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医学统计方法与科研论文写作培训课件.ppt
《常用医学统计方法与科研论文写作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医学统计方法与科研论文写作培训课件.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1、统计学 统计学(statistics)是研究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的科学,是认识社会和自然现象数量特征的重要工具。,一、医学统计学基本概念1、统计学,2、医学统计学,统计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称为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与生物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在互有联系的不同学科领域的应用,三者间有少许区别,但无截然界限。,2、医学统计学 统计学在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称为医,医学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及意义,1、临床科研设计2、对搜集资料的内在规律进行分析3、为医务工作者阅读科技文献和撰写科研论文提供工具,医学统计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及意义1、临床科研设计,统计学的
2、几个常用术语及概念,1、变量和个体变异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观察单位也称观察对象,或个体。观察单位的某项特征称为变量。变量的观察结果称为变量值。 同质是指被研究指标(变量)的影响因素相同。在统计学中可以把同质理解为除处理因素外,影响被研究指标较大的、可以控制的主要因素尽可能相同。 变异同质基础上的个体差异称为变异。,统计学的几个常用术语及概念1、变量和个体变异,2、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 样本是按随机化原则从总体中抽出的部分观察单位的某变量值的集合。样本来源于总体,对总体有代表性的一部分。 样本具备代表性的条件: A、遵循随机抽样原则:总体中每一个体被抽取的机
3、会均等 B、样本含量(观察对象数量)适宜,2、总体和样本,3、抽样和抽样误差,抽样是指从总体选取样本的过程。 抽样研究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变量值构成样本,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特征。 由于抽样所造成的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差异称为抽样误差。 抽样误差是抽样研究不可避免的,但有一定的规律性。,3、抽样和抽样误差抽样是指从总体选取样本的过程。,各种常见误差的区别,各种常见误差的区别种类原因性质表现解决方法测量误差(系统)单,4、概率和小概率事件,概率是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常 用符号P表示。其值在0和1之间。概率等于1的事件是必然事件(P=1),概率等于0的事件是不可能事件(P
4、=0),随机事件的概率小于1,而大于0(0P1)。小概率事件习惯上是指P0.05的事件。,4、概率和小概率事件概率是反映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常,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通常分为四步:1、研究设计2、搜集资料3、整理资料4、分析资料,二、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通常分为四步:,1、研究设计,设计一般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专业设计即确定调查题目、内容等。统计设计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全过程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1、研究设计设计一般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设计。,设计需考虑以下几方面:1、研究的目的和假设是什么?2、研究对象的选择范围是什么?如何确定?3、研究方
5、法是什么?技术路线如何?4、具体的研究内容、观察项目与指标是什么?5、研究对象的数量大小,如何抽样?怎样分组?6、对观察指标如何进一步计算?具体采用哪些统计分析方法?7、有哪些可能存在的误差?如何避免与减少其影响?8、时间、人员、经费方面的安排。,设计需考虑以下几方面:,统计设计四条原则,随机:使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对照:平行对照(观察组、对照组);自身对照双盲:调查者不知被调查者属于何组,避免诱导误差 被调查者不知自己属于何组,避免依从性误差齐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对象,除了被观察因素不同,其他 所有条件均应相同。,统计设计四条原则随机:使样本对总体有代表性,2、搜集资料,按照设计要求,原则是及
6、时、准确、完整地收集原始数据。病历日常医疗工作记录临床检查与化验记录疾病监测报表专题研究,2、搜集资料 按照设计要求,原则是及时、准确、完,3、整理资料,(1)资料的录入和清理 资料录入前后初步的清理是核实,其次是发现异常值。(2)资料的分组按性质分组按数量分组 一般以分10-15组为宜。,3、整理资料(1)资料的录入和清理,4、资料分析,以统计指标(均数、率等)描述样本资料为个体定性提供依据医学参考值估计以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总体均数估计判断不同样本是否同质假设检验反映不同事物间的关系相关分析由甲事物推测乙事物回归分析,4、资料分析以统计指标(均数、率等)描述样本资料,三、人口统计常用指标,人口
7、总数 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特定时间的人口数。按惯例,一般采用一年的中点,即7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刻来进行统计。 由于人口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而某一时间点的人口数只能代表这一时点的人口规模,而不能代表其他时点或某一时期的人口规模。,三、人口统计常用指标人口总数,人口构成及其分析,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人口的性别和年龄。人口性别比指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出了全人口性别比之外,根据研究需要,还可计算出生婴儿性别比、年龄别性别比、魂灵人口性别比等。,人口构成及其分析基本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文化、职业等,,人口年龄构成分析,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人口
8、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在人口年龄构成的基础上,可以导出许多有用的描述人口状况的指标。 老年(人口)系数: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说明人口年老成都的指标,可作为划分人口类型的尺度。,老年系数 =,人口总数,65岁(或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100%,联合国规定60岁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人口超过7%为老年型社会。,人口年龄构成分析 人口年龄构成指各年龄组人口在总,少年儿童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指标之一。少年儿童系数的大小主要受生育水平的影响。,少年儿童系数 =,人口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1
9、00%,少年儿童系数:指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所,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或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5-64岁为劳动年龄,14岁及以下和65岁及以上为非劳动年龄或被抚养年龄。,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抚养比 =,人口总数,100%,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或负担系数,是指人口中非劳,老少比: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4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人口之比,表示每100名少年儿童对应多少老年人,是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之一。,老少比 =,14岁及以下少年儿童人口数,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100%,老少比: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与14岁及以下的,人口金
10、字塔,人口金字塔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地表示人口性别年龄构成的方法。其图形形如金字塔,故称为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 人口金字塔是一种用几何图形来形象地表示人口,人口金字塔分型,增长型人口:人口金字塔呈上尖下宽,多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表示人口不断增长。静止型人口:除高龄组构成较小外,其它各年龄组构成相近,此类人口出生率基本等于死亡率,人口总数基本稳定。缩减型人口:人口金字塔呈现上下两头小,中间大,一般多为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总数不断减少。,人口金字塔分型增长型人口:人口金字塔呈上尖下宽,多为出生率大,人口文化水平构成,人口文化水平构成指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有的比重。个人文化水
11、平常通过所受教育水平来表示。按人口普查分类分为:文盲、半文盲、小学、中学和大学。,人口文化水平构成人口文化水平构成指具有不同文化水平的人在总人,反映生育水平的常用统计指标,粗出生率 又称出生率或普通出生率,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人口中的出生数(活产数),其算式为:,粗出生率 =,某年平均人口数,同年活产总数,1000,世界卫生组织对活产作了如下定义:“妊娠的产物全部从母体排出时,不论妊娠时间的长短,只要具有呼吸、心跳、脐脉搏动、明确的随意肌运动等生命现象之一的即为活产”。,反映生育水平的常用统计指标 粗出生率 又称出生率,总生育率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的活产数,其算式为:,总生育率 =,某
12、年15-49岁妇女,同年活产数,1000,总生育率消除了总人口中年龄性别构成不同对生育水平的影响,较粗出生率能更确切地反映生育水平。 但在育龄妇女中,不同的年龄阶段生育能力有很大差别,故该指标受育龄妇女内部年龄构成的影响。,总生育率 指某地某年平均每千名育龄妇女的,四、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疾病频度指标1、发病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其算式为:,某病发病率 =,该期间新发生的某病病例数,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某病的平均人口数,比例基数,比例基数可为100%、1000或100000/10万,通常使计算结果至少保留1-2位整数。,四、疾病统计常用指标疾病频度指标某
13、病发病率 =该期间新发生的,2、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疾病的人数,通常用于描述病程较长或发病时间不易明确的疾病的患病情况,如慢性病在某一时间横断面的患病情况。其算式为:,某病患病率=,检查时发现的某病现患病例数,该时点受检人数,比例基数,2、患病率 又称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3、累计发病率 是发病率指标的延伸,是指一群人经历某一时期而发生某病的概率。如果按时间计算,时间是一年,实际上就是年发病率;如果按年龄计算,年龄是0-60岁,那就是一个人从出生活到60岁,在这60年中发生该病的概率。,累计发病率=,期内发病人数,初始观察人数,1000,3、累计发病
14、率 是发病率指标的延伸,是指一群人经历某一,疾病危害程度和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1、某病死亡率 指因某种疾病所致的死亡率,其算式为:,某病死亡率=,同年内某种疾病死亡人数,某年平均人口数,(100000/10万),某病死亡率是死因分析的重要指标,它反映各类病伤死亡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疾病危害程度和治疗效果的统计指标1、某病死亡率 指因某,2、某病病死率 反映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其算式为:,某病病死率=,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病人数,100%,3、治愈率 表示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治愈率=,受治病人数,治愈病人数,100%,2、某病病死率 反映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其算,4、
15、有效率 表示受治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其算式为:,有效率=,治疗有效人数,受治病人数,100%,病死率、治愈率、有效率主要用于对急性病危害或防治效果的评价。但治愈率和有效率的标准要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只有在标准相同的情况下才可以相互比较。 疾病的转归除与治疗措施有很大关系外,和病人的因素亦有关,比较时应充分考虑可比性问题。,4、有效率 表示受治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其算式为:有,生存率 指病人能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常用于对慢性病如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病等的治疗效果评价或预后估计。常用的是1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和10年生存率等。了计算生存率的数据需通过随访获得。,生存率 指病人能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医学 统计 方法 科研 论文 写作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5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