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照相基本原理ppt课件.ppt
《全息照相基本原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息照相基本原理ppt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学全息,全息照相概述,全息照相原理是1948年Dennis Gabor 为了提高电子显微镜的分辨本领而提出的。“全息”是指物体发出的光波的全部信息:既包括振幅或强度,也包括相位。普通照相技术是利用了光能引起感光乳胶发生化学变化的原理,变化的强度随入射光强的增大而增大。普通照相使用透镜成像原理,底片上化学反应的强度直接由物体各处的明暗决定,即由入射光波的强度决定。,人眼能够识别物体的三维立体图象,是借助物光波的主要特征参量振幅、波长和相位对人体视觉的作用。,光波的振幅反映了光的强弱,给人眼以物体明暗的感觉;光波的波长反映了光波的频率,给人眼以色彩的感觉;光波的相位反映了光波等相位面的形状,给人
2、以立体的感觉。,.1 全息照相的原理 ( Principle of holography ),一. 全息照相如何记录物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一般情况下,当两束相干光的位相相同时,合成光源的振动(相应的光强)就增强,反之,光波的振动就减弱。而光的位相是随位置变化的,因此,光波的振动增强和减弱也随位置而变化。这样,在两束光的交叠处就产生强弱相间的干涉条纹。条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合成光波的位相在不同位置的变化情况。因此,利用两束光的干涉所产生的干涉条纹可以有效地把位相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全息摄影就是利用光的干涉把景物散射光波以干涉条纹的形式,即把光波的振幅和位相记录在感光材料上,也就是说,把物体的全部信
3、息都记录下来,因而具有获得立体图像的许多优点。,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将物光波的特征参量振幅和相位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使其再现,从而形成与原物体逼真的立体图象。,全息照相的过程分两步:全息记录和全息再现。,二. 全息照相的过程,拍摄全息照片的基本光路大致如图。一激光光源(波长为 )的光分成两部分:直接照射到底片上的叫参考光;另一部分经物体表面散射的光也照射到照相底片,称为物光。参考光和物光在底片上各处相遇时将发生干涉,底片记录的即是各干涉条纹叠加后的图像。,关于强度:显然参考光各处的强度是一样的,但由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不同,所以物光的强度各处不同。因此,参考光和物光叠加干涉时
4、形成的干涉条纹各处浓淡也就不同。,二. 全息照相的过程,(一)记录,物光波的记录过程是一个光波的干涉过程。,如图,设记录平面为xy平面,该平面上物光波的复振幅分布为:,参考光波在记录平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两相干光波在记录平面上的合光场的复振幅分布为:,所以,合光场的光强分布为:,第1项是物光波在记录平面上造成的强度分布,它不均匀,但实验上一般让它比参考光波弱很多。,第2项是参考光波在记录平面上造成的强度分布,因为一般采用简单的平面波或球面波作为参考光,因此,该项近似为常数,即光斑均匀。,第3项是物光波和参考光波的交叉项。它是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图样,包含了振幅和相位的信息。,用记录介质将它们记
5、录下来,就是一张全息图!,记录介质,记录介质一般使用 全息干板。,玻璃基板上涂敷卤化银乳胶,乳胶的颗粒很小,密度大,保证干板的高分辨率。,全息干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线性变换器。它将曝光期间的入射光强线性地变换为显影后负片的振幅透过率。如图:,必须将曝光量变化范围控制在t-E曲线的线性段内。,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可以记为:,-未曝光时的干板透过率。,-t-E曲线上直线部分的斜率,称为全息感光度。,-曝光时间,假定参考光在整个记录表面上是均匀的,有,其中tb表示均匀偏置透过率。,曝光后的干板经过显影、定影处理后,就得到全息照片。全息照片呈现出来的是干涉条纹,不是物体的像。,(二)再现,观察全息照片的
6、光路如图:,设用复振幅分布为 的相干光束作为参考光,,部分入射光束透过干板产生衍射,绝大部分光被乳胶吸收,少部分被反射。,将合光强的分布表达式代入,有,此式表示了全息照相再现过程的基本方程。,下面分析再现过程:,再现照明光束采用原相干参考光束 ( ),上式中各个量的物理意义见图:,u1:代表再现照明光束经过全息照片后的透射波,透射率为tb,即全息图再现中的零级衍射波。,u2:由于A02是物光波振幅的平方,即物光波在干板上的光强分布,它在全息图上呈现一种“散斑”的图象,称为散斑衍射晕。,u3:代表了 级衍射光波,与原物光波相比,它多了 这个常系数,因而u3与原物光波具有相同的相位,而振幅仅相差一
7、个常数。,u3这一项准确再现了原物光波的信息,它给人体的视觉与物光波完全相同,其反向延长线构成原物的虚象。,u4:代表了-1级的衍射波,,而原物光波,u4与原物光波的相位信息相差一个负号,表明再现物光波与原物光波共轭。对于波面而言,如果原物光波发散,则再现物光波是会聚的,它将构成一个实赝像。,全息图什锦,英女王的全息照片,6.2 同轴全息与离轴全息,一. 同轴全息图,1. 记录光路,被拍摄的物体:必须高度透明,如幻灯片、照相负片等.,当这样一个物体被准直相干光源照明时,透射光由两部分组成:(1)由t0 项透过的一个强而均匀的平面波;(2)由透射率变化 形成弱的散射波。,用公式可以表示为:,平均
8、透射率,相当于参考光,即上图的直接透射波。,表示在平均透射率上下的变化,相当于物光波,即图中的衍射波。,在线性记录条件下,所得到的全息图的振幅透过率为:,全息干板记录下来后,经过显影、定影,即得到全息图!,投射到离物体距离为z0处的照相底片上的光强为:,注:因为R具有均匀性,因此用R表示参考光即可,不写R(x,y)。,2. 再现光路,用振幅为C的平面波垂直入射全息图,则透射光场为:,U1是直接通过透明底片的平面波,它受到均匀衰减而未受散射;,U3表示正比于原始散射波 ,看起来是从原始物体的一个虚象发出的,如图所示。,U4正比于O*(x,y) ,它将形成一个实象,位于透明底片和虚象相反的另一面,
9、离底片的距离为z0。,结论:同轴全息图同时产生物体透射率变化 的实象和虚象,两个像的中心都在全息图的轴上。我们将这两个像称为孪生像。它们相隔距离为2z0,并且有一个相干背景伴随出现。,3. 同轴全息图的局限性,(1)最大的局限是这种全息图要求被拍摄物体的透明度很高,因此,用一张同轴全息图,只能对透明的背景上的不透明字母这样的物体实现再现。,透明的背景上的不透明字母,不透明背景上的透明字母,(2)产生不可分离的孪生像。当对实像聚焦时,总是伴随一个离焦的虚像;同样,对虚像聚焦时,总是伴随一个离焦的实像。,(3)直接透过透明片的平面波,大大降低了像的反衬度。,二. 离轴全息图,1. 记录光路,由美国
10、的利思、乌帕特立克斯首先提出。,准直光束一部分直接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透过率为 ;,另一部分照射到物体上方的棱镜,以倾角 偏折到全息底片上。,其中参考光波的空间频率为,因此,底片上的强度分布为,把O(x,y)表示为振幅和相位分布,则有,满足线性记录条件下,得到的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为,经过显影、定影后,得到全息图!,2. 再现光路,把一束振幅为C的均匀平面波垂直入射到全息图,如图示,透射光场为,3.离轴全息的优点,由于采用了具有一偏角的参考光束,所以再现原物时,O和O*有不同的传播方向,使得虚像、实像在方向上相互偏离,并且还与U1、U2分开。,要成功地分离实像和虚像,必须选择合适的参考角 ,使
11、,4. 孪生像完全分离的条件,不考虑全息图本身的有限孔径。再现光波采用最简单的单位振幅平面光波垂直入射,即C=1,有,假设物体的最高空间频率为B周/mm,于是频谱G0如图所示。,条件: 时,G3和G4才不会与G1、G2重叠。,当参考光比物光强得多时,这个要求可以减弱一些。从物理上来看,G2项是由物体上每一点和物体上所有其他点的光干涉产生的,而G3和G4项都是参考光和物光的干涉所引起。当物光大大弱于参考光时,G2项比G1、G3和G4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这时,最小参考角只要使G3和G4互相分离即可,即:,推广的离轴全息光路装置,6.3 各种全息图,一. 全息图的分类,全息图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观点
12、来分类,一般有以下六种分法:,1. 按制作全息图的方法,光学记录全息图采用在感光材料上记录参、物光波干涉条纹的方法;计算机制作全息图先用计算机计算出全息图上抽样点参考光和物光叠加后的复振幅,然后用一种编码技术,用计算机绘图仪绘制全息图,再用精密照相机缩小到应有的尺寸。,2. 按全息图复振幅透射系数,振幅型全息图相位型全息图混合型全息图,3. 按全息图结构,透射全息图物光波和参考波自记录介质的同一侧入射。反射全息图物光波和参考波自两侧入射在记录介质上。,4. 按参考光波和物光波的主光线方向,同轴全息图离轴全息图,5. 按物体衍射光场,通常全息记录过程中物体被光波照射,产生衍射光波。衍射光场有三种
13、类型:索末菲全息图菲涅耳全息图夫琅和费全息图,6. 光纤全息术,利用光纤和光纤束作为传光和传输像的元件,拍摄全息图,叫做光纤全息术。,二. 基元全息图,基元全息图由单一物点发出的光波与参考光波干涉构成的全息图。一般可以分为下列(a)、(b)、(c)和(d)四种情况:,(a)平面波与平面波的干涉,形成的条纹平行等间距,面间距与夹角有关;,Page 235-236,对记录介质分辨率的要求:,光栅的频率:,物体可以看成是点源的线性组合。,下面讨论点源全息图:,1. 记录,物光 参考光 均发出球面波。,由于全息干板H 放置在菲涅耳衍射区内,球面波可以近似描述,有,H 平面上的物光波,参考光波,所以,记
14、录平面H 上的复振幅分布为,光强,全息图的透过率为,2. 再现,再现光波为球面波,波长为 ,如图:,在再现光的照射下,透射光由4项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第3项和第4项。,上面两个式子,结构相似。二次项表示的是球面波的相位因子;一次项表示倾斜传播的平面波的相位因子。,上述表达式具有的标准形式为:,因此,可以写出像点的坐标:,3. 几种特殊情况的讨论,有了前面一般性的讨论,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将条件代入,得到相应的结果,即计算出全息图成像的位置。,(1)再现光波是原参考光波,即,代入前面得到的像点坐标公式,有,及,当 ,分量波U3产生物点的虚像; ,产生物点的实像。,分量波U4产生物点的一个
15、虚像,位于物点处,是物点的准确再现。,(2)再现光波是原参考光波的共轭,即,有,及,分量波U3产生物点的实像,这个像点与物点关于全息图镜面对称。,分量波U4产生物点的虚像,也可以产生实像。,(3)参考光波和再现光波是沿z轴传播的完全一样的平面波,即,则有,此时得到两个像点,一个实像,一个虚像,它们位于全息图的两侧,对称分布。,二. 傅立叶变换全息图,傅立叶变换全息图当记录介质接收到的光波场是物光波的傅立叶变换时,所记录下来的全息图称为傅立叶变换全息图。,1. 记录,设物光分布为 ,则其频谱为,式中:空间频率 , 是透镜焦距。,参考光可以是平行光,也可以是点光源,这里以平行光为例。,产生平行光的
16、点光源位置:位于物平面上点(0,-b)处。,点光源的复振幅分布为:,它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上形成的频谱为:,因此,后焦面上光场分布(即照射到全息底片上的光场)为:,光强:,全息图的复振幅透过率为,2. 再现,用振幅为C的平面波垂直照射全息图,得到透射光波的复振幅为:,1、2项与物光再现没有直接关系;第3项:与物光 的傅立叶频谱成正比;第4项:与物光 的傅立叶共轭频谱成正比。,因此,要得到物体的再现像,必须在全息图的后方放置透镜,并且使全息图恰好放置在透镜的前焦平面上。,推导后焦面上的光场分布:,计算结果:,表示直接透射光经过透镜会聚在像面中心产生的亮点;,形成焦点附近的一种晕轮光;,原始像的复振幅
17、,中心位于反射坐标系的 处;,共轭像的复振幅,中心位于反射坐标系的 处;,注意事项:如果物体在y方向的宽度为wy,为了避免再现像与晕轮光重叠,必须满足:,三. 像全息图,像面全息图也是一种离轴全息图,它记录的是物体本身或物体成像的光场分布。一般来说,如果物体靠近记录底片,不便于引入参考光。因此,通常采用成像方式产生像光波。,1. 记录方法,(1)透镜成像法,(2)二次记录全息图法,步骤1. 在全息底片H1上记录物体的菲涅耳全息图;,步骤2. 利用共轭参考光照明H1,再现实像,将全息底片H放在实像处记录像面全息图。,像面全息的主要特点:可以利用扩展的白光光源照明再现。,主要应用:全息显示。,为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息照相 基本原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