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道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8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五道沟特大桥施工组织设计1 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新建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段施工图(咨询版)五道沟特大桥 前庄施桥-34,2010.5.现行的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技术指南、铁路桥涵施工规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对五道沟特大桥的现场踏勘、当地施工环境、可利用资源情况的调查。我单位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施工经验。1.2编制原则遵循合同文件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
2、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故发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1.3工程概述由第二作业队负责施工的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前阳至庄河DT2标段前阳
3、至丹东段五道沟特大桥,中心里程为DK150+490.29,桥梁起点里程DK149+932.85,终点里程DK151+047.22,全长1114.37m。该桥为双线简支T梁桥,桥台设计为T型桥台,墩身设计为圆端桥墩,1、2、29-34号桥墩采用实体墩,余采用空心墩。跨度形式为32m*7+24m*3+32m*10+24m*1+32m*11+24m*1+32m*2。桥梁工程采用332根桩基础;共有桥墩34个,桥台2个。3、4号墩台采用明挖基础,2、5、23号墩采用挖井基础,余均采用柱桩基础。1.3.1水文、地质桥址区表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元古
4、界辽河群混合花岗岩(M)。桥址范围内分布沟渠,地表水较发育,水深一般为2.0-6.0m。沿线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埋深0.5-8.6m(高程8.48-35.25m),水位季节变化幅度1-3m,主要靠大气降水及渠水补给。根据地下水水质试验结果,该桥址地下水化学侵蚀化境及氯盐环境对混凝土结构均不具侵蚀性。1.3.2气象特征本管段所属地区位于暖温带,降雨较多,气候湿润,少寒严、无酷暑,冬春两季多风,蒸发量大。按对铁路工程影响的气候分区线为寒冷地区,土壤最大冻结深度为1.25m。主要气象要素见表1-1:表1-1 主要气象要素序号气象要素参数单位备 注1历年年平均气温9.612历年
5、极端最高气温34.603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5.504历年年平均降水量839.885最大积雪深度156历年平均相对湿度70.7%7土壤最大冻结深度1.2m1.3.3主要技术标准桥梁工程主要技术标准设计活载: “中-活载”。洪水频率:桥梁采用1/300校核。限界:1、建筑限界:按铁路单层集装箱运输装载限界,即7.5m。2、相关工程及配套工程,按“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146.2)建限电气化净空规定。3、跨越城乡道路采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或根据与地方主管部门签订的协议办理。1.3.4主要工程数量该桥全长1114.37m。该桥为双线简支T梁桥,桥台设计为T型桥台,跨度形式为32m*7+24m*
6、3+32m*10+24m*1+32m*11+24m*1+32m*2,墩身设计为圆端桥墩,1、2、29-34号桥墩采用实体墩,余采用空心墩。桥梁工程采用332根桩基础;共有桥墩34个,桥台2个。3、4号墩台采用明挖基础,2、5、23号墩采用挖井基础,余均采用柱桩基础。1.3.5施工采用标准本工程执行的标准与规范: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3铁路混凝土工程技术指南TZ210-2005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
7、B10303-2009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2009以上规范、标准未尽事宜参照国家标准、铁道行业标准执行。2.施工组织机构2.1.管理目标为适应铁道部提出的“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可靠”的建设目标,针对本工程我施工单位制订了以下管理目标。2.1.1质量目标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条例、细则,按照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杜绝工程质量重大、大事故。建立和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结构安全,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制度。确保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
8、率100%。2.1.2安全目标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等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认真执行工程承包合同中的有关安全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的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配备专职及兼职安全检查人员。确保施工无重大人员伤亡安全事故,消灭机械设备事故,责任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下。2.1.3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2010年*月*日开工。全部工程于201*年*月*日前完成,工程总工期*个月。全部架梁工程必须在项目经理部排摆的该桥的架梁工期前完成。2.1.4环保、水保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是:
9、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政府有关环保的要求。坚持做到“少破坏、多保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及有关规定,施工污水排放达标率100%;有毒烟尘浓度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噪声达标率100%;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排放达标率100%。2.1.5文明施工目标文明施工目标是:在作业队的领导下,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争创 “文明标准工地”。我方将严格按照“集中施工、快速施工、文明施工”的十二字方针,总结在铁路施工中取得的经验,精心组织、合理安排。2.1.6消防安全目标消防安全目标是:建立健全消防机构,制定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和
10、应急预案。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源头上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2.2施工人员根据该桥所在的位置及第二作业队对作业内容的划分,该桥位于第一架子队施工范围内。根据作业队统一安排,主要施工人员如表2-1表2-1 安民河特大桥工程人员统计表序号名 称人数备 注1作业队长1吕 伟2书 记1陈 强3总工程师1张江平4架子队长1曾祥平5技术负责人1霍伟昭6技术员2崔 喆,王伟涛7专职安全员1金广彦8专职质量员1袁伟鹏9试验员1兴 隆10材料员1黄惠萍11领工员1张登贤12工班长1合 计132.3人员职能2.3.1作业队长、书记宣传国家、铁道部和路局的有桥梁施工的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贯彻落实
11、。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负责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负责编制质量保证措施;负责制定总体劳力、设备及物资计划,参与制定具体劳力、设备及物资供应及配置计划,参与劳力、设备及物资管理;负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制定主管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2.3.2作业队总工程师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负责编制安民河特大桥施工方案,组织技术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的学习,会审技术交底;负责组织复测及日常施工测量,收集内业资料,形成竣工资料;参与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与调整;参与编制质量保证措施;参与制定安全保证措施、管理方案及应急预案,并组织落实;负责对出现的问题
12、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负责组织对该工程所需投入的物资与设备的调查与询价;参与制定总体劳力、设备及物资计划,负责制定具体劳力、设备及物资供应及配置计划,参与劳力、设备及物资管理。2.3.3架子队长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强制性标准。负责对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布置;参与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参与编制质量保证措施;负责现场施工的管理及各项施工要素的调遣;负责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处理;并协助项目经理制定所主管部门人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2.3.4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全过程技术管理,包括施工技术、试验、测量、生产调度等;根据有关技术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所承担工程施
13、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具体指导作业班组按施工图的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下发技术交底,执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技术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标准;检查、监督、纠正施工中存在的各项问题。2.3.5技术员协助技术负责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跟班组作业纠正施工中安全、质量、环保、工序、工艺、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重大质量隐患应立即停工并报告上级,做好施工日志等相关技术资料的编写、收集整理;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对隐蔽工程的关键部位,重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2.3.6专职质量员在作业队长、架子队长及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好现场各项质检工作,并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执行岗位工作标准,
14、对所负责的五道沟特大桥质量工作负责;指导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和施工施组施工,重要工序要旁站,确保工序质量。知道作业班组有关质量和施工安全防护、环保等工作。2.3.7专职安全员跟班组进行施工安全巡视,发现不安全行为坚决制止;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接受上级部门的业务检查和指导;负责作业工点的安全器材、用品、设施的维修保养与标识;制止违章作业,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分析。2.3.8试验员负责收集原材料,半成品的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送实验室送检后进行存档;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的检查试件的抽取、制作、标识、防护和送样,现场相关的检验与试验。2.3.9材料员负责点验进场原材料、半成品及成品,按规定入库保管
15、;建立出入库台账和逐日材料消耗台账;负责原材料进场后填写通知到,通知实验员送检取样;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状态标识;采购所需辅助材料,并做好台账。2.3.10领工员负责组织工班完成作业队、架子队下达的施工任务;负责工班施工的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文明施工管理,协助架子队长进行劳务人员的日常管理。2.3.11工班长带领工班全体成员完成作业队、架子队下大的施工生产任务;纠正所属人员施工中影响安全、质量的施做行为,完成各级人员交办的其他任务。3.施工总体布置3.1施工总平面布置及主要临时设施布置具体布置情况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附录一)3.2施工驻地安排驻地原则为就近设营、方便施工、方便内外联络、便
16、于管理,并能体现企业文化内涵。现场在DK150+700处线路右侧300m设置五道沟特大桥现场驻地,用于临时办公住宿及钢筋加工,占地面积8.2亩。3.3施工便道五道沟特大桥与丹长公路相交。施工时为方便机械设备进出场,经地方政府同意后,在既有公路和五道沟特大桥交汇处引入施工便道,直通施工现场。贯通便道设置于线路左侧,采用4米宽单向车道,每200米在梁桥墩间设置8*20m避车平台。便道边坡坡度为1:1,两侧设排水沟和挡水坝。旱田部分清除表面腐殖土20cm,碾压平整后填筑50cm角砾土。(施工便道断面图见图3-1)选用A组填料进行便道填筑。便道左侧设排水沟、截水坝。施工期间将根据实际情况对便道进行维修
17、养护。图3-1施工便道断面图3.5施工便桥五道沟特大桥横跨五道沟河,河流里程DK150+360,水流量Q1/100为544.04m3/s,水流速V1/100为3.49m/s,水位H1/100为12.89m,与五道沟特大桥斜交角度22度。施工便道要横跨五道沟河,需搭建施工便桥,便桥施工片石混土基础和墩身,基础为6m*2m*2m,墩身为5m*1.2m*3m,上面搭设16根6m 长40b工字钢,工字钢上铺设200mm*200mm*5m木方。施工便桥承载力演算书(附录二)3.4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根据设计资料,五道沟特大桥施工区域内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可满足施工生产、生活用水的需要。施工现场采用就地打井
18、的方法进行施工生产、生活用水的采集。施工位置,距既有贯通电力线较近,采取安装变压器经电力线路引入电源。根据施工现场用电设备情况,分别于DK150+300、DK150+650附近分别设立315KVA变压器1台,共计设立2台变压器。3.5施工通讯现场通讯以移动电话及高频对讲机为主。采用电脑办公,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办公网络,确保施工期间我方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间的信息畅通。4.工期计划及施工进度安排4.1总工期计划4.1.1工期目标本工程计划2010年*月*日开工。全部工程计划于201*年*月*日前完成,总工期*个月。4.1.2工期计划安排及进度安排桩基施工时间:2010.*.*2010.1
19、2.31承台施工时间:2010.7.12011.6.30墩台身施工时间:2010.8.12011.7.314.2总体施工顺序采取“大平行、小流水”的作业方式,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附属;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展开该桥的施工作业。施工中优先施工便道开口处的下部结构施工,并通过便道引申向逐步展开施工作业面。5.重点工程空心高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五道沟特大桥共有26个空心高墩,墩身最高32.5m,最低18.5m,施工采用爬模方案施工。5.1 爬模施工的优点爬模施工是当前高耸结构物施工中较先进的施工方法,它集模板支架、施工脚手架平台于一体,利用已完成的主体结构为依托随着结构的升高而升高,省
20、去了大量的脚手架,具有快捷、轻巧、操作简单的特点。5.2 爬模的结构爬模施工以浇筑成型的钢筋混凝土为重要支承主体,模板与混凝土实现密贴,上层模板由下层模板上混凝土的粘结力与摩擦力支撑,垂度、平整度、曲率易于调整及控制,可避免施工误差积累,设计合理,模板不占用施工场地,可循环倒用,无需配置太多的数量。注:N1 爬升桁架,N11 扒杆,N12 提升千斤顶,N13 拉杆,N14 提升滑道,N15 提升桁架顶座,N17、18 桁架调平座,N19 大模板,N20 桁架图5-1爬模的结构图5.3 爬模的组成(1) 爬升架。主要由竖向连接杆、斜撑杆、上横梁、爬架斜拉杆和一些连接杆件组成,具有承重和滑升作用,
21、是特殊设计的稳定构架。每组爬架有6 对钢夹头,每对钢夹头都带有安全钢销(安全装置) ,在提升过程中采用人工限位,装在钢夹头上可垂直滑动,卡在滑道工字钢腹板上可起限位导向作用。爬升架提升采用YCD23P200 型提升千斤顶,带安全装置。(2) 滑道。采用I320 工字钢与大块模板焊接为整体,不须预埋螺栓。爬升架与滑道之间销接,配有特殊钢夹头在爬升架支点处与钢滑道连接,有足够稳定支点和长度。钢滑道上下不垂直度1 m 内为015 mm。(3) 提升桁架。由N 型万能杆件拼装成“井”字形组成,爬升架的斜爬升可通过调整其下楔形块来实现。(4) 模板。模板在竖向分为两层,外模采用大块钢模板,每节高4.10
22、 m ,按墩径不同共有N 节,每节按卷扬机的起重能力设计为8、12 、16 块三种类型的钢模板。模板为框构结构,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且满足桥墩外形尺寸的要求,单块宜进行整体组合或装配组合。相邻模板间、上下节钢模间均用栓接并配有定位销,定位销探伤检验应全部合格。内模采用翻模,每节高2 m ,每墩设3 组,随墩身的逐节上升按照4 m 级数向上翻动。内模的安装与拆除通过墩内设置的可调式工作盘实现,工作盘悬挂在爬架上,可随爬架上升,亦可自行调节位置,方便墩内及墩上作业。内模采用KS2050 双曲可调钢模,四块或五块模板利用KH2520 或KH2530 可调桁架组合成一个模板单元,单元内模板之
23、间采用螺栓连接。墩身收坡通过在模板单元之间设置变角可调KB2020 尖板实现,单元之间桁架的连接采用特制可收缩连接件,形成上小下大的变截面。每次立模高度4 m ,与外模同步。内模系统的模板及支撑件均经过结构检算,对结构薄弱部位均进行加强加固处理。(5) 扒杆。为解决墩身中各种施工材料和小型机具的提升问题,每个爬升桁架上设2 副吊重为25 kN的起重扒杆。扒杆不垂直度1 m 内允许1 mm。提升扒杆的摆向由人工配合来实现。扒杆上选用不旋转钢丝绳,以免在起吊长大杆件时,由于钢丝绳的旋转而碰坏墩身或模板,造成安全事故。5.4 爬模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5.4.1 爬模施工的工艺工艺流程见图3-1、图3-
24、2。爬架、滑道、大块模板及滑升桁架的非标杆件加工全部在工厂互拼,待检查合格后再解体成节段大块模板运往现场组装。制作的关键是拼装位置要准确和拼装部件的互换性。 图5-2爬升架安装流程图5-3 爬模施工工艺流程 爬模施工的施工辅助设备:对于高度 50 m 的桥墩,为解决作业人员上下墩台的问题,应该考虑配置专用载人电梯。高墩处设400KVA变压器,供桥施工用电。全桥设贯通线,分别在各墩位处下线,上墩电缆在施工电梯塔架内布设。爬架上设置用电集中控制箱,对墩上用电进行统一管理,墩上所使用的每台电器设备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以保证施工安全。在桥一端山上设一水池,供全桥施工及混凝土拌合使用。上墩水管随电梯塔架
25、架设,提供墩上工作面冲洗、养护及其他施工用水。由于是高空作业,避雷问题也就变得相当重要。施工中,在每侧爬架顶设置避雷针并与墩身钢筋相连,通过墩身钢筋下端引出接地。墩身的防雷击等级参考有关高耸结构物的规定,其接地电阻3。当遇有雷雨天气时,施工人员必须从墩上撤离。5.4.2 爬模施工的技术关键 根据具体情况,把五道沟特大桥26个空心墩的施工纳入一个大的循环进行安排,排出每一组大模板的循环路线,要严格按照循环线路进行模板调度,并随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保证模板循环流畅。模板的周转及调配由专人负责,并成立模板运输组,配备专人及专用机械设备,保证模板调配的正常进行。施工前根据工序分析计算出完成一个
26、单循环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并排出单循环的网络图。施工中指定专人进行现场写真,不断优化循环网络,使单循环的时间从开始时的10 d 提高到3 d 一个循环。如图3-3。图3-3 单循环的网络图1.施工测量 每组模板安装前后,均需用测量仪(例如全站仪)器测出墩中心点至墩施工顶面,施工人员据此进行模板安装和检查调整。每施工两组后要用全站仪对激光准直仪的测点进行复核,以确保墩身结构尺寸准确无误。2.钢筋施工由于施工前期配筋图为能看见,同时设计说明中未提及墩身钢筋的连接方式,建议考虑套筒连接,套筒连接与焊接相比,污染小、高空连接工作量小、操作简单、工作速度快,可满足现场快速施工的要求。钢筋加工中的特殊要求还
27、要参考设计说明,及相应施工标准。钢筋基本要求:运到现场的钢筋具有出厂合格证,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杂物清除干净。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折。各种钢筋下料尺寸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成型安装要求:桩顶锚固筋与承台或墩台基础锚固筋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连接牢固,形成一体;基底预埋钢筋位置准确,满足钢筋保护层的要求;钢筋骨架绑扎适量的垫块,以保持钢筋在模板中的准确位置和保护层厚度。为保证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且必须保证在混凝土表面看不到垫块痕迹,因此侧模安装可采用的塑料垫块或钢筋骨架外侧绑扎特殊造型的同级砼垫块。以增加混凝土表面的美观性。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得超过该截面钢
28、筋总数的50%。3.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送至施工现场,并由泵车泵送入模,机械振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准备好料斗和串通,并控制入料速度以保证振捣及时。为克服温度变化引起墩身开裂,施工中需采用早强、高效减水剂等外加剂,随不同气候条件调整水泥用量和混凝土配合比,并加强混凝土养护、降温、保湿工作;墩身混凝土采用泵送方式入模,对粗、细骨料的质量及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是施工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混凝土中粒径01315 mm 以下的颗粒含量15%;由于部分桥墩施工时室外的温度可能高达36 39,因此保证泵送混凝土的顺利入模,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是一个难题。首先在拌和站搭设凉棚,不
29、让太阳直射到大堆料,可降低大堆料温度3 5 ;其次对粗骨料冲水降温可降低粗骨料温度6 8 ;对泵管环绕打有小孔的塑料管外包麻袋,通过对塑料管内通水以降低泵管温度。试验证明在夏季白天使用这些措施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3 5 。实施以上措施后,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 以内,保证了混凝土顺利泵送,降低了入模温度,从而较大程度降低了出现温度裂缝的机率。高墩混凝土的养护由于难度较大且不被重视,本次施工中使用了两种养护方式:一是在拆外模后喷液体养护剂养护,二是在墩内吊一环墩钢管,钢管靠墩的一侧打孔,钢管连接到高压水池,定时开关闸阀进行养护,养护水管可随爬架的提升而升高,通过现场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30、5爬模达到的施工效果爬模施工属无支架施工工艺,保留了滑模自身不用脚手架的优点,但不象滑模那样必须连续作业及需要大型专用起重设备,从而使施工更安全,墩身线形也容易控制。采用大块模板技术具有混凝土结构尺寸精确、表面光滑、施工高度不受限制、专用设备少等优点。利用爬模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在施工中,由于混凝土等强等原因,一般一个循环时间72 h ,最快一个循环只需69 h。一个90 m 高墩,墩身施工时间最长需60多天,因此利用爬模施工是高墩快速施工中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利用爬模施工节省周转材料及工时。爬模施工只需用万能杆件组拼桁架,每套需要万能杆件98 kN ;爬升架、滑道及其一些配件需厂家加工,共需
31、加工配件115 kN ,爬架爬模可循环使用。爬模施工接缝较少,混凝土外观质量比采用滑模施工的好。在山区施工难免会出现停电、机械故障等引起的停工,这是滑模施工的致命弱点,但对爬模施工则影响不大。6.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6.1桩基础施工五道沟特大桥桩基础施工采用冲击钻施工成孔,桩基直径为1.25m。6.1.1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平整场地桩位测放沉设钢护筒钻机就位钻 进泥浆池(船)布设检测调整泥浆指标清 孔安装钢筋骨架安装导管灌注桩身混凝土桩基无损检验混凝土生产、输送导管试拼,拉力水密试验原材料检验,配合比确定泥浆制备、循环制、换浆设备配置制作钢护筒钻孔机具准备进尺调整、控制钻孔检查钢筋骨架制
32、作原材料检验混凝土试件制作图6-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6.1.2施工准备 将钻孔场地进行杂物清除、软土换除、平整压实,形成工作平台。工作平台要求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每两个墩身之间设一组泥浆池,供两墩钻孔桩施工共用,泥浆不得倾斜场地,污染环境。钢护筒采用18mm的A3钢板卷制,长度不小于2.5m,护筒内径比桩径大至少20cm,护筒埋置深度为2m。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大于5cm,倾斜度不大于1%。钻孔时孔内水位高出护筒底面0.5m或地下水位以上1.5-2.0m。护筒对位检查后,在其四周回填粘性土并分层夯实。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粘土或
33、膨润土,造浆量为2倍的桩的混凝土体积,泥浆比重可根据钻进不同地层及时进行调整。泥浆性能指标如下:泥浆比重:岩石不大于1.2,砂黏土不大于1.3,坚硬大漂石、卵石夹粗砂不宜大于1.4。粘度:一般地层1622s,松散易坍地层1928s。含砂率:新制泥浆不大于4%。胶体率:不小于95%。PH值:大于6.5。6.1.3钻孔安装钻机安装钻机时要求底部应垫平,保持稳定,不得产生位移和沉陷,顶端用缆风绳对称拉紧,钻头在护筒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钻进开始钻进时,进尺应适当控制,在钻头未完全进入钢护筒前,应短冲程钻进,使钢护筒底部与孔壁形成良好的过度,形成泥浆护臂。待钻进深度超过钻头全高加正常冲程后可按土质
34、以正常速度钻进。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锥,向孔中到入粘土,再放下钻锥冲击,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孔隙,稳住泥浆继续钻进。泥浆补充与净化:开始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并应按泥浆检查规定,按时检查泥浆指标,遇土层变化应增加检查次数,并适当调整泥浆指标。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及时排除钻渣并置换泥浆,使钻锥经常钻进新鲜地层。同时注意土层的变化,在岩、土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土层并记入记录表中以便与地质剖面图核对。检孔钻孔完成后,用检孔器进行检孔。孔径、孔垂直度、孔深检查合格后,再拆卸钻机进行清孔工
35、作,否则重新进行扫孔。验孔器采用现场制作,由钢筋焊接而成,长度为4m,验孔器外径为1m。清孔清孔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泥浆相对密度、泥浆中含钻渣量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钻孔达到要求深度后采用灌注桩孔径监测系统进行检查,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立即进行清孔。6.1.4钢筋笼制作、安装钢筋笼由现场进行加工焊接,由于本桥桩基长度较短,不进行分段加工,全部一次加工成型。 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
36、后,用机具或人转动骨架,将其余主筋逐根照上法焊好,然后吊起骨架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钢筋笼主筋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每一截面上接头数量不超过50%,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采用可转动混凝土垫块,垫块采用与桩身同标号的混凝土预制而成,半径不得小于7cm。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2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骨架的运输翻斗车牵引炮架车将钢筋骨架运送至桩基附近,运输时速度不宜过快,确保钢筋骨架线性平顺,无变形。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汽车吊,为了保
37、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现场采用两点吊装,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
38、,用型钢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严禁将临时支撑放于钢护筒顶面上。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型钢,在护筒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护筒5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6.1.5砼灌注导管技术要
39、求灌注水下砼采用钢导管灌注,采用导管内径为25-30cm。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压气试压。进行水密试验的水压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也不应小于导管壁和焊缝可能承受灌注砼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p=rchc-rwHw式中:p为导管可能受到的最大内压力(kPa);rc为砼拌和物的重度(24kN/m3);hc为导管内砼柱最大高度(m),以导管全长或预计的最大高度计;r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重度(kN/m3);Hw为井孔内水或泥浆的深度(m)。安装导管导管采用25-30钢管,每节23m,配12节11.5m、1节0.5m的短管。钢导管内壁光滑、圆顺,内径一致,接口严密。导
40、管直径与桩径及混凝土浇筑速度相适应。使用前进行试拼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按自下而上顺序编号和标示尺度。导管组装后轴线偏差,不超过钻孔深的0.5%并不大于10cm,试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导管长度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距钻孔上口,大于一节中间导管长度。导管接头采用螺旋丝扣型接头,接头处必须设置橡胶圈,防止导管松动、漏浆。导管安装后,其底部距孔底有 250 400mm 的空间。二次清孔浇筑水下混凝土前应检查沉渣厚度,沉渣厚度应满足不大于10cm。如沉渣厚度超出规范要求,则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首批封底混凝土计算和控制首批封底混凝土数量,下落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
41、中排出,并能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不小于1m深。足够的冲击能量能够把桩底沉渣尽可能地冲开,是控制桩底沉渣,减少工后沉降的重要环节。首批灌注砼的数量公式:VD2/4(H1+H2)+d2/4h1;h1=Hwrw/rC;导管底口与孔底的距离为25-40cm,H1表示砼桩底到导管底口的高度,H2表示首批灌注砼的最小深度(导管底口到砼面的高度)为1m,h1表示泥浆底部到砼面的高度,保证导管埋入砼中的深度不小于1m。灌注首批混凝土前对孔底沉淀层厚度应再次测定。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立即灌注首批砼。箭球、拨栓或开阀打开漏斗阀门,放下封底砼,首批砼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内埋置深度,如符合
42、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水下混凝土浇灌桩基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配合导管灌注,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在灌注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拌和物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水泥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探不准确;应注意观察管内混凝土下降和孔内水位升降情况,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导管的埋置深度应控制在24m。同时应经常测探孔内混凝土面的位置,即时调整导管埋深。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如导管卡挂钢筋骨架,可转动导管,使其脱开钢筋骨架后,再移到钻孔中心。拆除导管动作要快,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min。
43、要防止螺栓、橡胶垫和工具等掉入孔中。要注意安全。已拆下的管节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循环使用导管48次后应重新进行水密性试验。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灌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当混凝土面升到钢筋骨架下端时,为防钢筋骨架被混凝土顶托上升,可采取以下措施:尽量缩短混凝土总的灌注时间,防止顶层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时混凝土的流动性过小。当混凝土面接近和初进入钢筋骨架时,应使导管底口处于钢筋笼底口3m以下和1m以上处,并慢慢灌注混凝土,以减小混凝土从导管底口出来后向上的冲击力;当孔内混凝土进入钢筋骨架
44、4m5m以后,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置长度,以增加骨架在导管口以下的埋置深度,从而增加混凝土对钢筋骨架的握裹力。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计算时应将导管内及混凝土输送泵内的混凝土数量估计在内),通知拌和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在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相对密度增大.如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时,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因为耐久性混凝土粉煤灰掺量较大,粉煤灰可能上浮堆积在桩头,加
45、灌高度应考虑此因素。为确保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100cm,以便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在灌注混凝土时,每根桩应至少留取一组试件。如换工作时,每工作班都应制取试件。试件应施加标准养护,强度测试后应填试验报告表。强度不合要求时,应及时提出报告,采取补救措施。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在灌注前应进行坍落度、含气量、入模温度等检测;在各灌注时间、混凝土面的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进行记录。灌注砼测深方法灌注水下砼时,应经常探测孔内混凝土面至孔口的深度,以控制导管埋深。如探测不准确,将造成埋深过浅,导管提漏,埋管过深拔不出或短桩事故。测深用重锤法,重锤的形状是锥形,底面直径不小于10cm,重量不小于5kg。用绳系锤吊入孔内,使之通过泥浆沉淀层而停留在砼表面(或表面下1020厘米)根据测绳所示锤的沉入深度作为砼灌注深度。本方法完全凭探测者手中所提测锤在接触顶面以前与接触顶面以后不同重量的感觉而判别。测锤不能太轻,而测绳又不能太重,否则,探测者手感会不明显,在测深桩,测锤快接近桩顶面时,由于沉淀增加和泥浆变稠的原因,就容易发生误测。探测时必须要仔细,并以灌注砼的数量校对以防误测。泥浆清理钻孔桩施工中,产生大量废弃的泥浆,为了保护当地的环境,这些废弃的泥浆,经泥浆分离器处理后,运往指定的废弃泥浆的堆放场地,并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