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docx
《建筑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宁波市工程建设地方细则 2017 甬DX-11 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试行)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vertical greening of buildings (structures) in Ningbo(trial version)2017-06-29 发布 2017-09-01 实施 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宁波市建设地方标准 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试行)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vertical greening of buildings (structures) in Ningb
2、o(trial version)2017 甬DX-11主编单位:宁波市城建世行贷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宁波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凯胜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花木有限公司宁波斯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培训中心批准部门: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17年9月1日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甬建发201794号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发布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房产建设、设计、节能评估、审
3、图、施工、监理、质监单位,各有关单位:为加快美丽宁波建设,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全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和管理养护水平,由宁波市城建世行贷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主编的宁波市建(构)筑屋立体绿化实施导则(试行)已通过专家评审,现批准发布,编号为2017甬DX-11,自2017年9月1日起执行。本导则由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7年7月14日 前 言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浙江省绿色建筑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推进城乡品质提升,建设美丽宁波,促进城市立体绿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全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工程
4、建设和管理养护水平,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编写了宁波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实施导则。本导则经广泛的调查研究,及公开征求相关单位和行业主管部门意见,进一步结合宁波城市发展实际,提高了可操作性与适用性。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立体绿化形式及植物选择和配置;5立体绿化折合可再生能源;6 立体绿化设计;7 立体绿化施工;8立体绿化验收;9立体绿化养护管理;附录。本导则由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导则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至:宁波市城建世行贷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松
5、下街595号,邮政编码:315000)。本导则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及主要起草人、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宁波市城建世行贷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市城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宁波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凯胜园林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市风景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宁波市花木有限公司宁波斯正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培训中心主要起草人:周慧凝李志磊陈志诚毛艳辉施德良陈 锋郭 波桑方圆鲁 峥汪瑶瑶莫国民陈德恩朱霞青吴杰锋岳奇峰史静雷倪荣伟主要审查人:申亚梅吕迎泽王彭伟陈锡波钱广晖龙 骏周天云王志龙王靖华李 萍丁熊秀 目 次前 言3目 次i1总 则12术
6、 语33基本规定54立体绿化原则65立体绿化折合可再生能源86立体绿化设计117立体绿化施工168立体绿化验收209立体绿化养护管理22附录A 屋面可绿化面积计算方法23附录B常用立体绿化材料荷载值25附录C 立体绿化主要植物种类27附录D 屋顶绿化结构层29附录E 立体绿化施工流程321 总 则1.0.1 为加快推进城乡品质提升,建设“美丽宁波”,促进城市立体绿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全市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和管理养护水平,结合宁波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适于宁波市新建、改扩建建筑和新建高架道路、天桥等主要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类型的设计、施工、验收和养护管理,其他构筑物
7、的立体绿化类型,在技术条件相同情况下,可参照执行。主要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类型特指:1 宁波市新建、改扩建建筑屋面、墙面及沿口立体绿化;2 新建高架道路、天桥的桥墩(柱)及沿口的立体绿化。1.0.3 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的设计、施工、验收及养护管理,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浙江省及宁波市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 语2.0.1 立体绿化 Vertical Planting利用植物材料对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墙面及立面进行绿化和美化。2.0.2 屋顶绿化 Roof Greening以建、构筑物顶部为载体,以植物为主体进行配置,不完全与地面土壤接壤的绿化方式,是各种屋面种植方式的总称。2.0
8、.3 墙面绿化 Wall Greening以建、构筑物结构立面为载体,以植物为主体覆盖在各类建、构筑物或其他结构立面的一种绿化形式。2.0.4 沿口绿化 Verge Greening以建、构筑物边缘为载体,设置植物种植容器,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营建的一种立体绿化形式。2.0.5 花园式屋顶绿化 Gardening Roof Greening根据建筑屋面荷载,选择小型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等材料进行复层配置的绿化方式。常设置园路、座椅、亭架、水池、步桥和假山等园林小品供人们休憩、游览。2.0.6 地被式屋顶绿化 Ground-cover Roof Greening根据建筑屋面荷载,仅种植低矮地被植物或
9、藤本植物进行屋面覆盖绿化,一般不允许非管理和维护人员活动的屋顶绿化。2.0.7 墙面攀爬 Wall-climbing Greening利用攀援植物自身的攀爬性能对各种建筑物墙面、高架道路、天桥的桥墩(柱)形成覆盖的墙面绿化类型。2.0.8 墙面贴植 Espalier利用纸条柔韧性强、耐修剪的植物,辅以牵引固定等措施,使植物枝叶附着在建筑物墙面、高架道路、天桥的桥墩(柱)等表面的墙面绿化类型。2.0.9 构件绿墙 Component Wall Greening将栽培容器、栽培基质、灌溉装置和植物材料集合设置成可以拼装的单元,依靠固定支架灵活组装在建筑物墙面、高架道路、天桥的桥墩(柱)上的墙面绿化
10、类型。2.0.10 种植土层 Planting Soil Layer 满足植物生长条件要求,且具有一定的渗透、蓄水性能和空间稳定性的田园土、改良土和无机复合土,按照相应比例合理配置而成的构造层。2.0.11 植被层 Vegetable Layer立体绿化中选择种植的各类植物的总称。2.0.12 防水层 Water Proof Layer用于防止雨水和灌溉水渗漏的隔离层。2.0.13 蓄(排)水层Water Storage Layer能排出渗入种植土中多余水分并具有蓄水功能的构造层。2.0.14 种植槽 Planting Groove 用于盛容栽植土的构筑物或容器。3 基本规定3.0.1 新建、
11、改扩建建筑和高架道路、天桥应根据其高度、载体类型、功能和后期养护管理等要求,贯彻生态优先、适用美观、综合协调和同步实施的原则,实施立体绿化。3.0.2 新建、改扩建建筑的屋面、墙面、沿口应与建筑物一体化设计、施工、验收,并按以下规定实施立体绿化:1新建公共建筑,应对高度不超过50米的平屋顶部分实施立体绿化,屋面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应不小于30%;屋面可绿化面积的计算规则参考附录A;2 改扩建公共建筑,宜对高度不超过50米的平屋顶部分实施立体绿化,屋面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比例不宜小于30%;屋面可绿化面积的计算规则参考附录A;3 工业建筑的立体绿化建设面积应不少于建筑表面积的20%。3.
12、0.3 新建高架道路、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桥墩(柱)、沿口应同步实施立体绿化。3.0.4 建(构)筑物立体绿化应根据载体类型和所处位置选择适宜的立体绿化类型。3.0.5 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的施工和养护应遵循设计要求和浙江省园林绿化技术规程(试行)DB33/T 1009与宁波市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程。3.0.6 建(构)筑物立体绿化的质量验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浙江省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33/1068等相关验收标准。3.0.7 改、扩建建筑的立体绿化,必须经建筑结构安全复核,并不得损坏原有的建筑结构、防水层及设施,同时应满足建筑结构和其他相应的安全性及建筑一体化要求。4 立体绿化原则4.
13、1一般原则4.1.1 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立体绿化的荷载要求进行设计,常用立体绿化材料荷载值见附录B。如有特殊要求时,应单独计算结构荷载。4.1.2 新建建(构)筑物及高架道路、天桥桥墩(柱)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立体绿化形式的选择,充分考虑立体绿化载体设计和种植槽位置的预留。4.1.3 立体绿化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应符合该区域规划及景观设计要求,并满足安全、消防、环保、园艺、使用功能等方面的规定要求。4.1.4 立体绿化灌溉宜结合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同步设计应用,浇灌系统的安装和实施应满足冬季抗寒的要求,并满足园林绿地灌溉工程技术规程CECS243:2008和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
14、85的要求。4.1.5 立体绿化设计应综合考虑后期养护管理等因素。4.2绿化形式4.2.1 立体绿化按载体类型可分为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及沿口绿化等三种形式。4.2.2 屋顶绿化分为花园式屋顶绿化、地被式屋顶绿化等。4.2.3 墙面绿化分为墙面攀爬、墙面贴植和构件绿墙等类型。4.2.4 沿口绿化可分为建筑物窗阳台、女儿墙等沿口绿化和高架道路、天桥等市政公用设施沿口绿化。4.3植物选择和配置4.3.1 立体绿化宜选乡土物种,并体现植物的多样性和观赏性。4.3.2 屋顶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应满足如下要求:1 应选用姿态优美,植株低矮,生长缓慢,须根发达,抗风能力强、耐寒、耐旱、耐修剪、抗病虫害、不易倒伏
15、的花灌木和小乔木,以及草本地被;2 花园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以小乔木、大灌木、低矮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等多层次结构为主;地被式屋顶绿化植物配置以草本地被植物为主;3 坡屋面满覆盖种植宜采用草本地被植物;4 屋顶绿化主要植物种类见附录C.0.1。4.3.3 墙面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应满足如下要求: 1 应选用耐高温、耐严寒、抗风雪、耐贫瘠的植物品种;2 高架道路、天桥墙体绿化设计根据设置类型不同,植物配置可选下垂式或攀援式,根据设置位置不同可选用喜荫或喜阳的植物;3 构件绿墙应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植物,合理配置土壤基质;4 墙面绿化主要植物种类见附录C.0.2。4.3.4 沿口绿化植物种类选择应满足如下
16、要求:1 应选用耐旱、抗风强、耐寒、易养护、抗污染性强的植物,根据沿口位置适当选择喜荫或喜阳植物;2 沿口绿化主要植物种类见附录C.0.3。5 立体绿化折合可再生能源5.1一般规定5.1.1 公共建筑屋面无法满足民用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核算标准DB33/1105中可再生能源核算要求时,经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论证后,可采用立体绿化形式折算替代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综合利用量。采用立体绿化替代其他可再生能源形式时,参照本节计算方法。5.1.2 立体绿化折算可再生能源时,应采用经过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证的计算软件,对布置立体绿化的屋面部分进行日照与辐射分析。5.2立体绿化折合可再生能源核算
17、方法5.2.1 立体绿化折算替代民用建筑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量时,应统筹考虑立体绿化产生的固碳释氧、保温隔热等综合效益,并结合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屋顶可利用面积等因素,核定立体绿化总布置面积。5.2.2 立体绿化折算替代民用建筑太阳能资源综合利用量应转化为碳排放量作为其核算指标。5.2.3 民用公共建筑采用立体绿化全部或部分代替太阳能资源时,小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应搭配种植。5.2.4 民用公共建筑采用立体绿化全部或部分代替可再生能源时,项目达到的最小减碳量应符合以下规定:1 当地块容积率小于或等于2.0时,项目利用综合减碳量应满足式5-1要求。QC ECS (5-1)QC:年减碳量,k
18、g/a;S:地上建筑面积,m2;EC:立体绿化综合利用量减碳核算因子,见表5-1,kg/(m2.a);2 地块容积率大于2.0时,立体绿化利用综合减碳量应同时满足5-2和式5-3要求。QC ECS2/r (5-2)QC+0.79QG ECS (5-3)r:容积率;QG:余热回收或废热利用装置的年理论减碳量,kg/a;单位kwh电量转化碳排放为0.79kg。表5-1核算因子建筑类型减碳核算因子Eckg/(m2.a)办公建筑、民政建筑、司法建筑3.56旅馆建筑、金融建筑、医疗卫生建筑、教育建筑、科学实验建筑、广播电台、电视台、邮政局、电信局、电力等建筑4.74商业建筑、娱乐建筑、体育建筑、文化建筑
19、、交通建筑7.113 可再生能源或立体绿化布置面积的确定,应分别根据表5-2和表5-3取值。乔木及灌木计算采用其蓬形的容积;地被草本计算其投影面积;藤本植物计算长成后满铺面积。表5-2 不同可再生能源形式年减碳量可再生能源形式单位面积应用量的年节能量减碳量(kg/(m2.a))太阳能热水系统450 kwh/(m2.a)355.5 太阳能光伏系统150 kwh/(m2.a)(折算时乘以系数3)355.5 表5-3 不同立体绿化植物种类的年减碳量立体绿化植物种类减碳量(kg/(m2.a))立体绿化常用植物类别常绿灌木140常绿小乔木120落叶小乔木100落叶灌木(农作物)80藤本、草本455.2.
20、5 立体绿化与太阳能光热、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形式宜同时布置使用。6 立体绿化设计6.1屋顶绿化设计6.1.1 屋顶绿化设计应与主体建筑风格保持一致。6.1.2 屋顶绿化的屋面坡度宜平缓,一般小于15%;大于15%时,应采取相应安全可行措施。6.1.3 屋顶绿化构造层由下而上依次为:防水(阻根)层、排(蓄)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层、植被层和园路及小品。详细构造参见附录D。6.1.4 屋顶绿化类型对荷载的要求详见表6.1.4。表6.1.4 屋顶绿化类型对荷载要求序号屋顶绿化类型荷载要求屋顶绿化类型特点1花园式屋顶绿化6.5KN/m2植物造景并综合配套园路、座椅、亭子、水池等园林小品2地被式屋顶绿化2.
21、5KN/m2采用适生地被植物或攀援植物进行屋顶覆盖6.1.5 屋顶绿化景观设计应符合以下比例要求:表6.1.5屋顶绿化景观设计比例要求屋顶绿化类型绿化比例数值花园式屋顶绿化绿化种植面积 占屋顶绿化总面积比例70%园路铺装面积 占屋顶绿化总面积比例30%地被式屋顶绿化绿化种植面积 占屋顶绿化总面积比例90%园路铺装面积 占屋顶绿化总面积比例10%6.1.6 屋顶绿化园路及小品宜选择轻型、环保的材质。6.1.7 屋顶绿化植物种植设计应根据土层厚度及周边环境因素确定。6.1.8 屋顶绿化上选用种植槽或种植箱时,应满足如下要求:1 容器应轻便,易搬移;连接点应稳固,便于组合;2 应设计有组织排水;宜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构筑物 立体绿化 实施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8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