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检查生化物理显微镜(与“尿液”有关PPT文档).pptx
《尿液检查生化物理显微镜(与“尿液”有关PPT文档).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液检查生化物理显微镜(与“尿液”有关PPT文档).pptx(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尿液检查生化物理显微镜(与“尿液”有关PPT文档),尿液检查生化物理显微镜(与“尿液”有关PPT文档),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1、诊断和疗效观察 泌尿系统的炎症,结核,结石,肿瘤和肾移植.急、慢性肾炎时,均可引起尿液的变化.当治疗后病情好转时尿液可逐步改善.因此尿液检查是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和疗效观察的首选项目。,第2页,共170页。,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第2页,共170页。,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糖尿病的尿糖检查.急性胰腺炎的尿淀粉酶检查.黄疸鉴别诊断时的尿三胆检查等.在血液、淋巴系统疾病血尿、乳糜尿.重金属(如铅、镉、铋、铬等)中毒引起肾损害时.检查尿液可以协助诊断。,第3
2、页,共170页。,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 2、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糖第3页,共,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3、用药的监护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多粘霉素和磺胺药等,常可引起肾损害.在用药物前和用药过程中需要观察尿液的变化,以确保用药安全.,第4页,共170页。,一 尿液检查的目的:3、用药的监护第4页,共170页。,二、尿液生成,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肾集合管的重吸收与分泌作用生成的。生成后的尿液,流经输尿管,在膀胱内暂时贮存,最终排出体外。,第5页,共170页。,二、尿液生成第5页,共170页。,正确留取尿标本是保证尿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怎样正确地采尿?,第6页,共170页。,正
3、确留取尿标本是保证尿分析质量的先决条件怎样正确地采尿?,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是尿液检验的基础,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必须坚持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尿液标本的完整性 。,第7页,共170页。,第二节 尿液标本采集 尿液标本采集是尿液检验的基础,第7页,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一)患者准备 1.一般要求 (1)、清洁标本采集部位 (2)、明确标记 (3)、避免污染 (4)、使用合格容器,第8页,共170页。,一、标本采集一般要求 (一)患者准备第8页,共170页。,二 尿液标本收集的基本原则:,1.容器要求清洁干燥,女性避开月经期,留取中段尿,避免混入白带和经血.
4、男性应避免前列腺液与精液混入.婴幼儿标本要防止粪便污染. 2.尿标本必须新鲜,及时送检,及时检查,否则应置于冰箱中保存。,第9页,共170页。,二 尿液标本收集的基本原则:1.容器要求清洁干燥,第9页,共,尿液标本种类主要有:,1.晨尿 即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时收集的尿液标本,即为首次晨尿。 有利于尿液形态学和化学成分分析,住院患者最适宜收集晨尿标本。2.随机尿 即随时留取的尿液标本, 最适合于门诊、急诊患者的尿液筛检试验 .,第10页,共170页。,尿液标本种类主要有:1.晨尿 第10页,共170页。,3计时尿 一般根据临床诊断或疾病观察的需要,按特定时间采集尿液标本. (1)、3h尿 (2
5、)、餐后尿 (3) 、24h尿 (4)、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5)、特殊试验尿 :中段尿 (6)、酚红排泄试验. (7)、浓缩稀释试验试验前一天晚6点开始禁食水,睡前排空尿液,试验日清晨6、7、8点各留尿一次,三次标本至少有一次尿比重1.026(老年人可为1. ),若尿比重两次以上低于1.026(老年人可为1. ),那么就提示远端小管尿液浓缩功能差。,第11页,共170页。,3计时尿 第11页,共170页。,第三节 尿液标本处理,检验前,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尿液刚排出时的原有成分的质、量和性质,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检验中,必须按标本充分混匀、离心沉淀、定量检查等操作规程,使尿液检测符合规范的报告
6、方式。检验后,要防止医院内外环境污染和各种人群的感染。,第12页,共170页。,第三节 尿液标本处理检验前,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尿液刚排出时的,一、尿液标本保存,尿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分析完毕,最好在30min内完成检验,对不能及时检验的尿标本,必须进行适当处理或以适当的方式保存,,第13页,共170页。,一、尿液标本保存尿标本应在采集后2h内分析完毕,最好在30m,1冷藏 通常多保存在28冰箱内,或保存于冰浴中 2防腐 加入特定化学防腐剂,同时尿液仍需冷藏保存,第14页,共170页。,1冷藏 第14页,共170页。,二尿液标本保存的基本原则:,冷藏法:不能超过8小时。化学防腐法: 防腐剂 实用范
7、围 甲苯 化学检查 (2.0ml/100ml) 福尔马林 显微镜检查(1滴ml/30ml) 浓盐酸 17-羟类固醇,儿茶酚胺等(1.0ml/1000ml) 麝香草酚 结核杆菌(0.1g/100ml),第15页,共170页。,二尿液标本保存的基本原则:冷藏法:不能超过8小时。第15页,三、检验后尿液标本处理,尿液标本,不管是用哪种方法采集,也不管是否含有细菌、病毒或其他有害物质,都应视为感染物 。 一般的处理方法是: 1、医院污水处理合格单位可向下水道排放 2、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液中浸泡,第16页,共170页。,三、检验后尿液标本处理 尿液标本,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尿液的理学检验,第17页,共170
8、页。,尿液的理学检验第17页,共170页。,尿液常规检验基本内容,外观检查(物理学检查):尿量、气味、颜色、透明度、比重测定等。化学检查:蛋白质、糖以及酮体等。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以及结晶等。,第18页,共170页。,尿液常规检验基本内容外观检查(物理学检查):第18页,共17,一、尿 量,尿量一般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一)检测原理 : 1直接法 2累计法 3计时法,第19页,共170页。,一、尿 量 尿量一般是指24h内排出体外的尿液总量 第19,(三)参考值: 、成年人:10002000ml24h。 、儿童:按儿童每公斤体重计排尿量,约为成年人34倍。,第20页,共170页。
9、,(三)参考值: 第20页,共170页。,(四)临床意义,1多尿- 是指24h尿液总量超过2 500ml者 (1)生理性多尿: 多属于肾脏功能正常时 、饮水过多 、服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 、使用某些药物 、静脉输注液体过多 、精神性,第21页,共170页。,(四)临床意义 1多尿- 是指24h尿液总量超过2 50,(2)、病理性多尿 1)、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 2)、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 3)、肾脏性疾病,第22页,共170页。,(2)、病理性多尿第22页,共170页。,2.少尿指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小于17ml(每小时尿量儿童0.8mlkg)者为少尿。,第23页,共170页。
10、,2.少尿第23页,共170页。,(1)肾前性少尿: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肾血流量不足,肾小球滤过率减低所致 、肾缺血 . 、血液浓缩. 、血容量减低. 、应激状态.,第24页,共170页。,(1)肾前性少尿:第24页,共170页。,(2)、肾后性少尿: 多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尿路梗阻引起 、肾或输尿管 、膀胱功能障碍,第25页,共170页。,(2)、肾后性少尿:第25页,共170页。,(3)、肾性少尿: 因肾实质的病变导致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损害所致。 、急性肾小球肾炎 、各种慢性疾病所致肾功能衰竭 、溶血 、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第26页,共170页。,(3)、肾性少尿:第26页,共170页。,
11、3无尿 指尿量100ml24h。 无尿进一步发展至排不出尿液者称尿闭。,第27页,共170页。,3无尿第27页,共170页。,二 颜色,新鲜正常尿多无色澄清至淡黄色或琥珀色 。尿颜色受尿色素、尿胆素、尿胆原及尿仆啉等的影响药物和疾病与尿色素关系最大。,第28页,共170页。,二 颜色 新鲜正常尿多无色澄清至淡黄色或琥珀色 。第28,类别 颜色正常 淡黄色血尿 淡红色、洗肉水样 血红蛋白尿 浓茶色或酱油色肌红蛋白尿 浓茶色或酱油色胆红素尿 深黄色或棕黄色脓尿 白色混浊状菌尿 白色云雾状乳糜尿 乳白色,第29页,共170页。,第29页,共170页。,1.血尿(hermaturia):,尿液内含有一
12、定量的红细胞时称血尿。由于出血量不同可呈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或混有血凝块。每升尿内含血量超过1ml即可出现血尿淡红色,称肉眼血尿。离心沉淀后进行镜检时每高倍镜视野平均3个以上的红细胞则称为显微镜下血尿。,第30页,共170页。,1.血尿(hermaturia):尿液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临床意义:,可见血尿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可见于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第31页,共170页。,临床意义:可见血尿见于肾结核、肾肿瘤、肾或泌尿道,结石.第,4脓尿与菌尿,脓尿 : 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脓细胞等炎症性渗出物 。 菌尿:尿
13、液内含有大量的细菌,多呈云雾状,静置后也不下沉 。,第32页,共170页。,4脓尿与菌尿 脓尿 : 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脓细胞,(1)常见病因 : 脓尿、菌尿均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2)鉴别试验: 镜检 蛋白定性,第33页,共170页。,(1)常见病因 : 脓尿、菌尿均可见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第33,5、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是指尿内含有大量结合胆红素,外观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呈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第34页,共170页。,5、 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 是指尿内含,黄疸类型的鉴别 类 型 尿胆红素 尿胆原 正 常 () ()() 溶 血
14、 性 黄 疸 () 显著 肝细胞性黄疸 中度 轻度 梗 阻 性 黄 疸 显著 (),第35页,共170页。,第,6 乳糜尿,尿液中混有淋巴液.而呈稀牛奶状乳白色浑浊称乳糜尿.若同时混有血液称乳糜血尿.尿液中出现脂肪小滴则称脂肪尿。,第36页,共170页。,6 乳糜尿尿液中混有淋巴液.第36页,共170页。,乳糜尿实验方法,根据脂肪特性,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抽提乳糜微粒、脂肪小滴,再用脂溶性染料苏丹对乙醚提取物进行染色。萃取物染色后涂片,镜下可见脂肪颗粒被染成大小不等的橘红色球形小滴,第37页,共170页。,乳糜尿实验方法 根据脂肪特性,用乙醚等有机溶剂抽提乳糜微粒、,三 尿液透明度,正常新排出的尿
15、液多透明呈淡黄色.尿液放置后可见微量絮状沉淀,出现混浊.混浊是由于少量上皮细胞、核蛋白和粘蛋白盐类结晶所构成.,第38页,共170页。,三 尿液透明度 第38页,共170页。,尿液混浊,1 新鲜尿液发生混浊应注意: 、尿酸盐沉淀 、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第39页,共170页。,尿液混浊1 新鲜尿液发生混浊应注意:第39页,共170页。,混浊尿液鉴别,第40页,共170页。,混浊尿液鉴别第40页,共170页。,五、尿液比密测定,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称为尿比密。比密又称比重(SG) SG是尿液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相对指示肾脏的浓缩和稀释功能。,第41页,共170页。,五、尿液比密测定
16、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重量之比,称为尿比密,方法学评价 :1化学试带法测定简便 2尿比重计法操作较繁 3 折射计法:美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LSI)和中国临床检验标准委员会(CCLS)建议作为参考方法。,第42页,共170页。,方法学评价 :第42页,共170页。,尿液比密正常范围,正常肾脏有很强的浓缩、稀释功能,使尿中所含的溶质浓度随机体的需要调节而改变,正常平均。,第43页,共170页。,尿液比密正常范围 正常肾脏有很强的浓缩、稀释,尿液比密临床意义,尿比密测定是临床上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常用的指标 1高比密尿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衰少尿期等、肾前性少尿疾病,心功能不全、周围循环
17、衰竭、高热、脱水以及糖尿病(尿量增多同时比重增加 )、蛋白尿等,第44页,共170页。,尿液比密临床意义 尿比密测定是临床上估计肾脏浓缩稀释功能第4,2、 低比密尿 提示肾脏稀释浓缩功能严重损害 、急性肾小管坏死 、尿崩症:常呈严重的低比(SG1.003),第45页,共170页。,2、 低比密尿第45页,共170页。,尿液化学检验,尿液化学检验包括酸碱度、蛋白质、糖、 脂类及其代谢产物、电解质、酶、激素 等的检查。 其中,最为常用的有酸碱度、蛋白质、糖等检查。,第46页,共170页。,尿液化学检验 尿液化学检验包括酸碱度、,一、酸碱度,尿液酸碱度简称为尿酸度,分为:1、可滴定酸度-相当于尿液酸
18、度总量。 2、真酸度-指尿中所有能离解的氢离子浓度,通常用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来表示(pH )。,第47页,共170页。,一、酸碱度尿液酸碱度简称为尿酸度,分为:第47页,共170页,【检测原理】,1试带法 (尿十项) 采用双指示剂法,膜块中含溴麝香草酚蓝(pH 6.0-7.6)和甲基红(pH4.6-6.2),变色范围为黄色(pH 5.0)一绿色(pH 7.0)一蓝色(pH 9.0)。2. pH试纸法 : pH广泛试纸是浸渍有多种指示剂混合液的试纸条,色泽范围为棕红至深黑色。 【参考值】正常新鲜尿液常呈弱酸性,pH在6.06.5之间 。尿可滴定酸度:2040mmol24h尿。,第48页,共170
19、页。,【检测原理】1试带法 (尿十项) 采用双指示剂法,膜块中含,临床意义,注:低钾性代谢性碱中毒时,尿pH值,第49页,共170页。,H值pH值疾 病碱中毒、膀胱炎酸中毒,糖尿病食,二、尿液蛋白质检查,正常情况下,每日尿中仅有30130mg的微量蛋白排出,用常规定性的方法无法检出,一般蛋白定性试验常呈阴性。尿液中蛋白质超过150mg24h尿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即称为蛋白尿。,第50页,共170页。,二、尿液蛋白质检查正常情况下,每日尿中仅有30130mg的,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一过性的蛋白尿.常见原因: 发热、寒冷、高温、剧烈运动紧张等应激状态.常为轻
20、度蛋白尿.尿蛋白定量一般0.5g/24 hr,很少超过1.0 g/24hr.原因去除后尿蛋白能迅速消失.,第51页,共170页。,生理性蛋白尿泌尿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第51页,共170页。,体位性蛋白尿,出现于直立尤其脊柱前突体位,卧位消失.多见于瘦高体型青少年.直立时肾移位及脊柱前突压迫肾静脉致肾静,脉循环障碍和淋巴回流受阻有关.尿蛋白定量1g/24hr,卧床后蛋白尿消失.,第52页,共170页。,体位性蛋白尿出现于直立尤其脊柱前突体位,卧位消失.第52页,,病理性蛋白尿的分类: (1) 肾小球性蛋白尿 (2) 肾小管性蛋白尿 (3) 混合性蛋白尿 (4) 溢出性蛋白尿 (5) 组织性蛋白尿,
21、第53页,共170页。,第53页,共170页。,尿蛋白分子量,肾小球基膜为一粗滤器,能阻止高分子蛋白(分子量15万,如IgM分子量90万)通过.可允许转铁蛋白(分子量8.9万)、部分白蛋白(分子量6.9万)通过。肾小球蛋白尿。也为选择性分子量更小(15万)的溶菌酶、2-微球蛋白等则基膜、上皮细胞均无屏障作用。能被肾小管吸收.如果出现肾小管蛋白尿.而大分子的1-脂蛋白(分子量19.5万、43万)、-脂蛋白(分子量300万)及2-巨球蛋白(分子量82万)则不见于原尿。如果出现既为非选择性,第54页,共170页。,尿蛋白分子量肾小球基膜为一粗滤器,能阻止高分子蛋白(分子量,【检测原理】,(一) 尿蛋
22、白定性试验: 为蛋白尿的过筛试验,是检查尿液总蛋白最常用的方法,包括:试带法、加热乙酸法和磺基水杨酸法。,第55页,共170页。,【检测原理】(一) 尿蛋白定性试验:第55页,共170页。,1.试带法,采用pH指示剂(溴甲酚绿)蛋白质误差原理.在pH 3.2的条件下,酸碱指示剂产生阴离子与带阳离子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复合物.指示剂发生颜色改变. 试带法可用于尿蛋白定性或半定量。,第56页,共170页。,1.试带法 采用pH指示剂(溴甲酚绿)蛋白质误差原理.第5,(二)尿蛋白定量试验,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验项目。检查方法繁多,有:沉淀法、比色法、比浊法、染料结合法、免疫测定法和尿蛋白电泳法等。,第57
23、页,共170页。,(二)尿蛋白定量试验第57页,共170页。,1 .比浊法: 常用磺基水杨酸一硫酸钠法:在酸性条件下,生物碱类试剂与蛋白质结合沉淀,从而显示不同混浊度而得以测定。2.染料结合法:有考马斯亮蓝法、丽春红s法等。,第58页,共170页。,1 .比浊法:第58页,共170页。,【方法学评价】,1.试带法 主要用于尿液分析仪 ,操作简便、快速、易于标准化,适于健康普查或临床筛检。 (1)灵敏度和特异性:试带对白蛋白灵敏高,对球蛋白的灵敏度仅为清蛋白的 1100150.可漏检本周蛋白.故试带法不适用于肾脏疾病的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第59页,共170页。,【方法学评价】1.试带法第59页
24、,共170页。,(4)药物因素 :假阳性:服奎宁、嘧啶等或尿中含聚乙烯、磷酸盐、季胺盐消毒剂等,尿呈强碱。(pH9.0)。假阴性:大剂量滴注青霉素或用庆大霉素、磺胺、含碘造影剂。,第60页,共170页。,(4)药物因素 :第60页,共170页。,(5)操作过程 : 假阳性:试带浸渍时间过长,反应颜色变深。 假阴性:试带浸渍时间过短反应不完全或浸渍时间过长膜块中试剂流失 。,第61页,共170页。,(5)操作过程 :第61页,共170页。,三、尿液糖检查,尿糖来自于血糖,正常性况下,肾小球可滤过全部的糖,在原尿中,又可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终尿中几乎不含或仅含微量葡萄糖(2.8mmol24h).用
25、普通方法检测一般尿糖定性试验为阴性.当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一般为8.88 mmolL)时血糖虽未升高但肾糖阈降低,将导致尿中出现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定性试验为阳性,称为糖尿。,第62页,共170页。,三、尿液糖检查尿糖来自于血糖,第62页,共170页。,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糖尿 (1)摄人性糖尿:摄入增多. 输入性增多 (2)应激性糖尿: 导致肾上腺素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高 。(3)代谢性糖尿:由于内分泌激素分泌失常,糖代谢发生紊乱引起高血糖所致。,第63页,共170页。,临床意义 1.血糖增高性糖尿 第63页,共170页。,血糖增高性尿糖(血糖超过肾糖阈),第64页,共170页。,血糖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尿液 检查 生化 物理 显微镜 有关 PPT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6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