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课件.ppt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课件.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 习,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复 习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种类大,一、概述: 概念: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炎症。,病理特征:,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生,但以肺结核多见。,临床症状:,低热、盗汗、乏力、消瘦、咳嗽、咯血等.,第二节 :结核病 (Tuberculosis),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2,一、概述: 病理特征:形成典型的结核性肉芽肿。全身各器官均,1.世界人口1/3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发 病900万人,300万人死于结核,成为 单一病原菌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 病(AIDS,耐药菌株)。2.我国受感染
2、人数4亿(2000年),患 者200万,居世界第二(印度)。3.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 1998年重申遏制结核病刻不容缓。,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3,1.世界人口1/3感染结核菌,每年新发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1、病因:结核杆菌:人、牛二型,抗酸染色(+) 呈红色。,2.传播途径:主要呼吸道,少数消化道, 偶尔皮肤伤口感染。,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4,1、病因: 2.传播途径:主要呼吸道,少数消化道,二、病因和,脂质-主要为糖脂: 索状因子:影响细胞呼吸,抑制白细胞游走, 肉芽肿形成。 蜡质D:菌体蛋白超敏反应干酪样坏死 脂质趋化单
3、核巨噬细胞结核结节; 保护菌不易被消化。,结核菌体蛋白: 有抗原性 蜡质D超敏反应,多糖类:趋化中性粒细胞浸润 半抗原参与免疫反应,3.发病机制:不产生内外毒素,也无侵袭性酶类。 由菌体和胞壁成分致病。,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5,脂质-主要为糖脂:结核菌体蛋白:多糖类:趋化中性粒细,以上因素: (1) 取决感染的菌量,毒力和机体的反应性. (2)变态反应和免疫反应同时并相伴出现. 免疫反应 变态反应免疫/变态原 多糖和核糖核酸复合物 菌体蛋白和蜡质D 作用 杀菌 组织损伤引起病变 结核结节 干酪样坏死 受不同的T淋巴细胞亚群所产生的淋巴因子调控。,三、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增
4、生三种病变同时存在,以某一种病变为主,并可互相转化,形成具有诊断意义的结核结节。,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6,以上因素:三、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增生三种病变,机体状态 结核杆菌病变 病理特征 免疫力 超敏反应 菌量 毒力渗出为主 低 较强 多 强 浆液性或浆液 纤维素性炎增生为主 较强 较弱 少 较低 结核结节坏死为主 低 强 多 强 干酪样坏死,结核病基本病变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7,机体状态 结核杆菌结核病基,(一).以渗出为主的病变,1.病变:,浆液/浆液纤维蛋白性炎,早期(24h)中性粒细胞渗出,以后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所代替。严重时见红
5、细胞漏出。,肺、浆膜、滑膜和脑膜,2.部位:,3.结局:,完全吸收,极不稳定,易转变为以增生或坏死为主病变。,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8,(一).以渗出为主的病变1.病变: 浆液/浆液纤维蛋白,(二)以增生为主的病变,1.病变:,镜下观: 中央:含菌的干酪样坏死物质 周围: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 外周: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结核结节,形成典型的结核结节(tubercle)(特征性病变),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9,(二)以增生为主的病变1.病变:镜下观: 结核结节形成典型,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0,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0,类上皮细胞:多角形、胞浆
6、丰富、境界不清连 接成片。核呈8字形、肾形、鞋 板状、圆形、卵圆形、染色淡, 空泡状。,langhans巨细胞:体积大,胞浆丰富,多核,形态同类上皮细胞,呈马蹄铁状或花环状排列。,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1,类上皮细胞:多角形、胞浆丰富、境界不清连langhans巨细,一个来源;三个步骤。,.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结核杆菌,机体产生脂质趋化单核巨噬细胞,机体T淋巴细胞致敏淋巴因子,趋化因子,聚集因子,移动抑制因子,激活因子,.类上皮细胞的形成:,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释放脂质胞浆淡染,2.结核结节形成过程,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2,一个来源;三个步骤。.单核巨噬细胞的聚集:
7、结核杆菌机体产,. langhans巨细胞形成,肉眼观:分界清、粟粒大小(相当于镜下几个结核结节融合染)灰白或灰黄色、半透明微隆起于器官表面。,类上皮细胞:,融合,无丝分裂核分裂,胞浆 不分裂。,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3,. langhans巨细胞形成 肉眼观:分界类上皮,(三)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 肉眼观: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松脆(易脱落)、状似奶酪.,1.病变:,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4,(三)以坏死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镜下观: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附: 坏死灶不易液化;干酪样坏死含大 量结核
8、杆菌(播散源),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5,镜下观:红染无结构的颗粒状物.附: 坏死灶不易液化;干,四、结核病的转归1.转向愈合(1)吸收消散:(吸收好转期),对象: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小干酪样坏死灶 和增生性病变亦可途径:淋巴道病变:缩小消散X线:边缘模糊、密度不均的云絮状阴影缩 小消失,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6,四、结核病的转归对象:以渗出为主的病变,小干酪样坏死灶大叶,(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硬结钙化期),结核结节:纤维化 渗出性病变:机化后纤维化 干酪样坏死灶:小:纤维化 大:纤维包裹、钙化,病灶无菌完全痊愈,仍含病菌(复发的根源)临床痊愈,X线:边缘清楚、密
9、度较大的条索状阴影,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7,(2)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 (硬结钙化期)结核结节:纤维,(2)溶解播散: (溶解播散期) 自然管道空洞 淋巴道淋巴结肿大 血道全身结核,2. 转向恶化,(1)浸润进展:(浸润进展期) 病变:病灶周围出现渗出(病灶周围 炎)或坏死性病变。,X线:原病灶周围出现边缘模糊的云 絮状阴影其间有密度较高阴影.,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18,(2)溶解播散: (溶解播散期)2. 转向恶化(1)浸润进展,二、肺结核病(一)原发性肺结核病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第一次感染结核杆菌,特点:,多见于儿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性肺炎 小叶 区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3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