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咨询-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docx
《借力咨询-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力咨询-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docx(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借力咨询,德邦背后成长的秘密官同良 王祥伍著目录目录1推荐序一2推荐序二4前言6上篇 脱胎换骨8第一章不寻常的成长之路8第一节 德邦简史(1996年-2010年)8第二节 德邦为什么成功11第二章 新起点,新挑战16第一节 德邦还能走多远16第二节 转型迫在眉睫19第三节 探索与困惑23第三章 牵手咨询28第一节 咨询“很神奇”28第二节 咨询公司到底能不能用30第三节 正式牵手IBM34第四章 脱胎换骨(上):战略、组织、流程37第一节 战略:制定蓝图,共识路径37第二节 组织架构:从“垂直管理”到“矩阵管理”40第三节 流程:从“若有若无”到“全面覆盖”44第五章 脱胎换骨(中):驱动力、
2、队伍50第一节 驱动力:从“领导推动”到“战略目标牵引”50第二节 队伍:构建核心竞争力60第六章 脱胎换骨(下):信息化72第一节 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信息系统72第二节 实现用同一种“语言”交流77第三节 实现业务与IT 融合80第七章 进军快递,二次创业83第一节 新格局,新机会83第二节 坚定信心启新程88下篇 借力咨询的17条经验92第八章 树立正确的咨询观.92【经验1】正确理解,准确定位92【经验2】务实合作,长期共赢95第九章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100【经验3】战略清晰,咨询才有结果100【经验4】项目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105第十章 选准咨询合作伙伴111【经验5】知己知彼1
3、11【经验6】遴选原则和比较标准117第十一章 让咨询顾问超常发挥122【经验7】融化咨询顾问123【经验8】咨询顾问也需要管理126第十二章 要结果,更要方法128【经验9】2:1共建团队,全职跟进128【经验10】这样 “榨取”咨询顾问131第十三章 管好咨询过程136【经验11】里程碑管理与风险管理136【经验12】项目的变更、验收与量化评价142第十四章 保证落地效果146【经验13】项目落地,先要思想落地146【经验14】周密部署,持之以恒149【经验15】顾问辅导+跟踪核查153第十五章 项目经验,薪火相传156【经验16】善用“小白鼠”156【经验17】定期复盘158德邦咨询项目
4、一览162后记与致谢165推荐序一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彭剑锋在这么多年的咨询生涯中,我见过很多企业。我发现,很大一部分企业在做到中间状态,也就是做到百亿元级规模上不上、下不下的状态时,最缺的是持续的激情与斗志。企业家不缺理想,因为他的理想都很大,都想做成千亿元级企业。那为什么做不成千亿元级呢?就是当企业做到不大不小时,已经小有财富和社会声望时,反而缺乏创业时面对困难的勇气,即缺乏面对困难、解决问题、承担风险的意识,以及缺乏敢于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的意志。对于许多处于中间状态,度过了一次创业,解决了基本生存的企业而言,能否实现从追求单一规模成长到有效规模成长、从经营产
5、品到经营价值、从凭借企业家个人能力到构建组织能力,从野蛮成长到文明成长的转型与升级,是中国企业能否持续做大做强的关键。而这场转型与升级能否成功的关键或主要难点,又恰恰在于企业家能否首先实现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这需要企业家本身就有自我变革的意识与不懈追求的信念,而不能依靠他人的影响或进行试图性的改造。对于2011年前后的德邦(全称为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来说,它刚刚成为行业老大,风头可谓一时无两。而尤其值得庆幸的是,德邦并没有骄傲,而且很清醒,非常清楚自己还需要持续成长,但自己又缺乏这种支撑持续成长的能力,所以必须要借助咨询公司的力量。从那时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与德邦的紧密接触与良好合作。在许多次
6、与崔维星董事长的交流中,我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创新精神、变革心态、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的精神。遇到危难关头能够绝地反击的企业家很多,但是真正在企业发展最顺利的时候,敢于直面问题、敢于自我变革的企业家就太少了。真正伟大的企业家绝不是活不下去的时候绝地反击、绝处逢生,因为他的那种变革创新、危机意识是与生俱来的。发展越好的时候,危机意识越强。正如IBM前CEO彭明盛所言:“变革当趁好时光。” 看到这本书稿的时候,我非常惊喜。既惊喜于德邦短短几年,借助咨询而取得的可喜成绩,更惊喜于德邦能够以如此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向更多的企业同仁分享自己的咨询经验。对于无数苦苦努力却始终无法实现管理突破的企业
7、来说,对于想用咨询公司却又不敢用、不会用咨询公司的企业来说,这本书显得既珍贵又难得。 现代管理咨询产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咨询队伍,如管理学教授兼注册会计师詹姆斯麦肯锡于1926创建的麦肯锡咨询公司(以下简称为麦肯锡)。中国的管理咨询行业形成于20世纪的90年代,主要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老师带着学生做课题研究开始的。随着外资管理咨询公司进入中国大陆后咨询市场的逐步形成,中国本土的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新华信、华夏基石等在近十几年时间才开始逐步成长起来。作为一名老咨询师,基于个人亲身体验,我认为企业与咨询公司合作的关键点,在于对双方角色的
8、准确认知。咨询师首先是一名专业人员,对客户存在的管理问题进行专业系统的思考,对标杆企业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系统的研究。同时,咨询师要能够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企业团队的实际执行能力,给出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方案,这是咨询师必须提供的基础服务。至于咨询师能否帮助企业执行方案,必须谨慎对待,要避免越界成为管理者,过度介入企业政治;避免成为救世主,认为自己无所不能;避免将自己当成明星,过度炒作而企业借助咨询进行转型与升级,核心还是要靠自己。1996年3月,我跟人民大学教授包政、黄卫伟、吴春波、杨杜和孙建敏一起开始帮华为起草管理大纲,也就是后来的华为基本法。经过一年多的写作,终于完成了初稿,但实际上到
9、最终定稿,一共前后进行了10次删改,历时整整三年。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核心作用的就是任正非及其高层,还有众多华为人甚至华为家属的参与,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影响着参与的专家、学者。正如这本书里提到的德邦的观点一样,“自己想不明白的,谁也不可能替你想明白”。但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自己的成功逻辑。这套逻辑一旦成功了,企业的自信、自我膨胀自然就产生了,就陷入了成功的陷阱,陷入了成功的惯性,要跳出“成功陷阱”很难。对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市场,不是竞争对手,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而自己最大的敌人是成功的逻辑和习惯。他要真正打破这种逻辑和习惯,就需要有空杯心态,不断碰撞和学习新的观点和方法,以
10、求取得自我蜕变和自我超越。这像一道坎,很难逾越,但如果跨过去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势必更上一层楼。希望这本书中的理念和观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推荐序二IBM大中华区物流及交通运输业总经理 陈文德邦是一家非常值得尊敬的企业,IBM企业咨询部十分荣幸自2011年起与德邦始终保持着紧密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当时,德邦刚刚以年收入27亿元的规模成功超越对手,登上领军地位。一款创新的零担产品精准卡航,使德邦一跃成为各大企业零担货运的首选运输商。他们为此投入了大量资源。大手笔带来大收益,打造精品、产品领先是德邦的一贯主张。2011年,德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领导层踌躇满志,将新的战略目标设在了百亿元规模。然而从
11、几十亿元到上百亿元,这条路该怎么走?对小规模企业,核心团队的智慧、能力、激情是成败关键;但当企业规模大了以后,原来的管理方式是否还有用?能否支撑得住如此大规模的发展?会不会失控?会不会走偏.带着这些问题,德邦的管理层将目光聚焦到了国际知名大企业和国际咨询公司,希望从他们那里学到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运作,使企业进入一个自生长的良性循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契机下,IBM走入了德邦。IBM,自1911年创立于美国以来,已有104年历史,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一家百年企业,IBM始终处于智能科技的领先地位,是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2014年全球营业收入达928亿美元。自198
12、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IBM为大量中国本土企业提供了从信息技术到管理运营的全方位综合服务,帮助他们在持续高速发展的大市场环境下提升能力、迅速成长。在初次接触中,IBM首先向德邦分享了自身的大企业管理之道,即如何通过科学的大企业运作机制,使公司保持长久稳健的运营能力和强劲的盈利能力;同时,IBM也介绍了管理咨询团队如何将自身管理经验作为模板输出给中国企业,帮助企业成长。很快,通过一个战略咨询项目,德邦切实感受到IBM 作为一家国际咨询公司的强大实力和专业洞察。于是,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和管理层决定,和IBM开展更为深入的长期合作,2012年和2013年双方先后签订了两份长期合作的战略协议,锁定合作重
13、点,明确合作目标。从那一刻起,大批的IBM咨询顾问就陆续出入德邦的办公大楼,和年轻的德邦人一起讨论、一起设计、一起加班,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的楼层里,便是一个个项目组热火朝天的工作现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难题被解决,一个个难关被攻破。德邦逐步建立起了战略绩效与组织体系、强管控运作体制、标准化的流程体系、财务共享服务体系、领导力机制、人才培养机制、采购寻源机制等。同时在IBM的主导下,双方组建了一支几百人的团队,在经过十几个月的努力奋战后,成功地将德邦新一代核心业务运营系统一次性全部上线,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000多家门店和几十个转运场,全面支持零担业务和快递业务。随后IBM又帮助德邦实施了
14、BI商务智能系统,实现了1800多个指标、200多张报表的大数据分析与展现。至2014年,德邦基本完成了大企业核心运作架构的搭建,并在此期间营业额顺利突破了百亿元大关。不仅如此,在项目过程中,IBM帮助德邦建立起了人才梯队,培养了管理人员。德邦从一开始就陆续派遣了公司内优秀的员工全职参与,通过向顾问老师学习,得以迅速成长。四年来,很多参与过项目的德邦员工先后走上重要的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成为德邦中高层队伍的新兴力量,挑起了德邦突破百亿元的大任。在挖掘咨询价值方面,德邦表现出积极奋进、虚心好学的姿态与魄力。曾有外界质疑德邦“花那么多钱请咨询顾问,是否值得?”但我们看到,崔维星和他的团队对此作出了
15、坚定的回答,“没有这些投资,就没有德邦从几十亿元向百亿元奋进的实力”。的确如此,德邦的投资是有溢出价值的,这几年的投入使德邦的团队快速成长,德邦的运营有序稳健,德邦的领导人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眼下的投入,是为了提升能力、积蓄力量,支撑起未来更宏远的发展。德邦与IBM的战略合作仍在继续。成就客户,是IBM的口号,我们一方面为能助力德邦获得今天的成绩而感到骄傲,另一方面也在思考如何将IBM 近几年在云计算、大数据和分析、企业移动应用、社交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领先解决方案应用于德邦,和德邦共同探索创新模式。中国市场生机勃勃,德邦也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IBM愿意和德邦继续一路同行,支持德邦保持高歌猛
16、进的势头,引领行业,为社会、为企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前言为什么写这本书从最初的默默无闻、长期不被认知,到近年的异军突起、独领风骚,成立于1996年的德邦在物流行业的名气不可谓不大。在发展的大多数时期,德邦的年增长速率都在60%以上,最高峰时甚至超过90%。现在,即使早已稳坐国内公路零担物流行业老大宝座多年,但它依然保持着每年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2013年年底上马的德邦快递,更是仅用一年时间就实现了5.3亿元的收入规模,月平均净增长率达30%以上。但与快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德邦出奇地低调。这也让外界对这家神秘的企业更加充满了好奇,不断猜测它成功背后的“大招”。这正是本书写作的初衷,为大家
17、揭开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德邦在2001年进入国内汽运领域。此后十年磨一剑,依靠经营运作方面的精耕细作和强大的人才储备,最终收获红利,后发先至,不仅有惊无险地趟过2008年-2009年的经济危机,更于2010年一跃成为行业领头羊。可能很多人都梦想当“老大”,但在德邦的眼里,“当老大”的感觉却并不是那么舒服,甚至可以说从当上“老大”的那一天开始,反而变得更加焦虑了。在德邦成长的过程中,前面曾有很多榜样和对手,作为“小弟”的德邦只顾埋头跑啊跑、追啊追。可当有一天抬头,却发现前面没人的时候,一种惊恐突然袭来。在中国,很多企业以机会为导向的成长特征其实非常明显,要么是抓住了关键机遇,要么是靠营销拉动和以
18、奇制胜,要么就是靠领导人驱动和英雄主义。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不少企业都曾占尽天时地利,或开景气之先,或领一时风骚,但最后却都不免逝去在风起云涌之中,令人感慨。德邦深知自己起于微末,朴实无华,既无垄断资源,也无竞争特权,如今虽然暂时领先,但如果不能快速从侥幸中回归现实,摆脱野蛮生长,夯实管理基础,实现脱胎换骨,那么一旦遭遇较为重大的市场变化,自己将可能面临极为严峻的风险挑战,甚至可能同众多悲壮的前辈一样,“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我们还能活多久?”“能管理业绩为20亿元企业的人如何发展到业绩为1000亿元的企业?”德邦在2010年成为行业领先者的时候,没有骄傲,没有懒怠,没有放弃对攸关生
19、存发展命题的思索,而且还梦想着成为一家更伟大的企业。现代社会知识爆炸,各种理论也是让人眼花缭乱。它们在开阔人们视野、丰富人们知识储备的同时,也使得人们逐渐变得浮躁,热衷于追求新奇、追求时髦。面对未来,没有人是先知。但是德邦坚信,无论企业管理运作的理论和方式如何变化,总有一些东西是相对稳定和不变的。我们今天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在思想上和20世纪50年代并没有什么不同;无论你涉足经济学的哪一个分支,都无法离开亚当斯密的理论;同样,尽管各种管理的工具、方法层出不穷,但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却是相对稳定的、有规律可循的。在管理学的浩瀚海洋里,凝聚着东西方管理学大师们那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理论成果
20、,更包含了无数企业和企业家们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管理实践。只有短短十几年经验的德邦,与其摸着石头过河,为何不去汲取人类这些智慧的果实,借力发展呢?于是,自2011年以降,德邦盛势牵手一批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整合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培养管理大企业的能力,逐步构建战略优势、管理优势和信息化优势。德邦总裁崔维星曾这样谈自己对于咨询的期望:“我希望德邦在十年之内成为中国的一线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公司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和武器。我希望先把德邦的战略方向找准确,然后德邦管理层发挥三分之二的作用,咨询公司再发挥三分之一的作用,把咨询公司具有通用性的理论和方法与我们自身特殊性结合,通过共同努力,打造德邦更加美好的明天
21、。”果然,从2010年到2014年,经过四年咨询实践,德邦正是用借来的光,照亮了前进的路。使用咨询公司的四年,是德邦史上规模扩张最为迅速的四年。网络门店数量从1000家飙升至5300家,员工总数从2万人增至7万人;使用咨询公司的四年,也是德邦管理最为稳健、对未来最充满信心的四年。德邦不仅将年营业收入从24亿元提高到112亿元,还十几年来第一次涉足新的业务领域并迅速站稳脚跟。借力咨询,正是德邦快速成长背后的秘密。德邦同样认为,借力咨询是很多梦想做大做强,或谋求变革的中国企业可以选择的一条实用之路。德邦愿意将自己业已积累和沉淀出的一套与咨询公司发展共赢的合作逻辑,毫无保留地和盘托出,让德邦没有秘密
22、,让众多中国企业都能实现脱胎换骨、做大做强的梦想。一为揭开德邦成长背后的秘密,二为分享德邦借力咨询实现自身发展的整套逻辑,这就是本书写作的初衷。同时,我们也殷切地希望,本书对您个人及企业的发展都能有所助力。上篇 脱胎换骨 第一章 不寻常的成长之路第一节 德邦简史(1996年-2010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为中国奏响了改革开放的新篇章。从那时起,一大批独具慧眼的“冒险家”纷纷“下海”,淘到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第一桶金。一年后,一个叫陈平的人带着一张满是画痕的北京地图和30万元回到中国,开始筹划他的物流梦想。与此同时,一个叫王卫的年轻人开始背着背包、拉着拉杆箱每天奔波于香港和广东两地,为人
23、捎带货物出入境。这时远在东北的佳木斯棉纺厂由于经营不善宣告破产,一万多名工人被迫下岗,他们中不少人开始南下干起了货运,例如王振华、付长明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事。正是这些至今听起来仍如雷贯耳的人物,共同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属于物流行业的最好时代。同样赶上这个时代的,还有一个人叫崔维星。1992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的崔维星,在广东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工作一年半后,毅然选择放弃铁饭碗,辞职下海。并不顺利的他,在1994年重回广东国旅,被安排到国旅货运位于中山的分公司去做空运货运业务,从此开始与物流结缘。一、主营空运,散货之王1996年,在国旅货运放弃中山市场的背景下,崔维星凭着对货运业务市场前景的看好和
24、对中山市场的熟悉,果断选择了自主创业。1996年9月1日,“崔氏货运”开始正式营业。1997年,为了扩大空运货运业务,崔维星将公司搬迁至广州,并在淘到第一桶金后,于1998年承包了具有空运货运业务代理资质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老干部客货运处(简称南航老干)。崔维星由此完成了从二道贩子向空运代理人的身份转换。在承包南航老干后,崔维星面临着缺客户、缺员工、缺资金等一系列经营困难。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的他,居然在重压之下创新出了一种新的盈利模式“空运合大票”,货物的运送模式由之前的零收零发,改为了零收整发,在降低货运成本的同时,还为客户带来了实惠和更加便捷的服务体验。南航老干凭借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将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咨询 成长 背后 秘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3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