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学管理学院.docx
《世新大学管理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新大学管理学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世新大學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系全球產業分析期末報告以台灣工業電腦產業為例指導教授:許素華博士學 生:李俊德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六日第1章 基本條件1.1 工業電腦產業工業電腦最早之應用係於工廠自動化中作為CNC 控制器、CNC 車床或銑床等機器設備之控制核心,提供製造流程中機器或儀器設備之控制、監視及測試等功能。隨著個人電腦(PC)之演進及電腦平台之標準化及普及化,個人電腦架構逐漸在工業自動控制系統(Industrial Automation)盛行,成為工業自動化之主流,再加上電腦成本日益低廉,業者紛紛利用PC 來提高生產力及競爭力,達到產業自動化之目的。相較於一般商用PC 係為辦公環境設計,無
2、法滿足工業自動化中非規格化及較嚴苛工作環境之特殊需求,工業電腦廠商可利用個人電腦充沛之軟硬體資源,針對各式不同之空間需求及作業需求搭配不同之主機板、晶片、外殼、連接槽及作業系統等滿足特殊作業環境之需求,致使工業電腦逐漸成為工業自動化之關鍵並開始蓬勃發展。工業用電腦之主要硬體架構和一般電腦大致相同,隨著半導體製程進步、CPU 功能不斷提昇及相關晶片功能陸續整合,PC 之處理能力大幅提高,加上PC 擁有之軟體、硬體、週邊元件及開發工具陣容極具設計彈性,PC 架構之應用層面日益廣泛,而根基於PC 架構發展之工業電腦亦得以延伸至人類生活當中之每一部份,其應用領域由原先之工業自動化擴及至辦公室自動化,更
3、邁入生活自動化之領域,例如:銀行ATM 系統、通訊產品、視訊產品、智慧型大樓之自動化監控、自動販賣機、醫療保健設備、網路設備及電腦電信整合領域(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 CTI)等,在新應用領域不斷擴充之趨勢下,產品種類趨於多樣化,且工業用電腦市場以企業客戶為主,企業對自動化設備之需求增加,帶動工業電腦之需求。1.2 工業電腦特性隨著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整合之趨勢及網際網路之興起,結合資訊、通訊、消費性電子、光電、半導體及軟體等領域之後PC 時代產品需求正急速成長,工業用電腦已不再侷限
4、於工業自動化應用,逐漸延伸至日常生活中,如辦公室自動化、銀行ATM 系統、通訊產品、視訊產品、智慧型大樓之自動化監控、自動販賣機、醫療保健設備、網路設備及電腦電信整合領域(Computer Telephone Integration,CTI),CTI 普遍運用在無人電話中心、語音查詢系統、醫院語音掛號系統等,在不斷擴充新應用領域之下,產品種類趨於多樣化,整體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而各廠商均積極投入各項研發技術,並配合市場附加低廉之運算能力及網際網路等特殊功能,以滿足市場之不斷變化之需求。在國內工業電腦廠商方面,由於擁有國內資訊工業上中下游完整之架構、充沛之技術人才、遍佈全球的海外生產基地、與國際
5、大廠的長期策略夥伴關係等種種優勢,預期未來數年我國工業電腦產業仍可維持一定之成長比率。此外,在企業網路儲存系統應用方面,亦為工業電腦產業逐步涉入之領域。企業儲存系統係指連接於PC 主機或伺服器,透過網路或直接提供使用者即時及快速儲存或備份資料之儲存裝置系統,隨著資訊應用及網際網路逐漸普及,企業已大量建置企業資源管理、客戶關係管理、電子商務、知識管理等應用系統並衍生出整合前述系統之需求,再加上近年來經歷一連串天災、電腦病毒、恐怖攻擊等突發事件後,企業紛紛警覺資料儲存及備份之重要性,提高運用備份裝置系統之意願。依據Gartner Dataquest 調查顯示,全球即時儲存系統產值2001 年因受全
6、球經濟不景氣影響,全球企業對即時資料儲存設備之投入略呈衰退走勢,全年產值僅為25,433 百萬美元,惟2002 年景氣持續低迷,其產值卻呈3.3%成長,達26,269 百萬美元,顯見企業對網路儲存設備之重視,預估2005 年將隨全球景氣逐步復甦產值將達38,748 百萬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達13.80%,故未來與電腦儲存相關裝置及軟硬體系統將成為企業資訊支出及架構之重點。工業電腦相較於一般的資訊電子產業是屬於利基型的產業,並具有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產品依據不同客戶的需求而採取OEM/ODM的方式而呈現少量多樣化,對於一般大量生產的大廠來說,這種彈性生產非規模經濟的產業,確實進入的門檻相對提高,因
7、此工業電腦產業的毛利十分可觀。根據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VDC(Venture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於2001年4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00 年工業電腦產值為19億6,300萬美元,預估2005年產值將達33億2,300萬美元,2000年至2005 年之年複合成長率為11.1%如圖1-1所示,在PC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之下,工業電腦產業仍能維持近30%的毛利率證明該產業具有十足的潛力。圖1-1 全球工業電腦產值預測資料來源:VDC (2001年4月) 、IBT綜合研究所整理(2003年6月)相較一般個人電腦,工業電腦由於應用上的不同,且運行的環境也比個人電腦來的複雜和
8、險惡,因此工業電腦產品需要在十分嚴苛的工作環境且特殊需求下工作,而工業電腦廠商可以利用個人電腦豐富的軟硬體資源,設計和搭配出不同的主機板、機箱、CPU、晶片、連接槽及作業系統等客製化的需求,來達成工業電腦產業特殊的利基處和成為工業自動化的關鍵發展點。而工業電腦產業具有以下特性:1、 產品少量多樣化:相較於規格化大量生產之一般商用PC,工業用電腦同時跨足PC 及機電領域,須依客戶特有之需求設計出符合其功能需求及外觀形狀之產品,其產品差異性大,致其應用範圍較小,無法大量生產相同設計之產品,故少有將成品直接售予其他不同需求之客戶,其生產模式屬少量多樣。2、 產品穩定度要求高:工業用電腦主要為控制機械
9、裝置,針對特定設備須長時間連續穩定運作不能中斷當機,如:醫療監控及生產線自動控制設備等,故相較於一般商用PC 強調處理速度,工業用電腦反而較重視所用電腦系統之穩定性。3、 產品設計整合性高:工業用電腦須依不同使用環境之需求設計防震、防水、防塵、防電磁干擾、耐高溫或低溫,適用於有水氣、具塵垢、異常溫度、長時間運轉、起伏震動及無人看管等惡劣環境,且因空間較小或需較大擴充能力及高整合度之因素,因此設計難度遠高於一般商用個人電腦。4、 產品生命週期長:由於工業用電腦功能係針對客戶特定用途量身訂作,其客戶對應用之技術及設計主要以設備穩定運作及滿足工作環境特殊需求為主,傾向採用市場上成熟穩定之技術,故其產
10、品較不致因市場技術創新而快速被淘汰,再加上自動化系統轉換成本高,客戶較不輕易更改其系統架構,故工業用電腦迥異於一般商用電腦瞬息萬變之快速升級及價格驟降現象,其產品生命週期較長。5、 技術諮詢及售後服務:該行業之客戶多為具工程背景之系統整合廠商(SI)或經銷商(Distributor),且產品市場講求量身訂做,產品使用期限通常較長,可達510 年以上,故該行業須具備相當技術支援之專業能力,而工業電腦產品複雜度高,基於配合後續專業技術服務,客戶對產品品牌之忠誠度亦較一般消費性電子產品之購買者為高。6、貼近市場了解客戶需求:工業用電腦通常銷售予系統整合業者或經銷商,較少直接銷售予最終使用者,其主要目
11、標客戶係以歐美地區系統廠商或產業界為主。為開拓潛在新客戶,工業電腦廠商須與熟悉當地產業環境或銷售能力強之經銷商結盟,以利快速攻佔市場,提高市場佔有率。而工業電腦產品因系統整合較為複雜且產品生命週期長,工業電腦業者亦藉由設立海外子公司或技術服務中心之方式建立完整之行銷通路,深耕當地市場並提供快速之售後服務。工業電腦簡稱IPC和個人電腦主要有以下的差異1、IPC是應用在嚴苛、特殊的外部環境,例如:高溫、低溫、高壓及 潮濕震動的環境。而個人電腦則是應用在辦公室等一般較為良好的環境。2、IPC通常應用在特殊用途上,且整合上較多的功能,比如餐廰中點菜用的觸控式電腦,同時為了服務生方便利用手指觸控即可幫顧
12、客點餐,且輸入的資料一樣可整合後端的資料結合銷售系統完成交易。3、IPC多在惡劣環境中運作,且必須在無人操作的環境中長時間不間斷的運作,因此在品質上需要很高的穩定性。4、IPC針對特定需要而設計,因此具有少量多樣的特性,PC則依最大多數使用者的共同需要來開發,所以有較大的經濟規模。表1-1 工業電腦和個人電腦比較表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自莊永順(2001)表1-2工業電腦與個人電腦之差異性項目工業電腦產業/產品個人電腦產業/產品使用對象以工業或商業的大型企業用戶以個人為主要的用戶使用環境工作環境惡劣、工作時間長、室外、震動、潮濕、高低溫、電磁波干擾工作環境安定、工作時間短、室內、常溫應用領域工業
13、控制設備、電信網路設備企業辦公室、家庭場合產品生命週期較長較短產品規格客製化標準化供貨需求重視長期供貨與售後服務較不重視生產訴求少量、彈性生產大量、經濟規模交貨模式少量多樣多量少樣原物料庫存水準較長較短客戶忠誠度高低產業進入障礙高低產業報酬率高低資料來源:翟大銓(2003)第2章 市場結構需求方面:現今工業電腦市場需求持續擴張中,尤其以嵌入式單板電腦及薄膜式平板電腦之成長為最,在後PC 時代來臨,電腦除了需求型態之轉變外,網絡科技時代所造成資料與資訊暴增之儲存需求,SA(儲存設備)亦提供企業更快速有效的儲存各項龐大訊息,透過應用平台系統加以整合,更有利於工業電腦成長與發展。供給方面:公司透過本
14、身自有產品及結合聯盟之廠商,除核心產品之研發設計與製造之技術由公司本身掌控外,非核心產品則視市場狀況來供應顧客需求,以達成充分供給市場之目標。除了供應客製化產品需求外,公司更重視服務精神與產品品質,近年來已建立專業的品質工程與客戶服務團隊,藉此提昇客戶關係來累積良好的口碑與商譽,並達成產品價值鏈之垂直整合。工業電腦的產業結構包含上、中、下游的關聯性如圖2-1所示,工業電腦產業的上游其實和一般個人電腦一樣,包括了CPU、記憶體、硬碟、晶片組、印刷電路板光碟機組等等,這些是組成工業電腦的基本零組件,而中游是工業電腦的主力產品,而單板電腦更可是其中的重要組件,就好比是個人電腦的主機板一般,下游產業則
15、是工業電腦的銷售管道也就是客戶,但工業電腦客戶的終端使用者較少,主要還是以企業客戶為主,因此企業就包含了系統整合商(System Integrater),加值型經銷商、區域經銷商、代理商、零售商銷售或銷售予ODM/OEM 廠商,而工業電腦的產品複雜度較一般PC高出許多,因此產品的售後服務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上游 中游 下游圖2-1 工業電腦產業上、中、下游結構圖資料來源:艾訊股份有限公司公開說明書(2003)工業電腦的硬體架構其實和個人電腦大致相同,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PC使用的晶片整合度越來越高,且CPU的效能也一日千里,PC處理能力大幅提升,因此工業電腦的應用範圍也更加的廣泛,由原來的辦公室
16、的用途進而擴展到各種工業領域,再由工業自動化的領域進一步進入金融、商業、軍方、通訊設備、企業伺服應用、儲存應用、視訊設備甚至是醫院醫療等體系等等,都是工業電腦可以涉足的領域,在新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充的趨勢之下,工業電腦產品是日趨多樣化,同時企業是工業電腦的主要客戶,企業對自動化設備的需求增加就會帶動工業電腦產業蓬勃的發展。目前,工業用電腦產品中,以嵌入式單板電腦卡及薄膜式平板電腦應用最為廣泛。嵌入式單板電腦卡部分,由於強調能適應於各種工作環境,嵌入更多不同應用產品,因此運用範圍日益擴大,一般可應用於人機介面(Human Machine Interface)、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LC)、血液分析儀
17、(Blood Analyzer)、軍事情報系統(Information System)、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等領域;薄膜式液晶平板電腦產品係將主機板、液晶螢幕、鍵盤功能結合成一片式的電腦,以適應各種空間之需求,由於其不佔空間的特性,在特殊場合上使用儼然成為新興趨勢,包括工業用途的人機介面、到商業用途的公共資訊導引系統、售票系統、網路電話、多媒體展示系統、銀行無人櫃檯等等。此外,隨著網際網路盛行及IA 產業所延伸的商機,企業日益重視網路安全,企業網路儲存系統應用方面應會成為未來之主流趨勢。根據Datamonitor 所做調查,2003年全球網路安全產品市場規模預估將挑戰120 億美元,較2
18、002 年成長29.12%,並預估從2001 到2005 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6.8%,顯示網路使用者在網路安全的威脅持續加重下,對網路安全產品的需求每年都呈現大幅度成長,而本公司在網路儲存設備方面業已投入相當之研發人力與資源,領先國內其他工業電腦廠商推出數款產品,希冀未來能於此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第3章 廠商行為3.1 台灣工業電腦廠商概況台灣工業電腦廠商主要的競爭對手為研華、瑞傳、威達電、立端及廣積等公司。在產品策略上,秉持追求產品多樣化、高品質及高效率之目標,強調研發團隊堅強之設計研發技術,配合嚴格的品質控制及售後技術服務,已塑造出在工業電腦之專業領導地位,目前接獲越來越多知名大廠之OE
19、M/OEM 訂單,於全球之知名度日益提昇,成為工業電腦產業極具競爭力之對手。表3-1 台灣上市上櫃工業電腦廠商廠商名稱主要產品研華科技產業電腦、嵌入式電腦卡、工業測控產品、超薄液晶電腦、工業用工作站凌華科技高速資料擷取卡、工業級專用電腦、智能型分散式控制模組、通訊用電腦平台威達電產業用主機板、產業電腦產品、產業電腦週邊產品、產業用介面卡研揚科技單板電腦及週邊、PC/104系列、工業電腦系列瑞傳科技單板電腦、準系統產品、產業電腦產品、產業電腦週邊艾訊工業用電腦、嵌入式單板電腦、平板電腦、DAS資料擷取方案、NAS網路儲存設備、工業自動化產品廣積工業電腦、NAS、DVR等設備資料來源:各廠商公開說
20、明書、本研究整理IPC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且為樣化,而網際網路的形成以及行動通訊的興起,更讓IPC有了更多新的應用機會,如精簡型伺服器,Network Storage Server,網際網路伺服器,車用電腦,IA嵌入式系統包括消費者端家電產品PDA、影像電話、手持式裝置、Linux控制的機器人、影音娛樂家電、伺服器、路由器、平版電腦、數位監控系統、電腦手錶、無線網路通訊電腦智慧汽車等等。表3-2 工業電腦之主要應用領域資料來源:資策會;2001年9月表3-3 工業電腦應用領域及產品資料來源:各廠商公開說明書,本研究整理工業電腦計劃開發之可行性商品1. 開發專業型模組化薄膜式平板電腦,以期更切合市
21、場需求,包括POS及MEDICAL 用之平板電腦。2. 開發智慧型工業級機箱及伺服機箱、改良傳統式工業型機箱、成本合理化作業、改善模具製程以提昇競爭力。3. 持續開發最新單板電腦卡系列,依不同功能及價格之定位,提供架構完整之系列產品。4. 開發未來工業新標準之64 BIT 長卡系列產品及刀鋒式伺服電腦。由上所述,除了商用PC市場(包含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掌上型電腦)之外的領域,皆可定義為廣義的工業電腦,由此可見工業電腦應用的領域真是十分的廣。根據上述的文獻探討以及相關的產業雜誌、網站資訊以及工業電腦產業上市上櫃公司之公開說明書之內容,將工業電腦產業的特性整理如表3-4,並歸類工業電腦產業產品
22、開發要項因素如表3-5:表3-4 工業電腦產業特性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表3-5 工業電腦產業特性歸納要因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3.2 長、短期業務發展計畫目前已研發完成生化醫療產業的PPC(薄膜式平板電腦)與HMI(人機互動介面)所需之產品,唯有事先的佈局與掌握各產業變動因素,洞悉市場銷售機會後,盡全力的研發與提供成熟產品來滿足新的市場需求。(1)短期計劃1. 行銷策略方面a. 臺灣市場:于台灣各點成立分公司,耕耘于中部產業之設備市場,並積極建立垂直應用市場之銷售團隊,專注於POS 單板及網路資訊安全之OEM/ODM 市場。b. 中國大陸市場:于內陸建立維修中心與進出口渠道,並逐漸建立系統組裝能
23、量,于上海成立行銷據點,專注於OEM/ODM 市場,未來規劃在北方及南方設立行銷據點,佈局於整個大陸工業電腦市場。c. 美國市場:于美國東岸成立分公司(透過百分百持股之子公司美國艾訊),拓展美國東部區域之行銷據點,以提升當地之行銷優勢。d. 其他區域市場:在歐洲方面努力拓展北歐與東歐的市場與培育當地之經銷商;亞洲方面著重開發中東與印度之經紀商銷售能量。2. 研究發展方面a. 嵌入式主機板(EPC)產品:發展嵌入式主機板系統,提供完整之作業系統平台。b. 人機介面(HMI)產品:發產完整系列之產品,應用於工廠自動化與產業設備控制器。c. 網路資訊安全(NA)設備:積極開發硬體平台,並與應用軟體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管理学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