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某特长双洞单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青藏铁路某特长双洞单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铁路某特长双洞单线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2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青藏铁路xx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工程第xx标段 投标文件青藏铁路XX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工程第XXXX标段 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本册目录)第一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9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和对本工程重难点的认识101.编制依据102.编制原则103.对本工程特点、重难点的认识113.1.工程特点113.2.工程重、难点153.3.工程重、难点施工采取的对策16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91.工程概况191.1.地理位置191.2.气象特征191.3.工程范围191.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201.5.本项目主要技术标准261.6.平纵断面设计261.7.隧道工程概况261.8.施
2、工条件312.总体施工组织布置332.1.施工组织布置原则332.2.施工组织机构332.3.项目主要人员及部门职责342.4.施工工区及施工任务划分342.5.施工准备343.临时工程及施工总平面布置393.1.临时工程393.2.施工场地总体平面布置454.总体施工规划及组织措施454.1.施工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454.2.施工总体目标464.3.总体施工安排474.4.施工组织措施48第三章、施工进度安排521.安排原则522.项目总工期522.1.工程总工期522.2.重点(关键)节点工期安排533.主要项目进度指标543.1.隧道开挖支护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及进度指标543.2.隧道衬砌
3、工作循环时间计算及进度指标574.施工总进度计划584.1.施工进度横道图584.2.施工进度网络图585.总体施工关键线路586.工期保证与控制措施586.1.组织保证586.2.计划控制596.3.资源保证596.4.技术措施616.5.思想保证636.6.教育培训636.7.关键线路控制63第四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651.总体施工方案及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651.1.斜井施工方案651.2.隧道正洞施工方案661.3.泄水洞施工方案702.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702.1.斜井工程施工方法702.2.隧道正洞工程施工方法752.3.泄水洞工程施工方法151第五章、重点(
4、关键)和难点工程的施工方案、方法及措施1541.隧道洞口不良地质地段施工1541.1.隧道洞口浅埋软弱破碎段施工1541.2.隧道洞口隧底细砂层旋喷桩施工1562.隧道洞身不良地质地段施工1592.1.隧道洞身砂层段施工1592.2.隧道突、涌水及岩溶地段施工1602.3.隧道断层破碎段施工1652.4.隧道高地应力地段施工1673.隧道防坍塌施工1704.隧道施工防渗及混凝土防开裂技术措施1724.1.隧道施工防渗措施1724.2.隧道施工混凝土防开裂措施173第六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1751.冬季施工措施1752.雨季施工措施176第七章、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1771.质量
5、目标1772.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及质量保证体系1772.1.质量管理机构和职责1772.2.质量保证体系1773.质量管理措施1783.1.质量管理制度1783.2.质量保证措施1884.已完工程和设备的保护措施1945.创优规划及措施1956.工程的维护方案198第八章、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1991.安全目标1992.安全管理机构、管理职责及安全保证体系1992.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992.2.安全管理职责1992.3.安全保证体系1993.安全保证措施1993.1.施工安全风险分析1993.2.一般施工安全保证措2043.3.隧道特殊地段安全质量保证措施2164.对于突发事件的应
6、急措施和救援措施2194.1.紧急救援组织机构2194.2.救援小组职责2194.3.救援预案2204.4.重大安全风险应急救援措施2244.5.应急救援措施演练227第九章、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29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目标2292.施工环保、水土保持管理体系2293.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2293.1.识别法律、法规和施工环保、水土保持因素2293.2.环境保护措施2303.3.水土保持措施2313.4.大气污染及粉尘污染防治2323.5.噪声污染防治2323.6.固体废弃物处理2323.7.弃碴防护233第十章、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34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2342.管理体系
7、2343.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2343.1.法律法规识别2343.2.识别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2343.3.制定各项劳动、卫生保护措施234第十一章、劳动力组织计划2371.劳动力组织原则2372.劳动力计算2373.劳动力计划2384.劳动力进场办法2405.劳动力保证措施2405.1.组织措施2405.2.管理措施242第十二章、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测设备配备2441.配备原则2442.设备配套选型2443.主要工序投入设备配置计算2453.1.出碴设备配置计算2453.2.砼设备配置计算2493.3.隧道排水设备计算2504.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试验检验设备配备数量表255第十三章
8、、临时用地与施工用电计划2561.临时工程用地计划2562.外部电力需求计划256第十四章、主要材料供应计划2571.主要材料供应办法2572.主要材料运到现场的办法2573.主要材料供应计划表2574.材料供应保证措施258第十五章、合同用款估算262第十六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2631.文明施工措施2632.文物保护措施265第十七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2671.用于本工程的施工、检测、试验、验收等技术标准2672.接口界面协调措施2682.1.内部协调2692.2.作好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2692.3.做好与业主和监理的协调工作2692.4.做好与设计单位的协调工作2692.5.做好与
9、相邻标段的协调工作2703.廉政建设措施2704.农临工工资保障措施2705.遵循当地民族区域政策271第二篇、施工组织设计附图及附表272表6-1 拟为承包本工程设立的项目实施组织机构图273表6-2 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274表6-3 拟配备本工程的实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277表6-4 施工进度计划280表6-5 劳动力计划表283表6-6 施工总平面图284表6-7 临时工程占地计划表289表6-8 外部电力需求计划表290表6-9 合同用款估算表292第一篇、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第一章、编制依据、原则和对本工程重难点的认识1.编制依据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工程施工总
10、价承包招标文件及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施工招标澄清(2007-10-15)。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工程施工设计图。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工程的设计暂规、施工指南、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安全技术规程。国家和铁道部的适用于本标段的设计施工规范、规程、规则、规定、质量检验与验收标准等。对本标段的现场踏勘。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第二线工程xx隧道施工重点的理解。2.编制原则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优先考虑安全、质量的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作量和工期,确保无安全、质量事
11、故发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坚持施工技术先进、施工方案可行、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以斜井快速施工,线尽早贯通,线一次成洞为重点进行编制,全隧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快速施工技术,混合运输模式,开挖先行,仰拱及填充紧跟,确保基底不受破坏。重视隧道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及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建立以地质工作内容为先导、以量测为依据的信息化施工管理体系。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
12、失,保证不破坏当地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按照ISO9000(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上我们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施组编制做到施工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3.对本工程特点、重难点的认识3.1.工程特点3.1.1.隧道地处高原严寒地区,是国内在建最长的双洞单线特长铁路隧道XX隧道全长32.605KM,是目前在建最长的双洞单线铁路隧道,本标段隧道长152
13、53M,没有路基和桥涵等工程。隧道出口高程为3324.1M,7斜井口高程为3676.35M。隧道通过区属青藏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区,根据天竣县气象站资料,年平均气温-0.5,极端最高气温28.0,极端最低气温-35.8,最大平均日温差24.7,常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341.6MM,年最大降水量453.2MM,年平均蒸发量1791.4MM,最大积雪厚度21CM,最大冻结深度299CM。3.1.2.隧道区域性深大断裂多,地质构造极其复杂(1)断裂构造:区内断裂构造极为发育,根据断层规模及其构造意义分为两级,一级为区域性深大断裂(F),二级为区域断裂或次级断裂(F)。根据断层走向大体上可以
14、分为三组,北西向断裂组,北东向断裂组、北北西向断裂组,其中以北西向断裂最为发育,它们一般规模较大,同时也构成了测区的主构造线。区域性深大断裂(F)二郎洞断裂带(F3):该断层位于二郎洞附近,该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断层规模大,并且未来还有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对工程影响较大。隧道于DK303+667DK304+047段通过,通过长度380M。二级断裂A.北西向断裂组:F17断层破碎带宽约40150M,主要由碎裂大理岩、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隧道在DK302+891DK303+031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40M。F20西端与F21断层相交。断层长度约7KM,隧道于DK304+284DK
15、304+414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160M。F22断层破碎带宽约60100M,断带由碎裂岩、断层角砾组成。隧道通过处和F23相交通过。F23破碎带宽约50100M,断带由断层角砾、构造透镜体及碎裂岩组成,隧道通过处和F22相交通过,通过长度为205M。F25断层破碎带宽约80100M左右,由碎裂片麻岩、角砾岩组成。隧道于DK305+610DK305+870以大角度通过,通过长度260M。B.北北西向断裂组:F13断层破碎带宽约50M左右,边部为强劈理化带,宽度由黄褐色断层泥砾组成。隧道在DK299+267DK299+312段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45M。C.北东向断裂组:F14
16、破碎带宽度约80180M,隧道在DK301+284DK301+524段以大角度通过该断层,通过长度为240M。(2)褶皱构造:区内褶皱发育,总体上呈北北西向展布,主要发育华力西期和印支期褶皱带。褶皱构造在区内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以下古生界、石炭系中的褶皱为代表,以近于线状的紧密褶皱为主,属基底褶皱性质;一种以二叠、三叠系中的褶皱为代表,以开阔的正常褶皱为主,属盖层褶皱性质;第三种是上第三系中的褶皱,以波状起伏的缓倾斜正常褶曲为主,是新构造运动造成的。3.1.3.隧道不良地质多通过对隧道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预测隧道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主要地质问题有细砂层、湿陷性黄土、岩溶、高地应
17、力、突涌水和断层破碎带。(1)洞口细砂层根据招标文件显示,隧道出口段的隧底为细砂层,要对基底进行特殊处理,保证隧道基底安全稳固。 (2)岩溶根据地表地质调绘,三叠系、二叠系灰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地下水往往沿其裂隙产生溶蚀作用,线状溶隙和溶洞较发育,其大小差异较大,一般为11.50.8(M),小者为几十厘米,大者可见3.52.51.5(M)。根据DSZ-8孔钻探资料显示,3605.23606.5M、3559.83660.7M(高程)有溶洞发育,洞内有粘性土充填,并且,岩芯有溶蚀现象,说明灰岩中有岩溶发育。根据物探资料(V8)分析推测岩溶发育。(3)高地应力由于隧道区位于新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
18、缘,跨越柴达木陆块北缘、宗务隆山裂陷槽、南祁连陆块三个大地构造单元,最大埋深1000M以上,区内断裂及褶皱均发育,因此推断隧道区可能存在较高的地应力。根据水压致裂法实测结果分析,隧道岭脊埋深较大段存在较高的地应力,高地应力易引起软弱围岩(主要指断层破碎带)的流变失稳及坚硬岩石(主要指花岗岩、闪长岩、混合岩)的岩爆。但对软弱围岩(主要指断层破碎带),存在发生较大变形的可能。(4)突涌水根据区内水文地质调查及对既有XX隧道涌水情况的调查,区内地下水发育,特别是三叠系、二叠系砂岩、灰岩及石炭系变质砂岩,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而且灰岩中有古岩溶发育,富水性好,隧道施工可能会产生突、涌水。(5)围岩失稳X
19、X隧道位于地质构造活动强烈的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内断裂及褶皱均较发育,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破碎,局部含水,施工中可能会出坍塌、变形等围岩失稳现象。3.1.4.工程规模大,施工管理跨度大,组织协调难XX隧道全长32.605KM,设进出口和10个辅助施工斜井,其中本标段正洞长15.253KM,710斜井长5520M,各洞口场地开阔,场地布置方便,可直接修便道到达洞口。施工时设出口工区和7斜井工区、8#斜井工区、9斜井工区、10斜井工区,共计有五个工区,高峰时有18个作业面同步施工。施工组织协调要求标准高。3.1.5.生态环境脆弱,环保要求标准高地处高原严寒地区,植被一旦被破坏,恢复困难。隧
20、道进口位于布哈河南缘阶地,布哈河为青海黄鱼的产卵区;青海湖和茶卡盐湖分别为两盆地内地表水、地下水的最终归宿地,因此隧道施工的污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确保布哈河和地表水不受污染。3.2.工程重、难点3.2.1.地处高原严寒地区,施工难度大XX隧道是全线控制工程,洞身处于海拔33003400M,其中斜井口最高海拔3678.35M,常年平均气温为0.5,极端最低气温-35.8,常冬无夏,春秋相连,最大冻结深度达299CM。在此条件下机械设备功率降低,施工难度大。3.2.2.工程规模大,施工组织跨度大,施工管理是重点XX隧道全长32.605KM,共设10座辅助通道斜井和进出口,其中本标段正洞长度1
21、5253M/座,设出口和4个辅助斜井,斜井处于隧道右侧,含隧道出口共设5个施工工区,管理跨度大,通过斜井施工正洞线、线,需要开辟的工作面多,最多时四个工作面同时出碴,且存在洞内有轨转无轨的运输方式,因此施工中要合理的安排出碴组织线路,安排专人负责协调运输组织,保证多工作面出碴迅速完成。施工组织和管理是重点。3.2.3.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施工长度长是施工的难点本标段中无级围岩,围岩长3400M,级围岩长8838 M、级围岩长2805M、级围岩长度为210M,主要不良地质有洞口浅埋和基底细砂土,断层及其破碎带、岩溶、突涌水、高地应力等,确保安全快速施工软岩和不良地质是本标段施工的重难点。3.2
22、.4.斜井长,进入正洞反坡施工,施工排水是重点本标段最长斜井为7斜井长2332M,坡度为9.86%,进入正洞施工反坡段长约1085M,隧道反坡施工总长达3417M,高差240.3 M,预测最大涌水量约为48134M3/D,需要施工过程中确保排水连续,保证施工顺利进行也是本工程的重点。3.2.5.斜井进入正洞后多工作面施工,长距离多工作面施工通风是难点通过斜井作为正洞施工的辅助通道,进入正洞后需要组织多工作面同时施工,正反向达四个工作面,独头掘进距离最大达4700M,施工通风是难点。采取合理的通风方案,确保施工通风效果是保障进度和安全生产的关键。3.2.6.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和水资源保护是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藏铁路 特长 单线 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