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课件.pptx
《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课件.pptx(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2/12/16,共41页1,第一节 概述,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016年1月地下水动态月报显示,全国地下水普遍“水质较差”。具体来看,水利部于2015年对分布于松辽平原、黄淮海平原、山西及西北地区盆地和平原、江汉平原的2103眼地下水水井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IV类水691个,占32.9%;V类水994个,占47.3%,两者合计占比为80.2%。,第1页/共41页,2022/9/27共41页1第一节 概述水利部最近公开的2,2022/12/16,2,共38页2,第一节 概述,月报还显示,主要污染指标中“三氮”污染情况较重,部分地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污染。地下水还遭受严重的超
2、采威胁。数据显示,2016年1月,全国主要平原区地下水储存量比去年同期减少82.4亿立方米(约82.4亿吨)。,第2页/共41页,2022/9/272共38页2第一节 概述月报还显示,,2022/12/16,3,共38页3,第一节 概述基本原则,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贯彻“三同时,三同步”的原则;贯彻“环境综合整治”以及“发展区域治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废水资源化和净化处理、环境容量利用和工程净化处理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技术、法制、行政、经济手段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需要和可能的关系。,第3页/共41页,2022/9/273共38页3第一节 概述基本原则贯彻“,2022/
3、12/16,4,共38页4,第二节 预防措施,一般性技术措施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网点,第4页/共41页,2022/9/274共38页4第二节 预防措施一般性技术措施,2022/12/16,5,共38页5,一般性技术措施,改进生产工艺技术,尽量减少“三废”排放量;兴建工矿企业应根据企业性质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厂址,处理废水、废渣的场所应该在城市和水源地下游的厚粘土区,离地表水体较远处。预防地下水管渗漏,防止污水渗入地下水中,并在地下建立层状排水设施。,第5页/共41页,2022/9/275共38页5一般性技术措施改进生产工艺技术,2022/12/16,6,共38页6,一般性技术措施
4、,废渣必须妥善存放,附底,且坑底不能低于地下水面;矿山的尾矿应尽量堆放在与含水层隔绝的废矿坑中。污水灌农田时必须注意当地条件,包气带土层厚度大透水性差时才能污灌,严格控制污灌量。,第6页/共41页,2022/9/276共38页6一般性技术措施废渣必须妥善存放,2022/12/16,7,共38页7,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水源地的卫生防护一般分为两个带:I带(严禁活动带):此带系指取水构建物周围附近的小范围。该带内应该取消一切可能引起污染的活动及妨碍取水构筑物运行的活动。范围大小取决于取水建筑物的结构和布置情况。II带(活动限制带):位于严禁活动带的外圈,包括了更大的区域范围。一般认为在25年的开
5、采期内,保证水质不受污染,以此来确定范围。,第7页/共41页,2022/9/277共38页7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水源地的卫,2022/12/16,8,共38页8,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防护带确定:在无地下水天然潜流的水源地,卫生防护带应以水源井为中心,以Rp(开采条件下,地下水经25年的时间Tp 运移的距离)为半径所圈定的圆形地带。如果存在地下水天然潜流,则以补给带宽度2d为宽,以L为长的矩形地带为卫生防护带。,第8页/共41页,2022/9/278共38页8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防护带确定,2022/12/16,9,共38页9,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在不同边界条件和集水井类型下,Tp可以有相应
6、不同的公式计算:如远离河流的承压水单井和干扰井组的计算公式为: 在无潜流的无限边界条件下,Rp的计算公式为,第9页/共41页,2022/9/279共38页9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在不同边界,2022/12/16,10,共38页10,建立水源地卫生防护带,在卫生防护II带内分为三类防护措施: 第一类是必须执行的措施; 第二类是补充性措施; 第三类也是补充性措施。对于大型水源地(大于5万m3/d),如果在第II带以外存在污染的潜在风险时,则需建立第III带,消除地下水和与之有关的地表水的污染源,以及控制和堵截已发生在含水层中的污染中心。,第10页/共41页,2022/9/2710共38页10建立水源
7、地卫生防护带在卫生,2022/12/16,11,共38页11,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网,监测站点布置原则监测项目及分析评价,第11页/共41页,2022/9/2711共38页11建立地下水水质监测站网监测,2022/12/16,12,共38页12,第三节 治理措施,人工补给物理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其他方法辅助方法,第12页/共41页,2022/9/2712共38页12第三节 治理措施人工补给第,2022/12/16,13,共38页13,人工补给,通过人工入渗措施,把地表水补充到地下水含水层中,解决地下水资源不足的矛盾和改善地下水的储存量,并加快地下水的稀释和净化过程。具有水力阻拦污水入渗、调节水
8、温、保持取水构筑物出水能力、防治地面沉降。,第13页/共41页,2022/9/2713共38页13人工补给通过人工入渗措施,,2022/12/16,14,共38页14,人工补给方法,地表入渗补给法:主要是利用河床、水库、渠道、天然洼地或农田灌溉等来蓄集地表水,借助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的天然水头差,使之自然渗漏补给含水层。因地制宜、工程简单、投资较少、补给量大、易于管理;占地面积大、受地质地形限制、在干旱区易蒸发或造成盐渍化和沼泽化,第14页/共41页,2022/9/2714共38页14人工补给方法地表入渗补给法,2022/12/16,15,共38页15,人工补给方法,井内灌注补给法:将补给水通过
9、钻孔、管井或大口井直接注入含水层。占地面积小,不受地形、岩性和气候限制,水量浪费少;工程和管理费较高,含水层易堵塞。,第15页/共41页,2022/9/2715共38页15人工补给方法井内灌注补给法,2022/12/16,16,共38页16,人工补给方法,诱导补给法:在河流或其他地表水体附近开凿抽水井,抽取地下水的同时,使地面水与地下水间的水位差不断加大,导致地表水大量渗入补给含水层。占地面积小,受地形、岩性和气候限制;工程和管理费较高,含水层易堵塞。,第16页/共41页,2022/9/2716共38页16人工补给方法诱导补给法:在,2022/12/16,17,共38页17,物理化学处理法,臭
10、氧分离法:向被污染的含水层中输入臭氧可以形成分解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减少融解有机碳的含量,同时又可促使氰的分解。石油污染的含水层,注入法适用面积较小的污染层,否则需要多口井,或抽出处理。,第17页/共41页,2022/9/2717共38页17物理化学处理法臭氧分离法:,2022/12/16,18,共38页18,物理化学处理法,活性炭吸附法:在污染含水层开凿净化井,向井中投入粒状活性炭进行吸附。当污染水体面积较大时,成本高,速度慢,难见效。,第18页/共41页,2022/9/2718共38页18物理化学处理法活性炭吸附法,2022/12/16,19,共38页19,物理化学处理法,利用高锰酸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下水 环境保护 污染 控制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5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