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及铝加工基地-可研_商业计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docx
《铝及铝加工基地-可研_商业计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及铝加工基地-可研_商业计划_计划解决方案_实用文档.docx(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标准厂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及性质1、 项目名称: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标准厂房建设项目2、 项目选址: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云环东路北侧3、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4、 项目主管部门:贵阳白云经济技术开发区5、 项目建设单位:贵阳白云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6、 项目负责人:欧阳飞7、 建设单位简介贵阳白云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担负着白云经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土地的一级开发、土地储备和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等任务。是政府与金融机构和区内外大中企业之间的联系平台。现公司正积极的与金融机构对接,筹措资金以市场化的运
2、作方式实施贵阳白云铝及铝加工基地的开发建设工作。公司宗旨是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振兴工业经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公司依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白云区工业经济发展战略,以推进市场化进程为取向,以实现经营性资产收益最大化和公益性投资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充分利用和整合有效资源,提升资本运营的能力,实现政府投资引导、放大和调节功能。通过资本运营和增量投入,促进存量资产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经营范围:产业园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一级开发;土地储备;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和资本运营;招商引资及投资;房地产开发经营等。公司的基本职能是以直接投资、参股、控股、债权等不同方式对相关产业项目进行投资;以出资
3、人身份对划入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以企业法人身份筹集建设资金;以资金为纽带参与土地储备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公司的目标和任务是依托资本市场,挖掘国有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经营管理理念,进行产业投资和资产经营管理,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对白云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打破融资瓶颈,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投融资及资产经营管理,投资重点是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城市综合体、旅游产业、商贸物流及区政府授权的其他领域。二、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2、中共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意
4、见(黔党发201217号);3、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4、贵阳市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贵阳市城乡规划技术管理规定;6、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总体规划;7、贵州省“十二五”产业园区发展规划(黔府办发201119号);8、有关文件及规范;9、建设单位对可研编制单位的委托书。三、编制原则1、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性进行可行性论证。2、政府指导、企业市场化运作原则。3、因地制宜原则:充分利用现在地形现状,以有限资金获取最大投资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4、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工程设计符合国家的有
5、关法规、规范和标准,采取经济合理、环保节能的工程实施方案。5、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集中连片,实现效益最大化。四、编制目的及范围1、本项目是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建设项目中的厂房及办公、科研用房部分,包括铝加工厂房和其它辅助用房,本可行性报告主要针对铝加工厂房部分在满足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经济合理,兼顾近期和远期的发展需求,提出基地铝加工厂房建设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2、通过技术经济比选,选择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3、通过可行性论证,为项目决策和初步设计及施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4、项目研究范围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及招投标方案等。五、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根据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总体规划和白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白云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主导产业更加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贵阳白云区产业聚集、特色鲜明、集群凸起的特色经济带。着力推动铝及铝加工工业转型发展。按照“基地化、规模化、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的要求,突出科技引领、循环发展、项目支撑、园区承载、基地带动,变资源为资本,走出一条多元发展的路子。为促进白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随着白云区
7、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白云区作为多种经济成分共生繁荣改革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提速发展,作为项目投资依托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铝加工项目建设将作为主导产业之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整体工业化水平的逐步提高,生产规模扩大化、技术及装备水平的提高,产业聚集的效应的需要,本作产业协调、集约高效、特色专业,远近结合的布局原则,建设一批为现代化工业服务的铝加工基地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我方受项目业主的委托,于2014年5月开始进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我方派出专业人员会同业主一道对本项目场址水文、地质等资料进行收集。同时征集了当地政府各部门对项目实施
8、的建议和意见,经校核建设方案,掌握了基础资料,转入内业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初稿,后又根据业主及相关各方提出的建议进行修改,于2014年7月完成定稿工作。第二节 项目概况一、建设规模1、厂房建设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标准厂房建设是白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建设的组成部份,用地面积41544.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6852.04平方米,包含标准厂房及办公和科研楼及与其配套设施。二、主要建设条件1、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项目使用土地为贵阳市白云区政府批准使用的征地范围,现已由贵阳白云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收储。2、土地利用情况拟建项目场址为规划建设用地,符合贵阳市白云区总体规划,项目占地面积
9、为62.27亩,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周边农村将成为城中村,周边农民最终也将成为城市人。3、地形、地貌条件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土方量小,持力层1米以内均为红粘土,无不良地质现象,地基土强度较高,可满足建设需要。周边远离居民区,项目建设期对周边环境无任何影响。项目所处地段交通便利,周边有城市主干道,无污染源,环境符合项目建设要求。4、交通条件项目区通过对外连接道路的建设,与白云区的主干道相连接,对外交通优势明显。5、公共设施条件建设项目位于白云经济开发区内,现取得白云区自来水公司承诺,建设期供水及建成后供水均有保障,生活、工作及消防用水皆由白云区云环东路的供水管网提供。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初级处理
10、后可直接排入云环东路的污水管,最终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供电、通讯均由白云区供电,通讯部门解决。三、项目投入资金及效益情况1、项目投入总资金项目计划投入总资金15580万元。融资方案为实施单位自筹或贷款。2、社会效益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白云区铝及铝加工产业的发展,而且对白云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助于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产业园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项目单位数据备注一技术指标1规划总用地面积41544.92建筑物占地面积19690.65其中办公、科研楼建筑物占地面积2285.75生产用房建筑物占地面积17404.93总建筑面积568
11、52.04其中1号标准化厂房64884F2号标准化厂房64884F3号标准化厂房64884F4号标准化厂房10642.561F5号标准化厂房11993.281F6号标准化厂房5468.684F7号楼(办公、科研楼)9283.524F4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56852.045停车位个296建筑密度%47.447容积率1.378绿地面积4388.159绿地率%10.57二经济指标1项目总投资万元15580其中直接工程费用万元10526.31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311.78预备费万元741.90第三节 问题与建议一、问题项目建设可能出现的问题1、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各职能部门对引进的企业未把好关,造成
12、污染留下后患,影响进入开发区的企业周边环境。 2、工程是与基地建设同步的,前期建设完成后,要尽快启动下一期工程,否则会使入住企业得不到配套服务。3、施工队伍选择不当,监理人员不严格把关,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4、建设资金未按时到位,影响工程进度。二、建议1、项目在建设的同时,应做好项目组织管理的前期准备工作。2、开工前必须确保资金到位,以保证项目工程进度。3、开工前做好招投标工作,择优选择施工队伍,以保证工程质量。4、选好监理单位,以保证项目达到设计需要的质量标准。5、为使项目能按期保质达预期的效果,实施单位领导应亲自抓项目的实施,严格按招投标法选好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力争把项目建成优质工程。第
13、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一节 项目区简况一、白云区概况白云区是贵阳北部的门户,是北通重庆、南达广西、西往云南的重要通道,是贵阳市六个中心城区之一,也是科技部命名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拥有全国文化、体育、教育、科技、科普、改水、殡改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全区总面积272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森林氧吧”之称,下辖两乡(都拉乡、牛场乡)三镇(艳山红镇、麦架镇、沙文镇)六社区(铝兴社区、大山洞社区、艳山红社区、白沙关社区、红云社区、都新社区),总人口27万人。二、区位优势:白云区毗邻市级行政中心,交通便捷,地势平坦,物流顺畅,距离龙洞堡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环城高速、二环路、兰海高
14、速穿境而过,云环路、麦沙路、青山路、产业大道、同城大道、青龙大道、白龙大道、观云大道构成的“三横六纵”道路骨架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全区通车里程392余公里。渝黔、贵广、成贵等多条快速铁路汇聚于此,即将修建的轻轨二、四号线、市域快速铁路将使白云与贵阳老城区和其他地区的联系更加紧密。三、产业优势:白云区与全省唯一的贵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贵阳综合保税区实行三区统筹,融合发展,拥有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核心区、“钻石十条”等巨大的产业发展平台优势和政策优势。同时,白云区也是全国重要的铝工业基地和全省重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聚集有中国铝业贵州分公司、贵州铝厂、中航标准件、七冶建设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娃哈哈、燕
15、京啤酒、美国岱高、华源铝箔、人和集团、康师傅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4家,位居全市第一,工业基础和实力较为雄厚。目前,白云区已初步形成了铝精深加工产业园、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生态环保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现代物流园、休闲农业科技园等7大产业园区,并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为主攻方向,着力加快发展实体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四、环境优势:白云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园区建设达到“五通一平”,拥有众多标准厂房、高端写字楼、人才公寓,市政公共设施齐全,城市化率达76.05%。同时,白云还拥有生态白金城、生态科技城
16、等生态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凉爽。并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合作打造了科技、人才两条外援支撑链,拥有巨大的人才资源、人力资源优势。白云区大力开展平安建设“两严一降”行动,社会治安形势平稳,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达到94.64%,位居全省第36名,全市城区排名第一。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决胜之年。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坚守两条底线、推进开放创新、加速“四化”同步、实现跨越增长的新常态,既迎来大数据时代、高铁时代、区域合作时代等新机遇,又面临经济发展、开放竞争、技术革新、城
17、市治理等新挑战,贵阳必须扮演好变革者、带动者、示范者、开创者的新角色,在新起点上全面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贵阳市不走逐步工业化的老路,也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而是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新路,既有量的显著扩张,更有质的巨大飞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让中央领导对贵州守住两条底线的指示要求在贵阳落地生根,指引我们在“双赢之路”上后发赶超!总体要求是: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握新机遇、引领新常态,紧扣主基调、实施主战略,加快改革推动、开放带动、创新驱动,集中力量实施“六大工程”,着力打造开放贵阳、创新贵阳、生态贵阳、法治贵阳、人文贵阳、和合贵阳升级版,
18、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以方向更准、速度更快的“火车头”和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的“发动机”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朝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大踏步前进。五、自然地理:白云区境内地势海拔高度处于海拔11401618.5米之间。全区地势最高点是牛场乡东面的云雾山次峰,海拔高程1618.5米。全区地势最底点,为麦架镇猫跳河出境处,海拔高程1130米。全区主要地貌类型为丘陵、盆地(坝子)、河谷阶地等。其中:丘陵面积155.86平方千米,山地面积66.51平方千米,盆地(坝子)面积37.23平方千米。区内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主要有麦架河、沙老河。多年平均降雨量1156.
19、2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1471191毫米,年平均温度在12.5至14.5之间,光能资源基本能满足多种植物的光照要求。 白云区地势开阔平缓。石灰岩低丘与第四系红色粘土缓丘交错分布其间,耕地集中连片,面积在300亩以上的耕地坝子有26个,气候与水土条件较好。地貌与地质结构关系密切。碳酸盐岩层在全区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岩石有夹层碳酸岩、石灰岩、白云岩,形成地貌多为山间峡谷、漏斗、溶洞、洼地、峰丛、峰林、岩溶泉井等。六、经济社会发展:白云区2014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497.27亿元,同比增长13.9%,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达27%,较2013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一产增加值108.02亿元、增长6.6
20、%;二产增加值976.59亿元、增长13.9%;三产增加值1412.66亿元、增长14.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31.59亿元、增长19.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6.06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36.06亿元、增长19.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888.58亿元、增长13.1%。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78.42亿美元、增长24.1%。实际直接利用外资7.62亿美元、增长20.9%。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2260.95亿元、增长35.7%。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4961元、10826元,分别增长9.4%、12.7%。白云区现已形
21、成了以铝加工、建材等支柱产业和铝型材产品为骨干的工业体系,农业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邮政通讯、集贸市场等城市基础设施齐全,道路已全面实现混凝土化,城市规划合理,环境优美。贵阳白云经济开发区铝及铝加工基地主要是以白云区的贵州铝厂等铝及铝加工企业为依托,发展综合铝工业的基地,集原材料优势,综合加工技术优势,市场等群优势为一体的铝工业基地。目标是以开发国内外铝制品精深加工为发展方向。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意义1、项目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巴顿分析工业企业在城镇聚集的原因,将之归结为十个方面的效应:(1)可以充分利用城镇的销售市场;(2)
22、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3)可以充分利用城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4)有利于相关辅助性工业的成长;(5)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6)有利于形成职业经理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7)有利于获得金融机构在融资和管理方面的帮助;(8)有利于企业经理阶层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9)有利于刺激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改革;(10)可以为企业职工提供较好的休息娱乐条件。美国著名学者伯特也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并进而形成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大会2005年国际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的投资已经从低成本的区位转向产业集群的区位,那些
23、没有新的产业组织而仅有廉价生产要素的城市正面临新的危机。只有把全球化和本地化结合起来,发展新的产业组织的城市才会取得成功。因此,建立专业基地,集中安排工业项目,符合工业布局规律和工业企业在城镇聚集的规律,同时也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和转移的趋势。2、规模经营之路,整个基地从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提供社会大生产的服务,到科技开发的协调、职工培训的组织、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与环境美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协作联合等,都可以在基地内得到较好的解决,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方便了企业运作,降低了企业的创业成本,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产出效率。工业企业进入基地是解决工业发展和保护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工 基地 商业 计划 解决方案 实用 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3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