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媒体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docx
《网络与媒体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与媒体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5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网络与媒体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报 告 摘 要 版 2005年5月本报告摘要为免费版本,欢迎媒体转载引用,引用时请标明来源和版权信息。版权声明:该报告的所有图片、表格及文字内容的版权归视觉中国网站和赛迪网共同所有。报告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如出于非商业目的引用本报告的数据,必须注明数据来源和版权信息,否则视觉中国网站和赛迪网将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一、项目背景:创意经济崛起 急需IT与新媒介消费研究2004年以来,对于中国而言,创意产业已经不再是一个创新理念或者发明,而是一个有着巨大产业背景和经济效益的现实世界。在英
2、国,创意经济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在美国更高达14%,创意产业已经在事实上成为这些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放眼全世界,创意产业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创意产业在全球风头正劲,这一切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创意产业和创意设计人群的价值对于中国创意经济以及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据下文对创意产业和创意人群的定义,以及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1)数据显示,中国创意产业网民数量占中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人数9400 万的3.3%,约310.2万人。可以预见,在中国这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国度,创意设计群体已经开始茁壮成长。而中国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必将依靠这些具有高度专
3、业性和高学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他们将是推动中国创意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为了更全面的反映当今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网络行为和行业状态,2005年初,在北京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和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由中国领先的创意设计产业门户网站视觉中国发起,携手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众多专业媒体,就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状况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有奖在线调查。旨在通过此次大规模的在线调查,真实、客观的反映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现状以及创意设计领域网络及媒体消费行为等情况。本次调查共收集到3167份样本,经过对样本有效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甄别验证,共获得2648份有效样本。在2648份有效样本的基础上,由赛迪网IT情报中心
4、组织专业研究人员,经科学的研究流程,得出此份调查报告。这份“2005年度中国创意设计产业网络与媒体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是迄今为止中国创意设计行业最权威的报告,对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将为创意设计产业链上的各环节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次调查分为创意人群基本信息调查、创意人群网络访问情况调查、创意设计类数码产品及设备使用情况调查、创意设计类出版物情况调查、创意设计类软件使用情况调查等几部分。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它更全面、深入地对创意产业链的各环节进行了的梳理与解析,并对中国创意设计行业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深入了解需求,推进市场健康发展本次调查与研究立足于深入了解创意设计行业的需
5、求,务实推进网络、软硬件及相关媒介产业市场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满足创意经济发展的需求,从而推进市场健康、快速发展。本次基本研究目的包括:了解中国创意设计行业的宏观环境状况;了解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了解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的区位特征;分析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人员的消费行为;分析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人员的网络访问行为;分析中国创意设计行业市场销售和品牌竞争状况。相关概念和定义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的定义: 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其产业范畴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和文
6、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行业 。资料来源:1998年 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 创意阶层: 过去,我们一般总是从行业和部门来划分社会经济的各个产业门类,现在,当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意人才和人力资本就具有了重要的意义。 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弗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一书中,便从职业的分类而不是从部门和行业的分类来分析和定位创意产业。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创意简单视为一个部门或行业的分类,创意在当代经济中的异军突起表明了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 弗罗里达认为,在美国,社会分化
7、成四个主要的职业群体:农业阶层、工业阶层、服务业阶层和创意阶层。 资料来源:理查弗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创意设计人群定义: 1、在广告、建筑、艺术和文物交易、工艺品、设计、时装设计、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电视广播等创意行业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 2、在专业设计制作公司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 3、在传统行业相关部门从事创意和设计的专业人士。中国创意产业网民数量统计: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1)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行业分布直接涉及创意产业的部分如下:文化艺术业:0
8、.8%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1.5%广告业:1.0% 中国创意产业网民数量占中国互联网上网用户总人数9400 万的3.3%,约310.2万人。数据来源: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5/1)二、12大主要发现:1、年轻化构成创意设计人群的主要特征之一图1 2005年中国创意设计行业年龄分布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从调查得知,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78%为男性,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者主要属于年龄段在2030岁之间,所占比例达到93。这是由创意设计的行业特殊性所决定的。目前的创意工作越来越依赖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创意设计师更频繁的借助计算机、扫描仪
9、、数码影像类产品等辅助工具。而且2030岁之间的人在学校读书或者工作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数字化工具和互联网络,充满活力和干劲,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和理解能力都极为突出,并具有相当的国际视野。2、创意设计人群集中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等较发达经济区域根据从业者的最终反馈显示,华北地区的从业者所占比例最大,达24%,其次是华东地区和华南地区,分别占总样本量的22%和20%,再次是华中地区,占总样本量的14%,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所占比例接近,分别占总量的8%和8,而西北地区的从业者最少,占总数的4%。这与我国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相关。调查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从业人员占相
10、对多数,这和这几个城市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是一致的。图2 2005年中国创意设计行业人员区域分布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3、创意设计人群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互联网行业、广告业和专业设计制作公司,教育部门是创意设计人群产生的主要来源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最多,占样本总数的23%;其次是教育业和广告业,分别占样本总数的17.9%和一五.8;而专业的设计制作公司占到了9.9的比例。需要说明的是,中国数字艺术设计的高等教育体系从90年代末才开始建设,目前全国已经有200多所院校开设了动画、数字媒体等专业,其他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也招收了不少学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17.
11、9%)从事数字创意设计的人群分布在教育业(含培训)中。表1 2005年中国创意设计人群所在行业分布行业人数:个占总体比例行业人数:个占总体比例计算机/互联网60923.0%人文艺术业431.6%教育业(含培训)47317.9%新闻出版业391.5%广告业4一八一五.8%广播电影电视业331.2%专业设计制作公司2619.9%社会服务业261.0%其他2399.0%能源和交通240.9%无业1485.6%电信业230.9%制造业933.5%金融业210.8%政府机关772.9%餐饮娱乐行业100.4%建筑房产业542.0%公关咨询行业80.3%商业和贸易491.9%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12、2005.044、创意设计人群是对互联网高度依赖的人群图3 2005年创意设计人群上网频率分布情况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上网的频率是相当高的,有96.7的人员每天至少上网一次。图4 2005年创意设计人群上网时间分布数据显示,创意设计行业的从业人员有54.0的人员全天随时挂在网上,94.1%的人员每天至少上网1个小时。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5、创意设计信息来源重点向网络倾斜,网络已经成为创意人士获得资讯的第一选择图5 2005年创意设计人群获得创意资讯来源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83.2
13、的受访者认为,网络是其获得资讯的最主要来源,另一个主要来源是杂志和期刊,电视媒体以30.6的比例排在第三位。6、用户通常选择的创意设计类网站有视觉中国、设计在线、蓝色理想、闪客帝国和闪吧等此次调查中,用户通常选择的创意设计类网站排在前五位的是,视觉中国、设计在线、蓝色理想、闪客帝国和闪吧,其比例都超过了30.0。其中有74.0的用户经常访问视觉中国网站,说明了视觉中国在创意行业内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表2 2005年创意设计人群访问设计类网站情况网站名称人数:个占总体比例网站名称人数:个占总体比例视觉中国234574.0%闪吧99631.4%设计在线一五2348.1%中国设计之窗8192
14、5.9%蓝色理想117637.1%中国CG联盟71222.5%5D多媒体78924.9%CHINADV38512.2%设计联盟84426.6%火星时代55517.5%东方视觉38312.1%CG酒吧1996.3%52design32410.2%七色鸟设计空间579一八.3%CHINAUI505一五.9%ABBS建筑论坛3一八10.0%闪客帝国116636.8%FAR2000331.0%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7、创意设计人群最喜欢苹果、索尼、三星、诺基亚等的数码产品或设备品牌表3 2005年创意设计人群最喜欢的IT产品品牌品牌人数:个占总体比例品牌人数:个占总体比例苹果21
15、7668.7%尼康412一三.0%戴尔68721.7%富士1284.0%惠普80825.5%柯尼卡美能达1063.3%联想77524.5%卡西欧1093.4%方正421一三.3%理光812.6%同方2347.4%摩托罗拉480一五.2%实达501.6%诺基亚108434.2%宏基39812.6%西门子37811.9%TCL973.1%飞利浦580一八.3%浪潮260.8%索尼爱利信501一五.8%索尼一三8343.7%三菱一五54.9%富士通1一八3.7%NEC973.1%东芝45914.5%LG32810.4%NEC36111.4%阿尔卡特一三84.4%三星1一三835.9%爱国者46014
16、.5%华硕46214.6%丽台2146.8%明基39912.6%ATI2016.3%WACOM64620.4%3Dlabs451.4%SGI531.7%艾尔莎2929.2%利盟210.7%微星2939.3%爱普生474一五.0%美格2277.2%佳能74523.5%优派37611.9%松下45714.4%其他852.7%奥林巴斯45114.2%尼康412一三.0%数据来源: 视觉中国,赛迪网 2005.04排名前十位的品牌分别是苹果、索尼、三星、诺基亚、惠普、联想、佳能、戴尔、WACOM和飞利浦。值得说明的是,68.7%的用户选择苹果品牌,这和苹果公司在传统的DTP出版领域的历史优势和苹果公司
17、对产品设计的重视和极大创新分不开的。换句话说,越是重视产品设计的品牌,也越可以得到创意设计人士的青睐。8、创意人群是2005年购买数码产品或设备的主要力量,预期消费高达5000元。通过调查,有29.0的人预定在2005年购买数码相机;有26.1和21.8的人将要购买笔记本电脑和数位板;有17.5%的人预定要购买数码摄像机;而设计者的最爱,苹果电脑的预期购买人数也达到了一五.0;还有10.9%的人计划购买专业图形图像显卡。 在2005年用户排在计划购买的前列的产品或者设备分别是: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数位板/手写板、数码摄像机、手机、苹果电脑、MP3播放器、PC整机、扫描仪、专业图形图像显卡、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网络 媒体 消费行为 调查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1742240.html