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54页).docx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5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54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第1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1第一节 工程概况1第二节 编制依据1第三节 施工组织方案2第2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6第一节 施工测量6第二节 路基排水工程6第三节 路面工程10第四节 小桥加固改造施工方案15第五节 施工保通安全方案19第3章、工期的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23第4章、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24第5章、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27第6章、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0第7章、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31第8章、项目风险预测与防范,事故应急预案35第9章、其他应说明的事项37附表一 施工总体计划表44附表五 施工总平面图45附
2、表三 劳动力计划表47附表四 临时占地计划表48附表五 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49附表六 合同用款估算表50六、项目管理机构51第1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第一节 工程概况根据投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描述第二节 编制依据1、依据招标单位的招标文件、设计图纸和现场踏勘的感性资料;2、依据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3、依据国家颁发的现行公路施工验收规范、规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交通部现行标准及手册;其它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D/T B01200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沥
3、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4、依据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5、依据省市建委和市政府有关文明施工的要求;6、依据上级政府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有关政策、法规;7、根据本公司和投标项目部人员、技术、机械装备、劳动力、管理等综合实力情况。第三节 施工组织方案1 施工组织机构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工程计划科账 务 科质量检验科物资装备科综合办公室路基工程
4、施工队基层工程施工队附属工程施工队沥青路面工程施工小桥加固改造施工队项目总工 根据施工任务需要,为方便、有效地进行施工管理,我单位依据项目法组建项目经理部,经理部人员由多年从事公路工程施工的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为确保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根据工程需要拟设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各1名,项目部下设工程计划科、财务科、质量检验科、物资装备科、综合办公室五个职能部门。项目经理对本合同工程的实施负全面责任,职能部门在经理部办公,是执行经理部各项指令的常设机构,经理部下辖设有五个施工队,由项目经理部直接负责管理。2 项目经理部及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序号名 称职 责1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指
5、挥、管理本合同的施工等工作2工程计划科负责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艺落实、施工计划、工程计量、统计上报等工作3财务科负责财务管理、工程核算和粮油供应等工作4质量检验科负责工程施工测量、放样、试验、工序、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工作5物资装备科负责工程材料采购、调配、机械设备购置及维修保养管理等工作6综合办公室负责周边关系的协调、工程安全与环保的管理以及人员调遣等工作3 施工任务安排施工队工作内容路基施工队道路保通、路基工程、现浇混凝土排水沟道路基层施工队水稳层施工附属工程施工队路肩、路缘施工沥青路面工程施工队沥青混凝土施工小桥加固改造施工队K37+484.000处小桥加固改造4 人员配备施工队人员数量
6、(人)技术员技术工人普通工人路基施工队33020道路基层施工队33020附属工程施工队22010沥青路面工程施工队22010小桥加固改造施工队220105 机械设备配备为保证本合同工程的按期完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施工以机械化配套施工为主,检测手段使用先进仪器和科学方法。根据我单位的机械设备实力,拟投入本工程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和质量检测设备详见投标书(十)“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机械表”。6 施工总平面设计施工总平面设计充分利用沿线地形地物,尽可能少占用耕地、林地,服从于方便施工为原则,施工总平面设计布置图详见 “附表二 施工总平面图”。6.1 驻地建设驻地建设将充分考虑保护生态环境,
7、严格遵守环保规定,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环境污染;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和文明施工的原则,办公区和生活区功能分明、整洁有序,办公和生活用房均采用制式活动板房。施工期间使用计算机进行进度、质量、计量支付等工程管理工作,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满足施工管理的需要。项目经理部是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指挥中心。为方便工程管理及与各施工队联系,项目经理部拟租用附近闲置的民房。6.2 预制场、拌和厂布置为集中力量,抓住有利的施工条件,完成合同任务,拟在K41+200处右侧设立水泥稳定拌合站,面积约1000m2,负责路面基层混合料的拌和。本工程不设沥青拌合站、混凝土拌和站,路面用沥青混凝土、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料
8、。6.3 库房根据施工现场条件,拟将施工机械停放场分别设于相应施工队驻地附近,材料储存库设于各相关工区生活驻地附近。6.4 资源供应 供水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考察,本路段沿线均有水源,可就近取用,能满足工程及生活用水需要。 供电根据本工程的实际需要和现场考察,路线范围内有低高压电力线分布,施工动力用电及生活用电以电力部门协商后接入。 地材供应根据招标文件及现场考察,项目区沿线石料丰富,拟从沿线石场择优选购。砂及砂砾料较丰富,拟从沿线砂场择优选购。 主材供应水泥、钢材均从本地购买。6.5 道路交通由于本项目属改建工程,各类料场与原有公路均有道路相连,运输条件较好。7 工期控制根据招标文件,本工程计
9、划工期180天,暂定开工时间2016年12月15日,完工时间2017年6月12日,为确保在限定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将施工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施工准备):计划工期7天,主要组织人员、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完成临时生活设施、工程控制测量、技术资料的复核等工作。第二阶段(工程施工):计划工期约160天,主要完成路基及路面及附属等工程的施工。第三阶段(清理现场):计划工期10天,主要完成人员、设备退场,场地恢复,竣工资料的编制及工程交验前的工作。竣工资料的整理,在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整理、完善,做到完成一个分项工程,就有一分完整的分项工程竣工资料,最终在交工时提交完善的竣工资料。第2章、主要工程
10、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根据设计图纸,按工程项目分类,主要编制以下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第一节 施工测量根据总平面设计和施工地区的地形条件,工程开工前,根据设计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考虑施工程序、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情况,建立施工控制网。并按照测量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测量和定位。1.平面控制网:定线采用全站仪进行,在沿线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设置控制桩。2.高程控制:在沿线每200m设立高程控制点,符合三等水准精度,并与主要水准点相连接。3.所设定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分别编号,绘制平面图,并报送监理校验。4.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以及增设的控制线、网要加强保护,并及时检查维
11、护,定时核查、校正;施工期间经常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维护。5.施工期间,充分利用各控制点,用GPS测量系统和全站仪进行测量和放样。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对各个水准点进行符合测量,相互校和保证水准控制点的准确性。第二节 路基排水工程根据道路工程施工特点,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较多,主要有轴线位置的复测、定点、定线等。1、砼盖板排水沟工艺流程图2、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或GPS测量系统,每隔10米测放轴线、平面几何尺,并用钢筋固定,以做为控制桩。3、基槽开挖土方开挖前,应首先查明地土质及地下现有管道、构筑物等情况,然后制定土方开挖、调运方案及基槽降水等安全措施。开挖时应注意:应采取分段开挖施工方法进行基槽开挖
12、,以保护基槽稳定机械挖槽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不小于300mm),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挖。4、施工排水、降水施工排水、降水的目的:一是防止基槽开挖过程中地面水流入槽中造成槽壁塌方;二是开挖沟槽中,使地下水降低至基槽以下,保证基槽强度及稳定。应根据基槽实际情况,设置临时排水沟、集水坑。5、碎石垫层及砼沟底施工人工清理基槽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铺设片碎石垫层及浇筑混凝土沟底。碎石垫层施工时选用本地优质碎石料做为回填料,石料的强度不于设计要求,碎石垫层级配应符合规范规定,碎石压碎值应不大于设计要求;碎石应采用小型振动打夯机夯压密实。混凝土沟底配合比准确,应严格控制每磅混凝土材料用量,
13、搅拌时应充分。混凝土应震捣密实、平顺。混凝土沟底应注意设置沉降缝。6、砼施工 (1)、模板模板结构尺寸正确,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接缝牢固,严密不漏浆,表面平滑,整体平整。制作模板,应根据设计施工图绘制大样图,进行加工配制。在沟邦模安装前,必须在清洗后的混凝土沟底层面上,根据设计边线样桩,正确划出模板内侧位置的墨线,再根据沟邦高度立模,并支撑固定。模板表面应涂刷脱模剂。模板接缝应紧密吻合,如有缝隙应用填缝料嵌密,如缝隙较大时,应进行修理或补加缝条。模板支撑必须稳固,不松动、无弯曲或下沉。安装模板时,应注意预留沉降缝,沉降缝应垂直。各种模板各支撑设备拆除后,应及时清刷干净,维修保养,集中堆整
14、齐;钢模小型连结配件,应回收装箱,妥加保管,防止失散。(2)、砼浇筑混凝土的浇筑,应符合下列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当天施工部位的模板、尺寸、施工缝以等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才可实施。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一般不得超过1.5小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模板,随时处理出现的问题。掌握天气预报,在雨天的情况下,进行浇筑混凝土工作,应采取相应的技术、防雨措施。混凝土振捣应满足下列要求: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捣固,插入式振动器应垂直或略为倾斜插入混凝土中捣固,快插慢提,并边振边提,以免发生空洞。沟邦分层捣固时,应将振动器端头伸入下层混凝土上部10cm,
15、使上下层结合牢固。插入式振动器前后插入的距离,一般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器作用半径由试验确定。振捣时应尽量避免碰撞模板。捣固时间要适宜,对水灰比大的时间要短些,对水灰比小的要长些,一般控制在2540秒钟为宜。振动器除事先检验并备足数量外,并应有机电修理人员有现场指导和检修。砼浇筑时,按规定制作试块,每组三个试块,作为混凝土28天强度的依据。若需要作7天和14天试验,则应另行增加试块组数。试块必须现行制作。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初凝后,用湿麻袋或草包遮盖,并经常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内部充分水化。混凝土洒水养护时间,如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不得少于7昼夜,如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16、不得少于14昼夜。养护用水的质量要求与拌制混凝土用水相同。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后,方能允许人员在上走动。7、盖板安装盖板应在经监理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安装时先在沟邦顶抹1:2砂浆后再安装,应严格控制盖板顶面标高,挂线安装。盖板安装应平顺、稳定。第三节 路面工程一、主要施工方案1、根据路面工程的性质与特点,路面施工以基层和面层为主,附属工程等其它项目适时插入施工。2、沥青混凝土路面采取全路幅半宽摊铺施工,附属工作随工程进度情况及时插入交叉流水作业。二、材料的取样和试验及混合料组成设计1、首先按设计要求及国家和交通部有关标准和规范对用于路面的各种材料进行分类分批分组取样,并分别进行
17、材料标准试验。2、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试验合格的材料进行各种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验。3、用于工程的各种材料及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经试验合格,并将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否则不得使用和施工。三、主要施工方法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流程准备阶段混合料拌和运输混合料摊铺与整型混合料碾压养生检测下承层准备施工放样试验路段材料准备机械准备人员准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框图(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方案1.混合料设计施工前,将拟定用于本路段的几种混合料的配合比方案,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并按规定和要求对拟定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及混合料配合比进行试验。并在施工中严格按
18、试验确定的配合比和原材料的施工。2.下承层准备 在施工前必须对下承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比如软弹、松散、表面浮尘、高程横坡不符合要求等。3.施工放样在下承层上恢复中、边线、直线段每10m设一桩,曲线段每5m设一桩。设边桩,按要求放出基层两侧的宽度边缘线,并打上高程控制桩,挂上高程控制导线(高程应考虑松铺系数)。4.混合料的拌和与运输混合料的拌和采用厂拌法。厂拌设备及布置在拌和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在拌和时,各种材料要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掺配,并以重量比加水,加水时间及加水量要认真记录。 进行拌和操作时,稳定料加入方式应能保证自始至终均匀分布于被稳定的材料中,拌和机内的死角中得不到充
19、分搅动的材料及时排除。 运输设备采用大吨位自卸汽车。运输混合料的设备如须在已完成的铺筑层上行驶时,采取措施分散设备的压力,均匀地在铺筑层整个表面上通过,速度宜缓以减少不均匀碾压或车辙。 当拌和厂离摊铺距离较远时,混合料在运输中要加以覆盖,以防水份蒸发,并保持装载高度均匀以防离析,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摊铺。5.混合料的摊铺和整型 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使混合料按要求的宽度和厚度均匀地摊铺。摊铺时,应避免纵向接缝,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纵缝必须采取垂直相接,严禁斜接。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水份的损失。混合料结构层每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混合料
20、摊铺时,如下承层是稳定细粒土,应先将下承顶面拉毛,再摊铺上层混合料。6.碾压 混和料经摊铺和整型后应立即按试验路段所确认的压实方案,在全宽范围内进行碾压。碾压时,原则上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直线路段,先两边后中间,超高路段,由低侧向高侧碾压。每道碾压应与上道碾压相重叠1/2轮宽,使每层整个厚度和宽度完全均匀地压实到规定的密实度。碾压过程,稳定层的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如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重新拌和或采取其它措施,使其符合质量要求。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振动夯板、手夯或机夯作业。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7.养护在碾压完成以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养生
21、,养生期为7天,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养生方法可视具体情况采用洒水、覆盖砂或沥青膜等方法。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要封闭交通。8.取样和试验混合料在施工现场每天或每2000m2混合料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取样。并按规定进行混合料干密度、含水量、结合料含量、无侧限抗压强度检验,并在已完成的底基层、基层上每200m每车道不超过1000m2随机抽样检查4处和1处分别检验压实度和厚度。9.施工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基层施工作业受时间限制,从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各道工序一环扣一环,整个工作要加强管理严格把关,紧密配合完成。 控制混合料含水量是确保碾压密实度达到压实标准的关键,含水量从
22、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各个环节都要仔细测定,以保证在最佳含水量偏高1%左右时进行碾压。做好雨季施工措施,雨季施工时,要保证排水畅通无阻,并采取措施保护细集料免遭雨淋。同时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对不适宜基层施工的天气,工程应暂停施工。二)、沥青混凝土面层沥青面层分三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其施工方法相同。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准备阶段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混合料摊铺混合料的压实检测基层检修施工放样试验路段材料准备机械准备人员准备(一)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1.下承层准备摊铺混合料之前,必须对下承层按验收规范检验并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然后按图纸要求洒布沥青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施工组织设计方案DOC 54页 道路 施工组织设计 方案 DOC 5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