背负的债务。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每年用于支付债务的钱相当于可支配收入的18%,这些钱主要是用于偿还房屋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债务或是其他类型的家庭债务。现在美国家庭收入用于偿还债务的比例远远高于20世纪70和80年代,2008年,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每年偿还债务的钱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18.9%,达到了一个新高点。经济危机中,美国人减少消费,减少借贷,因此现在美国家庭用于偿还债务的钱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出现下降趋势。美国中产阶级家庭不可少的开销一、医疗开支。由美国副总统拜登挂帅的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状况调查小组在其报告中称,医疗健保的支出成为美国中产阶级面临的新的经济负担。在典型的双亲四口之家的中产阶级家庭,每年需要支付的医疗健保费用要在5100美元。从1990年以后,美国家庭在医疗健保上支出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家庭其他支出的上涨幅度,而且目前家庭在医疗健保上的支出仍无降低的迹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67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