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
《企业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文化交际理论研究.docx(2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文化与交际-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主编 严明 目 录前言第一章 文化与交际11文化1.1.1 文化的定义1.1.1.1 字典释义1.1.1.2 Edward Tylor的定义1.1.1.3 Kroeber与Kluckhohn的定义1.1.2 文化的特征1.1.2.1文化的传承性特征1.1.2.2文化的符号性特征1.1.2.3文化的人为性特征1.1.2.4 文化的变化性特征1.1.3 文化的分类1.2. 交际1.2.1 交际及构成因素1.2.1.1信息源1.2.1.2编码1.2.1.3信息1.2.1.4渠道1.2.1.5干扰1.2.1.6信息接收者1.2.1.7解码1.2.1.8 信息接收者的反应
2、1.2.1.9 反馈1.2.1.10 语境1.2.2 交际的特征1.2.2.1 交际的动态性特征1.2.2.2 交际的不可逆转性特征1.2.2.3 交际的符号性特征1.2.2.4 交际的系统性特征1.2.2.5 交际的自省性特征1.2.2.6 交际的交互性特征1.2.2.7 交际的语境性特征1.2.3 文化对交际的影响1.2.3.1 文化对交谈模式的影响1.2.3.2 文化对交际风格的影响1.3 跨文化交际学1.3.1 跨文化交际学的定义1.3.2 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要性1.3.3 跨文化交际学国内外发展及现状1.3.3.1 跨文化交际学在美国1.3.3.2 跨文化交际学在欧洲1.3.3.3
3、跨文化交际学在中国1.3.4跨文化交际研究视角1.3.4.1 社会心理学视角1.3.4.2 批评的视角1.3.4.3 阐释的视角1.3.4.4 本质主义与非本质主义视角1.4 小结第二章 语言与非言语交际2.1语言2.1.1 语言的定义2.1.2 语言的特征2.1.2.1 语言的任意性2.1.2.2语言结构二重性2.1.2.3 语言的创造性2.1.2.4 语言的不受时空限制2.1.2.5 语言的文化传递性2.1.3 语言的功能2.1.3.1 信息功能2.1.3.2 人际功能2.1.3.3 施为功能2.1.3.4 情感功能2.1.3.5 娱乐性功能2.1.3.6 元语言功能2.1.4 语言与文化
4、的关系2.1.4.1 语言影响文化学说2.1.4.2 语言反映文化2.1.5 文化视野下的翻译难题2.1.5.1 词汇不对等2.1.5.2 习语不对等2.1.5.3 经验不对等2.1.5.4 观念不对等2.2 非言语交际2.2.1 非言语交际的定义2.2.2 非言语交际的功能2.2.2.1 补充或完成信息2.2.2.2 否定信息2.2.2.3 替代信息 2.2.2.4 强调信息2.2.2.5 调节信息2.2.3 非言语交际的几个方面2.2.3.1 举止神态学2.2.3.2 近体距离2.2.3.3 时间使用学 2.2.3.4 副语言2.2.3.5 色彩学 2.2.4 非言语交际与文化的关系2.3
5、 小结第三章 文化理论3.1 文化冰山模式3.2个体主义集体主义3.3 高语境交际与低语境交际3.3.1 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特点3.3.2 会话准则3.4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模式3.4.1 权利距离3.4.2 不确定性规避3.4.3 男性化社会/女性化社会3.4.4 时间取向3.5 Kluckhohn 与 Strodtbeck的价值观取向3.5.1 人性取向3.5.2 人与自然的关系取向3.5.3 时间取向3.5.4 活动取向3.5.5 关系取向3.6 霍尔的文化行为构成3.6.1 快信息和慢信息3.6.2 领土 3.6.3 个人距离 3.6.4 多维度时间取向和单维度时间取向 3.7 Pa
6、rsons的模式变量3.7.1 情感与情感中立3.7.2 特殊性与普遍性3.7.3 扩散性与专一性3.7.4 品质与成就3.7.5 集体取向与自我取向3.8 雅克德莫根和马奎斯莫兹关于文化的讨论3.9 小结第四章 跨文化交际理论4.1意义协调理论4.1.1 意义协调理论的前提假设4.1.2 意义协调理论的应用4.1.2.1 意义结构的等级4.1.2.2 影响协调过程的因素4.1.2.3 意义协调的规则4.1.3 意义协调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2言语代码理论4.2.1 言语代码理论的前提假设4.2.2言语代码理论的应用4.2.3 言语代码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3面子-协商理论4.3.1 3.3面子-
7、协商理论的前提假设4.3.2 面子-协商理论的应用4.3.2.1个体主义文化-集体主义文化4.3.2.2 权力距离4.3.2.3 不同文化间的冲突管理4.3.3面子-协商理论的批评与总结4.4谈话制约理论4.4.1 谈话制约理论的内容4.4.1.1 对于明确性的关心4.4.1.2 对于如何将强加事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关心4.4.1.3 对于避免伤害他人情感的关心4.4.1.4 对于避免使听话者形成负面印象的关心4.4.1.5 对于交际有效性的关心4.4.2 谈话制约理论的应用4.4.3 对于谈话制约理论的评价4.5期望违背理论4.5.1 期望违背理论的假设4.5.1.1 人类的互动行为受到期望的
8、驱使4.5.1.2对人类行为的期望是后天学习的4.5.1.3 交际者获得的奖励的价值会影响对背离期望的行为的评价4.5.2 期望违背理论的应用4.5.3 期望违背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6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4.6.1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4.6.2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应用4.6.3 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7交际适应理论4.7.1交际适应理论的内容 4.7.2交际适应理论的假设4.7.3交际适应理论的应用 4.7.3.1 会聚 4.7.3.2 背离 4.7.3.3 过度适应 4.7.4交际适应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8 跨文化调适理论4.8.1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内容4
9、.8.2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前提假设4.8.3 跨文化调适理论的应用4.8.4跨文化调适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9文化身份理论4.9.1 文化身份理论的假设4.9.2 文化身份理论的应用4.9.3 文化身份理论的总结4.10身份协商理论4.10.1 身份协商理论的假设 4.10.1.1 个体身份和群体身份4.10.1.2 身份安全感和脆弱性辩证关系4.10.1.3 身份包容和区别辩证关系4.10.1.4 交际的可预知性与不可预知性辩证关系4.10.1.5 身份自主性和关系性的辩证关系 4.10.1.6 身份一致性和变易性的辩证关系4.10.2 身份协商理论的应用4.10.3 身份协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
10、4.11身份管理理论4.11.1 身份管理理论的来源4.11.1.1 自我展示4.11.1.2 面子工作4.11.2 身份管理理论的内容4.11.2.1 身份会随着功能不同而转换4.11.2.2 身份的不同侧面会在相应的环境中充分表现4.11.2.3 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形成的三大阶段4.11.3 身份管理理论的假设4.11.3.1 交际能力需要令交际者都满意的交际行为来获得 4.11.3.2交际者自身的不同角度的定位需要文化身份的协助4.11.3.3 交际者间统一协调意义与行为需要关系身份的协助4.11.3.4 交际者的社会定位身份(即面子)的保持是相互交际的必要条件4.11.3.5 面子工作中
11、的策略与技巧是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4.11.4 身份管理理论的应用4.11.5 身份管理理论的批评和总结4.12 共文化理论/文化共存理论4.12.1 共文化要素4.12.1.1 首选的结果4.12.1.2 经验场4.12.1.3 能力4.12.1 4 情景语境 4.12.1.5 感知的代价与回报4.12.1.6 交际方法4.12.2 共文化理论的前提假设4.12.3 共文化理论的应用 4.12.4 共文化理论的批评总结 4.13 小结第五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5.1 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5.1.1 社会文化身份5.1.1.1 文化身份5.1.1.2 民族身份5.1.1.3 性别交际5.1
12、.1.4 年龄身份5.1.1.5 社会阶层身份5.1.1.6 角色身份5.1.1.7 宗教身份5.1.2 心理因素5.1.2.1 文化定势5.1.2.2 民族中心主义5.1.3 环境因素5.1.3.1 自然环境5.1.3.2 心理环境5.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构成 5.2.1 Yong Yun Ki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1.1 认知能力要素5.2.1.2 情感能力要素5.2.1.3 行为能力因素5.2.2 Brian Spitzberg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2.1 知识5.2.2.2 动机5.2.2.3 技巧5.2.3 Judith Martin 与Thomas Nakay
13、ama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理论5.2.3.1 知识因素5.2.3.2 情感因素5.2.3.3 心智活动因素5.2.3.4 情境特征5.2.4 跨文化交际能力构成要素小结5.2.4.1 态度5.2.4.2 知识5.2.4.3 交际 5.2.4.4 自我展现 5.3 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在中国的发展5.3.1 国内研究现状5.3.2 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5.3.2.1 基本交际能力系统5.3.2.2 情感和关系能力系统5.3.2.3 情节能力系统5.3.2.4 策略能力系统5.4 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5.4.1 认识自我5.4.1.1 了解自身文化5.4.1.2 了解自己的情感态度5.4.1.3
14、 了解自己的交际风格5.4.1.4 自我观察5.4.2 考虑物理环境因素和人际环境因素5.4.2.1 时间概念5.4.2.2 物理环境5.4.2.3 习俗5.4.3 掌握不同的信息系统5.4.3.1 学习语言5.4.3.2 认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5.4.3.3 非言语交际系统5.4.4 培养移情能力5.4.5 学习处理冲突5.4.5.1 退避5.4.5.2 和解5.4.5.3 竞争5.4.5.4 折衷5.4.5.5 合作5.5 小结第六章跨文化交际教学策略6.1语言教学的跨文化维度6.1.1 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主要目标6.1.2 讲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策略6.1.3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点6.
15、1.3.1 培养跨文化意识6.1.3.2 发展跨文化技能6.1.3.3 关注 “存在性”能力6.1.3.4 提升学习能力6.2 元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6.2.1 元认知模式6.2.2 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式6.2.3元认知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的影响6.3 跨文化交际教学法概论6.3.1 建构主义与跨文化交际教学 6.3.2 任务型教学法与跨文化交际教学6.4 文化教学策略6.4.1 文化讲座6.4.2 文化参观6.4.3 文化讨论6.4.4 文化欣赏6.4.5 文化会话6.4.6 文化合作6.4.7 文化表演6.4.8 文化交流6.4.9 文化谜语6.4.10 文化冲突6.4.11 文化研究6.4
16、.12 关键事件分析6.4.13 角色扮演6.4.14 案例分析法6.4.15 文化创新6.4.15.1 文化渗透6.4.15.2 文化旁白6.4.15.3 文学作品分析6.4.15.4 文化片段6.4.15.5 文化包6.4.15.6 文化丛6.4.15.7 文化多棱镜6.4.15.8 人种学方法训练6.5小结第七章 文化教学课堂活动7.1 认识期7.1.1 文化代表物7.1.2 短文仿写练习7.1.3 地域文化介绍7.1.4 通过常用语了解文化7.1.5 发现文化身份7.2接受/排斥期7.2.1 非言语采访7.2.2 凭记忆画图7.2.3 感受个体空间距离7.2.4 找错误,“送”牙签7.
17、2.5 文化定势7.3 融合/民族中心主义期7.3.1 回忆最初的时刻7.3.2 文化展品7.3.3 文化场景短剧7.3.4 感受异国家庭生活7.3.5 感知移情7.4超越期7.4.1 非言语交际7.4.2 采访外国人7.4.3 “参观”美国学校7.4.4 辨别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7.4.5 文化适应7.5跨文化交际课堂活动实施建议7.5.1 课堂活动原则7.5.2 课堂讨论活动的建议7.5.3 教师角色7.6小结第八章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8.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8.1.1测试的信度8.1.1.1测试的设计过程8.1.1.2 测试的评价过程8.1.2 测试的效度8.1.2
18、.1 内容效度8.1.2.2 预测效度8.1.3 信度与效度关系8.1.4 可行性8.2 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的内容与方法8.2.1 测试文化意识8.2.1.1 “社会距离”量表8.2.1.2 描述符距离8.2.1.3 单一文化态度测试8.2.1.4 问卷测试8.2.2 测试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8.2.2.1 受文化制约的行为意识8.2.2.2 语言和社会变量的相互作用 8.2.2.3 社会习俗8.2.2.4 词和短语的文化内涵8.2.2.5 对文化观点的评价8.2.2.6 对其他文化的研究8.3跨文化交际测试题型8.3.1 择答题类评估方法8.3.2 做答题类评估方法 8.3.3 个性化答题类评
19、估方法 8.4小结第九章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论文一: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论文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论文三: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研究参考书目附录附录一:The ALTE Can Dostatement附录二:Cross Cultural Adaptability Inventory (CCAI)附录三: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问卷 前 言为满足当今社会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水平人才的需要,黑龙江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课程开设以来,全系教师在教材改革、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教学法创新等方面做出了孜孜不倦的努力,使该课程得到不断完善,并于20
20、07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精品课程。同时,全体任课教师对该门课程的网络教学进行了充实,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自学平台,通过此平台进一步巩固消化课堂内容,促进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开拓学生视野。在2008年,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本书总结了现有的文化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并介绍了我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方面的一些经验。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对于指导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包罗万象,交际无处不在,这就给跨文化交际实践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也使大学生在学习跨文化交际技巧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对于跨文化交际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学
21、习者因地制宜地运用理论,建设性地提出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灵活处事的目的。跨文化交际教学要讲究教学法和教学策略,本书就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总结,对在教学实践中用到的教学策略、课堂活动以及测试评估等方面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书还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重点描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003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新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出的教学目标。外语教研界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外语教学不应该脱离文化单独进行;然而,如何在外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教学还没有定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之一,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运用外语进行交际,而在交
22、际过程中,文化差异会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是交际的主要障碍;因此,外语学习者需要具备克服文化差异的能力,即跨文化能力。外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即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语言应用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保证。文化影响语言和交际,所以语言应用能力表现在学生能够在跨文化语境中运用外语进行有效交际的能力,即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力是一种涉及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综合素质,只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内容不能完全实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目标。本书总结了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经验,为国内同类研究在理论上提供研究线索,在实践上提供参照模式和参考数据,以求抛砖引玉,促使更多的有志之士致力于跨文化交际理论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企业文化 交际 理论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