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度棉花投资报告.docx
《XXXX年度棉花投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度棉花投资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年棉花投资报告 国贸期货研发部叶晓东2010年12月30日目录一、2010年行情回顾41、多因并起,棉价疯“涨”创四百年记录42、临“危”授命,政府出台系列棉价“维稳”措施63、棉花内外参照,比价呈现区间波动规律7二、宏观经济形势81、国内:通胀严重,“防胀”成宏观调控主旋律82、国际:美国经济复苏曲折,欧债危机影响延续10三、贸易情况121、棉花进口量价齐升,年底小幅回落122、需求强劲,棉纱产量快速增长13四、供求局面151、国内棉花产需缺口逐年拉大152、全球库存紧张,来年有望缓解17五、产业链状况181、上游棉农收益可观,未来有扩产冲动182、下游企业利润偏低,积极性遭到打击2
2、0六、生产与种植面积221、明年国内棉花种植面积增幅有限222、全球棉花预计将迎来丰产年23七、资金与技术面241、ICE多头资金逢高了结意愿强烈242、美元如走强将给高棉价带来压力253、郑棉上涨技术形态走坏28八、2011年展望28 一、2010年行情回顾1、多因并起,棉价疯“涨”创四百年记录棉花328现货价格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郑棉主力1109合约价格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棉花期现价格基差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今年棉花可用“疯狂的一年”来形容,棉价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轻松突破了自有棉花价格统计数据以来的最高点,超过了1861 年美国内战时期的棉花
3、价格,甚至一度触及400 年前明朝末年小冰河期的理论价格。棉花供求失衡严重,期价借“风”而行,全年涨幅接近80%,涨幅最快的月份是9月,达到25%左右。但尽管期货价格涨的很好,也不及现货价格走的迅猛,据统计,期货价格贴水的幅度逐渐加大,今年的局面基本上是现货价格引领着期货价格走。纵观今年,棉价走势大体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稳攀升的阶段。在2010年上半年度,棉花现货价格表现不强劲,属于微涨的行情,年初的时候棉花现货价格还是14879元/吨,而随着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一直延续,国储棉逐步减少、棉花减产预期增强,大量游资的炒作以及新棉上市后新疆棉运输问题,现货价格一度上涨到18000元/吨的
4、水平。这个阶段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历经7个月左右。主要是因为棉商对于后市信心不足,价格上涨使其减少购买,现货市场成交状况不佳。第二个阶段是加速上涨的阶段。进入9月后,美国为了刺激依旧低迷的经济,加大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这一方面刺激了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一方面给我国埋下了输入型通胀的隐患。同时,由于今年特殊的天气加上市场对这种因素的过分敏感,棉花现货价格一路向上。新花较往年推迟将近半个月,市场对于新年度棉花产量的预估从700多万吨到最后的600多万吨,籽棉价格突破了去年的3.85元/斤的上线,今年籽棉收购价最高可达7元/斤,折合成皮棉的价格大约在26000元/吨左右。价格高企令收购工作也暂
5、时难以展开,这令不少轧花厂边收边加工,成本在增加而利润却逐渐减少,中下游企业压力加大。在这种背景下,棉花现货价格出现了一波飙升行情,空头多次无路可逃。棉花两个月的强势上涨一扫前六年的平寂,成为今年大宗商品里耀眼的明星。从9月初的18002元/吨上涨至10月底的26760元/吨,棉价涨幅为48.6%。9 月后,棉价出现了国储抛棉越抛越涨、政策打压越压越高的奇特现象。郑棉创出了33600 的创纪录价格,ICE美棉也达到152.42的历史高点。棉花“发疯”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胀加剧、天气因素、美元下跌、USDA调低库存和产量、德州风暴、国内产量下降、产业供需失衡和场外游资介入等等。2、临“危
6、”授命,政府出台系列棉价“维稳”措施通胀预期加剧等因素,使棉价风声水起,郑棉合约遭到市场爆炒,其价格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迅速脱离了基本面价值。在意识到物价过快上涨将给国家经济安全带来巨大的风险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平抑物价的措施,其中涉及到棉花的调控政策主要包括:(1)央行果断出手加息,狙击通胀风险10月份,我国CPI达到了年内的最高4.4%,远远超出央行制定的3%合理范围。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副产品和食品被过分炒作,价格飙升。在国内通货膨胀预期加强和美国第二轮量化货币宽松政策力度加大的外部环境下,央行果断地选择收缩流动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10月份,除了加息外,央行还两次上调金融
7、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这也预示着中国将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转向稳健,换言之,中国已经步入了加息通道。本轮加息的时点也呈现与CPI走势紧密相关的特点,以11月为例,我国CPI再创新高达5.1%,数据公布当日央行当即决定加息。而如果未来CPI依旧迅速攀升,央行的加息铁腕也将毫不手软。从棉花期货的角度考虑,流动性的整体收紧对其乃至整个商品市场将起到较强的压制作用。(2)棉花抛储,缓解了供应偏紧局面从2010 年8 月起,中储棉向市场投放储备。至2010 年10月20 日,共投放100 万吨储备棉,抛售棉花均为2008 年收购的储备棉,全部成交。储备棉的成交价格在抛储之初较为稳定,但由于国内外棉花产量大幅
8、减少,棉花供应不足,且下游市场需求旺盛,纺织品行业生产恢复较快,储备棉交易价格持续上涨。从市场竞拍的情况来看,纺企显得较为理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棉花供应偏紧的情况,市场并未出现纺企非理性的抢购,需者有供,囤者无货。国储抛棉起到了一定平抑价格的作用,但由于市场炒作过于疯狂,内外夹攻,囤积居奇,变相增加了短期的需求量,造成9 月后棉价继续飙升。(3)发改委授命打击炒棉,各地层层推进在国务院的指导下,发改委授命严厉打击囤积棉花等其他农产品和炒作现象。在11月8日,七部委联合会议后发布通告,严厉打击扰乱棉花市场秩序、恶意囤积和哄抬棉价的行为。而这一政策在各棉花住产销区得到了相对有力的执行,并且会持续
9、下去。11月18日,国务院发出声明为了稳定价格总水平,强调要加强整顿棉花、粮食、蔬菜等农产品收购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11月29日12月20日,国家派相关人员去往全国各地考察通知落实情况,可见这次国家对于调控物价上涨的信心是很大的。在国家今年4季度和明年1季度稳定物价的基调下,棉花价格如果再次想在下月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可能性不大,否则,国家必将再出新政来稳定价格。 (4)高压之下,郑商所连连出手抑制投机棉花期价的暴涨引来了舆论的强烈关注,也使得郑州交易所压力倍增。在高压之下,郑商所频频出手以抑制市场的过度投机行为。在取消了日内交易手续费减半的优惠政策及返佣优惠之
10、后,郑商所把棉花期货的保证金从5%调高到8%,再到12%,涨跌停板从4%扩到5%,再到7%。与此同时,在11月25日,郑商所发布了自然人交易棉花、白糖这两个合约的,每天不得超过2万手的规定。这一系列的措施都是在证明一件事,抑制过度投机。如果后市出现异常情况,不排除交易所发布新规来稳定市场。郑商所的一系列政策直接打击了违规交易,制止异常交易行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棉花投机气氛大幅减弱,成交量大幅萎缩50%以上。央行、中储、发改委、郑商所相继出台的调控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确实产生了巨大的震撼效应,加之12 月进口棉将集中到港及国内新棉陆续上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应的压力。11月后,棉花未能继续“疯”
11、下去。棉价在不到2 周的时间内,跌去了将近30%,籽棉收购价格也从7元/斤下跌到5.5元/斤。凡事大起大落之后往往归于平静,郑棉也不例外,12 月,棉花市场趋于温和,郑棉主力1109 合约在25000 至29000 元间震荡。与11 月顶峰相比,郑棉的成交量减少三成,持仓量下降一半,但换手率4倍仍处在历史高位,表明炒作资金并未完全离场。3、棉花内外参照,比价呈现区间波动规律郑棉价格与美棉价格有一定的趋同性。虽然两者的波动方向和波动幅度在短期内很难一致,但从长期看郑棉与美棉的比价一直较有规律,大部分时间均处于200-250的区间内。比价冲击250的过程表明国内棉花走势强于外盘,而比价回落200的
12、过程则表明棉花走势内弱外强。在6 月份至7 月份,由于郑棉走势较为平稳,窄幅震荡,而由于美棉种植面积调增且生长状况良好,美国农业部7 月发布的供需报告调增美棉产量,对美棉市场形成利空,造成美棉走势弱于郑棉,郑棉/美棉有较大增幅。而在8 月份开始的郑棉持续拉涨的过程中,郑棉表现显然强于美棉,比价一路上扬,受到投机资金的追捧,供应偏紧形成强力支撑,郑棉带动美棉一路上行。11 月中旬,伴随着政府出台农产品市场物价调控政策,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抑制过度投机行为等政策,棉价大幅下挫,带动美棉持续走软,比价也从250大幅回落至200附近。郑/美棉比价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此外,棉
13、价涨跌与比价扩大缩小的关联也极大,比价扩大往往处在棉价下跌阶段;比价缩小则处于棉价上涨阶段居多。如果认定200是郑/美棉比价的一个数值洼地的话,那未来比价的反弹也意味着棉价将经历一波下跌。二、宏观经济形势1、国内:通胀严重,“防胀”成宏观调控主旋律CPI/PPI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在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已经从经济下滑转到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10月2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9月份CPI同比上涨3.6%,环比上涨0.6%,CPI数据为23个月以来新高。鉴于通胀形势愈演愈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全面调整,“保增长”政策逐步退出,“防通
14、胀”成为主旋律。2010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自2007年以来首次加息,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6%。12月26日,央行再次决定加息,上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各0.25个百分点,分别达到2.75%和5.81%。M1/M2/贷款余额增速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此次通胀与以往经济过热带来的通胀不同,根本上是内外货币超发引起的。国内,目前GDP只有26万亿,但货币发行量却高达69万亿。国外,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美币泛滥,既有的美元出于保值考虑,不断冲向中国等
15、新兴经济体。这给我国造成了“输入型通胀”的隐患,物价上涨呈现从上游向中下游传导的规律。以我国纺织业为例,今年的纺织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幅度要远高于纺织产成品价格上涨幅度。棉花作为纺织业的原材料,棉农和棉花收购企业的收益较去年大幅上涨,而下游的纺织企业竞争激烈,其转嫁原材料价格上涨的能力相应较弱,虽然总体上效益也提高了,但远不及棉农。由于通胀往往具有一定的惯性,虽然央行近期的加息短期内起到了“扑火”的作用,但预计明年通胀将继续延续并达到顶峰。鉴于此,央行会在明年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并且明年初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货币政策的收紧周期会伴随国内调结构的规划而展开。虽然加息主要是针对物价的,但对棉花市场
16、的影响也将是中长期的。而具体针对棉花的价格调控也没有放松。根据近期召开的国家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物价部门明年将围绕稳定价格总水平这一重要任务,加强农产品市场价格监管,棉花与粮油、蔬菜一起成为重点整顿对象,有关部门还将清理规范农产品电子交易市场,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遏制过度投机,促进价格运行平稳有序。2、国际:美国经济复苏曲折,欧债危机影响延续美联邦基准利率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2009年美国实施第一次量化宽松政策,在此次宽松政策中,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的MBS,0.2万亿的机构债和0.3万亿的国债,总计1.75万亿。继09年之后,2010年美国再次
17、启动量化宽松政策,增加6000亿元的刺激计划。在不同的经济与政治背景下,QE1与QE2导致的结果或许也不一样。经过美国中期选取之后,共和党保留了众议院的多数席位,而民主党保住了参议院的席位,强势政治已经结束,对于共和党来说,其奉行的是低支出和低税收,从一定意义上说,在新年度,奥巴马领导的政府将开始一段与以往不同的执政措施,对于早已有一套策略的奥巴马来说,新年度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由于共和党的风格与民主党风格截然不同,在经济复苏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摩擦,假若这样,那么美国的经济复苏道路是非常曲折的,缓慢的。而美国的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复苏有指导性的作用,假若美国经济不稳定,那么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比今年要
18、慢很多,未来的不确定性还是很大的。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失业率、CPI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从美国失业率来看,美国失业率并没有表现出比较好的势头,而是一直僵持在年初的位置,这也是美国频出量化政策的一大原因。从11月份公布的失业率来看,美国的失业人口解决并没有预期的好,相差很远,由此可见美国失业率在短期之内还不可能下降。从非农就业人数看出,波动也比较大,非常不稳定。从09年12月份由希腊债务危机之后,欧元区各个国家纷纷出现债务问题,逐渐演变为欧元区债务危机。欧元区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引发市场对于世界经济恢复能否持续的怀疑,加剧了人们的心理恐慌情绪。于是各个欧元区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除了
19、实施时间不一致外,实施内容都相同,均是通过采取缩减财政支出,最终使得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缩小。美/日/欧/经合GDP增速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欧洲诸国在面临危机时表现出的情况不一样。尽管每季度的欧元区数据有所好转,但是各国差距逐渐拉大。比如二季度时,德国对于欧元区GDP贡献度为0.7%,总共GDP增长1%,由此可知其他国家的贡献度只有0.3%,平均分配一下更少。通过缩减开支后,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消费将呈逐渐下降趋势,而目前要想使本国经济得到发展主要是靠出口的带动,而出口的带动主要是依靠本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的情况是国家分化严重,尤其是爱尔兰银行问题再次爆发之后,世界对于欧元区
20、债务危机进一步忧虑,不少投资资金从这些国家中撤离出来,势必会增加融资成本以及引起市场波动。明年一季度,高债务国将迎来新的融资需求,希腊、爱尔兰两国的再融资需求就分别达到171.5亿和61.6亿欧元,相当于两国GDP的9%和4.5%。面对高债务国再融资压力,欧央行至今仍实行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以保持市场对欧元的信心。爱尔兰国债融资风险剧增,并可能触发欧元区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欧央行一周前低调地重启国债购买计划(但是完全冲销的),共小幅买入7.1亿欧元PIIGS国债,其中大部分为爱尔兰国债,相当于爱尔兰国债总量的1%。欧盟目前也尚未拿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只是在11月12日欧盟官员非正式地建议爱尔兰申
21、请国际援助,市场情绪有所缓和,当天爱尔兰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75.5点至8.14%。但是对于即将到来的高债务国庞大的再融资需求,欧盟仍然缺乏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欧元区债务危机的解决将对世界经济稳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三、贸易情况1、棉花进口量价齐升,年底小幅回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家,主要的进口来源是印度和美国,而印度成为2010 年中国进口增量的主要来源。拉动棉花进口量价齐升的主要原因是纺织业的回暖带动了棉花消费量的增长。特别是去09 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纺织业逐渐走出低谷,纺织品出口大幅增长,对棉花的需求增大。另外,上半年国内新疆棉外运不畅,产区棉花积压现象
22、严重,加剧了国内棉花供应紧张,对进口棉花的依赖程度提高。中国棉花月度进口数量、金额及价格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自2009 年11 月开始,我国棉花进口量持续走高,2010 年3月份和4 月份的进口量均达到2007 年以来的最高位,月进口量为32 万吨,且2010 年前三季度其他月份的月进口量也维持在20 万吨左右的高位。进口量的增长并未引起进口价格的回落,进口均价自2009 年年底大幅上升后,在2010 年亦持续上涨,由此可见进口棉的增加并未打击国内贸易商的购买热情。中国进口量的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际棉价上涨。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0 年10 月份以后,随着国内新棉上市,
23、进口量有所回落。2、需求强劲,棉纱产量快速增长国内纱月度产量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国内棉布月度产量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国内纺纱品产、销及库存量增长率数据来源:wind、国贸期货研发部2010 年我国纺织业规模以上企业产值将超4 万亿元,出口额将超过2000 亿美元,利润有望突破2000 亿元人民币,利润增幅有望达40。跟踪市场发现,下游棉纱企业利润率继续保持高位,按照郑棉价格计算,每吨C32 纱的利润接近6500 元。今年市场继续演绎纱价带动棉价,棉价支撑纱价的好戏。在纺织业高速发展的背后,是2010 年劳动力价格增长、棉花及化纤等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为满足纺织市场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年度 棉花 投资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50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