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松甸镇沙河掌村实地调查报告.docx
《黄松甸镇沙河掌村实地调查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松甸镇沙河掌村实地调查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部小组实地调查报告-黄松甸镇沙河掌村报告撰写人:崔杨 赵佃英参与调查的人员: 崔杨 赵佃英 王清博 刘丽莉 杨娟 范群朋 李英 何伟指导教师:程志强 刘莉莉2008-05-24目 录东部小组实地调查报告.一 调研地点概况1黄松甸镇的基本情况:1沙河掌村的基本情况1二 调研方法:1三 调研背景:1四 东部小组的发现与产出1治理组:1A 从政府官员介绍得到的发现2B 从协会领导介绍得到的发现2C.对当地农民调查得到的发现2针对技术推广方式欠妥的建设性产出:2生计组:3A.对当地农民调查得到的发现3B 从沙河掌村政府介绍得到的发现3C 从黄松甸镇政府介绍得到的发现4D 从镇政府的介绍我们得到的发现
2、4针对木耳生产成本高的建设性产出:5五 东部小组的收获5六 ROLE PLAY5七 东部小组PM&E6八 东部小组PM&E总结7一 调研地点概况黄松甸镇的基本情况:蛟河市黄松甸镇位于吉林地区的东部与延边州敦化市黄泥河镇接壤,地处长白山脉的延续山区,平均海拔474米,地势高寒,冬季寒冷时间长,夏季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05110天左右,常年积温在2350-2450。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农业生产能力低下,粮食作物常年亩产平均在300400公斤左右,是蛟河市较贫困的山区乡镇。全镇幅员面积623平方公里,其中森林履盖面积占91,耕地面积2200公顷,全镇辖12个行政村,47个自然屯,共有4680户,一五6
3、00口人,其中农业户2672户,农业人口12 91一五人。黄松甸镇搞食用菌生产已有30多年的历史,食用菌产业是全镇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全镇从事食用菌生产的户数达到总户数的81,食用菌的主要品种有黑木耳、木灵芝,还有元蘑、黄蘑、滑子蘑等,该镇的食用菌产品销往全国各省,还远销韩国、日本、美国和东南亚地区。沙河掌村的基本情况黄松甸镇沙河掌村地处蛟河市东部山区,离黄松甸镇所在地公里,国道经过该村,交通便利,全村个自然屯,户,农业人口人左右,以食用菌为主要产品,是村民的主要生计来源。二 调研方法:东部小组在程志强老师和刘丽莉老师的带领下, 主要是采用了参与式农村发展(PRD)的方法来获取相
4、关资料。具体调研方法主要包括:1.资料的预收集 当地资源人的总体介绍,形成主观印象。2.关键人物访谈 通过对村长个别访谈了解了本村的大体概况。3.随机性的农户访谈 随机走访部分村民,入户以聊天形式有针对性的来了解本村在各方面存在的问题。4.观察法 通过观察村容村貌等情况,了解本村的自然情况和存在的问题。5.小组讨论或小型研讨会 通过PRD方法获取信息,经整理后,小组内部以会议的形式分享结果,讨论本村存在的行动研究问题和解决的方案的可行性。6.PM&E 每天调查工作结束,小组间分享调查结果后,总结收获,提出建议,为第二天更好的工作打好基础。三 调研背景:2007年6月,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
5、DRC)资助吉林农业大学开设了参与式农村发展课程。该课程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包括课堂教学环节和实地调研环节。在了解了参与式农村发展研究的相关原则和方法后,我们小组共10人于2008年5月12日前往东部蛟河黄松甸镇进行为期3天的实地调查调研。四 东部小组的发现与产出 治理组:A 从政府官员介绍得到的发现1.镇政府对推广食用菌生产方面、种植技术方面、生产规模方面大力扶持。2.当地纯农民不到9000人,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劳动力减少。3.森林覆盖率高达91%,山地居多,因此,农田数目少、效益低。4.经纪人数量较多,相互之间竞争较大,并且经纪人素质不等,作用不足。主要由于政府扶持经纪
6、人,对经纪人贷款额度方面大力支持。因此,经纪人范围扩大。5.对村干部考核不合理。考核村干部指标以培养经纪人数量为标准。6农民接受新思想较慢,素质不高,对于政府以及推广站的推广认识不足。7.食用菌生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技术指导力度不足;技术设备落后;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多;产业集中种植可行性不高。8专营食用菌生产 ,产业单一,缺少后续产品。例如:85%农民进行食用菌生产,80%经济收入来源与食用菌。食品、蔬菜支出要占有很大一部分产出。B 从协会领导介绍得到的发现1.镇级协会机构完善,人员整齐,有专家大楼,并且有知名专家进行理论指导。但是村级以下协会不够完善,有名无实。2.理论与实践有
7、脱轨。技术推广力度不够,方法不得当。3.国家所拨资金不足以协会正常支出。C.对当地农民调查得到的发现1.食用菌利润大于粮食作物2.农民愿意联合生产,但缺少资金以及领头人。3.生产过程中所遇问题,通常自行解决,或和邻里间相互交流,但是不愿寻求协会以及政府的帮助。4.经纪人到户收购,压低收购价格。5.农民娱乐活动少。6.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效率低。7.废菌袋的处理存在问题。但是暂时没有造成污染。8农民对协会的认知程度较低。9.政府给农民的贷款额度较小。被采访人:葛先生(高中毕业)王女士(卫生所医生)马先生(来自陕西)逯先生(两个孩子在外打工)马女士(木耳大户)针对技术推广方式欠妥的建设性产出:1.
8、 时间方面:多数推广工作选在了农忙时节进行讲课或者宣传活动,此时农民都忙于自家的活计,没有时间和经历去参加。所以,解决推广难题的第一步就是把推刚时间与农忙时节错开,选在农忙前的一段时间。2地点方面:我们都知道农村是以村屯为单位的,有的村与村之间相隔很远,更别说去镇里、乡里参加什么技术交流会了!交通方便的还会好一些,交通欠发达的地区就更难了。所以解决方案中的第二条就是将推广队伍深入到村屯,必要时要深入到个别农户。树立良好的推广风气。3.内容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技术是不断前进和发展的,我们所推广的技术也应该适时更新,不要让农民觉得你讲的东西过于陈旧,每次听课、看宣传单都是一样的内容,毫无创新
9、,所以我们传授的知识要贴近实际,应需而设。再者,由于农民普遍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讲课方式要具有大众化,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得懂。最后政府部门应该鼓励大学生下乡实习,把他们所学知识尽量流动到最需要技术的阵营去。4:形式方面:推广某项新的技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困难在哪里呢?无非是推广对象的接受问题。所以,为了推广对象的接受,我们就不能把推广形式单一化,而是要开展多手段的渗透,例如:影视宣传,把最新的,最好的东西播放给大家看,让他们从感官上自己判断自己与先进技术之间的差距。展会评比,开拓农民的视野,使农民产生“竞赛”心理,主动学习新的技术,接受新的思想。最后,大家互帮互助,先富带动后富,实现科学操作,优化
10、资源配置,提高技术利用率,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生计组:A.对当地农民调查得到的发现1.传统工艺中的灭菌环节:a.灭菌药品出现抗药性,灭菌效果不好,平均每年都会出现一种杂菌,严重影响木耳产量b.现使用的灭菌药品多是“高锰酸钾”等甲醛含量超高的试剂,对农户身体伤害极大(如:身体过敏、咳嗽)2.农民思想意识方面:a.无人身安全意识,对于自身健康的考虑甚少,多出于生活所迫及无从选择b.保守的经济意识,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多停留在“等、靠、要”的程度c.部分农民存在创新意识,对于传统工艺的改进也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3.对专家、技术人员的看法:a.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农民迫切需求的技术与技术人员推广的技术相脱节,
11、农民的实践知识往往高于理论知识,农民对于讲座等技术推广活动产生反感b.高级专家及学者的到来没有及时与农民沟通,而是由政府层面接见,造成农民对于“专家”产生了“高不可攀”的感觉4.对政府“服务型”职能的看法:a.村级或上级政府领导没有凝聚力,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带头作用不大,只是搞了一些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方面的宣传活动b.政府在老百姓心中没有威信,对于外来“不成熟技术”的判别能力较差,宣传农民使用“新技术”,但使用的风险却不予承担B 从沙河掌村政府介绍得到的发现据村政府书记介绍,沙河掌村有形成园区的设想,但是从农民意愿、占地问题及占地费等方面考虑,建设园区的事情正在考虑与筹划之中。村书记由该事情提出
12、了一种“集小钱于大用”的设想。沙河掌村以种植木耳为主,多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由于木耳种植的劳动量大等原因,离家较远的大田多因此而搁置,而且各家各户大田的面积并不大,根据国家补贴政策所补给给农民的种粮补贴也是少之甚少,农民每家每户得到的补贴经常是“吃一顿饱饭就没有了”,形成这样的局面除了农民的理财观念薄弱以外更重要的是能“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的补贴资金对于农民的经济发展并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现状,村书记提出,是不是能将这部分钱集中起来对该村木耳产业的发展起到一个更大的作用。C 从黄松甸镇政府介绍得到的发现1.镇政府的发展目标:a.办展会。将眼光放在今年7月10日左右的全国订货会b.铺设全
13、国的食用菌销售网络c.大力扶持“经济人”,搞好经济人培训,让经济人持证上岗d.黄松甸各村针对销售要在村党支部牵头下成立销售中心e.政府出台指导价2.政府对于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看法:黄松甸镇将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以食用菌为主,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农民之间的单打独斗的生产格局是不利于产业发展的,要破除这种格局,就要走出“房前屋后”,形成大规模的产业集中区。在镇政府的领导下号召各村先发展各村的小园区,主要做法是:在环境上引导,用水用电方面的便利条件,还有就是种地农户与大田闲置农户之间互换,通过这样的方式调整地块。D 从镇政府的介绍我们得到的发现1.镇政府对于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发展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松甸镇 沙河 实地调查 报告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6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